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现人生的价值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1 . 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知识辨析: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社会历史发展是人民群众价值选择的结果。
2017-11-2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文)试题(A卷)
2 . 2015全国“最美医生”——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艾滋病科护士长杜丽群,创立了广西第一个艾滋病专业护理团队,并参与指导护理艾滋病住院患者逾10000人次、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患者近5000人。数十年间,她的足迹遍布广西老少边穷地区,竭力推动防艾抗艾公益宣传,10余万群众受益。在与艾滋病这一“世纪瘟疫”的搏斗中,她用医者之爱温暖每一位患者,给身处绝望与黑暗的他们带去希望。这启示医生们   
①善于从不同角度理解并满足病人的需求
②利用社会的各种客观条件实现自我价值
③发挥自身才能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④把病人的根本利益作为价值标准与追求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2017-11-2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2016年高考政治调研试题(二)
3 . 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相互作用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由此可见(       )
A.思维与存在是同一性的
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正确意识推动事物的发展
D.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被誉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雄安新区,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关注。雄安新区在规划建设过程中,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着力打造绿色智慧新城、生态城市,精心策划、科学有序、稳扎穗打,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的水准进行城市设计,建设标杆工程,打造城市建设的典范。
雄安新区在规划建设过程中,紧I紧围绕“人”这个核心谋篇布局。充分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发展社会事业,配套优质教育医疗等资源,使雄安新区率先成为共享协同发展成果的幸福之城。
(1)结合材料,运用政府的知识,说明政府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过程中为什么要以“人”为核心谋篇布局。
(2)结合材料,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角度,说明雄安新区的做法对其他城市规划建设的启迪。
2017-09-15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南中学、文昌中学、海口市第一中学、农垦中学)等八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新起点联盟考试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孙中山先生的思想中,中国传统文化占据着重要位置。他没有为传统文化所束缚,而是主张“能用古人而不为古人所惑,能役古人而不被古人所役”,同时,他主张形成一种中外文化有机交融贯通创新的文化取向,提倡“发杨吾固有之文化,且吸收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 以期与诸民族并驱于世界”,争取“集合中外的精华,防止一切的流弊”。
习近平出席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实现民族独立和发展振兴的理想,对此矢志不移无比坚定。他善于从实践中学习,包括从失败的教训中学习;他从不停止探索前进的步伐,从不拒绝修正自己的思想和主张;他总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努力赶上时代潮流。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对孙中山先生的传统文化观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知识,谈谈孙中山先生的事迹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2017-05-10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4月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6 . 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国民事法律制度从此开启“民法典时代”。民法总则进一步明确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为民法典各分编和民商事特别法律具体规定民事权利提供依据。这表明   
①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我们最高的价值追求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③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④群众意愿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油画作品《父亲》曾获得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在一个阴雨绵绵、非常寒冷的大年三十,作者看到一个农民在路边公共厕所掏粪。这份辛勤劳作的情景令他震撼、难以忘怀,他深深感到农民的辛劳和伟大,锁定了该画作的题材一一农民。这表明在艺术创作中(       )
①深入社会生活是发现和创造价值的根本途径
②价值观是衡量价值判断正确与否的尺度
③正确的价值判断以正确的价值选择为基础
④只有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6-12-13更新 | 2263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政治(海南卷参考版)
8 . 《中小学生守则》自2004年发布以来,对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等都起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小学生成长环境的变化,及其身心发展呈现新的特点,关乎人才培养的中小学生行为守则也应及时修订,以更好适应现代教育规律。
2012年,教育部启动了修订《中小学生守则》的程序,历经基层调研、国际比较、多方参与、反复论证、集思广益的过程,形成最大公约数、凝聚了广泛共识,于2015年8月27日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守则》共9条,282字,涵盖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保留了2004年守则中仍具时代价值、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应长期坚持的内容,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等;补充了一些更具操作性、学生可以做到的具体行为规范内容,如主动分担家务、自觉礼让排队等;增加了新时期学生成长发展中学校、社会和家庭高度关注的内容,如养成阅读习惯、低碳环保生活等。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既 “高大上”,又“接地气”,新增内容与时俱进,时代特色鲜明。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新版守则既“高大上”,又“接地气”的意义。
9 . 《爸爸去哪儿》播出之后,引起观众热议。有人认为,这档节目利于传递亲子沟通的意义,唤起一些人的家庭理念;有人却认为,在孩子过早地暴露在公众视线之内,有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地方。上述争论体现了
A.价值观影响人们作为认识主体对世界的感知
B.不同价值观体现了真理的相对性,无对错之分
C.价值判断的标准具有主体差异性
D.任何事物都有缺点和优点两个方面
2016-11-2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海南榆林八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10 .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个名字和这种植物,两千多年前就以奇特的方式联系在一起。
材料一:越战期间,耐药的恶性疟疾流行,中国在越共的请求下开始抗疟药的研究。屠呦呦在重新复习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时,发现其中记述用青蒿抗疟是通过“绞汁”,而不是传统中药“水煎”的方法来用药的。据此,她“改用低沸点溶剂,果然药效明显提高”。经过反复试验,最终分离获得的第191号青蒿中性提取物样品,显示对鼠疟原虫100%抑制率的令人惊喜的结果,并最终用X-衍射方法确定了青蒿素的立体结构。
材料二:全球年约三亿多人感染疟疾,氯喹等因疟原虫对此产生抗药性而失效。由“523”办组织全国七大省市筛选中草药3200多种,亦有人做过青蒿,认为无效而放弃。后在屠呦呦的带领下,再次研究青蒿,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经大量实验及试服,抗疟新药青蒿素诞生!之后,上海无机化学所测定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并发现了其抗疟机理。
材料三:在毛泽东的号召下,总后勤部、卫生部、国家科委、军事科学院等多个部委,共同筹备了这场国家任务——研发新型抗疟药,屠呦呦就是在这一形势下开始了青蒿素的研究。经她发现的青蒿素,数十年来已拯救过全球数百万名疟疾患者的生命。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的描述里,屠呦呦是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了青蒿素的中国女人。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出席诺贝尔颁奖典礼时表示:我再次衷心感谢当年从事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铭记他们在青蒿素研究、发现与应用中的积极投入与突出贡献。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创新与发展的知识,说明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对科技创新的启示。
(2)运用认识论的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对青蒿素的认识或研究是怎样不断进步的?
(3)有人认为,屠呦呦的人生因获得“拉斯克奖”和“诺贝尔奖”而更有意义。请结合材料三,运用人生价值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