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现人生的价值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21 道试题

1 . “湖平两岸闲,风正一帆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变化的生活。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全体人民致力同心,共同奋斗,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
舌尖上的美好生活:吃得更营养、更健康、更有文化,绿色食品成为就餐时尚。
家居里的美好生活:更加注重环保和艺术品位,智能家居,个性定制进入百姓生活。
休闲中的美好生活:健身、阅读、培训充电渐成潮流,博物馆、剧场门前的队伍变长了,亲子游、毕业游、定制游深受欢迎。

不变的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

(1)运用哲学观点分析“变化的生活”与“不变的初心”之间的关系。

(2)读如图,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这些“不一样的速度”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3)结合材料,说明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政府应该如何作为?
2024-05-0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5 《经济生活》综合主观题
2 . 政府解决公共领域问题时,往往召开听证会。为达到预期效果,召开听证会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如下图所示。这是因为(     
各方代表比例要合理,特别是要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听证会参加人员要遵守听证会的规则
听证会申请人不宜主持听证会
听证会应邀请媒体参加
……

①价值判断影响价值选择
②公民应有序地进行政治参与
③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有质询权
④客观事物本质的展现有一个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0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19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推出众多民生礼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养老、育幼、家政等服务扩容提质,支持社会力量提供社区服务;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培养用好乡村人才;适应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养老照护等领域人才需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努力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水平;建好用好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

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谈谈政府工作报告推出众多民生礼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
2024-05-05更新 | 445次组卷 | 8卷引用:秘籍04 必修4《哲学与文化》核心考点
4 .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劳动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是解放人的手段,它“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的全部能力即体能和智能的机会”。下列选项与材料主旨相同的是(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③“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④“推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良好氛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2024年1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是国家出台的首个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纵观这份意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得非常充分,特别是突出老年群体关注的重点领域、薄弱环节;适应当前老年人需求结构的变化,建设国家老年大学,发展面向老年人的文学、广播、影视、音乐、短视频等内容行业;同时积极致力于满足老年人更多个性化、品质化需求,推动银发经济将快速发展。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发展银发经济(     
①坚持矛盾问题的精髓,实现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从社会存在的现实出发,制定适合银发经济发展的策略政策
③着眼于老年人的现实需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④是基于劳动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0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押第8-9题 哲学部分
6 . 基于当前我国生育率持续下降、人口增长持续放缓的严峻人口形势,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引导树立文明婚礼观念,弘扬家庭美德的新型婚育文化,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和人口高质量发展。这说明(     
①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需自觉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
②价值判断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③人们的行为选择总是在一定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④立足社会实践才能避免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片面化倾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近年来,青藏高原生态修复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持续改善、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已具雏形,但草地退化、冰川融化、水土流失等威胁依旧不减。202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正式施行。作为我国首部聚焦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法律,它从立法层面守护青藏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以法治手段有效推动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进展。这体现了(     
①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自觉遵循自然发展规律
②源于实践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生产力的发展是引起生产关系变革的决定性因素
④调整完善上层建筑能够助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2023年10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罚款事项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会议指出,要持续压减罚款事项,严格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加大对乱罚款的整治力度,防止各类惠企政策效果被削弱或抵消。《决定》的印发(     
①是基于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完善的需要
②充分发挥了国家机关在社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③旨在通过调整上层建筑巩固和发展经济基础
④是自觉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作出的正确选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条例》的制定是我国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规律性认识的一次新提升。我国历来重视保障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这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基于此,国务院制定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以下简称“《纲要》”),以体系化、阶段化的纲要形式为未成年人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条例》的出台,既是对新阶段《纲要》要求的贯彻落实,更是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具体可行的法规形式的生动实践。《条例》立足当今世界的深度媒介化特征,以我国历来对少年儿童权益保障的工作经验为依托,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

材料二   未成年人在通过网络便利和丰富学习与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违法和不良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泄露、网络沉迷、网络欺凌等诸多风险。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成为网络空间治理的一项重点任务。青少年与互联网共同成长,是庞大的网络受众群体。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离不开网络秩序的维护。网络平台提供一个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可以使青少年可以在互联网中自由地阅览信息、开拓视野,填补知识的空白。网络平台一旦使秩序失范,网络空间就会充斥着各种谎言、诈骗、色情、暴力信息,有数据显示,青少年犯罪中七成以上都与网络有关,更进一步地讲,是与网络失序有关。如果不对网络内容进行规范,净化网络空间,网络很容成为滋生犯罪的温床,给未成年人带来不健康的引导。

(1)结合材料一,运用哲学知识分析如何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知识说明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的现实意义。
2024-05-01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我国首部专门性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
10 . 近年来,中央网信办持续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网上突出问题乱象。2024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抓住网上重点领域环节,着力研究破解网络生态新问题新风险,重点开展10项整治任务。中央网信办推出举措(     
①符合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抓住了主要矛盾
②体现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抓住了主流
③重视量变在实现事物质变过程中发挥的决定作用
④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路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