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现人生的价值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7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多年前,某材料技术公开文献资料很少,国内自主研究工作刚刚起步。“搞科研,就是要解决制约新质战斗力生成的‘卡脖子’问题。”博士毕业的刘某毫不犹豫将目标锁定在这一研究领域。当时,身边可参考的资料很少,刘某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反复研读文献资料,虚心请教身边的师长,不懂就问、不会就学、边学边干。

在一次实验中,刘某所在团队耗时3个多月做出一块试样,结果试验过程中试样表面出现了损毁现象,辛苦研究的成果瞬间变成废品。面对挫折,刘某所在团队直面困难,锚定目标不松劲。没有可参考的建设方案,他们就自行设计。他们想方设法采购零件、电缆,再按照方案一点点组装、搭设、调试,历时1年多,一套完全国产化的试验设备正式“上岗”。那年岁末,团队7名成员组成的攻坚小组日夜三班倒轮流驻守在试验厂房,面对噪声、粉尘、疲惫……大家咬牙坚持了近3个月。就是在这种条件下,该团队在某材料技术领域取得一项项新的突破。

(1)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谈谈上述材料对青年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
(2)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胜。老问题之所以成为“老大难”,就是因为找不到新办法、好办法;新问题之所以成为“拦路虎”,也是因为老办法不好用、不管用。作为青年学子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请运用“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的知识,就此写一篇短评。要求:选择一个具体的思维方法,阐明创新路径,学科术语使用规范,150~200字。
2024-05-15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7月底8月初,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极端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北京、河北等地重大人员伤亡。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23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北京、河北受灾较重的门头沟区、保定涿州市,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检查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针对门头沟、房山等山区地带山高谷深,连续强降雨容易造成特大山洪,是北京防汛抗洪的重点区域,总书记在考察时指出,既要建好用好水库等控制性工程,也要完善山区道路、房屋等建筑物的防洪标准,切实提高防汛抗洪能力。在妙峰山民族学校与师生交流时说,你们学校在这次防汛抗洪中成功避险,而且很好发挥了“安全岛”作用,要用好这一生动教材,开展安全教育,提升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避险能力。在白沟河治理施工现场,总书记指出,京津冀水系相连,防汛抗洪是“一盘棋”,要深入研究推进京津冀地区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当天考察的第一和最后一个点,总书记关注的都是水利设施和防洪工程。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带给我们的人生启迪。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思维的知识,说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在灾后重建工作中运用的思维方法,要求思维方法和具体做法相一致。(选择任意3项作答,若超过3项,只对前3项评分)

具体做法思维方法
既要建好用好水库等控制性工程,也要完善山区道路、房屋等建筑物的防洪标准,切实提高防汛抗洪能力
你们学校在这次防汛抗洪中成功避险,而且很好发挥了“安全岛”作用,要用好这一生动教材,开展安全教育,提升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避险能力
京津冀水系相连,防汛抗洪是“一盘棋”,要深入研究推进京津冀地区防洪工程体系建设
当天考察的第一和最后一个点,总书记关注的都是水利设施和防洪工程
2024-05-15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三门峡部分名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质生产力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创新,

材料一   早在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就提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顺应新时代需要。

材料二   在湘绣文化传承的过程中,非遗传承人利用湘绣数字化技术,采集湘绣文本图像,用数字手段记录湘绣针法,通过高科技赋能发展湘绣产业新质生产力;在中医诊疗领域,中医诊断模型、六经辨证系统、中医脉诊仪、舌诊仪等中医药人工智能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一些文旅景区利用前沿科技,打造更丰富的消费场景,满足游客更多样的需求,助推文化产业发展;对教育系统来说,人工智能也是把“金钥匙”,将培养一大批具有数字素养的教师,把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到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全环节,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学,让教师更加创造性的教………文化新质生产力正在蓬勃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知识,谈谈你对文化新质生产力正在蓬勃发展的理解。
(3)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创新的根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作为新时代青年学生,怎样成为未来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请你提出两点建议。
2024-05-15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高三下学期三模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翻开孙家栋的人生履历,就如同阅读一部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7年学飞机、9年造导弹、50多年发射卫星,他始终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从“风云气象”到“北斗导航”,背后都有他筹谋、忙碌的身影。“国家需要,我就去做”,是坚定的信念,更是坚韧的行动。在半个多世纪的航天生涯中,孙家栋参与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多个第一:从担任我国第一代多个首发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主持研制7颗卫星,到多项重大航天工程大系统总设计师,领导研制20颗卫星。与孙家栋紧密相关的27颗卫星,就占我国成功发射卫星总数的1/3,他也先后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改革先锋”“共和国勋章”等荣誉称号。

如今,孙家栋仍然在为中国的航天梦呕心沥血、奋斗不息,并且对航空航天科技人才的培养和青少年科普工作充满期望。

材料二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一代代航天人追逐梦想,勇于探索,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飞天征途上的“拦路虎”,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急难险重的技术难关,孕育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成功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载人航天发展道路。这是中国航天人在建设科技强国征程上立起的又一座精神丰碑,激扬起亿万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孙家栋是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载人航天精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作用。
2024-05-15更新 | 15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一中联考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5 . 材料一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我国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材料二   顺应消费发展新趋势,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不仅是我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行动。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经济与社会》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相关知识,说明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的必要性。
(2)分析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应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3)从政府的经济职能角度,为我国发展新型消费提两条合理建议。
2024-05-14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高三下学期三模政治试题
6 .        从《长安十二时辰》到《长安三万里》,再到《山河诗长安》,大唐长安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

◆《山河诗长安》赢得观众

《山河诗长安》是为西安量身打造的一个节目,创作者将文化底蕴用科技手段和全民互动性融合起来,该节目涵盖多个文艺元素,体现人们日常生活,融合性极强。节目最亮眼的是A1设计的“李白”,最令人动容的是“李白”穿越时空而来,与身在今日长安的人们把酒对诗,共赏千年古都神采。“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无不体现了诗人对当今盛世的感叹、对世间美好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热爱,激发了无数中华儿女的自豪感。

《山河诗长安》主创和参演团队饱含浓浓的家国情怀,饱含对人民深深的热爱,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专业态度,用不怕苦累的韧劲和全力以赴的干劲,演绎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让古诗词与现代艺术碰撞出绚烂火花,呈现了一场诗意盎然、气象万千的新春长安盛景。网友们纷纷感叹“千载诗意,山河长安,只要诗在,长安就在”。

(1)结合材料,要么运用哲学知识,要么运用文化知识,分析《山河诗长安》能够赢得观众的理由。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知识,谈谈主创和参演团队是如何成功诠释“只要诗在,长安就在”的。

◆《长安十二时辰》依法维权

《长安十二时辰》是以长安为背景的一部影视作品,大气磅礴的画面、跌宕起伏的剧情、演员惊艳的演绎让该作品的热度不断攀升,与此同时,蹭热度的现象也时有发生。2022年10月,西安市某酒业公司和西安市某商贸公司在某众筹平台,以“长安十二时辰”作为关键字,为其新推出的一套六款不同风味的黄酒产品发起众筹。在该众筹项目介绍页面中,可以看到独创的“长安十二时辰”书法字样的宣传文字,以及一系列古装造型卡送人物。2023年1月,《长安十二时辰》的出品人某文化公司,在市场调查中发现该众筹页面,对相关内容进行取证后,将该众筹项目的两位发起公司作为共同被告,诉至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法院。原告认为,两被告在该众筹项目中使用的“长安十二时辰”文字、“长安十二时辰”书法字样、相关古装造型卡通人物,与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剧中元素高度近似,属于对该剧著作权的侵犯。同时,两被告未经许可,擅自利用该剧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影响力。知名度以及消费者的情感认同宣传销售自身产品,亦构成对原告的不正当竞争。经审理,法院最终判决两被告行为不构成著作权侵权,但构成不正当竞争,两被告赔偿某文化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开支31010元。

(3)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阐明法院判决的合理性。
2024-05-14更新 | 2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烟台市德州市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7 . 你的步伐就是中国的步伐。

无数个“你”的铿锵步伐汇聚成新时代中国前进的坚实步伐。有人勇攀科技高峰,致力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在重大科技领域实现原创性突破;有人扎根城乡基层,服务一方百姓,办了许多暖民心、解民忧的好事实事;有人身残志坚,以永不言弃的精神拼搏奋斗,在人生的赛场上取得了骄人成绩;有人见义勇为,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用大无畏的行动保护了国家和他人生命财产安全;有人热心社会公益,积极参加学雷锋和志愿服务,用爱和奉献帮助群众、温暖他人;有人潜心立德树人,言传身教,培养了一大批青年人才……

一步一个脚印,我们从过去走到现在。探索开拓的路,迎着光亮稳稳地走;心中看准的路,快马加鞭坚定地走;崎岖不平的路,手挽着手一起走;通向未来的路,一棒接着一棒走。感谢每一个无论何时都努力向前的你,新征程上,一起向前!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谈谈对“你的步伐就是中国的步伐”的理解。
2024-05-13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政治试题

8 . 2024年3月23日,又是一年的进京“赶考”日,江西于都县长征大剧院在夜幕下熠熠生辉,庆祝《长征第一渡》首演一周年的公益演出在这里隆重启幕!《长征第一渡》,以契合时代的精神、贴近人民的视角、崭新的艺术与科技理念,讲述了长征启程时刻那些普通人的故事,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据悉,主创团队历经三年,深入群众,与相关专家学者、各级领导沟通交流创作方案与创意,反复论证,厘清创作方向,突破文旅创作窠臼。一是将长征故事与史诗框架组合,融入了话剧、舞蹈、音乐、诗歌等多种艺术形式,在高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中实现文旅融合。二是通过草鞋、马灯、军号等诗意化、散点式、主演结合群像式的人物角色设定,采用类似电影蒙太奇小切口大写意的方式,以全新艺术形象再现了中央红军开启伟大长征的场景,以创新实现“出圈”。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和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长征第一渡》为什么能够引发观众共鸣。
2024-05-13更新 | 33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决胜新高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大联考政治试题

9 . 拥有科学理论的政党,才拥有真理的力量;科学理论指导的事业,才拥有光明的前途。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科学的理论总是与伟大的实践相互激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

“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

-------王充《论衡·超奇》

释义:凡是善于博通的人,最注重学以致用。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处在民族复兴关键时期的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人类历史上非常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给我们提出的新考题比过去更复杂、更难,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交答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航程。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行了总的战略安排。完成下表。

(2)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谈谈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认识。
2024-05-13更新 | 18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下学期一模(第二次统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文明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具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回望历史,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以及今天常见的舞狮、胡琴、旗袍等,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时至今日,维吾尔族“麦西热甫”、哈萨克族“阿依特斯”等民俗活动广受欢迎;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哈尼梯田景观、土司遗址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侗族大歌、藏戏等民族传统艺术成为人类非遗……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

世界上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中国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昭示世界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人类文明的光明前途。诸多西方学者认为,中国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而是倡导包容互鉴、共同前进,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中华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对此加入说明。
(2)结合材料并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中国倡导的文明观为什么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请就新时代如何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提出两点建议。
2024-05-12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高考考向核心卷文科综合试题【全国卷版】-高中政治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