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现人生的价值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06 道试题
1 . 2022年10月27日,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继承和发扬延安时期党形成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弘扬延安精神。延安精神(     
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②作为先进文化是当代精神的集中体现
③是中华民族共同精神标识和文化优势
④能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强基固本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为努力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教育回归教育。2021教育改革,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方案》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推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完善定期研究教育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深入教育一线调研、为师生上思政课、联系学校和年终述职必述教育工作等制度。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与政府的相关知识点,说明如何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让教育回归教育。
2023-12-1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热身测试政治试卷
3 . “校内减负、校外增负”,针对校外培训机构无序发展的现象,国家发布了“双减”政策,致力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和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降低青少年儿童的学业压力,倡导学校通过均衡、公平的教育资源,让孩子得到平等的教育。从哲学角度讲,国家发布“双减”政策(     
①表明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是变革上层建筑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体现
③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的体现
④是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的体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为适应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规范电子交易行为,民法典完善了电子合同订立规则,增加了预约合同的具体规定,完善了格式条款制度等合同订立制度。这表明(       
①在社会意识层面,体现了相对独立性,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完全同步
②生产关系层面,作出了积极调整,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③上层建筑层面,实现了自我完善,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④在价值选择层面,坚持了正确方向,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14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文科综合试卷

5 . 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他们用热爱、智慧、自信……不断书写着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新篇章。

微镜头一   当青春的力量和文明的魅力交织碰撞,“传统”也可以很“时尚”,“中国”也可以很“世界”!某艺术团团长带领着平均约30岁的年轻专业团体,传承着南音这一“中国音乐活化石”;某法式刺绣设计师,结合西方技法绣出中国故事。

微镜头二   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中14岁至35岁的注册志愿者已超过9000万人,他们活跃在社区建设、大型赛事、文化传承等各个领域,弘扬志愿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风尚。

微镜头三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和激励下,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他们用扎实的学识和过硬的技术,有力提升了中国的发展动力和国际竞争力。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知识,说明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新时代中国青年应如何担当作为。
2023-10-30更新 | 920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2届高考模拟考试(三模)政治试题
6 . 有人说,人生之路要学会三首歌,国歌:“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西游记》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国际歌:“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这要求我们(     )
①坚持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②意识对物质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③发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④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价值判断
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
2023-10-29更新 | 268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习近平指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该观点启示我们要(       
①尊重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
②分析联系的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把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④坚持矛盾分析法,看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0-06更新 | 650次组卷 | 20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漫画告诉我们(       

①矛盾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       
②行贿受贿带来的好处是主要方面
③行贿受贿存在的风险是次要方面       
④实现人生价值要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0-05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2022年3月,“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揭晓。从2002到2022,《感动中国》已穿越20载,一个个发光发热的名字,书写了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中国》是每年春天的一次播种,相信很多人会将感动变为行动,去温暖更多人。这说明(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②理想信念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标准
③人的价值观念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而变化
④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2022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增设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其中,根据不同学段制定了“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劳动”等学段目标,新课程标准将于今年秋季学期起施行。制定劳动课程标准的哲学依据有(     
A.实践决定认识,劳动课程有助于学生获得比书本知识更可靠的直接经验
B.勇于探索真理,把对教育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劳动教育的出发点
C.树立正确价值观,坚持群众路线,在为人民服务的劳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D.矛盾有普遍性,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制定适合的学习目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