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用一整个篇章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出部署。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手摇发电机、电流控制的"铁钉桥"、演示自动变速箱的齿轮……小学生安某走近科普展品,仔细观看。两年前,流动的科普大篷车首次开进安某所在的山村小学。科普志愿者给孩子们讲解展品,带领他们做科学实验,与科技相遇激发了孩子们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将“科技馆”搬到车上,科普大篷车走进边远山区、田间地头播撒科学的种子——这是过去十年间我国现代科技馆体系不断发展的缩影。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科学文化需求,2012年,中国科协启动建设集实体科技馆、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农村中学科技馆和数字科技馆于一体的现代科技馆体系。十年奋进,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呈现自上而下全面推进、各级科技馆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科普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


(1)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科学文化需求是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说明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是如何体现辩证思维的特征的。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下面是某校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搜集到的关于民心的部分材料。

《尚书·五子之歌》中有“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推邦本,本固邦宁”一说,至今仍被沿用。

孟子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魏征说:“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1953年2月,毛泽东在武汉蛇山游船上脱下帽子,向群众致意,大声喊:人民万岁!

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在全国人民共同抗疫的行动中,习近平指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或文化的知识,围绕“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150字左右。
2022-12-1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名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材料一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中央宣传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了《规划》。

材料二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活动主题是“文物保护:时代共进人民共享”。活动期间,河北省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遵化市某中学组织学生到世界文化遗产地——清东陵参观石像生建筑群,让学生了解精美的石雕技艺,使学生感受中华历史文化的魅力,增强文物保护意识;秦皇岛市举办“我眼中的文化遗产”摄影展,使观众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领略秦皇岛市文化遗产魅力;迁安市博物馆开展线上展览——迁安市博物馆馆藏石刻文物云展,助力文物“活”起来……


(1)结合材料一,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规划》制定的依据。
(2)不同的活动,相同的主题。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4 . 2022年2月22日,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全文共8个部分,包括: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等。文件提出,从容应对百年未有之变局和世纪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抓好粮食生产相关意见的正确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社区组织职责不清、居民参与不充分、部分干部群众法治意识不强等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凸显,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亟待提高。

H市坚持与时俱进,大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法治思维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具体做法有:以社区党建为抓手,以党代表工作室为平台,听民意解民困,依法推动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市政府梳理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关于深化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社区行政工作站、居委会、社区服务机构等7类治理主体,制定社区工作清单,让社区机构的职责法定化;支持居民依法选举产生居委会、议事监事会等自治组织,按照居民自治章程管理社区事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进社区活动,引导社区干部和群众自觉守法、办事依法。经过改革实践,富有活力的基层协同共治局面正在形成。


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相关知识,说明H市是如何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的?
6 . 2019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1周年。四十一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的成就:“梅花扑鼻香”;过程:“大胆去尝试”;现状:“黄金无足色”;未来:“仍须傲霜雪”。下列关于改革的论述解读正确的是(     
①梅花扑鼻香——要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鼓励人民要适度享受 
②大胆去尝试——要破除僵化教条思想观念,推进改革不断创新 
③黄金无足色——要分清改革现状的主流和支流,解决主要矛盾 
④仍须傲霜雪——要正视深刻转型中积累的改革问题,迎接挑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0-10更新 | 1163次组卷 | 5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县博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播出后就圈粉无数,热议无休。

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段子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念结合在一起,是习近平新时代思想与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既能教育干部,又能加强思想修养,是近年来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最高档次的好节目。

节目第一集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用典,阐释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及思考如何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如何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循序渐进,抽丝剥茧,严肃的理论思想妥帖转化为亲民的大众语言。让大家感受到总书记执政智慧与人文情怀。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平语近人》节目是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平语近人》节目是如何引领文化自信的。
(3)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三条建议。
8 . 2018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5个扶贫日,也是第26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扶贫工作的重要性,下列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的论述蕴含量变与质变关系的是
A.“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B.“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
C.“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D.“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
9 . 材料一: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为我们时代划定了价值航标。我国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领域。
材料二: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细”就是细化,要直入头脑,沉淀心中,只有发自内心接受,才能真正自觉行动;“小”就是要从小事做起,坚持不懈抓养成,积小德为大德;“实”就是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体现的哲学道理。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8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准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结合点。会议指出,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开拓创新,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驱动创新。
材料一: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确立了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l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 %以内……报告旨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谋求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材料二:2014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材料三:天津滨海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2013年在生产总值跨上7000亿元台阶的基础上,确立了总体上要提前三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新区制定了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在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方面,新区经济增长速度要保持17%以上,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在13%以上;在生态环境方面,因地制宜,将中新生态城的建设经验和成果在全区推广,打造国际一流的宜居生态环境;在统筹城乡一体化方面,科学施策,因势利导,加快城镇化进程。
(1)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谋求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2)根据材料二,请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应怎样解决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核心问题。
(3)结合材料三,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说明滨海新区在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所坚持的方法论原则。
2016-11-26更新 | 3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河北邢台市二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