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展现出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勇气。长期以来,大运河面临着遗产保护压力巨大、传承利用质量不高、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等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宝贵遗产。2019年2月,国家出台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对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有重要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观的知识,分析国家出台《规划纲要》的哲学依据。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1982年开始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行动,1986年确立开发式扶贫方针,1994年以来先后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两个十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书写了人类反贫困斗争的伟大故事。

在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终于建成了全面小康,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做好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鼓励勤劳创新致富: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循序渐进。


(1)结合材料,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党是如何带领全国人民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的。
(2)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能够书写人类反贫困斗争的伟大故事。
(3)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请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两条可行性建议并指出其哲学依据。
2021-12-15更新 | 496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