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价值与价值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中国有句俗语“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3月参加义务植树时指出:我们每个人都是乘凉者,但更要做种树者。”习近平主席这句话蕴含的唯物史观思想是(   
①认识到了个人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
②看到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首要的
③深刻把握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④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 . 分类产生价值,垃圾变成资源。资源与垃圾,不过是人类从自身的角度对事物的分类。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前人们认为毫无用处的垃圾经过回收再利用成了资源。这说明(       
A.事物有无价值取决于人们的主观需要与行为选择
B.评判事物价值的大小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客观标准
C.全面把握事物属性有利于事物价值的创造与转化
D.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决定了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3 . 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击疫情过程中,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我们看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英勇无畏;从八方驰援的物资洪流中,我们看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情……这一幕幕感人场景说明(       
①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因人而异的
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                           ④实现人生价值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7-11更新 | 3015次组卷 | 33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友好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德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因为(       
①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决定于其行为选择
②青年学生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稳定不变
③价值观教育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必修课
④正确价值观是青年学生走好人生道路的重要向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7-08更新 | 7482次组卷 | 72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友好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4月30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情寄语当代青年。1919年5月4日,一批青年爱国学生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高呼“民主”“科学”的口号,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掀起了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揭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光辉的一页。五四运动既是一次爱国的政治运动,又是一次文化运动,同时还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觉悟,哺育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五四运动开启了现代文明,唤起了广大民众和青年的觉醒,发动了解放思想的文化启蒙,点燃了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想,铸就了伟大的五四精神,即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宣传民主科学的进步精神,追寻时代潮流、把握时代命运的伟大精神,也可以概括为三点:爱国主义精神、民主科学精神、改革创新精神。时代在变迁,但精神永不过时。新的时代赋予五四精神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于奉献”的新生命力。五四精神的火炬,更是经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的接力传递,发挥着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人生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说明五四精神对当代青年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世上没有废物,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在现有的科技条件下,只有1%的垃圾无法回收利用。推动垃圾分类,实现垃圾回收再利用,不仅保护了环境,还节约了资源,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
①“垃圾”对主体的意义是变化发展的
②价值就是事物本身的有用属性
③“垃圾”的固有属性是其成为“资源”的前提
④价值是人创造出来的事物的属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