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价值与价值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过去秸秆除少量用于垫圈、喂养牲畜、堆沤肥外,大部分都作燃料烧了。随着人们对秸秆价值的深入认识,秸秆被广泛用于增产机理、建材、再生使用等领域,破解了秸秆禁烧的环保难题,使其变成了农户手中的“真金白银”。这说明(     
①事物是否具有价值取决于其客观属性和人的需要的关系
②不同时期价值判断的标准不同决定了秸秆价值的改变
③事物的价值必须以自身所具有的客观属性作为现实基础
④客体价值及其属性决定了事物的价值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1-20更新 | 1748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中学创新部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青年强则国强

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祖国建设和改革岁月,青年始终是党和人民事业的生力军和突击队。

自五四运动以来,一代代青年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上下求索、冲锋在前。1921年,13位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青年,立志救国救民,创立了中国共产党,掀开了中国革命崭新的篇章。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全国无数热血青年纷纷报名参军,奔赴朝鲜战场,为保家卫国而战。以黄文秀为代表的一大批年轻党员干部主动报名奔赴脱贫攻坚一线,在基层倾情投入、奉献自我,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广大青年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一代代青年的先进事迹对我们进行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启示。

◆青年兴则国兴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寄语青年学子:“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2)请你围绕上述名言,运用所学知识写一篇短文。
要求:①围绕主题,论点明确;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字数在150~200个。
2021-12-19更新 | 281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研究员赵亚夫40年坚守科技兴农的情怀,发展高效农业。2013年以来,他和团队积极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走进陕西、贵州、新疆等地,培育农村科技人才1200名,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这表明(     
A.坚持奉献精神达成自我价值从而推动社会价值的实现
B.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C.重视科技人才的历史主体作用,能创造大量物质财富
D.东西部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利于促进协调发展
2021-05-18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十七年前我们被保护,现在该我们站出来了。”“我们可以担起更多的责任。” 这是北大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留下的简单言语,也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绝大多数医护工作者的真实写照。为控制疫情蔓延,全国各地医护人员主动请战,直击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是新时代真正的勇士和英雄。这启示我们(     
①价值观指引人们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②必须把个人奋斗目标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
③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④社会价值是集体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5 . 新冠疫情发生后,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紧急奔赴武汉执行科研攻关和防控指导任务,在基础研究、疫苗、防护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这说明(       
①荣誉的多少是人生价值实现的标志②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离不开劳动与奉献
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④价值观决定着人们面对生死冲突时的选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人生是一种选择,战争年代,张富清冲锋陷阵、九死一生,功勋累累,成为“战斗英雄”;和平时期,他淡泊名利、默默奉献,深藏功名、坚守初心。伟大和平凡、赫赫战功和质朴寻常,在张富清身上形成强烈反差,又融合得如此自然。“时代楷模”张富清的事迹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要
①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将奉献社会作为人生的最大价值
②立足自身,着眼发展,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引下砥砺前行
③放弃自我,淡泊名利,在奉献社会中走出自我狭隘天地
④坚守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择业观是职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择业行为有着重要影响。有些人在择业时只是一味地追求“我想干什么”而不考虑“我能干什么”,以至于在求职时四处碰壁。这说明
①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②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
③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④有了正确的择业观就能实现就业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8 . 由一些群众挨冻换来的蓝天白云,没有人可以安心享受。针对一些地方在治理大气污染过程中的急功近利行为,环保部下发特急文件,要求北方地区坚持以保障群众温暖过冬为第一原则,对煤改气、煤改电没有完工的项目或地方,应允许群众继续燃煤取暖。这样做()
①符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②就能妥善解决经济与环境的矛盾
③利于协调群众不同方面的利益④发挥了价值观对人生的导向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易卜生在给朋友的信中说:“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办法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这表明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有良好的社会环境     
②人生价值的实现有赖于人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③要实现社会价值最好先实现自我价值        
④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0 . 在青海玉树地震救灾中因舍己救人不幸牺牲的香港义工黄福荣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香港市民称他为“香港之子”,内地同胞赞他为“真的汉子”。这说明( )
A.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积极的驱动和导向作用
B.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应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和社会历史性特征
D.个人只有在奉献社会中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2016-11-26更新 | 1082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乐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