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价值与价值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34 道试题
1 . 看了中国军网超“燃”的征兵宣传片,不少青年网友纷纷留言,以下几条留言点赞众多。这表明(     
甲:国防强弱直接关系国家安全,我选择参军报效祖国!
乙: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苦练本领,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丙:今年大一的我选择携笔从戎,筑梦军营,以实际行动践行对祖国的青春誓言!
……

①参军从戎、努力增长才干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②许党报国、履职尽责已成为当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追求
③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当代表达
④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青年发展道路选择起着导向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袁隆平一生大部分的时间“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试验田”。他在神州大地播撒下了杂交水稻的种子,解决了大半个中国的温饱问题。而他的精神和故事“更在无数人心中撒下了种子”,鼓舞着全国人民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做豪迈的中国人。由此可见(     
①人的价值在于为社会和人民创造价值
②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坚持正确价值观
④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下图漫画《异形生物》(作者:张保山)给我们的哲学警示是(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要树立生态价值观,坚持以正确价值观为指导
③要在正确价值选择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
④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消极阻碍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近年来,随着绿色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骑行的健身和运动属性更加凸显,挎上背包、踩下踏板、轻装出行……在很多城市,骑自行车外出的人多起来。这表明(     
①人们出行方式的变化反映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转化
②人们出行方式的变化凸显了发展是渐进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③人们出行方式的变化反映了意识活动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
④绿色出行的理念对人们出行方式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2021年初,无线电视策划制作12集脱贫攻坚主题纪录片《无穷之路》,陈贝儿和拍摄团队历时三个多月,赴六个省(区)实地拍摄采访,跨越14个曾经处于深度贫困的地区,“沉浸式”体验当地居民生活,节目制作完在香港和内地播出后好说如潮,陈贝儿获得了202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陈贝儿的作品(          
①真实反映了当地社会存在,诠释了国家扶贫工作带来的巨大变化
②发挥了正确价值观导向作用,拉近了内地和香港同胞的心灵距离
③推进了当地生产关系的变革,有利于解放当地的社会生产力
④反映了社会形态更替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6 . 中国工程院陈薇院士多年来从事防疫工作,对人类卫生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有人问她:“您天天跟病毒打交道,怕过吗?”陈和答:“要说不怕,那可不是真心话……如果我们承担了更多的怕,你和其他人可能就少一点怕了。”这启示我们(       
①正确价值观指引人们实现人生价值
②投身社会为人民服务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③价值观是衡量价值判断正确与否的尺度
④正确的价值判断以正确的价值选择为基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7 . 某地创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机制体制,推出社区扶贫工厂,与艾草加工企业合作,把艾草制作成高山艾条、艾绒被、高山艾足浴包、石墨烯艾绒护腰等多种产品。不仅增加了艾草的附加值,还带动两村200余户种植艾草达7000余亩,人均年收入2万元,使艾草成为群众“致富草”。这反映了(       
①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把握艾草多样性联系可以更好实现艾草价值
③新的机制体现了主体活动对客体的积极意义
④增加艾草属性是艾草成为“致富草”的前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在那个靠人力、畜力耕作的年代,水车、风车、木犁等旧农具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由于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普及,如今这些旧农具在田野里难觅踪影。但随着人们对乡土文化的重视,这些旧农具摆放在各地乡村民俗博物馆里,勾起人们对曾经的农耕岁月的怀念,让游客感受中国传统的乡村故事、农耕文化。这表明(       
①事物自身属性改变是其价值变化的前提             
②事物价值取决于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变革
③事物的价值随主客体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④人的价值观影响事物价值的创造与转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你们在信中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充分肯定同学们走进乡土中国深处“自找苦吃”的精神,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总书记之所以点赞“自找苦吃”的精神,是因为(     )
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价值的前提
②越是在艰苦的环境下,越能实现人生价值
③正确的价值观会引导人们走美好的人生道路
④青年要在艰难困苦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某班同学以"我与新时代"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从网络上搜集到以下材料。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

白皮书(选摘)

国家好青年才会好。中国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1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超过2500万贫困青年彻底摆脱贫困,中国青年共同迈向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年便捷地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交友互动、购物消费,青年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发生深刻改变。

青年好,国家会更好。32万余支青年突击队、550余万名青年奋战在医疗救护、交通物流、项目建设等抗疫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作出重大贡献。599万多名青年志愿者长期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残疾青少年,数百万青年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新助力。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


(1)"时代成就青年,青年当不负时代"。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新华社2022年新年献词(选摘)

"2022是个什么年?"这个话题登上了网络热搜榜。"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驶入新赛道,跑出加速度""闯难关的一年""愿疫情散去、春日早来""全面升级自己""祝福国泰民安"……网友的讨论中,有期盼,有信心,有思考,展现着梦想的质感与活力。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当农民用汗水浇灌出丰收的喜悦,当工人以技艺挺起中国制造的脊梁,当科研人员日夜攻关破解"卡脖子"难题,当工薪族在奔波忙碌中守望家人的幸福,当创业者怀揣"小目标"艰辛打拼……中国大地上比比皆是动人场景,无时无刻不在告诉我们∶圆梦,没有躺赢的捷径,只有奋斗的征程。亿万个这样的你我,迈着坚实有力的步伐,成就了一个奋进的中国。


(2)"圆梦,没有躺赢的捷径,只有奋斗的征程"。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加以阐明。
2022-05-13更新 | 96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仿真模拟政治试题(三)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