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价值与价值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绿色发展离不开绿色文化的浸润与支撑。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苏辙言:“天之所生,地之所产,足以养人。”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哲学思想和智慧,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从实践到认识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十年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各地区各部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绿色日益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从“两山银行”到“生态搬迁”,从“文旅生态产业”到构建“GEP核算体系”,各地在探索“两山”转化路径方面的实践成果不断诵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乡村振兴的主旋律。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知识,说明我国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对发展绿色文化的启示。
(2)结合材料,选择一个恰当的哲学原理,说明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正确性。
2023-04-08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部分高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第一次大联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材料一

不同

西方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价值取向不同

按照“资本逻辑”来展开,西方现代化是资本、利润驱动的现代化,讲求利润最大化,资本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是少数人获得最大利益的现代化

按照“人民逻辑”来展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民利益、社会利益.公众利益驱动的现代化,生产资料掌握在施大多数人手中,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实现路径不同

西方采取的是暴力、掠夺的路径。对内,主要表现为牺牲底层民众的利益;对外,通过殖民地、战争等形式进行掠夺,实现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使命、初心是为人民服务。对内,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外,不搞殖民侵略和战争

最终结果不同

最终巩固的是少数资产阶级利益的最大化

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有人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是殊途同归。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材料二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家国情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与发展的动力源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等思想,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确立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形成,也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色。


(2)“中国式现代化得益于中华文化的天然禀赋。”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对此加以阐明。

材料三   西方现代化从产生之初就把人类卷入世界市场和世界历史的潮流之中,从而建立起了以西方为中心的文明形态和话语体系。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西方现代化带来的现代性危机也逐渐显现,引发了阶级分裂、贫富分化、人的异化、价值冲突和社会对抗。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在现实中证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可行性、优越性,而且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


(3)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以“中国式现代化是创造人类美好未来的人间正道”为主题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个左右。
2023-03-25更新 | 444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深圳市富源学校2023届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3 . “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曾是孩童都会唱的歌谣。随着学业负担加重,劳动教育一度淡出人们的视野,学生劳动意识日益淡薄。对此,有人认为劳动教育可以树德、增智、健体、润美,需吹响回归的号角;但也有人认为只要得高分进名校,劳动教育无所谓。

劳动教育改革不仅要提出“理念”,还应有明晰的操作路径,打通了场地、课程、评价机制等劳动教育链条上的关键环节;不仅要传承“耕读传家久”的传统,还要有新时代的朝气和特色;不只是培养劳动技能,更要有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引领,引导学生树立劳动精神,培养有责任担当的接班人。所以,一定要上好劳动教育这门人生必修课。


(1)运用人生价值观知识,对材料中的两种观点进行评析。
(2)结合生活实践,阐述青少年如何上好劳动教育这门人生必修课。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实现现代化,是百年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目标,无数仁人志士为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把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作为自己的历史重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开始规划中国现代化的目标,提出要将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实现路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与战略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富有成效的思考和探索。


(1)结合材料一,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深化对“现代化”的认识的。

材料二   习近平曾用“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来勉励广大共产党员要正心修身,只有信仰上坚定才能做到政治定力坚如磐石。透过波澜壮阔的革命画卷,广大共产党人做到了胜“寸心”、胜“苍穹”。从李大钊“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的宏愿,到方志敏“我渴望着光明,我开始为光明奋斗”的誓言;从王进喜“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奋斗,到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情怀;从孔繁森“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的剖白,到黄文秀“投身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抉择……在党的百年征程上形成的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璀璨夺目,构筑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熠熠生辉。


(2)“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结合材料二并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3-01-19更新 | 19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政治试题
5 . 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EOD模式被视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有效路径。EOD模式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采取产业链延伸、联合经营、组合开发等方式,推动公益性较强、收益性差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实现生态和“生财”的有机结合。可见,EOD模式(     
①抓住了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②为解决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创造了有利条件
③坚持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④推动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代楷模李保国教授把科技扶贫作为自己的理想,为山区发展奉献毕生心血和智慧,为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卓越贡献。李保国把农民急需的技术作为自己的科研方向,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山上,让技术长在泥土里,他扎根太行致力于绿山和富民。他找准科技扶贫的路径,创新推广苹果先进栽培等36项农业应用技术,使科技成为脱贫致富的“利器”。35年来,李保国起早贪黑,埋头苦干,每年在山区“务农”200多天,帮助农民增收28.5亿元,带领10万多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太行山的父老乡亲富起来了。我的事业才算成功”李保国的言行让大山怀念,令人们动容,被当地百姓誉为“太行新愚公”。


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相关知识,谈谈李保国的事迹对青少年的启示。
2022-01-12更新 | 296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1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真题汇编
7 . 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只要心里始终装着人民,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就一定能够做出正确决策,确定最优路径,并依靠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可见,做出正确决策的根本前提是(        )
①熟悉民情,提高决策能力②依靠人民,集中群众智慧
③坚持正确的立场和出发点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目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6-16更新 | 3830次组卷 | 23卷引用:重难点09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