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中小学生守则》自2004年发布以来,对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等都起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小学生成长环境的变化,及其身心发展呈现新的特点,关乎人才培养的中小学生行为守则也应及时修订,以更好适应现代教育规律。
2012年,教育部启动了修订《中小学生守则》的程序,历经基层调研、国际比较、多方参与、反复论证、集思广益的过程,形成最大公约数、凝聚了广泛共识,于2015年8月27日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守则》共9条,282字,涵盖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保留了2004年守则中仍具时代价值、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应长期坚持的内容,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等;补充了一些更具操作性、学生可以做到的具体行为规范内容,如主动分担家务、自觉礼让排队等;增加了新时期学生成长发展中学校、社会和家庭高度关注的内容,如养成阅读习惯、低碳环保生活等。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既“高大上”,又“接地气”,新增内容与时俱进,时代特色鲜明。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新版守则为什么既保留仍具时代价值的内容,又补充和增加了新的内容?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新版守则既“高大上”,又“接地气”的意义。
(3)日常生活中时常面临着道德的两难抉择,请结合你的中学生活实践和体验,就如何践行中学生守则提两条建议。(每条不能超过15字)

2 . 两千多年前的道家,以“道”为核心,阐述了修身齐家治国的社会思想。道家思想崇尚“道法自然”,强调顺因自然,不要过于刻意:道家思想倡导“为而不争”,体现了一种平和、宽容、自然的处世态度;道家思想侧重“无为而治”,认为应顺应自然,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道家思想强调“虚其心”,认为放下心事,才能体验生命的乐趣:道家思想坚持“正言若反”,认为应以辩证的思维看待世界。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社会转轨期,各种社会问题丛生。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就把发展看作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把“促进社会和谐写入大会主题”,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5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共这一思想与道家的和谐主题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以人为本、勤俭治国、共荣发展…‘大道合乎自然”等道家思想,对于解决当前我国社会问题有着深远意义。虽然时隔两千多年,在这片崭新的中华大地上,我们仍要让道家思想闪烁耀眼的光芒。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道家思想对当代社会生活的重要作用。
(2)道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华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过程中应如何增强文化自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推进,需要民心相通作为重要保障,需要不同国家之间人文、思想、观念、习俗、道德的互认与接纳。“国之交在于民相亲”,青年是“民相亲”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建设的根基在民众,希望在青年。为了解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年群体对中国文化认知和对中国文化价值认同情况,综合考虑沿线国家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信仰等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组分别选取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印度、土耳其、以色列、埃及等7个国家展开调研。

图1:“一带一路”沿线七国青年对中国文化的印象


图2:“一带一路”沿线七国青年对中国文化价值的印象



(1)根据图1和图2,说明“一带一路”沿线七国青年对中国文化认知所呈现的特点。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通过文化交流促使“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民相亲、心相通。”
(3)价值共识是民心相通的基础。请你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说明沿线国家对中国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