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办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1 道试题
1 . 四位同学参加模拟法庭活动,合议时四人发言如下:
李华:“之前了解过一起案件,凶手与甲的年龄、职业非常相似,所以甲最有可能是案犯。”
张亮:“凶手作案一定要有作案时间,甲没有作案时间,所以甲不是凶手。”
王鹏:“违反了法律的行为就是犯罪行为,凶手必将受到刑事处罚。”
刘明:“这个案件或者是甲所为,或者是乙所为,乙已经承认了犯罪事实,所以不可能是甲所为。”
下列对于四人发言评论正确的是(       
①张亮运用了三段论推理,其推理结构正确
②李华运用了类比推理,属于机械类比,缺乏必然性
③刘明运用了不相容选言推理,错误在于不应肯定一个否定另一个
④王鹏混淆了“违法”与“犯罪”的外延,两者外延应该是交叉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临近春节的一个晚上,公安局接到报案,一个村子的一台重达三百多斤的发电机被盗,林警官立即赶往现场进行勘察后,确认了盗窃发电机的嫌疑人特征。经过排除后,认为赵某强和赵某力两兄弟的嫌疑最大。

但是经验证,雪地上留下的脚印并非赵某强的而是赵某力的。林警官坚持认为案犯一定是他们兄弟俩。他解释说:第一,过年偷东西,家里一定不富裕,一准儿是真缺钱花,家里还可能有病人;第二,那发电机三百多斤重,他一个穷小子,穷得饭都吃不饱,没有人帮忙,怎么弄走?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相关知识,写出林警官的两个假言推理,并分析它们的正确性。
3 . 针对解除劳动合同的问题,丙、丁同学有不同观点。丙同学认为:“只有双方协商一致,才可以解除合同。”丁同学认为:“只要双方协商一致,就可以解除合同。”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丙的观点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后件为真,前件定为真
②丁的观点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前件为真,后件定为真
③基于丙的判断可推出“协商一致,即可解除合同”的结论
④基于丁的观点可推出“协商不成,不能解除合同”的结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某校学生社团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红色文化社团举行活动,跨越时空重温壮怀激烈的先辈烈士名言。从逻辑学的角度,对以下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序号观点分析
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方志敏)抽象思维
今是生活,今是动力,今是行为,今是创作。(李大钊)联言判断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不违反矛盾律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戍边烈士陈祥榕)对称关系判断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经济与社会社团走进某企业参观,参观结束后甲同学在留言册上写到“企业只有战略定位准确,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以引文中的判断为前提,下列推理必然正确的是(     
①倘若战略定位准确,则企业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②如果企业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则战略定位一定准确
③除非企业战略定位准确,否则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④如果企业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则战略定位一定不准确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4-24更新 | 585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政治试题(创新部)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7年10月,李某入职某公司,双方签订劳动合同。2019年5月,李某晋升为公司部门经理,月工资3万元。2023年11月,该公司以经济效益不好为由,直接将李某职位调为普通职员,月工资调整为1万元。李某不服,要求公司恢复其原职原薪。2023年12月,该公司以李某不服从安排为由,向李某出具《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单方面宣布立即解除其与李某的劳动合同,并扣发李某1个月工资。2024年1月,李某向当地基层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该公司支付工资差额、扣发的工资以及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材料二   随着经济发展及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劳动者工作模式越来越灵活,不再拘束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地点、办公工位,特别是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以外利用微信等社交媒体开展工作等情况并不鲜见。

【缘起】李女士于2019年4月入职某科技公司担任产品运营,约定执行不定时工时制度,每年10天带薪年休假。2020年12月,科技公司以连续旷工3天以上为由解除了与李女士的劳动关系。为此,李女士将科技公司告上法庭,其中要求公司支付她此前在公司任职期间的加班费。

【争议】李女士:只要在非工作时间使用社交媒体工作具有周期性和固定性特点,就应当认定为付出了实质性劳动并支付加班费。我长期从事该项工作,科技公司应支付我加班费。

科技公司:劳动者只有在工作时间付出实质性劳动,才能证明为工作。李女士工作内容就是负责休息日在客户群中对客户偶尔提出的问题进行回复,李女士的行为不能认定为工作。

【查实】法院根据李女士的工作职责并结合聊天记录、排班表、钉钉打卡记录截图、《假期社群官方账号值班表》等事实认定李女士行为构成加班。

(1)结合材料一,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该案例中公司及李某的的做法,并谈谈对劳动者维权的启示。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相关知识,分析李女士和科技公司的推理结论是否真实可靠为说明理由。
2024-04-23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北镇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份阶段考试政治试题
6 . 一首有感染力的歌曲,一定满载时代元素,如讴歌新时代的歌曲《伟大新时代》,触动了亿万国人的心。歌曲的创作,必须反映时代特征,如此,方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满载时代元素的歌曲,是有感染力的
B.没有感染力的歌曲,一定没有满载时代元素
C.歌曲反映了时代特征,定会引起人们的共鸣
D.引起人们的共鸣的歌曲,其创作都反映了时代特征
2024-04-22更新 | 16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变式训练之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7 . 实现生态强国战略要以“民”为中心发展生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实现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关键之举,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根据以上陈述,可以推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只要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能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
②只有坚持以“民”为中心发展生态,才能实现生态强国
③若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不能推动国家的高质量发展
④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就一定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22更新 | 25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变式训练之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8 . 湖北某餐馆准备了5道菜,分别是沔阳三蒸、清蒸武昌鱼、应山滑肉、红菜薹炒腊肉、黄陂糖蒸肉。若上菜顺序符合以下条件:
①只有第一道菜不上应山滑肉,第三道菜才上清蒸武昌鱼
②要么第四道菜上红菜薹炒腊肉,要么第三道菜上清蒸武昌鱼
③或者第五道菜上清蒸武昌鱼,或者第二道菜不上黄陂糖蒸肉
④如果第五道菜上清蒸武昌鱼,那么第一道菜上应山滑肉
以下哪项为真时,可以推出第四道菜上红菜薹炒腊肉(     
A.第一道菜没上应山滑肉B.第三道菜上了清蒸武昌鱼
C.第二道菜上了黄陂糖蒸肉D.第五道菜不上红菜薹炒腊肉
9 . 根据材料,运用假言推理及其方法,下列推理结构正确的是(       )
体育老师告诉我们:只要操场维修好了,明天的体育课就照常进行。
根据我国法律要求:只有年满十八周岁,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如果操场修好了,明天的体育课就一定照常进行
②如果明天的体育课照常进行,那么操场就一定修好了
③如果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那么就一定年满十八周岁
④如果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那么就一定不满十八周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有1、2、3、4四个号码牌。老师把其中三个号码牌中随机给了甲、乙、丙,并要求三人通过交谈推断出另外二个人手中的号码牌,在交谈中不能说出自己手中的号码片并且每人只能说一句话。然后甲乙丙三人有了以下交谈。
甲先对乙说:“你的是3号牌吗?”,;
乙回应甲道:“你的要么是1号牌,要么是2号牌。”
丙听完两人对话后,对甲说:“我确定你的是2号牌。”
经过思考后,甲乙丙三人都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老师说他们的结论都正确。
根据以上信息,推出乙和丙的号码牌分别是(     
A.3号牌,4号牌B.3号牌,1号牌
C.4号牌,1号牌D.4号牌,3号牌
2024-04-19更新 | 848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变式训练之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