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三明市永安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历史试题
福建 高二 阶段练习 2018-05-07 29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文化史(旧)、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这里的“百家”的含义是
A.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不同学派
B.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
C.每个不同学派都创办了一百家以上的私学
D.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著名的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孟子“仁政”思想的实质是(       
A.改变社会制度的途径B.维护劳动人民利益的保障
C.实行封建统治的基础D.加强对人民统治的一种手段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4. 下列属于董仲舒的思想观点的是
①春秋大一统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三教合归儒”          ④ “三纲五常”、“孝道”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下列关于宋代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宋代出现的新儒学体系
B.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东西,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C.集大成者是朱熹,他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
D.是儒、道、佛、法四家融合的产物
2016-12-13更新 | 129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4-2015年河北保定市高阳中学高二上期第三次周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加强
B.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C.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D.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点击“指南针”进入网站的相关页面,我们不应该看到以下内容
A.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中国发明的
B.指南针是利用磁石的特性来实现指示功能的
C.中国在北宋时发明了司南
D.促进远洋航行,迎来地理大发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名校
8. 下列关于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主要主张中,不包括
A.主张工商皆本B.主张学以致用
C.主张追求人性D.主张君主立宪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实质上是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2020-08-09更新 | 279次组卷 | 50卷引用:2010年广东湛江二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共同点是(   
A.认为教育可以兴国B.具有唯物主义的观点
C.重视民意D.认为统一是民心之所向
2016-11-27更新 | 223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0年江西省九江一中高二文科班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指的是
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
C.“天人感应”理论D.传统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2020-08-24更新 | 170次组卷 | 155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09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阐述错误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我国的早期儒学
B.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开始定于一尊
C.两宋时期产生的理学实现了儒学的更新
D.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们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背叛者
2016-11-27更新 | 166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0年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3. 四位学生在作研究性学习是,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课题,各命制了一个小题目,你觉得最适合的是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
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锐利武器
④印刷术与古希腊的智者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2019-10-25更新 | 439次组卷 | 90卷引用:2010年河南省河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4. 清朝郑燮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绘画是(          
A.原始岩画B.汉代帛画
C.中国文人画D.民间绘画
2019-12-04更新 | 271次组卷 | 74卷引用:2010年黑龙江绥滨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6. 从汉赋、元杂剧、明清小说等文学形式的发展繁荣看,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趋势是
A.贵族化
B.平民化
C.神秘化
D.宗教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德民”。这些主张产生共同的社会背景是
A.封建制度逐步发展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社会动荡矛盾尖锐
2018-10-19更新 | 305次组卷 | 67卷引用:2010年湖北孝感高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思想准确的理解是(     )
A.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020-11-17更新 | 307次组卷 | 96卷引用:2010年河南省实验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9. 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对这一理论应用的是
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C.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
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
2021-05-17更新 | 668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1届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2. 以下对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经世致用”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A.研究学术或学问应该为现实服务
B.手工业、商业和农业一样都是社会的根本
C.经济应该是学者首先研究和应用的学问
D.实践是检验知识或真理的主要标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进步性在于
A.反对君主专制集权
B.反对封建私有制
C.要求建立小农社会
D.反对中央集权制度
2018-05-05更新 | 88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4. 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从儒家思想中汲取了有益的营养,但不完全拘泥于传统旧儒学的樊篱,如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提出了
A.博学于文,行已有耻
B.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C.天下为主,君为客
D.工商皆民生之本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5.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的是
A.火药
B.指南针
C.造纸术
D.印刷术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6. 请阅读下面的精美文句,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①④D.③①②④
2019-01-30更新 | 1179次组卷 | 57卷引用:2010年河南省周口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7. 如图画种绘画艺术的突出特点是反映民间风情风貌,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B.统治者提倡
C.民间文化的发展D.画家的性格
2019-12-19更新 | 162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0年辽宁省大连市二十三中学上学期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8. 首次作为全国统一文字的标准字体是
A.甲骨文
B.金文
C.隶书
D.小篆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30.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不包括(        
A.促进了思想学术的活跃和繁荣
B.引发了社会大变革局面的出现
C.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D.对后来中国的政治和文化影响深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1. 孟子认为:“……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对孟子的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②他的这一主张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③客观地反映了战争年代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
④站在平民立场上提出了分给农民田宅的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2. 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则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
A.仁者爱人
B.忠恕之道
C.克己复礼
D.中庸之道
2016-11-27更新 | 546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0年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4. “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上述材料说明荀子
A.重视礼仪教化B.主张礼法并施
C.强调严刑峻法D.提倡为政以德
2020-09-21更新 | 100次组卷 | 26卷引用: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09-201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5. 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他们的描述符合儒家思想的是
A.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
B.乙生说:穿衣服体现了人们的身份地位,什么样的身份就穿什么样的衣服
C.丙生说:讲究衣服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旧的衣服也未尝不好
D.丁生说:穿衣服何必麻烦,按照统一的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就可以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6. 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传统在春秋战国时形成,汉代以后,尤其是历经宋明理学的发展,更进一步强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
A.“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D.朱熹在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忠、孝、廉、节”
2018-12-08更新 | 95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1-2012学年度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文科)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7. 下列不可以代表士人的经世致用思想的是(   )
A.“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
B.“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C.“出而为帝王师,处而为天下万世师”
D.“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8. 在明清进步思想家批判君主专制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新的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其中最主要的是
A.否定君主制
B.实行君主立宪
C.推行三权分立
D.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9. 下面是某电影中唐太宗卧室的场景,其中合乎历史真实的是(     )。
①他用毛笔书写诏令                                 ②墙上挂着宝剑和火枪
③墙角放着一个古色古香的青铜器真品       ④桌上摆着翻开的《三国演义》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名校

41. 材料一:


孔子周游列国(邮票)


孔子杏坛讲学(邮票)

材料二:韩非子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明法篇》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

材料三: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百姓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四: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己矣。”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一回答,孔子主要宣扬了哪些政治和教育思想?当时的统治阶级接受了其政治思想吗?为什么?
(2)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对秦的影响。
(3)从材料三中看出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怎样的发挥?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儒家学说在秦汉时期的不同社会地位。
(4)材料四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出现的社会根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4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好?”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官便殿奏礼》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1)材料一的主要思想是什么?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有何发展?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四指出朱熹和李贽对孔子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归纳指出汉代以来儒学长期被奉为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43.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据《论孔子思想》


材料二 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

——据《略论孔子思想的阶级性》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两则材料都涉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2)材料一、二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文化史(旧)、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

试卷题型(共 43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40
材料分析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文化史(旧)
2
中国古代史
3
政治史(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单题
20.94儒家单题
30.65儒家单题
40.9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汉武帝时期统治思想的转变单题
50.85宋明理学的影响、评价单题
60.8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汉武帝时期统治思想的转变单题
70.85指南针单题
80.64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单题
90.65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单题
100.65儒家单题
110.85北宋五子、朱熹的思想单题
120.65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单题
130.85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单题
140.85中国画单题
150.94宋词单题
160.94明清小说  小说与戏曲 单题
170.65“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单题
180.65儒学成为正统单题
190.9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汉武帝时期统治思想的转变单题
200.94儒学成为正统单题
210.85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单题
220.65顾炎武的思想单题
230.65王夫之的思想单题
240.85顾炎武的思想单题
250.85印刷术单题
260.85唐诗  宋词  元曲单题
270.65中国画  宋元文学艺术 单题
280.85中国古代文字的演变历程单题
290.94儒家单题
300.94“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单题
310.65儒家单题
320.85儒家单题
330.85法家  墨家  墨家、法家的思想单题
340.85儒家单题
350.65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墨家、法家的思想单题
360.65儒家单题
370.85顾炎武的思想单题
380.4明末清初思想家单题
390.85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单题
400.85明清小说  小说与戏曲 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410.85儒家  焚书坑儒的批判和黄老之学  儒学成为正统  黄宗羲的思想
420.65北宋五子、朱熹的思想
430.85儒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