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新疆玛纳斯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春季高二文科实验班月考历史考试卷
新疆 高二 阶段练习 2019-04-19 25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世界史 、经济史(旧)、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选修(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 1948年,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措施,切断西柏林与其他美英法占领区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向西柏林大规模空运物资。这一局面持续近一年之久。这次危机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
A.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B.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
C.两德为美苏争夺的前哨阵地D.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
2019-01-30更新 | 3858次组卷 | 55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海南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 前段时间,美俄就伊朗问题和美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展开了新一轮较量,有人质疑俄美是否会重演“古巴导弹危机”。对此俄罗斯前总统普京说:“现在的紧张局势要比1962年低了许多……”。你认为普京说此话的理由有:
①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②二战以来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持续增强
③俄罗斯的国力尚未达到可与美国对抗的程度
④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19-04-1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玛纳斯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春季高二文科实验班月考历史考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一位元老痛切地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的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B.苏联政局动荡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2016-12-12更新 | 242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1届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的话,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当今世界是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B.众多“巨人”的出现标志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
C.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2022-11-03更新 | 368次组卷 | 98卷引用:揭阳市2010年高中毕业班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5.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2019-01-30更新 | 9835次组卷 | 155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新课标1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中国哲学家的社会经济思想中,有所谓的“本”“末”之别。区别本末的理由是,农业关系到生产,而商业只关系到交换。在有交换之前,必须先有生产。在农业国家里,农业是生产的主要形式,所以“重本轻末”思想贯穿中国古代历史始终。材料旨在说明
A.农业生产对政府政策起决定作用
B.小农经济形态决定社会“本末”思想
C.生产经营方式决定社会经济思想
D.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2021-06-27更新 | 505次组卷 | 28卷引用:湖北省鄂南高中、华师一附中、黄冈中学等八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12月)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下表为隋唐时期粮仓设置情况的部分材料,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年份建置作用
开皇三年在卫州设黎阳仓,在陕州置常平仓,在华州置广通仓。将关东粮食分储在官仓中,然后用接力方式,一段段将粮食运到京都。
大业元年开通济渠。接驳洛阳与淮河。
开元二十二年裴耀卿在河阴置河阴仓,三门东置集津仓、三门西置盐仓,两仓之间开山路十八里。南船至河阴仓,即输粟于仓,官雇船驶至洛阳,置于集津仓……三年运米七百万石,省脚钱三十万缗。

A.运河的开凿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B.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的逐渐割离
D.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政治中心南移
2017-12-09更新 | 577次组卷 | 26卷引用:湖北省鄂南高中、华师一附中、黄冈中学等八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12月)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唐代将城市居民按坊居住并进行管理,宋代坊成为商业与居住混杂在一起的街区。城市由维护封建统治的堡垒,开始面向一般市民生活需求。此变化反映出
A.经济成为城市发展的驱动力
B.商业活动改善了城市的环境
C.政府对城市的管理转入松弛
D.下层市民开始主导城市生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据《新全球史》记载,早在12世纪福建就进口稻米,而专门种植荔枝、柑橘及甘蔗高价销往北方,尽管政府要求福建人种植稻米以减少对进口稻米的依赖,却收效甚微。这种现象反映了该地区
A.比较适合种植经济作物
B.政府放松对商业的限制
C.人们对于外国稻米的喜好
D.农业生产的商品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茅盾的小说《春蚕》 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以下对这段描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 小农经济受到打击       
② 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候销
③ 中国的自然经济完全瓦解
④ 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2019-06-05更新 | 222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1届湖北省襄樊四校联考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鸦片战争之后,马克思曾断言不平等条约不能扩大英国和欧美对华的商品输出。1847年,欧洲爆发经济危机。英国议会选出的专事中英贸易调查组得出的结论是:用银子来支付鸦片足以使华人的一般贸易遭受巨大损失,而丝和茶则能抵偿其余商品的价值。由此可见,当时的中英贸易
A.英国有明显的优势
B.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C.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冲击
D.未满足列强的预期
2018-04-05更新 | 488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南省六校联考2018届高三下学期(4月)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观察下面的江南制造局支出(1867~1894年)表,从中可知江南制造局(注:根据魏之荣《江南制造局记》卷四的有关材料计算编制)
A.管理上体现出以洋为师的特点B.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经营上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D.为参与市场竞争做好了准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3. 经济学家杨小凯的《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认为洋务运动的失败不在于帝国主义的侵略,而是因为政府用国有企业的方式推动工业化,扼杀了私人自由企业的发展。这一表述反映出作者认为洋务运动缺乏
A.清政府的扶持
B.自由的国内环境
C.工业化的资金
D.西方国家的支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公和永’……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出品需运往国外市场。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近代中国,类似情况屡见不鲜。这主要说明中国当时
A.经济发展由外部环境决定B.近代化发展道路举步维艰
C.侧重轻工业而偏废重工业D.民族工业忽视了市场开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5. 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戊戌变法——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辛亥革命
2019-01-30更新 | 3314次组卷 | 59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新课标Ⅰ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6. 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2019-01-30更新 | 5912次组卷 | 80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新课标1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7. 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  )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2021-09-02更新 | 4150次组卷 | 155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第四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8.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2019-01-30更新 | 5264次组卷 | 116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新课标1卷精编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9. 一篇发表于1941年题为《三十年来的中国农村》的文章,包括五个主要部分:(一)农产商品化的加速,(二)纯封建制渐归消灭,(三)高利贷制变本加厉,(四)地权集中、农民离散,(五)劳力锐减、熟荒骤增。可以看出该文的主线是
A.生产关系的变革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生产力的发展变化D.金融资本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20. 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火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2017-08-04更新 | 9104次组卷 | 173卷引用:广东仲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21. 近代民族企业家张謇在谈到办厂经历时感慨地说:“千磨百折,忍侮蒙讥,伍平生不伍之人,道平生不道之事.”其主要原因是
A.难以招募到合适的技术人员和买到所需的机器设备
B.工人不断要求增加薪酬、缩短工时
C.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弊端
D.与外国资本竞争处于不利地位且受官府束缚、压制
2016-11-27更新 | 1200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上海卷精编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22. 1942年,中共中央规定:“一切尚未实行减租的地区,其租额照抗战前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在游击区及敌占点线附近,可比二五减租还少一点,只减二成、一成五或一成。”这一规定旨在
A.打击封建地主经济B.加强各阶层的抗日大联合
C.削弱国民党在敌后的势力D.纠正王明“左”倾路线
2016-11-27更新 | 1131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海南卷精编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3.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 )
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2019-01-30更新 | 6839次组卷 | 73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新课标卷2卷精编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24. 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B.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D.强化物资管制
2019-01-30更新 | 6802次组卷 | 94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新课标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5. 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明确了“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政策。该政策
①受国家干预经济思潮影响
②消除了列强经济压迫
③有利于构建战时经济体制
④遏制了官僚资本势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6-11-27更新 | 1705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四川卷)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间手工业在官营手工业的压制下,生存空间狭窄。他们为了生活和避免无谓的竞争,彼此之间总是对技术秘密实行封锁,甚至为保守一技之长,传子或传媳而不传女,或有女不嫁。……再加之中国封建社会周期性的社会动荡,不仅使数十年、数百年积累的社会财富毁于一旦,而且使手工业生产的主体——家族不断更换,难以长期和连续发展。还有我国的多子继承制度所造成的折产不断,致使生产资本的积累和生成规模的扩大极为缓慢。

——摘编自张九洲《中国经济史概论》

材料二 薛福成在谈论轮船招商局时说,商办固然比官办好,但如果单独由民间自办,又恐商情之相轧也,则督以大员而齐其政令;恐商利之未饶也,则酌拔漕粮而弭其缺乏,所以,官督还是必要的。郑观应主张“决胜于商战”,强调“用官权以助商力所不逮,而后战本固,战力好也。”他说:“第商务之故,既应籍官为护持,而工艺之兴,尤必籍官权为振作”,“造作则借官率以兴创之”。对于采矿业,他认为,“全归商办,则土棍或至阻挠,兼倚官威,则吏役又多需索”。更必须采取“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商招殷以兴工,不得有心隐漏;官稽查以征税,亦不得分外诛求”,于是”上下相维,二弊俱去”。

——摘编自宋美云等《近代天津工业与企业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述阻碍古代中国民间手工业发展的因素。
(2)材料二中的思想家们提出了怎样的经营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提出此经营方式的理由。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因小农生产的发展,使得更多的田野被开垦出来,促使人们在水利建设中寻找一条新的出路。所谓“并田废,沟洫堙,水利所以作也”,就是这个道理。在夏、商、西周时代,农田水利主要以排为主,灌为次。与过去有所不同的是,新出现的水利工程着重于拦洪蓄水.实现人工灌溉。这与禹治水后积水有了很大消退,同时气候的变化,特别是黄河中下游一带干旱较为严重有密切的关系。

——摘编自郭松义《水利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水利建设的变化及原因,并说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公元605年,隋炀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百余万民工挖通济渠,连接黄河淮河,同年又调十万民工疏通古邗沟,连接淮河长江,构成下半段。三年后,用河北民工百万余,挖永济渠,通涿郡(今北京南),构成上半段。又过两年,疏通江南河,直抵余杭(杭州)。至此,共用五百余万民工,费时六年,大运河全线贯通,全长两千七百余公里,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据潘镛《隋唐时期的运河和漕运》摘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隋朝开凿大运河的历史背景。
2019-04-1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玛纳斯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春季高二文科实验班月考历史考试卷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名校
28.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经济呈现明显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状况(1895—1899年)

行业1895年1899年发展速度(1895=100)
棉纺织业纱厂纱锭数(枚)1465369564474.7
机制面粉业产量(万包)20476766330.5
缫丝业出口量(担)30394175137.4
沿海地区丝车数(台)3856945278117.4
内地丝车数(台)794329270368.5
卷烟业资本额(万元)85154181.2
火柴业资本额(万元)126241191.3
水泥业产量(吨)68190279.4
机械采煤业产量(吨)89145162.3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

材料二   表为甲午战争前后中国进出口商品种类比较(单位:%)

进口商品
年代生产资料消费资料
机器及大工具建筑用品;设备、器材合计消费品
原料
直接消费资料合计
18930.67.88.413.078.691.6
19030.714.315.022.362.785.0
19101.516.017.617.065.482.4
出口商品
时间原料半制品制成品
农产品矿产品手工制造机器制造手工制造机器制造
189315.628.40.153.42.5
190326.80.417.211.932.96.8
191039.10.713.114.728.38.0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三   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之间,中国先后出现过300多家新式的工业企业,这些企业的主人或主要投资者,其身份多为官僚,地主、商人、买办,这批人大体上就是我们所说的民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在共短短的一生中,还为中国留下了积极的东西。他们为社会的新陈代谢提供了物质基础,使最初的改革和后来的革命有所依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运用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数量分析,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甲午战争前后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
(3)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相关史实,论证民族资产阶级“为中国留下了一点积极的东西”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四、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2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八旗军是清朝的正规军队,八旗将士领取饷银。甲午战败后,袁世凯组织新建陆军,张之洞组建自强军,皆采西法。1901年,清政府改建兵制,取消旧式武举,创办武备学堂,编练新军,操习新式枪炮。1903年设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1904年决定改建整个兵制,拟建新军36镇,为常备军,服役期3年。在自愿基础上征募士兵,并有严格的资格限制。1906年,兵部与练兵处合并为陆军部,后来又建立海军部。陆海军均由满人官员掌控,皇帝是最高统帅。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

——据《清史稿》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
2016-11-27更新 | 3080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新课标卷2卷精编版)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政治史(旧)、世界史 、经济史(旧)、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选修(旧)

试卷题型(共 29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5
材料分析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政治史(旧)
2
世界史
1,3,4
3
经济史(旧)
4
中国古代史
5
中国近现代史
6
选修(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4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冷战与两极格局单题
20.85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单题
30.65戈尔巴乔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单题
40.4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单题
50.4小农经济  春秋战国的农业、水利、工商业单题
60.65重农抑商政策的背景、目的和内容单题
70.4中原人口外迁和经济重心南移单题
80.85宋元的商业 单题
90.65明清的商业 单题
100.65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单题
110.85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单题
120.65洋务运动的口号、创办的企业及其他活动单题
130.85洋务运动失败和评价单题
140.65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地位和作用单题
150.65洋务运动失败和评价  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单题
160.65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单题
170.65洋务运动单题
180.4甲午战争的背景和经过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单题
190.4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敌后战场的抗战单题
200.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单题
210.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单题
220.4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单题
230.65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单题
240.4日军的侵华暴行单题
250.65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民族工业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260.85民营手工业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表现和影响
270.65水利、灌溉、施肥、育种
290.4其他改革  民族危机的加深
三、论述题
280.4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