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四川 高二 期中 2019-08-12 3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选修(旧)、政治史(旧)、经济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史学热点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春秋时期,孔子重新诠释了周礼,他并未将礼制规范强加于人,而是引导人们以血缘亲情为基点,推己及人,以此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将礼从外在的等级制度和社会规范转化成人们内在的道德意识。据此可知孔子(     
A.淡化了礼制中的等级观念B.试图推动宗法制度的复兴
C.努力使礼制与时代相适应D.对墨家思想的吸收与转化
2022-10-25更新 | 222次组卷 | 73卷引用:云南省昆明一中2018届高三第二次双基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认为:“今夫天下之人牧(指当权者),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意:如同水往低处流),沛然谁能御之?”由此推断,该思想家主张
A.清净无为
B.以法治国
C.仁政治国
D.兼爱非攻
2018-10-08更新 | 352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4届江苏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三第四次模拟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其官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这反映了诸子百家
A.在理论上求同存异
B.均为稳定统治服务
C.有相互融合的特点
D.最终达到殊途同归
2018-11-13更新 | 458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6届吉林白山市高三下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在泰山封禅大典后的刻辞中写道:“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强调礼、等级和恪守等级下的各自职责。以后他又多处题词,提倡“合同父子”,即子孝父慈,强调男女各修其业等家庭礼教。由此说明秦始皇
A.把儒家思想成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B.并没有完全废除儒家的治国思想
C.旨在传播儒家贵贱尊卑等级思想
D.儒家思想在思想争鸣中取得统治地位
2017-10-06更新 | 382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汉代“罢黜百官,独尊儒术”后,儒家之外各家学术的传习者仍不乏其人,他们不仅可以公开教授、治学,而且不少可以进入宫廷为官。这反映出
A.仍使用无为而知政策
B.实行严格的思想专制
C.儒家思想是官方正统
D.是对法家思想的继承
2019-08-1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唐代的新科进士在“曲江宴饮”后,集体到慈恩寺大雁塔下,推举善书者将他们的姓名、籍贯和及第时间题于壁上(如下图)。由此可见“雁塔题名”
A.是唐代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B.有利于营造进取向上的社会风气
C.表明“三教合一”潮流弥漫社会
D.是魏晋以来书法艺术推动的结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中庸)记载“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黄宗羲后来说朱学“以道问学为主”,陆学“以尊德性为宗”,宋代以后“尊德性”与“道问学”一分为二。这表明
A.儒学内部矛盾不可调和B.宋代儒学治学方法的不同
C.知识与道德的密不可分D.王阳明继承了朱学的衣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二程、朱熹也知道今世非古时可比,不存在一套能强迫人人顺服的体制。因此,他们向佛法禅学借来了“修心”的理念,宣扬“改良个人为改良社会之本”。这说明程朱理学
A.意在束缚人的行为
B.致力于社会稳定
C.融儒释道为一体
D.主张改良社会体制
2019-01-07更新 | 139次组卷 | 25卷引用:江西金太阳2017届全国百所名校大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李贽在《史纲评要》中说:“(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对此信息的解读,与李贽本意相符的是
A.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B.统治者实施新政必须要坚决
C.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D.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2020-02-02更新 | 140次组卷 | 50卷引用:2013-2014学年福建省惠安市惠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黄宗羲认为,一个人出来当官,做君主的臣子,是“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这番话表明黄宗羲主张
A.平等的君臣关系
B.臣子与君主持相同意见
C.否定君主制存在的必要性
D.摆脱儒家思想的束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王夫之在明亡后一直以明朝遗民自居。清末革命者将王夫之视为反清排满的象征而大加宣传。与此同时,清政府也将王夫之视为“忠君守礼”的典型。这表明
A.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B.历史评价受现实政治的影响
C.历史人物具有多面性D.历史评价无法做到公正客观
2020-10-15更新 | 103次组卷 | 47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有学者认为,科学的进步应具备的条件之一就是“闲暇”,不为生活而奔彼。而中国古代生活上有保障的富人不屑于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真正从事这一工作的人是工匠、失意的文人。按该学者的理解,古代科技存在的不足是(        
A.社会环境相对紧张B.知识阶层的贫困化
C.主流意识认识不足D.生产力发展较落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