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0届新高考语文模拟导航卷(浙江卷)第四卷
浙江 高三 模拟预测 2020-11-09 62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著阅读、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鞭(dá)     哽(yè)     锐不可(dāng)
B.(dī)防     休(qì)     博闻强(zhì)
C.(jiào)健     (gòu)当     (tú)毒生灵
D.(yé)揄     提(gōng)     锋芒毕(lòu)
2020-04-03更新 | 15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届新高考语文模拟导航卷(浙江卷)第四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幸福感可能来自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可能是洒水车经过,天空浮现出一道若隐若现的彩虹;或是不经意间偶遇那本久寻不到的书;或者仅仅是坐在广场上看旁边孩子在恣意追逐嬉闹……积极的人总能在尘世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丝幸福感。

与之相反,终日贪婪不满又无所作为的人,就算沐浴彩虹也无法体会到生活带来的乐趣。或认为世道艰险、人心险恶,整日工于心计;或者过于敏感,似乎生活处处是荆棘;或者情绪低迷,整日自怨自艾。他们心中是无尽的泥淖、无穷的暗夜。【乙】如此,怎么会有平和的心态、舒畅的心情呢?更遑论幸福的生活

很多人终日对财富、地位孜孜不倦,以期它们能带来幸福感。其实直观的幸福更像是孩童得到了玩具,他并不关心玩具是值十元还是一千元,对他来说,玩乐高与玩泥巴得到的是一样的快乐。【丙】能否感知幸福不在于你的环境、地位、你所能享受的物质,而在于你的心灵如何与生活相对应。

2.文段中的加粗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恣意B.自怨自艾C.遑论D.孜孜不倦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2020-04-0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新高考语文模拟导航卷(浙江卷)第四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我们学校学生会决定组织开展义工服务活动,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完成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
B.广西传统文化既具有典型的本土特色,又兼有受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湖湘文化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其他特点,可谓包蕴广博、异彩纷呈。
C.全球两千多位科学家经过跨国的联合攻关和数年的不懈努力,人类史上首张清晰的超级黑洞照片终于在2019年面世,引起广泛关注。
D.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使得这一古老的文明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又一次焕发出光彩。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5. 读下面这首题为“梦想”的小诗,仔细揣摩内容与句式,填写出其中空缺的句子。
梦想是一缕阳光,____;梦想是一阵春风,复苏你蛰伏的灵魂;____,洗净你心中的铅华。梦想,她是旅途不灭的明灯,有了她,才有了迷茫征程上的方向;梦想,她是沙漠永恒的绿洲,有了她,____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难(0.4)
名校
6. 下面是我校老师绘制的一张思维导图,描绘了“整本书思维导图式笔记的作用”,请把这个图撰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速度不断加快,让人才供给侧长期存在的结构性压力和矛盾日趋显著:一方面技能型人才尤其是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供求缺口拉大;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扩招使得市场上知识型人才数量不断膨胀,但知识型人才由于缺乏实践经验,难以填补职场缺口。这个矛盾正是职业教育地位薄弱延伸至社会领域的具体体现。过去中国的人口红利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这一矛盾。伴随着人口红利拐点的到来,及时调整人才供需结构非常重要。此外,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为代表的新型发展战略陆续推出,明确国家将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经济模式转变,对劳动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相关部门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旨在利用校企结合、互联网+、终身教育等多理念多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力争到2020年逐渐建立起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国家发展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摘编自《中国在线职业教育市场发展报告》)

材料二:产教深度融合。“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习近平总书记指明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方向和路径。发展产教深度融合的职业教育,需要从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视角出发,持续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同步规划与同向发展。以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提高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师资建设、教材使用、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标准化水平。校企全面合作。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应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与培训制度改革,为推动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合作创造制度条件。适应政府服务管理职业教育职能的转变,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以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特别是各类企业全面参与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创新,有效提高职业技能需求与人才培养供给的对接效率。鼓励各类企业深度参与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等重点环节密切合作,建立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产教融合型企业。

(摘编自荣长海等《推动职业教育更上层楼》,《人民日报》2019年7月11日)

材料三:

材料四:“本科生、硕士生那么多,中高职毕业总感觉矮人一截”“有的公司招个打字员也要本科学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新体系,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题协商会上,政协委员就这一话题建言。“有一种认识,职业教育就是要从中职读到高职,再到大学本科、研究生。其实这不是职业教育的任务,职业教育必须与谋生相结合,而不是为了升学。”全国政协委员胡卫的一番话引起热议。如何将职业教育与产业需要进行有机融合?朱迎迎委员建议,应探索企业名师带教的制度。“企业人员到院校担任特约教师是一个好渠道。”朱迎迎说。“我们企业对有一技之长的、符合行业用人要求的人才需求是很迫切的。”上汽集团培训中心主任蒋建华建议,职业教育一定要重视培养人才的专业能力和应用能力。应把零散的职业教育专业作为教育集群去结合,并与产业、行业进行全面的对接。“哪一些专业是社会确实需要的,应按不同的特殊技能需求,去做不同的区分和梳理。”蒋建华说。

(摘编自东方网2019年7月10日)

7.下列对“职业教育”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方向是坚定实施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路径是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B.我国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起完备的体系,为此相关部门已经出台多项措施,推动校企结合、互联网+、终身教育等多理念多方式相结合。
C.从学生角度看,接受职业教育是为了谋生而不是为了升学;从发展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的角度看,职业教育应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D.发展职业教育,调整人才结构,不但需要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也需要社会改变重知识型人才轻技能型人才的观念。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据统计,2014—2018届大学毕业生,虽然本科生就业率持续下降,2017、2018届高职高专生就业率均高于本科生就业率,但高职高专生就业满意度一直不如本科生。
B.我国职业院校不但在专业设置、师资建设、教材使用等方面的标准化永平有待提高,而且办学体制与培训制度也需要改革。
C.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是校企合作的关键,意在鼓励和推动企业全面参与职业教育,有效提高技能需求与人才供给的对接效率。
D.当前,我国整体上存在着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局部也存在着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培养不能完全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的矛盾。
9.我国为什么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0-04-0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新高考语文模拟导航卷(浙江卷)第四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应聘

李桂芳

①母亲陪着儿子来人才市场应聘。看那儿人山人海的,母亲就有了许多焦虑。无论如何她得帮儿子找到工作。

②儿子大学毕业后,已经在家待了半年。他的同学陆陆续续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可儿子老是不慌不忙的,说工作迟早会有的。为这,母亲真有些生气了,所以今天非得亲自陪着儿子来应聘不可。终于看中了一份待遇不错的推销工作,儿子的条件也挺适合的。母亲便努力地挤进密密匝匝的人群里去,好不容易帮儿子要到了一张应聘报名表。儿子接过表格,三两下就填完了。母亲接过一看, 字迹很是潦草,就生气地说,你怎么这样,不能把字写好点儿吗?儿子不耐烦地说,我就那水平。

③母亲无奈地再次挤到了前台,又要了一张表格。看看拥挤的人流,害怕挤出去难以再挤进来交表, 便靠着工作台,拿笔填起来。母亲的字写得很漂亮,她的书法作品曾在中学时得过奖。一个工作人员见她正专心地填表,凑过来,看了看说,不是你应聘吧?母亲被身后的人流推得歪来倒去的,好不容易站稳了,连忙说,不是的,我是给我儿子填的。那人说,你儿子本人呢?母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他力气小,挤不进来。工作人员看了母亲写的字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嘛。母亲赶紧说,我儿子写得还要好呢。

④因为表格交在前面,不多时就叫到了儿子的名字,母亲赶紧大着嗓门儿朝后面叫儿子的名字。儿子好半天才挤到前面,边挤边抱怨说,让你别忙,你忙什么呀?母亲朝他使使眼色,把他拉到工作人员面前。

⑤儿子被叫到另外一间小屋进行面试,母亲赶忙跟了进去。工作人员问儿子,你为什么要来应聘这份工作?刚才还和母亲顶嘴的儿子,此时突然紧张起来,好半天才挤出一句话说,我需要找份工作。母亲赶忙帮他圆场说,我儿子从小就伶牙俐齿的,这会儿是紧张了点儿。他适合做这个推销工作的。

⑥你别看这孩子长得瘦,很能吃苦的。小时候吧,家里的一切家务活儿他都承包了,街坊四邻一个劲儿夸他能干呢。

⑦工作人员又问了一个问题,你觉得做推销工作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儿子想了半天,大冷的天, 额上冷汗直冒,半天才张嘴说,我觉得只要能吃苦就行。母亲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连忙接过他的话头说,这孩子,刚才在路上还给我说得头头是道呢,这会儿就忘了?母亲对工作人员说,搞推销,一直是我儿子的梦想,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有意识地在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他平时就跟我说,推销人员应该有以下素质:一是有一副好口才,能为产品做详细生动的口头广告;二是有吃苦精神,能走街串巷,不怕麻烦地上门服务;三是有良好的交际能力,能和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广泛地推销产品…… 母亲一口气说了十点,毫不停歇,好多竟是工作人员从没听过的有价值的新观点。

⑧听完母亲的介绍,在场的人都面露微笑。母亲一看他们的微笑,心里就跟喝了蜜似的甜。她知道儿子的工作终于有希望了,于是欢天喜地地领着儿子回家等候通知。

⑨三天后,母亲终于等来了那家公司的电话,她非常高兴,儿子也十分兴奋。然而,听过电话,母亲却呆了……

(选自《中国小小说精选》,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儿子好半天才挤到前面,边挤边抱怨说”这些细节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儿子对当时拥挤在人群中、母亲却又大声叫他的情形感到不满的心理。
B.小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母亲为儿子无怨无悔地做出一切,反衬了儿子懒散,不积极,不认真的性格,着重讴歌了母亲对子女的爱。
C.“母亲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连忙接过他的话头”中的“嗔怪”写出了母亲觉得儿子回答不恰当,想提醒儿子不要乱说,以免给人留下不好印象的心理。
D.小说叙述了一位母亲陪着儿子应聘工作的事,插叙了儿子在家待业半年的背景和母亲在中学时代书法作品曾得过奖往事。所叙过程很简单,但情节有波澜。
11.小说中的母亲在应聘中帮儿子做了哪几件事?小说内容反映母亲怎样的心情?请简要概括。
12.小说结尾“听过电话,母亲却呆了……”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2020-04-0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新高考语文模拟导航卷(浙江卷)第四卷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矣。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有删改)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B.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C.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D.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1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亭长是管理亭的官吏。亭即驿亭,是由驿站所设置的供行旅途中歇宿的处所。
B.关中是古代地区名,所指范围大小不一,一般泛指函谷关以西战国末秦故地。
C.所食邑即收食禄的封地,由皇帝封赐给臣下,受封者以其中民户赋税为食禄。
D.相国是辅佐君主治国理政的最高长官。韩信死后,丞相萧何被刘邦拜为相国。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何勤勤恳恳,长期辅佐刘邦。萧何在刘邦做亭长时就经常帮助他。楚汉战争中,萧何以丞相身份留守巴蜀、关中,使刘邦有稳固的后方。
B.萧何深谋远虑,志在经世济民。汉军攻入咸阳,将士们忙着哄抢财宝,萧何却收藏秦律令图籍档案,使刘邦能了解天下地形、户口等情况。
C.萧何不善征战,论功却排第一。天下平定论功行赏时,刘邦以狩猎为喻,坚持认为萧何之功最高。经过刘邦的解释,武将们都不敢再说什么了。
D.萧何忠于刘邦,献计斩杀韩信。楚汉战争中,萧何为帮助刘邦战胜项羽,举荐了韩信;刘邦称帝后,因韩信谋反,萧何又帮吕后杀死了韩信。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
(2)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
17.韩信死后,萧何得到皇帝封赏,众人祝贺,为什么召平却为萧何担忧?请简要说明。

四、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问题。

游东田

谢朓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

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茵阁。

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注】①谢朓,南朝齐著名诗人。东田,是齐惠王在钟山建的楼馆,附近风景宜人。②悰(cónɡ):心情,这里指欢乐。③陟:即“升、登”的意思。
18.对下列诗句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戚戚”两句写出游原因,即苦于内心闷闷不乐,约伴去大自然中寻找乐趣。
B.“寻云”两句写出游登山。“寻”点明诗人内心想法,“随”显其情态的悠闲。
C.“远树”两句运用叠词,动静结合,描绘了树木葱翠、云雾缭绕的秋日山水图。
D.结尾两句以景结情,诗人由衷慨叹,酒味再美,也不如自然美景更能消人忧愁。
E.此诗写诗人与友人携手游东田所见美景和感受。诗歌全用对句,语言清新流利。
19.第四联“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为作者写景名句,尤为历代诗家所称道,请简析其妙处。
2020-04-03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新高考语文模拟导航卷(浙江卷)第四卷

五、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20.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题。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梁惠王》)


【注】①士师:狱官。
(1)材料一中孔子以北极星比喻____________,阐述了儒家“___________”的思想。
(2)分析两则材料中孔子、孟子治国观侧重点的不同。
2020-04-03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新高考语文模拟导航卷(浙江卷)第四卷

六、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2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
(2)《夜雨寄北》中虚写,表示想象团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相见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
2020-04-03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新高考语文模拟导航卷(浙江卷)第四卷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困难(0.15)
名校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8年暑期,“爱心冰箱”为高温下辛苦工作的户外工作者免费提供消暑饮品的图片在朋友圈广为流传。“爱心冰箱”通常指人们把自己多余的食物等放入室外特定的“冰箱”中,供需要的人使用,近年来“爱心冰箱”在我国许多城市逐渐风行。但在实际运行中,“爱心冰箱”也引起一些人的质疑。例如有人天天想领“免费的午餐”;放入“爱心冰箱”的食品安全性没人把关;带着孩子到“爱心冰箱”拿面包的家长不在少数,教育孩子要心怀感恩的却寥寥无几。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受?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著阅读、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5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著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4
名著阅读
5
名句名篇默写
6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85字音选择题
2-30.65一般词语  标点符号选择题组
4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结构混乱选择题
50.65仿写句子语言表达
60.4简明、连贯  思维导图语言表达
二、现代文阅读
7-90.65理解重要概念含义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评价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非连续性文本
10-120.65分析结构,概括主题  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  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三、文言文阅读
13-170.65司马迁(前145-前90)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史传文
四、古代诗歌阅读
18-190.65谢朓(464-499)  诗
五、名著阅读
200.65名著阅读
六、名篇名句默写
21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七、作文
220.15道德与社会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