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七十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新疆 高一 期末 2021-01-27 5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三境

①宋代的《五灯会元》里,有一则著名的禅宗公案。禅师青原行思谈及他的参禅过程,认为经历了三种境界,刚开始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初悟时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彻悟时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由懵懂无知,到雾里看花,再到透彻明悟,有我、无我、忘我,三种境界,依次展开,引人深思。

②其实,读书何尝不是如此。哲人有言,人的天性像是野生的花草,读书像是修剪移栽。某种意义上,读书给人带来的,除了知识的增长,更重要的恐怕是心境的提炼和升华。成就大学问,实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人生追求,或许并不是所有读书人都能够达到的,但读书所带来的精神境界的提升,却是每一个人可以追求的。正如参禅,读书也有三境。

③有我之境,是把读书作为人生的避风港。作家毛姆曾说过,养成读书的习惯,就如给你自己建造了一座逃避人生几乎所有不幸的避难所。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面对坎坷,遇到挫折,无所畏惧,一往无前是一种态度;掩卷沉思,反思自己也是一种态度。前者的精神是雄健的,但后者未必就是逃避。通过读书,在历史中寻找借鉴,从他人那里汲取经验,未尝不是以退为进、站在问题之外看问题的大智慧。不仅如此,以读书修身正己,能让人少几分巻帷望月空长叹的烦恼纠结,多一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淡定从容,反而有助于我们迈过这些坎。

④无我之境,是把读书作为诗意的栖居地。有人说,读一本好书,是一次精神的修行,是一次灵魂的洗礼。确实,阅读和思考是每个人都不会虚度的旅程。它能让人放慢原本匆匆的步伐,撇掉左冲右突、内心喧嚣的浮躁,在流连字里行间的风景里,找到一个安静的精神角落。苏州有一家大型书店,一个特点就是拥有非常长的楼梯,其意图就在于让每个来到书店的人在拾级而上的过程中,能够放慢脚步,感受书香,从容沉淀。在这个意义上,读书绝不仅仅是一种放松身心的休闲,更是一种拯救灵魂的生活方式。

⑤忘我之境,是把读书作为气质的涵养源。宋代理学大师程颐曾将人的认识区分为见闻之知德性之知见闻之知说的是对外部事物的认识,而德性之知则指向内在的精神涵养。刘勰在《文心雕龙》有言,好书奇文可以疏沦五藏,澡雪精神。读书的益处,不仅在于学习一些新东西,增加见闻之知,更在于滋润心灵、塑造人格、熏陶气质,提高德性之知。每每翻开书本,都会被那些浩然正气所感染,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的文天祥,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胆忠心: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的邓世昌,有今日之事,有死而已”的报国志向;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玩神州风雨楼的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有无非一念救苍生的坚定信念。含英咀华,浸润书香,精神面貌也会透着文化的气息。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书是桥梁,让人思接千里;书是翅膀,让人心游万仞。摩挲书页,捧卷而读,聆听文化的钟鸣,啜饮文化的甘露,我们每个人都能遇见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摘编自《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读书,以实现“立德、立功、立言”和“三不朽”是每个读书人的人生追求。
B.作者认为,凡是读书活动并非身心的休闲和放松,而是精神的修行和灵魂的洗礼。
C.读书三境强调的是读书对人的精神境界的提炼和升华,“三境”均属于精神层面。
D.“德性之知”是在“见闻之知”的基础上产生的,提升“德性之知”的意义更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禅师清原行思参悟禅宗的三种境界,为下文展开论述“读书三境”做了铺垫。
B.三段到五段论述读书的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和忘我之境,内容上依次展开,逐层递进。
C.第五段以文天祥、邓世昌和李大钊为例,是为了证明读书可涵养气质,培养浩然之气。
D.文章整体布局呈出总-分-分的结构方式,结尾段以精炼的语言概括了读书的重大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要想战胜挫折,陶冶心灵,提升精神气质,读书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
B.人在面对坎词,遭遇挫折时,选择无所畏惧,一往无前并不是唯一正确的态度。
C.书是桥梁,书是翅膀,摩挲书页,捧卷而读,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D.现实社会人们行色匆匆,内心喧嚣浮躁,因而强调读书“三境”极有现实意义。
2021-01-2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七十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各题。

根河之恋

1根河是鄂温克人①的母亲河。

2春天,根河从厚厚的冰层中泛起春潮,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它推去坚冰,欢快地伸展腰肢,向远方而去。这破冰时节的河水才是它真正的本色,纯真清冽,水晶一般透明。这条源自大兴安岭的河,原本的名字葛根高勒,正是清澈逢明的意思。在一个春天的日子里,根河回到童年,回到本真,然后再一次次丰满成熟,将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

3传统的鄂温克人跟森林河流贴得最近。他们与驯鹿为伴,生活起居、狩猎劳动,都离不开看上去四不像的驯鹿。眼下,这些温顺的大鹿在全世界已所剩不多,鄂温克人结束了最后的狩猎,放下了猎枪。他们离开森林,进入城市或远走他乡,但敖鲁古雅部落受人尊重的长辈94岁的玛丽亚·索一步也不想离开她的驯鹿。

4一踏进根河,我就听说了她美丽的名字。先前见到过作家乌热尔图为这位老奶奶拍的一张照片。白桦林里,老人穿着长袍,扎着头巾,侧身站在一头七叉犄角的驯鹿前,她微微佝偻着身子,皱巴巴的手轻抚着鹿柔细的皮毛。鹿依偎在她的袍子下,那儿一定有着母亲的气息。她神色沉静而坚毅,嘴角两旁的皱纹宛如桦树皮上的纹路,仿佛她的脸上就印刻着她相守了一生的森林。她或许就是根河的化身,充满了母性的慈祥,又有着丰富的传奇。年轻时她漂亮能干,是大兴安岭远近闻名的女猎手,与丈夫在密林里行走,打到的猎物无论多远,总是她领着驯鹿运回部落的。这位伟大的母亲至今仍恬然生活在她的鹿群之中。

5其实我很想去为玛丽亚·索拍一张照片。这些年,涌到玛丽亚·索猎民点参观游览的人络绎不绝,但我想,我这样匆匆来去,怎能配得上她的丰厚?怎能有乌热尔图探望她时目光里的深沉呢?

6因为乌热尔图是根河的儿子。当年,这位从小生活在大兴安岭的鄂温克青年捧着他的《琥珀色的篝火》走上了文坛,刹时让人眼前一亮。人们从他的小说里,认识了这个寂寞又热烈的民族。出乎意料的是,乌热尔图后来辞去京官重返故乡。时隔多年,当我行走在呼伦贝尔草原上,那些将天边画出蜿蜒起伏线条的山丘,那些怒放成海洋或孤零零独自开放的鲜花,那些低头吃草或昂头沉思的马群,还有那些袒露在草原上始终默默流淌的河,都让人忍不住心潮起伏。这位鄂温克作家返乡的理由还需要问吗?就是这草原这河流这民族,是祖先留在他身体里的血脉在涌动啊!

7乌热尔图在回到草原以后的日子里,完成了《呼伦贝尔笔记》等一系列著作和摄影作品,那是他数十载的文化寻根,是他作为一个鄂温克的儿子,对母亲的深情眷念与报答。我们山外人远道来看山,原本住在山上的人却搬下了山。

8人类到了21世纪,越来越意识到人与自然必须平等相处。生活在根河的大多数鄂温克人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山林,将更多的空间留给了无边的草木以及驯鹿、黑熊、狼、灰鼠和蝴蝶。在离城市不远的一个地方,新建了童话般的家园,这座小城就叫根河。

9我们去到那里时,从山林里搬出的鄂温克人正三三两两地在自家门前干着一些零碎的活儿。男人穿着时尚的T恤和牛仔裤,女人们烫了头发,有的还挑染成了黄的深红的,她们的裙子虽是城市里流行的花色,但裙子仍然是长长的,跟老去的玛丽亚·索一样。

10这里的房屋都是政府投资兴建的,咖啡色外墙,小尖顶,搬进来的一家家鄂温克人按照自己的想法装扮屋子,盘算着未来。鄂温克人与外族人通婚是常见的事情,近些年更为普通,他们的孩子大多取的是鄂温克名字,成为这新部落的新一代。这里曾有过多年的繁忙,大兴安岭的木材源源不断地从根河运往大江南北。眼下,过往的一切留在了画册里。伐木工变作了看林人,大批工人需要学习新技能,谋求新职业,他们在努力与以住告别,与未来接轨。

11根河天亮得很早。走到窗前一看,根河就在眼前,河对面的广场上已经有许多人在翩翩起舞,似乎这个小城的人都聚集在此了。根河的水伴着音乐荡漾,我忍不住踱过根河君,进入了舞者的欢乐。用不着有任何忐忑,大家都是这样笑着来又笑着去的。这些根河小城中的曼妙舞者啊!我模仿着她们举手投足,扭动腰肢,想象着生活在此的种种愉悦。那是我度过的最为愉快的时刻。

12阳光将河水映照得流光溢彩。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我只能记住这些人和这些让人眷恋的时光。

【注释】①鄂温克人:鄂温克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东北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的鄂温克人生活在山里,以打猎为生,驯鹿是他们生活、劳动的重要帮手。
B.乌热尔图为玛丽亚·索拍摄的照片,生动地表现了她历经的沧桑与母性的慈祥。
C.第六段中作者运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展现了呼伦贝尔草原的美丽风光。
D.搬出山林的鄂温克女子穿上了城市里流行的裙子,过上了快乐时尚的新生活。
5.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
6.叙写了玛利亚·索、乌热尔图和走出山林的人们。请分别概括他们各自“根河之恋”的表现。
2021-01-25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七十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7.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及时遣归       相:互相B.终老不复       取:取代
C.家来贵门       谢:感谢D.不相从许       会:一定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名校
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时时安慰       三岁B.府吏得闻       朝搴阰木兰兮
C.敢助妇语       以解忧D.吾今报府       洵美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名校
9. 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为仲卿母所遣
A.自缢于庭树B.渐见愁煎迫C.何言复来还D.老姥岂敢言
2021-01-2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七十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名校
10.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抒情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B.“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中的“鸡鸣”是古代时辰的名称。
C.“何乃太区区”和“感君区区怀”中的“区区”二字意义不同,前者为“愚拙”之意,后者应理解为“情意真挚”。
D.“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中,“便利”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六合”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都相适合。
2021-01-2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七十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