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辽宁 高二 开学考试 2020-09-11 44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史(旧)、文化史(旧)、世界史 、选修(旧)、史学热点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 中国有句谚语形容某朝代的选官制度:“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一选官制度创立于
A.西周B.汉代C.唐代D.宋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西汉初年,刘邦实行郡国并行制,以长安为中心的周边地区被划分成十五个郡,实行郡县制;对燕、赵、齐、魏、楚等地,则分封同姓子弟,实行分封制。刘邦意在
A.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B.维护政权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C.让郡县与王国之间相互牵制D.推动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022-03-24更新 | 116次组卷 | 3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一中2018届高三第二次双基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B.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
C.经济重心南移产生重大影响D.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
2023-10-24更新 | 589次组卷 | 210卷引用:2019年秋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检测:第二单元测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三省六部制是西晋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该制度的积极意义在于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官员权责不清的弊端
B.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有利于选贤举能,保证政治清明
D.中央机构分工明确,互相制约,减少了决策失误
2021-12-29更新 | 1118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9年秋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检测:第二单元测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在宋代,词人的创作不是专为抒发主体情志,而是去表现其精神产品的消费者的愿望和情绪;市民们在瓦舍中尽情地观赏百戏和娱乐,但这种文化消费是要付费的。这些现象说明了宋代
A.享乐主义观念成为潮流B.士人阶层审美情趣的提高
C.人文主义精神开始兴起D.文艺商品化、世俗化趋势
2021-12-29更新 | 326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7届山西临汾一中等五校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6. 英国与清政府签订的条约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上述规定最主要的影响是
A.英国人在华犯罪可以逃避制裁B.按英国法律英人犯法难逃罪责
C.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D.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双方都有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于1900年8月12日说他“同情中国人”11月23日更公开宣称他“也是一个义和团员”,“无论何时都站在义和团一边,义和团是爱国者”。马克•吐温上述言论的主要依据是义和团运动
A.与太平天国斗争目标一致
B.直接将矛头对准帝国主义
C.导致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盲目排外违背近代历史潮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李鸿章在《筹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中指出:“若我果深通其法,愈学愈精,愈推愈广,安见百数十年后不能攘夷而自立耶?”据此可知,此时的李鸿章力主推广
A.教育之法
B.治国法律
C.经商之法
D.制造之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中国古代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说,1912年1月11日的《民立报》却传出了发自女界的另一种声音“天下兴亡,匹妇有责”。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近代女权意识逐渐增强
C.社会生活日趋现代时尚D.封建正统思想已经瓦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不同时期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大致历经的顺序是
A.思想文化—制度一器物
B.器物—制度一思想文化
C.制度一器物—思想文化
D.思想文化—器物—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下列表述中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五四运动
A.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
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2. 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枢纽,抗日战争的胜利完成了近代中国从“沉沦”到“上升”的转变。这主要是因为抗日战争的胜利
A.确立了中国的大国地位
B.使中华民族获得了独立
C.延续了国共合作的局面
D.标志着民主革命的胜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下表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的斗争策略。据此推知,中国共产党的策略
A.一直以反对外来侵略为主B.伴随社会主要矛盾演变而改变
C.强调阶级斗争高于一切D.表现了近代中国的国家分裂
2020-09-1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4. 从1953年开始,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制造等领域快速发展,可见发展的重点是
A.农业
B.手工业
C.轻工业
D.重工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5. 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经历了40多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以下关键词能正确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A.联产承包、“大跃进”、人民公社
B.中外合资、市场化、“文化大革命”
C.人民公社、“一国两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经济特区、个体户、科学发展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6. 有一句谚语:“人类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仍然屹在
A.①B.②C.③D.④
2020-09-1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