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镇江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江苏 高三 阶段练习 2020-11-26 29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享经济从诞生之日起就备受世界瞩目。外媒注意到,从百花齐放到资本进场,再到行业洗牌后几个幸存者,中国共享经济正在转型中稳步发展。

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的产业优势,中国共享经济借得东风,乘势而上。截至2018年底,全球305家独角兽企业中有中国企业83家,其中具有典型共享经济属性的中国企业34家,占中国独角兽企业总数的41%,2018年中国又有11家共享企业首次进入独角兽行列。

移动支付助推共享经济。美国彭博社刊文称,发展共享模式在中国几乎比在世界任何其他地方都要有前途。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中国使用智能手机支付的普遍程度,世上没有其他国家可媲美。手机支付亦令共享经济起飞。

良好的营商环境也为外媒所津津乐道。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9月3日报道称,从新兴市场制造业技术、可靠性、货币稳定性、治安和国内市场增长等方面讲,中国是第一名。“丰富的劳动力、稳定的货币和政局、世界一流的物流以及更安全的营商环境使中国脱颖而出。”

雨伞1小时3元,单车1小时4元,充电宝1小时最高可达8元……外媒关注到,最近一些中国共享经济形态纷纷跨入“涨价时代”。从此前的大规模补贴和优惠,到如今行业集体上调价格,为何会有如此明显的变化?事实上,涨价是市场自身发展规律的表现。

“中国共享经济是否达到顶峰?”英国广播公司给出的答案是,虽然发展遇上不少困难,但共享经济依然有丰富的潜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注】支出占比=共享服务型支出/人均消费支出

材料三:

中国共享经济从被称为“共享经济元年”的2015年算起,至今也不过4年时间,在短暂的时间内,价格从当初的“白菜价”、“豆腐价”涨到现在的“肉食价”,价格出现跳跃式波动,既令人感到眼花缭乱,也让不少消费者深深感触到现在消费共享经济有点力不从心,对共享经济这种行为议论纷纷,褒奖不一,共享经济陷入了典论旋涡,让其身份处于尴尬边缘。

我国共享经济之所以扩张快,大都是资本推动“跑马圈地”的行为在作怪而已,一些企业为了抢占地盘,不惜进行价格补贴,很多共享经济主体其实是不赚钱的,只不过是赔本赔吆喝而已。比如一些共享单车公司即便亏损严重、赚不到钱,依然不停地向市场投放,并将扩张模式继续向中小城市延伸。

这么不计成本的扩张,其后果是危险的:容易导致共享经济的恶性竞争,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使共享经济背离了发展初衷;且也会导致参与共享经济主体的持续大幅亏损,导致资本市场乱象,给了投资者巨大的风险,也让共享经济本身变得脆弱,蒙上了发展阴影,这一切都是低价盲目扩张带来的后果。

“借债最终是要还的”,共享经济靠低价格的扩张和经营显然是行不通的,近年一些共享经济主体陷入困局就是最好的证明。值得庆贺的是,目前共享经济主体大都意识到了持续低价恶性竞争的危害会殃及到整个共享经济健康发展,再也不能麻木不仁,而是痛定思痛,抱着壮士断腕之决心,向低价共享经济说不,纷纷将共享经济提价。

虽然说共享经济纷纷提价行为有很多的无奈,但更多的是经营理性行为的回归,只有这样才能让共享经济持续下去,不让消费者利益受损,也给资本以正常回报。同时,这也是建立共享经济优胜劣汰市场机制的需要,通过合理“涨价”,让一些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共享经济能保证高质量发展,不断成为市场竞争的优胜者;而让那些市场需求不强、价格与质量不相符的共享经济被淘汰出局,让共享经济市场恢复良好生态。

但共享经济市场主体需要注意,不能只站在自身利益角度而唯利是图,让消费价格高得离谱,导致价格严重背离它的价位,只顾通过脱离实际的提价而让自己经营盈利:这样做又会适得其反,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最终有可能引发共享经济消费者的反对。这是特别需要谨记的坚守的经营原则!

(摘编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根据材料内容,不属于共享经济形态的一项是(     
A.微信、支付宝付款B.雨伞、充电宝租赁
C.顺风车、网约车D.经营民宿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共享经济从诞生之日起就备受世界瞩目,它具有丰富的潜力,正在转型中稳步发展。
B.移动支付、良好的营商环境、稳定的货币和政局等因素助推了中国共享经济的发展。
C.共享经济消费提价,是共享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但共享经济市场主体应当遵循经营原则。
D.图表中,在线外卖的共享型服务普及率和共享型服务支出占比都居首位,医疗领域则都是最低。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图表中,出行、住宿、餐饮、医疗等领域共享经济发展迅速,但共享型服务支出占比仍然偏低,住宿和医疗更为明显。
B.共享经济的价格从“白菜价”“豆腐价”涨到现在的“肉食价”,跳跃式波动的价格让不少消费者对这种涨价行为褒奖不一。
C.在共享经济过程中,因为资本推动“跑马圈地”的行为,导致有些共享经济主体公司出现亏损严重、赚不到钱的现象。
D.要使共享经济高质量发展,就要让共享经济进入市场进行优胜劣汰,让需求不强、价格与质量不符的共享经济主体淘汰出局。
4.中国共享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为何还要大幅涨价?
5.请概述材料三的行文脉络。
2020-11-2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父 亲

谢志强

(1)相当漫长的学生时代,从小学到初中,我都住在家里。那时候,我对书特别感兴趣。就是有故事的书,尤其是战争故事,我们称为打仗的故事。我根本没在意故事跟我在一起。父亲打过仗,他有一肚子打仗的故事。我只注意父亲的身体,因为,要是我出了错——我在外边调皮捣蛋,回到家,父亲不说,仅仅用他长着老茧的手,随便拍我一家伙,就够我受的了。

(2)在家里,我只是防备挨揍,我是个乖孩子。父亲早出晚归,像一台拖拉机,而且是履带式拖拉机,是那种老式的斯大林80号,开进开出,我能感到他的力气通过脚传到地里,整个土坯屋微微震动。还有他粗重的喘息,像在耕耘芦苇根密集的土地。我特别关注他的表情。

(3)父亲起床,就像拖拉机发动,我早就醒了,可我故意装睡。有一天早晨,他穿雨披。雨披的声音我听得出。他说:今天要下雨。

(4)我装睡,瞒不住父亲。过去,他一声不吭地去上工。我相信农场广播的权威——连队大院里接了个大喇叭,我终于有了挑战的机会。我说:爸,喇叭昨天预报晴天。

(5)我在作文里喜欢用“阳光灿烂”,可是,我到学校,军体课(那时体育课的叫法),突然下起暴雨。我为父亲自豪,说:我爸果然预料到下雨了。

(6)我父亲的身体实在神奇,渐渐地,我发现,他的身体与农场的广播有好几次相反,每一回,都是父亲准确。父亲的身体就是一个气象站。不过,每一回他发布气象预报,都跟他的身体有关:头痛或者腰疼。

(7)父母对话,我听出了些名堂:父亲的脑袋里还留着弹片,腰部挨过刺刀。父亲的身体里藏着过去的战争。

(8)战争——打仗,对我们男孩来说,就是好玩。我们喜欢玩打仗的游戏。我也想在同学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本事。有一天,我说:爸,你教教我,怎么预报天气?

(9)父亲说:别烦我,小孩懂个啥,天气有那么容易预报的吗?

(10)我不敢多问多说,我怕他。可我还是以父亲的气象站为骄傲。那是能活动的气象站。

(11)一天夜里,我听母亲数叨父亲:突击队是年轻人的事,你咋跟一帮小伙子凑热闹?父亲说:他们两个人也比不过我一个。

(12)第二天,在连队的食堂里打了晚饭,父亲板着脸对连长说:你凭什么,没有征求我的意见,就把我列入突击队?

(13)连长参加过解放战争,说:老谢,老革命焕发革命青春,要是不考虑你这个老突击队队员,你还能让我太平吗?

(14)父亲说:那也得我主动报名。

(15)连长说:那我就把你的名字拿掉。

(16)父亲说:我打日本鬼子的时候,你还在家放羊呢。

(17)连长说:老谢,毛主席说,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

(18)父亲说:我现在正式报名。

(19)我弄不懂父亲明明要参加突击队,为什么还要“摆老资格”?结果,不也还是突击队队员吗?不过,我知道了,父亲参加过抗日战争,跟日本鬼子打过仗。

(20)农场的农业生产,总是习惯用战争术语。我听说战争年代,父亲也是突击队队员。父亲一身土和汗。傍晚收工回家,他对母亲说这里疼那里酸,早早睡下。

(21)母亲念叨:还充好汉,把自己当成小伙子,逞什么能?

(22)父亲丢出一句“烦什么烦”,呼噜就响起,仿佛拖拉机又发动起来。父亲一累就打呼噜。

(23)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有使不完的力气。我念高中住校,他明显地衰弱了,似乎力气不如以前,转移到土地上边,收不回来。我考入师范后,他离休。我和父亲,几乎没有面对面坐着交谈过。我参加工作,当教师,偶尔回来,他坐着,似乎有话要说,可是,我已经习惯了我和他之间的状态——沉默。唯一的情况是,他再也不会挥动巴掌对待我了。我匆匆来,匆匆走。就像他当年早出晚归,他跟土地打交道,我与学生打交道。

(24)回来,父亲卧床不起,已经用不着住院了。每一次,我回家,他伸出手,仿佛有话要说,却已说不出话。我把他粗糙的手放进被子——别着凉。我时不时地替他翻转身体,似乎什么姿势都制止不住疼痛,只不过,他的身体不再是气象站,仅能反应疼痛,又确定不了哪里疼。过去所有的一切,都集中同时爆发,但跟气象无关。

(25)后来,火化,我捧着骨灰盒。骨灰里有一枚弹片,小手指甲盖那么小一片,它在父亲的身体里待了半个多世纪,已成了身体的组成部分,像拖拉机里一个小小的垫片,却起过作用。那么魁伟的身体就化为盒中的骨灰,像沙尘,那么轻那么轻。从遗物中,我发现一本五十年代初发给他的残疾军人证。

(26)在农场里,像父亲这样的老兵,多了去了。突然,我想到,我参加工作以后,父亲的样子,像要对我说什么,可是,我总不给他创造机会。我还以为这就是我和父亲的习惯状态,唯有我有遗憾。

(27)有一次,我遇上父亲老首长的儿子,我问:你父亲给你讲战争年代的故事吗?

(28)他摇头:老头子从来不讲过去的事。

(29)我心里紧了一下。那些老兵,似乎共同保守着一个秘密。我已失去机会。骨灰盒,默默无声。父亲的身体,像拖拉机,熄火,永远熄火了。他去世,其实,是把故事也带走了——永远不讲出来也讲不出来的故事。

(取材自谢志强作品)

6.下面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唯一一次写到父亲对我问话的回答,通过父亲的语言,可以看出他不善于和孩子沟通,这也是“我”怕他的原因之一。
B.父亲对连长不征求他的意见就把自己列入突击队很不满,体现出他凭借抗战老兵的身份倚老卖老,爱“摆老资格”“吃老本”的惰性。
C.小说没有写父亲战斗英雄的光辉一面,而是写他在农场工作时的伤病、疼痛,这样写引导读者关注残疾老兵们的生存状况。
D.小说结尾写父亲的老首长也从不向儿子讲他过去的事情,体现了老兵们的悲凉:他们的故事无人倾诉,也没有人可以真正读懂他们。
7.下列对这篇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用“履带式拖拉机”来比喻父亲,有些诙谐也有些夸张,它形象地写出父亲作为一名残疾军人,身体的笨重和行动的不便。
B.小说开篇从小孩子的视角来写父亲,用“拖拉机”“气鱼站”来形容父亲,这些比喻很符合小孩子的身份,也用轻松的口吻掩饰了厚重的内容。
C.小说既运用了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等手法正面刻画父亲的形象,也通过我、母亲、连长等人物形象侧面烘托了父亲的形象。
D.小说最后父亲“去世,其实,是把故事也带走了——永远不讲出来也讲不出来的故事”既照应了小说的开头,也含有浓浓的遗憾和感伤。
8.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对父亲的情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简要概括并分析。
9.请简要分析这篇小说在叙事谋篇上的特点。
2020-11-21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楚,字子荆,太原中都人也。祖资,魏骠骑将军。父宏,南阳太守。楚才藻卓绝,爽迈不群,多所陵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余,始参镇东军事。文帝遣符劭,孙郁使吴,将军石苞令楚作书遗孙皓。劭等至吴,不敢为通,楚后迁佐著作郎,复参石苞骠骑军事。楚既负其材气颇侮易于苞初至长揖曰天子命我参卿军事因此而嫌隙遂构苞奏楚与吴人孙世山共讪毁时政,楚亦抗表自理,纷纭经年,事未判,又与乡人郭奕念争。武帝虽不显明其罪,然以少贱受责,遂湮废积年。初,参军不敬府主,禁既轻苞,遂制施敬,自楚始也。征西将军,扶风王骏与楚旧好,起为参军。转梁令,迁卫将军司马,时龙见武库井中,群臣将上贺,楚上言曰:“顷闻武库井中有二龙,群臣或有谓之祯祥而称贺者,或有谓之非祥无所贺者,可谓楚既失之,而齐亦未为得也。夫龙或俯鳞潜于重泉,或仰攀云汉游乎苍昊,而今蟠于坎井,同于蛙虾者,岂独管库之士或有隐伏,厮役之贤没于行伍?故龙见光景,有所感悟。愿陛下赦小过,举贤才,垂梦于傅岩,望想于渭滨,修学官,起淹滞,申命公卿,举独行君子可惇风厉俗者,又举亮拔秀异之才可以拨烦理难矫世抗言者,无系世族,必先逸贱。夫战胜攻取之势,并兼混一之威,五伯之事,韩、白之功耳;至于制礼作乐,阐扬道化,甫是士人出筋力之秋也。伏愿陛下择狂夫之言。”惠帝初,为冯翊太守。元康三年卒。初,楚与同郡王济友善,济为本州大中正,访问铨邑人品状,诣楚,济曰:“此人非卿所能目,吾自为之。”乃状楚曰:“天才英博,亮拔不群。”楚少所推服,惟雅敬济。楚少时欲隐居,谓济曰:“当欲枕石漱流。”误云“漱石枕流”。济曰:“流非可枕,石非可漱。”楚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厉其齿。”初,楚除妇服,作诗以示济,济曰:“未知文生于情,情生于文,览之凄然,增伉俪之重。”

(选自《晋书·列传第二十六》,有删改)


注释:①傅岩:古地名。相传商代贤士傅说为奴隶时版筑于此,故称。后因以泛指栖隐之处或隐逸之士。②渭滨:代指姜子牙。《韩非子·喻老》:“文王举太公于渭滨者,贵之也。”后因以“渭滨”指太公望吕尚。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楚既负其材气/颇侮易于苞/初至/长揖曰/天子命我参卿军事/因此而嫌隙遂构/苞奏楚与吴人孙世山共讪毁时政
B.楚既负其材气/颇侮易于苞/初至/长揖曰/天子命我参卿军事/因此/而嫌障遂构苞/奏楚与吴人孙世山共讪毁时政
C.楚既负其材气/颇侮易于苞/初至长揖曰/天子命我参卿军事/因此而嫌隙遂构/苞奏楚与吴人孙世山共讪毁时政
D.楚既负其材气/颇侮易于苞/初至长揖曰/天子命我参卿军事/因此/而嫌隙遂构苞/奏楚与吴人孙世山共讪毁时政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参军,官职名,东汉末始有“参某某军事”的名义,谓参谋军事。简称“参军”。晋朝以后军府和王国始置为官员。
B.学官,指学校,传说夏代就有学校。晋朝时也指主管学务和人才选拔的官员和官学教师,设有国子祭酒、博士、助教。
C.世族,又称门第、巨室、门阀等,原指先世有功之官族,后泛称世家大族。如,韩愈《卢氏墓志铭》中有“夫人本宗,世族之后”。
D.枕石漱流,指以山石为枕,以溪流漱口。出白三国时期曹操《秋胡行》之一:“邀游八极,枕石漱流饮泉。”指高洁之士的隐居生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楚出身官宦之家,才学文章出众,且性情爽朗超逸,但却常有凌侮他人居高自傲的言行,故在当地缺少美誉。
B.孙楚对石苞轻视简慢,后来石苞启奏孙楚与孙世山诋毁朝廷大政,孙楚也上表论理,争论了一年,事情也没有判明。
C.孙楚见识高远,不同流俗。当时“龙见武库井中”,他认为大臣们的看法均属错误,朝廷应从这种自然现象中得到感悟和启发。
D.孙楚才思敏捷,重情重义。好友王济称赞其才识突出,对孙楚帮他写悼念诗作大加赞赏,认为诗作情意深重,令人感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岂独管库之士或有隐伏,厮役之贤没于行伍?故龙见光景,有所感悟。
②初,楚与同郡王济善,济为本州大中正,访问铨邑人品状,诣楚。
14.针对“龙见武库井中”,孙楚向皇帝提出了什么建议?请简要回答。
2020-11-2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甘露寺多景楼

宋·曾巩

欲收嘉景此楼中,徒倚阑干四望通。

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

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外风。

老去衣衿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


【注】多景楼:在今江苏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曾巩中年后离乡宦游,曾登临此楼,写下了这首诗。钟呗(bài):寺院诵经声。冥鸿:飞入远空的鸟。汉朝扬雄《法言·问明》,有“治则见,乱则隐。鸿飞冥冥,弋人何慕焉?”之语。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因想观赏美景而来到这多景楼上,徘徊倚阑,凭高四望,万千气象自与心目相通。
B.颔联写云气和水光氤氲,水面布满紫色绿色的浮萍;夕阳下霞光山色青红相间,镶入远处的天空。
C.颈联写月光浸染的淮南原野上,飘荡着佛寺夜课的钟声梵唱;航行万里的大江帆船,将凌驾强劲的海风。
D.尾联写尽管老境渐至,衣襟上落满了尘土;可一颗心和一双眼,仍然在注目艳羡那高振健翅、远翔天宇的飞鸿。
16.本诗尾联抒发的情感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末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有何不同?
2020-11-26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从神游故国跌入现实后,表达自嘲自伤情绪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样论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表明自己出身高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1-2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具有的广泛感召力,是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建设更加繁荣美好世界的人间正道。”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重大危机面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       ,团结合作才是人间正道,强调只要国际社会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多边主义、走团结合作之路,世界各国人民就一定能够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问题,共建是好地球家园。

一部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同疾病和灾难的斗争史。正是一次次齐心协力、携手前行,人类社会才一次次战胜重大疫情。新冠肺炎疫情以一种特殊形式告诫世人,人类是 的命运共同体,国际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团结合作,更需要维护多边主义,更需要坚持国际公正和道义。人类终将战胜疫情,但这样的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不会是最后一次,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还会不断带来新的考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孤岛自我封闭,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面对人类的各种挑战,任何自私自利、嫁祸他人、 、混淆黑白的做法,不仅会对本国和本国人民造成伤害,而且会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伤害。国际社会应该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守望相助、携手合作,共同应对风险挑战,共建更加繁荣美好世界。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明哲保身        秉持        休戚相关        不明是非
B.独善其身        秉持        休戚与共        颠倒是非
C.独善其身        秉承        休戚相关        不明是非
D.明哲保身        秉承        休戚与共        颠倒是非
19.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表述不准确,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孤岛自我封闭,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B.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C.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D.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面对人类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国际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团结合作、维护多边主义和坚持国际公正和道义。”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2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不论是红花还是红叶,它们的细胞液里都含有由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当细胞液是酸性时,花青素呈红色,_____________,颜色愈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青素呈蓝色,碱性较强,就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便是。而当细胞液是中性时,则呈紫色。万紫千红,红蓝交辉,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所显示出来的。

除了红花以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橙色与柑橘、南瓜等果实的色彩相似,而最典型的是胡萝卜,所以表现这种色彩的色素就被称为胡萝卜素。

2020-11-2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易(0.85)
22.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人民网厦门9月19日电(陈博、林盈)9月19日,第十二届海峡论坛在厦门开幕。本届论坛继续以“扩大民间交流、深化融合发展”为主题,受到两岸各界的广泛关注。据悉,本届论坛安排了论坛大会和青年交流、基层交流、文化交流、经济交流四大版块34场活动,加上有关设区市同期举办的12场活动,共计46场活动。本届论坛创新举办形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突破疫情带来时空限制等因素的影响举办论坛各项活动。在46场活动中,线下活动8场,线上活动4场,线上线下结合活动34场。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适中(0.65)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报道,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今年年初踏入食品业,该公司凭借从数百万个“数据点”采集的数据,“利用人工智能学习和预测新的调味组合,从而更快更高效地探索调味领域”。AI深度介入之后,一切或将改变。也许若干年后,美食调料交给AI操持,人们再无须花这么多心思去制作具有特殊风味的调味料了。

AI能够做到的,远不止这点。比如,智利科学家团队利用AI让人工生产的素食品具备肉的味道、口感、气味,从而替代肉制品;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通过AI帮助农作物改善风味;瑞士一家公司凭借AI技术和DNA测试,推出个性化定制营养指导计划,从而帮助用户选择科学的膳食。可以预见,随着AI技术的跃升,它在人类膳食中的应用将更加广阔、深入,许多场景将超出我们今天的认知。


对于人工智能进入食品领域的现象,你怎么看?写一篇发言稿,在班会上与同学们交流你的态度和看法。
要求:①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抄袭、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20-11-2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3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65理解重要概念含义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篇章结构非连续性文本
6-90.4其他小说  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  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40.4《晋书》  古代文化常识  文言文翻译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160.4诗  曾巩  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0.6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20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熟语(含成语)选择+表达
210.65情境补写  连贯语言表达
220.85压缩语段  概括要点语言表达
六、作文
230.65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