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天津市河北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天津 高一 期中 2021-04-24 148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诗词大会》——一年一度的文人盛会、盛世雅集,再度登上央视荧屏。正如美好的春天一样,那些我们熟悉的时代,熟悉的老朋友们从不。李白来了,在“花间一壶酒”中,狂傲地讲述他个人的志向,那志向中有盛唐气象;王维来了,和他一样,我们并不仅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而是生活在一个强盛的国家,所以在整个世界都因疫情而隔绝的时候,我们可以跟随节目前往祖国边陲拜访大漠长河,也可以踏行于春日的郊野明月清泉;杜甫来了,如果他能够生活在今天,一定不会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怒号,而是可以尽享“白日放歌须纵酒”的喜悦,因为就在去年,我们已经完成了“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承诺;还有陶渊明、苏轼、陆游、李清照,他们带着盛唐气象、魏晋风骨、两宋风流穿越千年,重新出现在我们面前。

《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的现场有着最具中国意象的宏大叙事,我们能从大屏幕中看到《千里江山图》的磅礴浩渺,《清明上河图》的北宋烟云,能看到曲水流觞、荷塘月色、皓月繁星,风卷梅花凌寒绽放,盏盏孔明灯温暖夜空,千古诗意如一幅灵动画卷,徐徐展现在观众面前。“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诗词中的意境借助先进的视觉技术和高级的审美品味,被展现得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爽约 邂逅 淋漓尽致
B.食言 约会 淋漓尽致
C.爽约 约会 浓墨重彩
D.食言 邂逅 浓墨重彩
2.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强盛的国家,和他一样,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所以在整个世界都因疫情而隔绝的时候,
B.和他一样,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而是生活在一个强盛的国家,所以在整个世界都因疫情而隔绝的时候,
C.并不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和他一样,而是生活在一个强盛的国家,所以在整个世界都因疫情而隔绝的时候,
D.和他一样,我们并不仅是生活在一个强盛的国家,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所以在整个世界都因疫情而隔绝的时候,
2021-04-20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3. 下列和选文相关的文学常识,对应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       青莲居士       诗仙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B.杜甫       少陵野老       诗圣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C.陶渊明       五柳先生       山水诗人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D.李清照       易安居士       婉约派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021-04-20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4. 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乘: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兵七十二人。千乘之国,指的是中等国家。
B.庖丁,“庖”指厨师,“丁”是厨师的名。春秋战国,人们称呼某种技艺为职业的人,习惯在他名字前加上表示职业的词。
C.庠序之教:庠序,都是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到了汉代,最高一级的学校叫“太学”,后来叫“国子学”或“国子监”。
D.童子,是指未成年的男子;冠者,是指成年男子,古时候男子在三十岁的时候要行加冠礼,表示其已经成年。
2021-04-20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5.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诗经》里就有“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句子来歌颂像翼舒展的屋顶和出檐。
B.例如:梁头做成“挑尖梁头”;额枋出头做成“霸王拳”;昂的下端做成“昂嘴”,上端做成“六分头”等等……。
C.“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
D.举折、举架:梁架上的梁是多层的,上一层总比下一层短,两层之间的矮柱(或枪墩)总是逐渐加高的。
2021-04-20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条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音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

节选自《说木叶》

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躲”字,拟人化地说明“暗示性”与“概念”的关系。
B.诗歌语言有暗示性,才使语言具备“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
C.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能认识语言形象中几乎所有潜在的力量。
D.“木”影响着读者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
7.很多古诗词的意象具有暗示性,下列诗文中的“柳”能让人联想到离别的一项是(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B.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苏轼《蝶恋花•春景》》)
C.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诗经•采薇》)
D.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2021-04-24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樊哙侧其盾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成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节选自《史记·鸿门宴》

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交戟之卫士欲止不          内:同“纳”,接纳
B.杀人如不能                    举:尽
C.臣死不避                       且:将要
D.此亡秦之                    续:后继者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樊哙侧其盾撞/待大王来
B.招樊哙出/击沛公于坐
C.备他盗出入非常也/则斗卮酒
D.客何者/窃大王不取也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按剑而踞”的细节描写,表现了项羽的惊恐与戒备,寥寥数字,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B.“披帷西向立”“瞋目”“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等神态描写,勾勒出樊哙怒目金刚的形象。
C.虽然樊哙的说辞和刘邦是一样的,但是刘邦是理直气壮地责备项羽,而樊哙侧重为自己辩解。
D.节选部分写樊哙之“忠”,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智勇双全”的性格展示做了充分的铺垫。
2021-04-20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