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安徽 高二 阶段练习 2021-06-04 1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史学热点、经济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周礼规定,男性贵族可以娶妾多人,但正妻只能有一个。如果元配妻于亡故,理论上男子不能再娶妻,再婚的配偶只能称作继室,而必须保留亡故妻子的元配正妻地位。这一规定意在
A.维护分封统治秩序B.巩固西周礼乐制度
C.稳定贵族政治基础D.构建良好社会风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据此可知
A.王位世袭淡化了家天下色彩B.宗法制导致血缘纽带日益松弛
C.新制度需要突破宗族性规制D.分封制建立不具有历史必然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先秦儒家经典《尚书》记载:尧帝恭敬节俭、道德纯备,由是家族亲密和睦、万邦诸侯和谐相处,因此尧帝备受天下百姓爱戴。《论语》《孟子》也有类似记载。这些记载
A.说明尧帝时期民风淳朴
B.反映出儒家爱民如子的价值追求
C.意在规劝君主实行德治
D.增强了春秋诸侯国的历史认同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下表所示是不同学者对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相关论述。据此能够得出的正响结论是,汉武帝独尊儒术
学者观点
冯友兰儒家六艺兼容并包,儒家独尊后,其他学说仍可在六艺的大帽子下,改头换面,保持存在。
张玉书、杨晓青长期的“清静无为”导致中央政府对部分农民失去控制同时,—些皇室贵族、官原和大地主、大商人的势力膨胀,成为中央集权的潜在威胁。
张宏斌儒家最能代表全社会普遍认同的文化价值观念,以儒家为核心进行整合,建构新的民族意识理所当然。

A.是历史形势使然B.践行了传统民本思想
C.取决于君主喜好D.推动了文化自由发展
2021-04-16更新 | 260次组卷 | 7卷引用:山西2021届高三4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汉宣帝时,精明能干的京兆尹赵广汉因故意错判案件被处死;考课(政绩考核)第一的韩延寿因“放散官钱千余万”被判死罪;顾命大臣萧望之因接受部属贿赂被免去御史大夫之职。这体现了当时
A.外儒内法的治国方式B.监察体制趋于完善
C.官员积极性受到打击D.政府严格整顿吏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东汉豪强地主的田庄是一个农、林、牧、副、渔、商综合经营的经济组织。田庄地主组织佃客、部曲、徒附进行生产,主持兴修水利,推广新式农具,甚至自觉抚恤地方贫困人员和破产农民。由此可见,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已形同虚设B.政府注重提高庄园经济地位
C.传统的租佃关系已经瓦解D.田庄是基层治理的有力补充
2021-04-20更新 | 500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1月历史试题(新课标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玄学的代表王弼(226-249年)认为“崇仁义,愈致斯伪……顺自然而行,不造不施”才是治国根本,故应当“从事于道者,以无为为君”。魏晋士人崇尚“无为”反映出当时
A.门阀制度受到抨击B.儒学面临信仰危机
C.无为而治成为主流D.三教合一趋势显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下表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部分省区疫灾年次数统计表(表中地区以现代行政划分呈现)。据下表可知,当时
小计
三国时期(220—280)2114
西晋时期(266—316)893222
东晋时期(317—420)133312224
南北朝时期(420—589)14621531234
合计1072053044484

A.经济水平决定疫灾频次B.疫灾与战争多寡相一致
C.疫灾重心有南移的趋势D.中原地区疫灾持续减少
2021-05-07更新 | 17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新课标Ⅲ卷)0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唐代前期,各地负责监察的刺史的日常工作是与尚书省联系,唐代中后期则不同,刺史主要是向当地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A.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B.刺史权力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
C.地方官制的失当削弱了中央集权D.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
2022-05-11更新 | 632次组卷 | 77卷引用:2016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北宋统治者为了笼络知识分子,进士录取额十倍于唐代。南宋时期,弥封、誊录等法因文官过多而日益受到破坏。同时,宋代科举杜绝引荐,纯以试卷定取舍,使得单有文采却不懂治国理民的人可能选在高第。这说明了宋代
A.选官彻底打破门第限制B.考试制度难以选拔真正优秀的官员
C.科举考试难以取得突破D.统治者”重文”导致选官弊端丛生
2021-04-19更新 | 832次组卷 | 18卷引用:决胜新高考·名校交流辽宁省2021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徽州人郑千龄被擢升为泉州录事,但他认为泉州录事牵涉通番贸易,不易洁身自守,以“吾老矣,毋以贪介取辱”而辞官。这表明,郑千龄
A.具有鲜明排外思想B.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
C.意在践行“致良知”D.极力反对“理欲合一”
2021-04-12更新 | 299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2. 黄宗羲在清入关初期以明朝为“本朝”,对清朝持敌对态度;稍后,以“有明”代替明朝,用“北”字比喻清朝;康熙十八年后,他用清年号,称康熙帝为“圣天子”,与清朝官吏交往。材料表明
A.黄宗羲政治立场左右摇摆B.清政府践行“天下为主”思想
C.清朝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D.黄宗羲对清初国家治理的认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明清时期,玉米、甘薯等作物引进推广,一方面增加了粮食供应,使得盈余的粮食可以投入市场出售;另一方面扩大了耕地面积,使得以前不能耕种的荒山、丘陵等得以利用。这表明作物的引进推广
A.改变了国人的饮食习惯B.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生活
C.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D.促进了粮食贸易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4. 明代史载,松江原本没有暑袜。有人使用尤墩镇所产轻薄棉布制成单暑袜,大受欢迎;所以松江本地新开设的百余家暑袜店的店主,把尤墩布分发给当地男妇缝纫成袜,男妇以“从店中给筹取值”为生。这表明
A.商帮开始介入商品生产B.江南市镇体系发展起来
C.家庭手工业已逐渐衰落D.棉纺织业出现雇佣关系
2021-04-24更新 | 2844次组卷 | 27卷引用:湖北省2021届高三4月调研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