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年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淮海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安徽 九年级 一模 2021-08-28 174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1. 下列中国传统手工制墨的步骤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炼烟B.锤墨C.成型D.描金
原料不完全燃烧得到黑色烟尘将墨饼捶打均匀将墨放入墨模压制在刻好的图案上描色
A.AB.BC.CD.D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2. 2020年12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通过视频发表题为《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的重要讲话,宣布中国国家自主贡献一系列新举措。下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做法,不宜提倡的是
A.提高森林覆盖率B.大量使用含硫煤做燃料
C.响应“地球一小时”倡议D.开发新能源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3.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闻气体气味B.   加热液体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CO2的性质实验
4. 2020年6月23日我国的北斗导航“收官之星”在西昌发射成功,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与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37,n=1
B.铷属于非金属元素
C.在化学反应中,铷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D.铷的中子数为37
2021-02-11更新 | 167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5. 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改变
C.反应生成的丙、丁物质的质量比为22∶9
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6. 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例不正确的是(  )
选项方法示例
A实验法用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的组成
B分类法根据组成物质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C归纳法根据木炭、硫等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归纳出氧气具有助燃性
D类比法根据金属铝能与稀盐酸反应,推测金属铜也能与稀盐酸反应
A.AB.BC.CD.D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7.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是化学学科素养之一。 对下列事实或做法解释正确的是
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B.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
C.众人拾材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D.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8.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则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B.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D.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2021-02-11更新 | 204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9.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A.物质分类
B.地壳中元素含量
C.元素的分类
D.碱的化学性质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20℃时,在各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10克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B.20℃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最小
C.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乙
D.升高温度,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2018-06-14更新 | 492次组卷 | 18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丽水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1. 下图所示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鉴别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
B.   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气体
C.   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D.   验证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2017-11-08更新 | 663次组卷 | 12卷引用: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练习:第十一单元 滚动小专题(三) 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2. 某溶液中溶质可能是HCl、Na2CO3、H2SO4、CuC12中的一种或多种,为探究溶质的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向盛有一定量样品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稀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质量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一定没有Na2CO3和H2SO4
B.b点对应烧杯内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C.c点对应烧杯内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OH-
D.沉淀出现前烧杯内溶液的pH不断增大
2020-07-20更新 | 1381次组卷 | 32卷引用:陕西省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

二、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科普阅读题 | 适中(0.65)
13.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葡萄酒的配料表中经常看到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什么作用呢?
酿酒葡萄采摘后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而腐烂变质。在低温环境下,添加二氧化硫作为保鲜剂可有效减缓酿酒葡萄的腐烂。4 ℃时采用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硫对酿酒葡萄进行预处理,经过4周的储藏,酿酒葡萄的腐烂率如下图所示。

葡萄酒的生产过程包括葡萄除梗、榨汁和葡萄汁发酵等步骤。葡萄汁的发酵由酵母菌来完成,但在发酵过程中会滋生某些杂菌,添加的二氧化硫作为灭菌剂可有效抑制这些杂菌的滋生。
由于二氧化硫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在葡萄酒生产过程中应控制其用量。下表是中国和欧洲对葡萄酒中SO2最高限量的标准。

葡萄酒类型含糖量/(g/L)SO2限量(mg/L)
中国非甜型葡萄酒-250
甜型葡萄酒-400
欧洲红葡萄酒<5150
≥5200
白葡萄酒<5200
≥5250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腐烂变质的原因是______
(2)在低温(4 ℃)条件下,酿酒葡萄储存一周时,腐烂率最高的是______(填序号)。
A.未添加 SO2        B.添加低浓度 SO2        C.添加高浓度 SO2
(3)二氧化硫在葡萄汁发酵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
(4)欧洲标准中,含糖量相同的红葡萄酒比白葡萄酒SO2的限量要______(填“高”或“低”)。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葡萄汁发酵发生了化学变化
B.二氧化硫作为食品添加剂时应控制用量
C.用高浓度SO2处理的葡萄,腐烂率一定小于低浓度SO2处理的葡萄
2021-06-05更新 | 879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1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三、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4.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2)利用图1中A、D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某种气体,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验满方法是_______
(3)实验室通常利用图1中装置B与_____的组合制取二氧化碳(选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用C装置代替B装置进行实验,优点为_______
①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除杂装置(如图2)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____(选填字母)。
A.a→b→d→c     B.b→a→c→d   C.d→c→a→b        D.c→d→b→a
②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021-08-26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淮海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四、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5. 化学变化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其原因是单质和化合物内部都存在有一种能量,即化学能。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储存与转化。过程如下:

在反应Ⅰ、Ⅱ、Ⅲ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得以循环利用。如反应Ⅱ是反应Ⅰ生成的SO2、H2O及反应Ⅲ生成的SO2发生反应生成H2SO4和S。
(1)在这一方案中,太阳能以_____能的形式储存下来。
(2)反应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
(3)反应Ⅱ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是_____
(4)反应Ⅲ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
2021-02-03更新 | 60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五、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6. 84消毒液、H2O2溶液都是常用消毒剂,兴趣小组对两种消毒剂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
【实验1】取少量84消毒液于试管中,滴加H2O2溶液,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然后_______(填写实验操作和现象),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提出问题】在上述反应中,NaClO的作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作反应物,NaClO与H2O2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猜想二:作_______,类似分解H2O2溶液制氧气时MnO2的作用。
【实验2】
①按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向锥形瓶中加入30mL84消毒液,注射器中吸入25mLH2O2溶液。
③将注射器中的H2O2溶液平均分5次推入锥形瓶中:每次推入H2O2溶液,待不再产生气泡后,记录收集气体的总体积(忽略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见下表。

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
收集气体的总体积/mL140280365x375
(1)表中的数据x=_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猜想一正确”,其依据是_______
【分析讨论】NaClO与H2O2溶液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_______和水。
【拓展反思】生活中常用消毒剂除84消毒液、H2O2溶液外,还有75%酒精、过氧乙酸等。在使用各种消毒剂时,要考虑它们的性质。切记:科学使用,注意安全!生活中下列使用消毒剂的做法正确的是__
A.不同的消毒剂可随意混合使用
B.使用84消毒液的浓度越高越好
C.使用75%酒精消毒应远离明火,防止火灾
D.84消毒液、75%酒精等消毒剂均应密封保存

六、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计算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7.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回收一块质量为40 g的铜锌合金中的铜,将该合金放入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恰好用去稀硫酸100 g,烧杯内剩余固体27 g。请完成下列计算:
(1)40 g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________g 。
(2)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2016-11-28更新 | 1077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陕西卷)化学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填空与简答
2
实验题
1
科学探究题
1
计算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的化学变化
2
化学与社会发展
3
身边的化学物质
4
化学实验
5
物质构成的奥秘
4,5,6,7,8,9,15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单选题
20.85绿色能源的开发及利用  常见几种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化学  空气污染及其保护单选题
30.85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二氧化碳不可燃、不支持燃烧性质  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  物质的加热单选题
40.85原子结构相关信息分析及应用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分类  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  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及结构示意图的综合考查单选题
50.65置换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质量比  化学式图示的分析单选题
60.65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  氧气助燃性及实验  金属与酸反应原理  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单选题
70.85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金属的防锈措施  简易净水器的构造和各部分的作用  燃烧的定义及条件单选题
80.85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  氧化物的定义  元素的概念  能量转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单选题
90.85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  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分类  碱的通性单选题
100.65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判断  溶质质量分数公式运用单选题
110.65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过程  根据碱的性质推断其他物质的性质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单选题
120.4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的判断  盐类参与的反应  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单选题
二、填空与简答
130.65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  对比实验  根据图像分析结论科普阅读题
150.85化合反应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常用化合价规律  能量转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填空题
三、实验题
140.4二氧化碳制取的综合考查  浓硫酸做干燥剂  气体发生、收集装置
四、科学探究题
160.4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氧气助燃性及实验
五、计算题
170.65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  金属与酸反应原理  溶质质量分数的涵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