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江苏 高三 期末 2024-01-25 29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国家文物局近日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二里头遗址中心区新发现多条道路和道路两侧的墙垣,把二里头都城分为多个方正、规整的不同规格的网格区域。这一新发现可以说明二里头(     
A.城市交通网络发达B.礼乐制度日臻完备
C.社会结构等级有序D.王朝国家形态成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战国七雄的名臣名将,绝大多数都不是君主近亲,而往往来自于下层贵族或平民。所谓“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这表明当时(     
A.争霸战争引发人才争夺B.君主权威的削弱
C.贵族世袭特权已被废除D.社会流动的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3. 秦汉以来“客”是佃客、浮客、依附民的代名词。魏晋南北朝实行“客皆注家籍”,将客的户籍附在主家户籍上,由县令主持,并呈报州郡核准。这一举措(     
A.反映了租佃关系更加广泛B.增加了政府的赋税收入
C.提高了“客”的身份地位D.承认依附关系的合法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自唐玄宗时起,差遣制开始流行,朝廷往往临时差遣某官去负责某工作。旧官员多被这些差遣职务取代。如盐铁使、户部使、度支使代行了户部财政权;监选使、监考使分割了吏部人事权。差遣制流行反映了(     
A.皇帝权力的加强B.六部权力的削弱C.宰相权力的分割D.行政效率的下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据明万历《嘉兴府志》载:小满时节,家家关门闭户,叫做“蚕关门”;采茧时开禁,各家可互相走动,叫做“蚕开门”;七月十五中元节,有盂兰会、水陆道场、翻经会。乡人以为此类活动“利于蚕花”,趋之若鹜。据此可知当地(     
A.养蚕缫丝技术的革新B.经济发展影响风俗民情
C.区域分工的逐渐明显D.农村生产关系与时俱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子口税是近代中国海关征收的一种国内关税。进口洋货运销内地和出口土货运销海外,除纳一次5%的进出口关税外,另缴2.5%的子口税,即可畅行中国,不另缴税。据如图可知(     

A.通商口岸之间的子口税贸易额最高
B.汉口与长江下游地区不存在商贸活动
C.汉口的子口税征收以进口贸易为主
D.子口税贸易分布受到交通条件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江西第一次全省农民代表大会宣言》中提到,“几千年来被压迫被剥削被轻视的我们,此次因组织了农民协会,才能在江西政治中心地点——南昌,开我们……第一次代表大会”,“江西农民久受军阀压迫,一旦闻革命军到来,即出死力帮助”。此次大会的召开(     
A.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B.配合了北伐的胜利进军
C.确定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方针D.肯定了农民政权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1948年7月,新华社信箱《关于农业社会主义的问答》,批评平分一切土地财产和工商业的思想是一种“农业社会主义思想”。强调我们要达到社会主义,“必须经过新民主主义经济一个时期的发展,要大量地发展公私近代化工业”。由此可见,《问答》(     
A.意在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B.指导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
C.正确认识到经济发展的阶段性D.体现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1950至1953年,约有2000名留学生归国,成为新中国科技事业的骨干力量。至1955年11月,回国的海外高级知识分子达1536人,其中从美国回来有1041人,许多人后来成为各类科学研究的奠定人或学术泰斗。这表明新生人民政权(     
A.科技事业取得长足进步B.获得知识界的政治认同
C.打破了美国的技术封锁D.文化改造工作成效显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如图是1963年11月邮电部发行的一枚《新兴力量大团结》邮票。该邮票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新中国(     
A.践行“一边倒”方针B.重视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C.大力支持不结盟运动D.积极拓展对外交流空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