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青海省西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青海 高二 期末 2024-02-02 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史(旧)、世界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政治制度文明之魂为“有衡”。“有衡”首先表现为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下列史实体现上述思想的是
A.汉代分封同姓王
B.唐朝三省并立
C.元代推行行省制
D.清朝设军机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变化大体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政治家的立法创制,另一种是在适应统治形势变化过程中发生的日积月累式的变迁。下列各项符合材料中“政治家的立法创制”的应是
A.从郡国并行制到行省制
B.从血缘政治到官僚政治
C.从藩镇割据到重文轻武
D.从设立内阁到置军机处
2019-01-04更新 | 353次组卷 | 16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聊城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邓小平指出:“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它各种必要的法律,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主要反映了(     
A.加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要性B.破除个人崇拜思想的重要性
C.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紧迫性D.完善社会主义民主的艰巨性
2024-02-02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制定,当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随后一系列法律、法令相继出台。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同时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
A.表明依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B.完善了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
C.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保障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雅典的公共服务费用主要由富人捐助,政治领袖大都在捐助者之列。在公众场合的演说中夸耀自己捐助的慷慨而攻击对手的吝啬,也成为雅典政治中的普遍做法。据此可知,雅典
A.政治生活缺乏民意基础B.公民参政的平等性被削弱
C.轮番而治原则受到挑战D.贵族垄断了城邦政治事务
2022-02-26更新 | 554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6. 明朝的皇帝完全可以把大学士的票拟全部推翻而自拟批答,但这并不是常见的现象,因为这种做法表示了他对大学士的不信任,后者在众目睽睽之下会被迫辞职。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内阁权力的不断膨胀B.理学影响社会发展
C.行政机制的理性运行D.君臣关系愈发和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自20世纪80年代初到1987年,白金汉宫中的40位常任次官和135位副常任次官,大多数是由撒切尔夫人与其大臣根据他们的政治倾向而任命的。这说明(     
A.文官制度的“政治中立”原则已被摒弃B.国家试图对文官队伍加强政治上的控制
C.事务官已由政策的执行者转变为制定者D.政务官与事务官的性质和职能趋向一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美国前总统里根曾多次悲叹,他要通过国会办成一件事情真是难上加难。在美国,国会的处境也并不轻松,它通过的立法常常被总统否决,有时候甚至被最高法院宣布为违宪。这可以用来说明美国
A.总统的行政权力严重受限B.三权分立体制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C.国会的立法权已名存实亡D.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具有明显的虚伪性
2021-06-06更新 | 1233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联合期监测调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法律与教化是古代统治者的重要统治手段。下表反映出法律与教化关系的演化趋势是(  )
法律以唐律为蓝本,制定了《宋刑统》《天圣令》等法律。以唐律为蓝本的《大明律》,开创律例合编体例沿袭《大明律》,制定《大清律例》
教化儒学向基层渗透,发展出理学,深入族规、家训之中。儒学人士撰写乡约,教化乡里,规范行为。乡约宣讲朱元璋的“六谕”,让百姓毋作非为。以《大明律》解释六谕,百姓若不遵守则要受到处罚乡约宣讲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常引《大清律例》。
A.儒经渐成法律注释B.教化逐渐取代法律
C.法律成为教化的素材D.教化逐渐与法律合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清朝统治者继承了中国传统的疆域观和民族观,如顺治帝在即位之初即遣使拉萨,往迎达赖喇嘛;雍正帝更是强调“有德者可得天下大统”的观点,驳斥了汉族知识分子认为满洲是“异族”,特别指出不论何地何人何种族,都有君临天下的合法资格。清朝统治者这些做法意在(     
A.铲除分裂割据势力的政治基础B.强化君主专制统治的权威
C.树立“大一统”正统王朝的形象D.缓和汉族与少数民族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1.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分裂从来不得人心。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始终是历代王朝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方略。历代中央政府都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不同于内地的特殊政策进行治理。”这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A.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渊源
C.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高度自治D.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明初,纸币宝钞作为法定的货币,然后铜钱、白银、宝钞兼用,明末又推行银两制,白银便成为了主要的流通货币。这一转变能够说明当时(     
A.传统朝贡体系的解体B.海外贸易的蓬勃发展
C.自然经济的逐渐瓦解D.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山东巡抚阿尔泰上奏,提出“编查(户口)务在详悉,稽数宜归核实、保甲宜慎选充当,上司宜严加查察”;强调要做到“每至一乡一庄,逐户查明姓名、年貌、丁口、执业及有无地亩,一面按户填给门牌,一面造册存案”。该疏奏旨在(       
A.增加政府赋税来源B.强化基层社会治理
C.禁止民间人口流动D.完善中央集权体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观察下列图片。图中所示可用于说明(     
A.世界货币体系的瓦解B.美国已成为世界霸主
C.国际政治经济的变迁D.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