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精品专辑 > 专辑详情
同步教学 共381套

分层课时作业精选收藏

共381套| 浏览:45854次| 更新:2023-07-19

根据题型,按照难易,从不同维度进行分层,攻克每个模块,每个堡垒。

整卷下载 全部加入试题篮
高一 2022-07-15 3774次

A-基础巩固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下列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xié)带     嵘(zhēng) 挥斥方(qiú)
B.上(juè)     (è)        (gě)争流
C.惆(chàng)     (guò)     (kǎi)激昂
D.百(lǔ)       (jú)子洲   (qìng)园春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谁沉浮(主宰)                         漫江碧(表程度,极)
B.峥嵘岁月稠(不平凡、不寻常)     寥廓(怅惘,失意的样子)
C.浪飞舟(阻止)                        激扬文字(激浊扬清,抨击恶浊,褒扬清明)
D.挥斥方(强劲有力)                  粪土当年万户侯(视……如粪土,表鄙视)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词又称诗余、长短句、乐府,约开始于南朝,定形于晚唐,盛行于宋朝。
B.按照词的风格,词人可以分为两大派别,一派是以苏东坡、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一派是以柳永、姜夔为代表的婉约派。
C.《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为词牌,“长沙”为词题。
D.因为词的句子长短不一,因此不再讲究格律,比较自由。
未知 | 适中(0.65)
下列对《沁园春·长沙》中运用的典故,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同学少年”出自杜甫的诗句“同学少年都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意思是当年的同窗好友,现在都成了富贵人家,作者借此反衬自己的落魄。
B.“挥斥方遒”出自《庄子·田子方》 “夫至人者……挥斥八极,神气不变”一句,作者化用原文语句,既符合韵律,又有新意。
C.“粪土当年万户侯”一句借用西汉飞将军李广的故事,但作者反用其意,表明自己与同学不仅不为功名利禄所惑,反而将之视为粪土。
D.“中流击水”化用东晋名将祖逖北伐“中流击楫”的典故,既表达了革新中国复兴民族的远大志向,又兼用夸张抒发了作者的豪迈气概。
2020-10-19更新 | 183次组卷
13-14高一·湖南长沙·课时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对下列词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粪土当年万户侯”,“万户侯”是比喻大军阀、大地主、大官僚。
B.“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借代的修辞手法。“江山”代国家;“激扬文字”代评论国家大事、激浊扬清的文章。
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反问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使用了对偶和借喻的修辞手法。
未知 | 适中(0.65)
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
B.细数2017的无锡搜房博客,有多少新锐博主在谈笑间指点江山,预见楼市风云。
C.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那个时代的热血青年,写出了不少激浊扬清的好文章。
D.今日,幸福苑社区和万里学院团委邀请了经历过峥嵘岁月的老红军、老党员,与社区的暑期学生一起重温了红军长征艰苦卓绝的光荣历史。
2021-03-23更新 | 511次组卷

B-课内鉴赏

小阅读-课内 | 较易(0.85)
下列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的用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其中“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染”字则形象地写出了岳麓山一带枫林的红色仿佛人工染成的。
B.“鱼翔浅底”的“翔”字精当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自如轻快的状态。
C.“鹰击长空”的“击”字准确地描绘出苍鹰展翅、矫健勇猛的雄姿。
D.“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其中“透”字写出江水碧绿清澈和江水满溢之状,“争”活现出百舸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
2021-10-31更新 | 645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小阅读-课内 | 较易(0.85)
下列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用“独立”起笔,一方面是实写,另一方面也同下阕的“百侣”相呼应,以便触景生情,从容地展开下阕的回忆。另外也奠定了这首词深远、广阔、深沉的基调。
B.词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C.“谁主沉浮”由上文的俯观游鱼,仰看飞鹰,思考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这句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在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到底应该由谁来主宰国家兴衰和人民祸福的命运?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刻画了一批奋发有为的青年知识分子激流勇进的精神,直接地回答了上阕的“谁主沉浮”的问题。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下列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立”字之前加副词“独”字,表明词人此时很孤独,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下面追忆和抒发感慨作铺垫。
B.“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十二个字,把词人独立顾盼、意气昂扬的形象烘托如画,并为全词奠定了豪迈的基调。
C.“层林尽染”四个字,点明经过多次霜打,所有的树林都变(“染”)成了红色。这四个字,对上句“万山红遍”来说,有强调、渲染的作用。
D.这首词,通过对湘江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了作者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诗歌讲究“炼字”,好的字眼往往能让诗歌意象更加凝练生动、耐人寻味。请简要赏析“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击”“翔”二字。
2022-01-08更新 | 21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九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发挥联想想象,概括《沁园春•长沙》全词描述了哪四幅图画。
21-22高一上·全国·课前预习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阅读《沁园春·长沙》,分析面对美丽的秋景作者为何“怅”?”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含意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022-01-31更新 | 302次组卷 | 3卷引用:第01课 沁园春·长沙-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上册)

C-课内综合阅读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在形式上以行为单位,分行的主要依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
B.《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与内容无关;“长沙”是标题,揭示了有关内容。
C.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它始于唐盛于宋。
D.古人按字数把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但无论多少字,都分为上下两阕。
2.“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世界?
2021-10-15更新 | 272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四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21高一上·全国·课时练习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 较难(0.4)
阅读《沁园春•长沙》,完成后面的问题。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廖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用“独立”起笔,一方面是实写,另一方面也同下阕的“百侣”相呼应,以便触景生情,从容地展开下阕的回忆。另外也奠定了这首词深远、广阔、深沉的基调。
B.作者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曾经和许多共同从事革命活动的同学一起来橘子洲游览,他们评论国家大事,写下了批判黑暗社会,宣传革命真理的文章。
C.“谁主沉浮”由上文的俯观游鱼,仰看飞鹰,纳闷地寻思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这句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在这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到底应该由谁来主宰国家兴衰和人民祸福的命运。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刻画了一批奋发有为的青年知识分子激流勇进的精神,直接地回答了上文的“谁主沉浮”的问题。
2.宋玉对秋是“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欧阳修对秋是“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意萧条,山川寂寥”,而作者为什么将寒秋严霜下的万物写得如此富有生机呢?
2021-08-04更新 | 412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课 沁园春·长沙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同步课堂帮帮帮(统编版必修上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