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精品专辑 > 专辑详情
阶段复习 共187套

期中试卷分类汇编收藏

共187套| 浏览:47315次| 更新:2024-05-27

按照年级、考区,统考、名校等维度对试题试卷进行分类汇编,照顾到各考区特点

整卷下载 全部加入试题篮
2023-09-26 78次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   史:虚饰,浮夸   (《论语·雍也》)
非所以誉于乡党朋友也   要:要求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B.自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伐:夸耀   (《《老子〉四章》)
大学之道,在明德   明:彰明   (《大学之道》)
C.客得之,说吴王   以:凭借   (《五石之瓠》)
臣子不孝君父,所谓乱也       之:助词,用于调整音节(《兼爱》)
D.诸子百家: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为深远。
君子:原先是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统称,常与“小人”对举。后泛指才德出众的人。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阳货》)
(2)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五石之瓠》)
22-23高二上·江苏南通·期中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于辞令(熟练)        争宠而心其能(畏惧)
劳苦倦(非常)                 上官大夫见而欲之(强取)
B.此志也(推赞)        顷襄王怒而之(贬官)
此必我(牵连)                 复举剑之(比画)
C.及卫律所降者(投降)        秦有余力而制其(弱点)
于九国之师也(匹敌)          其文约,其词(含蓄隐晦)
D.抑其成败之际(考察)        智勇多困于所(沉湎)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当权)   君兴国(思念)
2022-12-05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自者无功                                伐:攻伐
B.我之成而实五石                 树:种植
C.恶得不禁恶而爱?             劝:鼓励
D.今一朝而技百金               鬻:卖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B.父自爱也,不爱子
C.自知者明D.句读之不知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下列各句中“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壹是皆修身为本
A.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B.圣人治天下为事者也
C.故贼人利其身
D.是圣人欲不欲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下列对课文有关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十二章》)
译:不合理的事不看,不合理的话不听,不合理的话不说,不合理的事不做。
B.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之道》)
译:万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终,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大学的宗旨了。
C.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老子〉四章》)
译:所以圣人不求有所作为,因此不会败事;不执意把持,因此不会失败。
D.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兼爱》)
译:看待别人的家如同自己的家一样,谁还会偷窃?看待别人如同自己一样,谁还会劫夺财物?
2022-11-05更新 | 528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区域性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B卷)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A.①其不能自举也               ②夫子固拙于用
B.①冬,与越人             ②虽父之不
C.①我之成而实五石            ②见不贤而自省也
D.①朝如青丝成雪               ②欲修其身者,先其心
2022-11-06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区域性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B卷)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名校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自者不长                      矜:怜惜       ②剖之以为                           以为:认为
③多识于鸟兽草木        之:的          ④人不仁,如礼何                 而:如果
⑤天下仁焉                      归:回归       ⑥譬之如医之人之疾者然       攻:治疗
⑦恶得不禁恶而            劝:鼓励       ⑧今一朝而技百金                 鬻:买
A.①②④B.②③⑤C.③⑥⑦D.④⑦⑧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主人何为言少钱
A.宋人有善为不龟手药者
B.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C.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D.臣自爱,不爱君
2022-11-04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区域性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B卷)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下列对课文有关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十二章》
译:士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B.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之道》
译:万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终,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大学的宗旨了。
C.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老子〉四章》
译:所以圣人不求有所作为,因此不会败事;不执意把持,因此不会失败。
D.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译:古代圣王拥有怜爱别人的心,所以才有怜爱百姓的政治。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主人何为言少钱
A.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
B.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C.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D.君自爱也,不爱臣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A.见不贤而自省也                  其未易谋
B.夫子固拙于用                  之成而实五石
C.见思齐焉                            冬,与越人
D.先其家                                父而自利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质胜文则(粗野)                                   非所以誉于乡党朋友也(求取)
B.今一朝而技百金(卖)                            若火之始(这样)
C.臣子不孝君父,所谓乱也(主谓间取独) 死而后(已经)
D.客得之,以吴王(说服)                         不仁(而且)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蜕于浊秽 ②天下集响应 ③至尊而制六合 ④诸侯恐惧,会盟而谋
⑤然皆屈原从容之辞令 ⑥邪曲之害公也 ⑦欲治其国者,先其家 ⑧见思齐焉
A.①②③/⑤/④⑥/⑦③B.①②③/⑤/④⑧/⑥⑦
C.①②/③⑤/④⑦/⑥⑧D.①②/③⑤/④⑧/⑥⑦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一夫做作难而七庙隳
A.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B.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C.若知我不降明D.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下列选项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B.屈平既绌       非及乡时之士也
C.日余食赘行       赢粮而景从
D.厚币委质事楚       嚼然泥而不滓者也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全都属于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①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②见不贤而内自省
③皆为陛下所成就             ④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
⑤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一日克己复礼
A.①②④B.③⑤⑥C.①③⑥D.②④⑥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素与副张胜相知,私(拜访)胜曰       
②不(喜欢)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③如惠语以(谦让)单于                  
④物(推究)而后知至
⑤吾为其无用而(击破)之                 
⑥在亲民,在(停止)于至善
⑦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衡量)大
A.①④⑤⑦B.①③④⑥⑦C.②③⑤⑥D.②③⑤⑥⑦
文言小题-选择类 | 容易(0.94)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礼乐并称,乐其实是礼的一部分,附属于礼,用来补充仪文(礼仪形式)的不足,以助教化。
B.“八州”指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古时天下分九州,秦居凉州,六国分居其他八州。
C.“黔首”,秦朝称百姓为“黔首”,“黔”是黑色,平民以黑巾裹头,故名。古代百姓的称谓还有“布衣”“黎民”“生民”“苍生”“氓”等。
D.《三国志》和《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其中《史记》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