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精品专辑 > 专辑详情
升学备考 共38套

备考热搜题收藏

共38套| 浏览:12098次| 更新:2024-03-04 | 尊享会员免费下/PLUS会员8折下 立即升级

2024/03/04更新 299次浏览
整卷下载 + 全部加入试题篮

   
题型以简答为主,选择题为辅,主观题居多,重点考察常识记忆、重点语句理解、情景描述、内容感知、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近几年有由考察知识能力向考查理解分析能力转化的趋势。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阅读《使至塞上》,完成下面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本诗的开头叙述诗人________,接着记录沿途的自然风光,结尾用人物问答的方式叙写了_______
2.列出第二联构成对偶的词语,简要分析这一联运用对偶的表达效果。
2023-07-15更新 | 1817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对上面两首诗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首诗词都刻画了将士们驰骋沙场、奋勇杀敌的英雄形象,抒发爱国情怀。
B.《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上阕从形、声再现昔日军营生活,并以“沙场秋点兵”烘托出肃穆庄严的气氛。
C.《雁门太守行》以“金鳞开”写出了将士身着铠甲、严阵以待的景象,渲染出紧张的气氛。
D.这两首诗词都在结尾表明心志,表达报效朝廷、建功立业的决心,具有壮怀激烈的豪情。
(2)这两首诗词都有对战争场面的描写,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2023-06-30更新 | 39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二中教育集团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完成下面小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此诗写景凸显一个“奇”字:在“八月即飞雪”的奇特天气下,诗人通过奇妙想象,将严冬大雪比作“_______”;又通过“冷难着”“不得控”等细节,表现出边塞天气的_______
2.本诗中的“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与《游山西村》中的“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都写到了“酒”。请说说“酒”中蕴含的情感有何不同。
2023-07-03更新 | 34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第一分校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名校
阅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完成问题。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有人评价“稼轩词极豪雄而意极郁愤”。本词上下阕均使用了“设问”来体现词人的郁愤之意。上阕问到“何处望神州”,此处的“神州”指①______________,这是辛弃疾一生都想收复的地方;面对眼前“②______________(原句)之景,词人发出千古兴亡的感慨:下阕词人自问自答,借“天下英雄谁敌手”的答案“曹刘”,烘托出孙权③_____________的形象。
2.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志士。请你结合《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两首词,解读辛弃疾的爱国情怀。
2023-07-26更新 | 38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4月北京市第十四中学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上片着重写景:首先“ ________”字统领景物特点,又通过“雁去无留意”侧面烘托出边塞 _______ 的特点。
2.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和苏轼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都是借典故抒发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这两首词借典故分别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答:
2023-05-09更新 | 38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后面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片以“_______”统领,写出了边塞的独特景象;下片的“羌管悠悠”呼应了上片的“边声”,与“霜满地”一起,渲染了一种______的气氛。
2.《十五从军征》中“八十始得归”和本词“燕然未勒归无计”都有“归”字,简要说说这两个“归”字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2023-04-27更新 | 59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丰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这首词写出了词人虽仕途不顺,但豪情不减,文中的一个“____ ”字概括出太守的形象。上片描绘了出猎时的场面,“___”一句展现了出猎的盛大、恢宏气势。下片叙述出猎后的开怀畅饮,倾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达了词人____的愿望。
2.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里评价:“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本词中的“鬓微霜,又何妨” 与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 “可怜白发生”都借“白发”这一意象抒发情感。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两位词人各自抒发了怎样的内心情感?
2023-04-04更新 | 40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平谷区第三中学中考零模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阅读《行路难(其一)》和《渔家傲·秋思》,完成各题。

行路难(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行路难(其一)》中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隐喻作者①____________的艰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诗则表现出作者②____________的精神。《渔家傲·秋思》中“长烟落日”的空旷与“孤城闭”形成鲜明对比,衬托出塞外的③____________
2.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酒与诗人的情感密不可分。上面文字中,李白借丰盛筵席上的“清酒”,范仲淹借边塞将士所饮的“浊酒”,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022-05-29更新 | 837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阅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完成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鏊,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全词简洁明快,以三问三答来结构全篇。第一处设问写出登高观景的地点;第二处设问写出诗人的遐思,“悠悠”一语双关,既指________________,又指________________;第三处设问诗人借“曹刘”表现对孙权的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和李清照都是南宋人,词中画线句和【链接材料】中“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两句诗都表达了对苟且偷安、不思进取的南宋朝廷的不满。请你结合他们的词和诗进行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项羽兵败,因“无颜见江东父老”,放弃暂避江东重振旗鼓的机会,自杀身亡。
2022-05-06更新 | 53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完成下面小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翩。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有人评价岑参的边塞诗“奇气益出”。“奇”在本诗中体现为:先用一个妙喻,描绘雪景的奇丽;紧接着通过描写将士们日常生活的感受来写当时的天气,其中“①____,②____”从侧面突出边塞的奇寒;继而场景移至帐外,以“百丈冰”“万里凝”描绘出大漠雪景③____的特点;而欢饮饯别之后,化情为景,堪称奇情。
2.唐代边塞诗人常借边地特有的人、事、景、物表达情感。品味本诗中画线的诗句,并从下面诗句中任选其一,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1)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2022-04-26更新 | 949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