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学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4125 道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
真题
1 .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意思及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A.掺(huo)        无济于是          国之善弈者(通过)
B.褴(lǚ)            悬崖绝壁          蹈火(滚开的水)
C.温(xīn)          换然一新          固若金(汤池,指护城河)
D.呜(yàn)        精益求精          山穷水(达到极端)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真题
2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王冕好学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注释]

①陇:田埂。               ②窃:偷偷地,暗中。        ③辄:总是、就。            ④或:有人;有的人。

⑤蹊田:践踏田地,指踩坏了庄稼。        ⑥挞:鞭打。            ⑦曷:为什么。            ⑧执策:拿着书卷。

⑨旦:早晨,天亮。

1.“父怒,挞之”,“之”指的是____________
2.“冕因去,依僧寺以居。”读这一句时,正确的停顿方式是(       
A.冕/因去,依僧/寺以/居。B.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C.冕因/去,依僧寺/以居。D.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3.结合注释,说一说下面这句话的意思。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最能体现王冕好学的是哪一个字?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5-10更新 | 1250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小学2021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
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让我们从一个侧面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
B.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你一定有过被小说的情节深深吸引的时候。
C.晚饭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D.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已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
2023-04-24更新 | 519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苏州吴江花港迎春小学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真题
4 .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向着科学的梦想进发

材料一:①你听说过大疆无人机吗?它是中国自主研发并制造的无人驾驶飞机,技术世界领先,广泛应用于抢险救灾、农业植保、快递物流等众多领域。

②大疆无人机的成功,源于创始人汪滔少年时的一个梦想。汪滔从小就对广袤的天空充满好奇。16岁那年,他得到了一架遥控直升机,但这架遥控直升机操控一会儿就掉了下来,高速旋转的螺旋桨还把他的手划破了。汪滔不仅没有退缩,心里还萌生了一个想法——制造一架能够自动控制的直升机。

③这个想法在汪滔的心里扎下根来。上大学时,他选择了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专业,全身心投入到无人机的研发、制造中。他夜以继日地工作,从做出第一台样品,到组建团队艰难创业,再到生产出世界一流的无人机,一步一步把少年时的梦想变为现实。

材料二:①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结束了6个月的太空之行,顺利返航,成为万众瞩目的航天英雄。

②你知道吗?航天员们为了“飞天”梦想,付出了极为艰辛的努力。他们不仅要掌握各种航天科学知识,还要经历常人难以承受的超重耐力与适应性训练、前庭功能训练、着陆冲击训练、中性浮力水槽训练等多重考验。

③超重耐力与适应性训练是为了让航天员在飞船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清醒的状态。在高速旋转的载人离心机中,航天员要承受8倍重力加速度,相当于8个自身重量压在身上。进行这项训练时,航天员的脸部肌肉会因为强大的牵扯力而严重变形,眼泪不自觉地往外流,呼吸困难、脑部缺血……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必须完成各种技术动作。

④前庭功能训练,主要是为了降低航天员在失重环境下“空间运动病”的发生几率。当航天员坐到转椅上,戴上眼罩,固定好头、脚及双臂,经历360度顺时针、逆时针、上下摆动等“天翻地覆”的折腾后,还要能分清东西南北。

……

⑤长期的艰苦训练,让航天员们拥有了过人的胆识、强健的体质和高超的技术。在“神十三”发射升空和返回途中,在漂浮太空的183天里,三位航天员战胜了许多困难,圆满完成所有任务,安全返回地球。

1.阅读材料一,提取关键信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每空不超过12个字)
①(大疆无人机,世界领先)——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③④自然段介绍了航天员艰苦训练的情况。下面的理解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用来给航天员做超重耐力与适应性训练的机器是高速旋转的转椅。(      )
(2)航天员在进行前庭功能训练时,经历“天翻地覆”的折腾后还要能分清方向。(      )
(3)航天员在超重耐力与适应性训练中,要承受许多痛苦并同时完成各种技术动作。(      )
3.如果请你围绕“科学探索的成功,总是垂青于为梦想而努力的人”这个观点进行一次演讲。你会怎样合理运用上文的两个事例来论证你的观点?请用提纲的方式表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5-09更新 | 547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2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
5 . 下列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哪一项?(   
A.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B.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C.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D.莲在水中含着泪花,好像在向我们倾诉着什么。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真题

6 . 心灵折旧费

20元钱,是大哥一生的心灵折旧费。

这是五年前的事了。那时,大哥刚刚下岗,在县城的一个十字路口,租了一间铁皮小屋,卖些烟酒之类的东西。

一天,夕阳沉沉地挂在天边。一位看上去刚从外地打工回来的中年汉子,到店里来买烟,并犹豫地提出,想借一辆自行车回去。考虑再三,大哥把那辆“除了铃不响,剩下哪都响”的“东方红”牌自行车推了出来。汉子说最迟明天上午就把车还回来,没来得及留下姓名以及村名,就匆匆地骑车走了。嫂子说我大哥是榆木疙瘩不开窍,这回肯定被人骗了,不信等着瞧。

第二天上午,大哥焦急地等待在铁皮屋前,他多么希望那位汉子早点出现呀。然而,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大街上人来人往,就是没有那位汉子的身影。嫂子在一旁不断地敲敲打打、冷嘲热讽,大哥由沉默变得烦躁,又由烦躁变得愤怒。

到了中午,太阳放着刺眼的光芒。汉子仍然没有来,大哥终于绝望了,任凭嫂子把他骂得狗血喷头。大概是在中午12点半的时候,那位汉子骑着自行车忽然出现在大哥面前。汉子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连声说着:“对不起,对不起,来晚了。”大哥先是惊喜,但随之而来的是一股无名之火从心底升起,厉声说道:“对不起就有用了?你耽误了我大事了!”汉子很尴尬地站在一旁,手足无措。

忽然,大哥灵机一动说:“这样吧,我不能把自行车白借给你,你得掏个钱,就算是车子的‘折旧费’吧。”大哥很为自己的聪明得意了一番,他知道,自己的这一招肯定会赢得老婆的赞许。果然,一直在旁边站立的嫂子,脸上顿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但是,那位汉子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搞糊涂了,他嗫嚅着说:“行……你说……多少钱?”大哥说:“你拿20块钱吧。”汉子没有说话,从口袋里掏出两张十元的纸币,递给大哥。然后,汉子又说了一声:“谢谢你了,俺走了。”说完,汉子头也不回地融入人群之中。

看着汉子已经走远,大哥才转过身,把那20元钱狠狠地甩给嫂子。大哥准备把车子往里推一下。忽然,大哥愣住了!因为他看到了一个崭新的车铃,用手一拨,发出一阵脆响。大哥再仔细一看,变化的不仅仅是车铃,还有两只崭新的脚蹬子、刚上了油的链条。

大哥一下子明白了。他一把抢过嫂子手中的20元钱,赶紧跑上街头。但是,那个汉子的身影已经无存无从寻觅。阳光刺痛了他的眼……

如今,大哥自己开办了一家企业,企业红红火火。大哥多次对我说,那20元钱,是他一生的心灵折旧费。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大哥借车给汉子→(       )(       )(      )→大哥还钱不成
2.下列对于短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五自然段中,“手足无措”是因为汉子万万没想到大哥会如此生气。
B.第六自然段中,“得意”是因为大哥觉得这样做一定可以得到老婆的赞许。
C.第七自然段中,“甩”字写出了大哥对嫂子的愧疚以及自己要钱的炫耀。
D.第八自然段中,“抢”字写出了大哥对要钱行为的自责和着急还钱的心情。
3.短文第五段“太阳放着刺眼的光芒”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
4.短文第六自然段中“那位汉子显然被突如其来的变化搞糊涂了”,请联系上下文描述那位汉子当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
5.联系全文,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是如何理解文题“心灵折旧费”的?
_________________
2022-11-14更新 | 952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2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
真题

7 . 一个走运的人

秦文君

①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   表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②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③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

④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

⑤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我说,“特别美。”

⑥“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⑦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

⑧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

⑨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

⑩可这店主,多么平凡。她终日坐着,等待人们的(眷顾   光顾),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的零钱。但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

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店门口,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看见我她笑笑,又说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

“你该到对面的店里吃一碗热面。”我说,“那才舒服。”可她说,那团子可不是普通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那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非常健康,还能爬山呢。

“我有这样的朋友,”店主说,“真走运。”

还有一次,我到店里买了她编的发卡,绾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盘头发。

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一张黄山的风景照。她又说:“真走运啊!”像是恭喜我,又像是在说她分享了这个“走运”。

归来后,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的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她。我还怂恿她,哪天请人照看一下杂货铺,亲自爬上黄山。“有缆车吗?”她问,“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

“不必坐缆车,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我说。

“是啊!是啊!”她微笑着,沉醉着,“我梦到过。”

后来我搬了住处,好久没有去店里。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她来,便匆匆赶去。

可到了那,香樟树依旧挺立,却不见了小商铺,也不见了女店主,只有石凳上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我惊诧极了,连忙上前打听,老太太说:“搬迁了。”

“那您知道女店主去哪儿了吗?”“不知道。老太太浑浊的眼里一片黯淡。

“不容易呀,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

“谁?”“女店主啊,你不知道?”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原来她是个不能行走的女子!她是坐在特制的轮椅上看管小店的!而我,由于她阳光一样的笑容,却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还怂恿她去登黄山……

一瞬间,歉疚与失落漫上心头。或许今生再难相见了!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怂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沁人心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让女店主感到“走运”的事。
①遇到了懂得自己心思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⑥自然段是对女店主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女店主__________的心情。
5.㉔自然段画线的句子中,“我”歉疚的是“____________”;“我失落的又是_______________
6.短文写女店主,却多次写到了那棵香樟树,结合文章内容想想两者之间的联系,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短文,你觉得什么是“走运”,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9-11更新 | 1653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2021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真题
8 . 文言文阅读。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_________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__________。

(1)将课文内容补充完整。
(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①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应该这样停顿。(       )
②“思援弓缴而射之”与“虽与之俱学”中的两个“之”意思相同。(       )
③“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与“为是其智弗若与?”中的两个“为”读音与意思都不同。(       )
④《学弈》一文告诉我们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       )
(3)写出“惟弈秋之为听”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真题
9 . 短文阅读。

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张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其侄曰:“汝不早问,至于忘之。”

【注释】流辈:人们。       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        得句:得到佳句。       险波处:书法中笔画怪异的地方。       垢:责骂。          胡:为什么。

1.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丞相草书而不工(喜欢)B.使侄之(录音)
C.侄罔然而止(迷惑不解的样子)D.执所问曰(写的字)
2.通读全文,你觉得张丞相是一个(  )的人。
A.满腹经纶B.能说会道C.才华横溢D.自以为是
3.用自己的句话说说画线句子的意思。________
4.你觉得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______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真题
10 . 阅读。

与母亲相守50天

①前几日,看到武汉的朋友莉君发朋友圈,才知道,她因为武汉封城,已经在娘家——湖北天门的一个小山村里度过了整整50天。

②莉君与母亲都是能干且犟脾气的人,秉承的人生哲学是:我的地盘我做主。因此,往年春节,莉君回娘家过年,待上5天,便是她忍耐的极限。她40来岁的人了,可一回娘家,她一定会被母亲当成14岁的小姑娘管着。

③早上睡个懒觉,挨管;晚上11点钟还在刷剧,挨骂;怕胖,少吃一口肉菜,要管,说是白白胖胖才吉利;做瑜伽伸展得像一只软腰猫,要管,说是万一闪了腰,村医那里可只有几帖土膏药,拍个X光片还要上镇医院。

④莉君刚回到娘家两天,平地一声雷,武汉封城了。见女儿一脸的震惊和恍惚,母亲脱口道:“这下可好,你不得不多陪妈一阵子了,可走不脱了!”莉君略有点不快地说:“留在这儿干吗?留在这儿跟你吵架呀?”话一出口,她就有点后悔:父亲已经故去多年,母亲从村里小学退休后,独自在山村过活,家里空旷而冷清,盼着儿女们春节回来多陪陪自己,也是人之常情。自己回老家忍受着网络不稳定、洗澡没浴霸的不便,难道母亲就没有不便吗?按母亲的话说,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加上媳妇孙辈,一坐下来吃饭,就是整整一桌酒席。武汉一封城,儿女们都回不去了,光是张罗那么多吃食,和儿孙要用的文具、电池、拖鞋、睡衣,就够母亲忙的了。

⑤莉君的心,被愧悔揪扯了一把。依照她的脾气,也不可能说什么软话。尽可能帮衬母亲,维持这一大家子的正常运转,就成了莉君暗自给自己分派的任务。

⑥每天,她帮母亲将一百多斤腊肉、咸火腿扛出去晾晒。母亲欣慰地说:“幸亏今年没嫌土猪肉贵,依旧腌了这么多肉,不然这会儿村镇都封了,可上哪儿去买肉。”莉君听得惭愧,往年,回武汉前母亲要往她车的后备厢里装满米、油、腊肉,她的内心可全是嫌弃。

⑦每天,她还帮母亲侍弄小菜园。往年,母亲四处张罗菜种、粪肥的时候,她都要取笑母亲,说没事干还要往武汉儿女家快递蔬菜,快递一公斤十块钱,比青菜价钱贵两倍多,当真是不会算账啊。母亲却总是说:“劳动不休,筋骨不锈。再说,你爸走了,去菜园还能听听鸟儿歌唱,晒晒太阳,解个闷儿,你们年轻人不懂的。”这一回,菜园终于派上了大用场。莉君与母亲收菜锄地,忽见菜园里的一株野茶树生出新芽,她那么多天焦虑憋闷的心情,忽然也透入了一股清气。她猛然理解母亲不想闲在屋里,非要出门劳作的原因了。

⑧每天,母亲上灶炒菜,做馒头、发糕,莉君就蹲在灶口帮她烧火。母亲说火软一些,她就挑松柴火,只放枯枝败叶;母亲说火硬一些,她就燃起硬柴,将火烧得旺旺的。如今她仿佛回到了14岁,唯母命是从。她忽然觉得自己脱去了成年人的生硬铠甲,母亲也脱去了老迈垂暮的卑微,母女俩诉说往事,对上了只有她们俩才知道的暗号。炒完够一大家子吃的菜,母亲自言自语:“真是怪啦,以前一个人吃饭,在电磁炉上炒两个菜就腰酸腿疼;如今一烧大柴灶,这八大碗菜做下来,倒也不觉得小腿沉重,这是咋回事?”莉君笑道:“老妈,灶口暖和,比电热小太阳还管用。要不,为何老猫总喜欢偎着灶口?”母亲望了她一眼,说了平生第一句软话:“闺女,等你也要靠偎灶驱寒,你就回妈这儿。妈这儿别的没有,大灶柴火管够。”

⑨莉君眼眶子发涩。令她眼眶发涩的还有最近的一件小事:那天,母亲上山拾柴归来,挑出一小截软木,严正警告众人,尤其是莉君两个弟弟家的皮猴儿,不准动她的木头。谁都不知道她要用这一小截软木干吗。几天后,莉君收到了一份意外的礼物——母亲手工制作的木雕青蛙。只见青蛙蹲在荷叶中央的筋脉上,蓄势待发,准备腾跃而起。母亲说:“我总惦记着欠我闺女一份情。你小时候,干活有你的,玩具没你的。你要过一个发条青蛙,我和你爸都没有满足你。37年过去了,你难得回来这么久,这只青蛙该给你了。”

⑩莉君接过青蛙,看到母亲的牵挂和叮嘱仿佛在木雕的每一线光影中流转……

(摘自《意林》,作者明前茶,有改动)

1.以前,莉君在娘家待上5天,便是她“忍耐的极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这次,因疫情,她与母亲相守50天,她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_______________岁,唯母命是从。
2.与母亲相守的50天里,莉君和母亲每天做的事情是晾晒腊肉、火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母亲相守的50天里,莉君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第6自然段中,莉君对母亲的做法由嫌弃到____________________,第7自然段中,莉君对母亲的做法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本文的理解,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母亲脱口道:‘这下可好,你不得不多陪妈一阵子了,可走不脱了!’”这段话可以看出,此次女儿留下来,母亲表面上无所谓,但内心里很高兴。(      )
(2)“母亲上山拾柴归来,挑出一小截软木,严正警告众人,尤其是莉君两个弟弟家的皮猴儿,不准动她的木头。”作者写这段话的目的,是为了突出母亲是个“能干且犟脾气的人”。(      )
(3)“莉君的心,被愧悔揪扯了一把。”这段话中“揪扯”这个词,一般指手上的动作,这里写心情不太合适。(      )
(4)“莉君眼眶子发涩”,意思是说莉君被母亲的软话感化,心也“软”了。(      )
5.莉君的朋友圈下面有很多朋友的留言,我最欣赏的是这样一则:
好羡慕,你有这样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母亲。好感动,50天的与母亲相守,你们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5-10更新 | 107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小学2021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