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语段阅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6 道试题
22-23三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1 . 开心阅读。

敬佩白求恩

白求恩不仅是著名胸外科医生,他还是位勤于写作、文笔冷峻优美而浪漫的散文作家。他在抗日战火中写就的那些散文,逝世后被人们收集起来,竟有十几本之多;他擅长写小说,已发表的小说有数十篇;白求恩喜欢摄影,他是带着相机和胶卷于1938年6月由延安到晋察冀边区的,在那里,结识了沙飞——人民军队的一位专职新闻摄影记者,两人很快就成为挚友,他俩同心协力、密切配合,拍摄了不少晋察冀抗战、优待俘虏的照片,他们千方百计向延安、向大后方、向敌占区、向侵华日军、向国外发稿,让全中国、全世界都了解中国的八路军仍在顽强地坚持抗战……

一位医生有那么多的爱好,先不说他文学艺术作品水平的高低,他的多才多艺不很令人佩服吗?我敢说,那些在战火中写下的文字、拍摄的作品,对于深刻理解他的情怀境界、爱与恨,一定是一扇明亮的窗口;对于研究抗日战争,也会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较之日益泛滥的无病呻吟、粗制滥造的作品要深沉、有益得多。

白求恩的作品有翻译、整理、研究吗?如果还没有,是该认真地开始了。哪怕先翻译、整理一两个选本,也是可以的。那样,在人们的心目中,这位国际主义战士的形象将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的心可以和他贴得更近。我们期待着!

1.解释词语。
千方百计:_____                                                                                        
同心协力:_____
2.用文中加点词造句。
“不仅……还……”:_____
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插说。B.表示解释说明。C.补充说明。D.引出下文。
4.白求恩都有哪些爱好?
_____
5.为什么说那些在战火中写下的文字、拍摄的作品是理解白求恩情怀境界的窗口?
_____
2022-11-18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主题阅读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2 . 阅读理解。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长大了。”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痘,我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长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地,“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了。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为上策,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回家后应该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以前的“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长大了。
2.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
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是对吃饭场景的描写,通过这一场景,“我”的感受应该是____________,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是一处细节描写,从中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结尾的特点是(                  
A.抒发感情B.点明主旨C.总结全文
5.“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22-23六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3 . 拓展阅读。

挥手之间(节选)

一辆延安人都熟悉的带篷子的中型汽车正转过山嘴,朝飞机场驶来。①立刻,人群像平静的水面上卷过一阵风,成一个整体地朝前涌去,接着,又停下来。正当汽车停住,车门打开的时候,机场上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毛主席走下车来,和平日不同,穿一套半新的蓝布制服,头戴深灰色的盔式帽,整个装束,完全是像出门做客一样。这立刻引起了人们一种深切的不安和离别的情绪,眼泪不由得涌了出来。如今,主席穿上做客的衣服,要离我们远去了。

一霎时,人们心里,像海上波涛般起伏汹涌。千百双眼睛,热切地投向主席身边。主席在汽车边站定,目光平视,慈祥地望着全体送行的人,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的脸,好像所有在场的人他都看到了。他嘴角露出一种亲切的、坚定的微笑,向人们点了点头。

站在前面的中央的同志们迎上前去,主席伸出他那宽大的手掌,和大家一一握手道别。主席的脸色是严肃的,从容的,眼睛里充满了无限的关切和鼓舞之情。然后,他又停下来,望着所有送行的人,举起右手,用力一挥,便一直朝停在前面的飞机走去。

机场上人群静静地立着,千百双眼睛跟随着主席高大的身形移动,望着主席一步一步走近了飞机,一步一步踏上了飞机的梯子。

这一会儿时间好长啊!人们屏住了呼吸,一动不动地望着主席的一举手,一投足,直到他在飞机舱口停住,回转身来,又向着送行的人群。

人群又一次像疾风卷过水面,向着飞机涌了过去。主席站在飞机舱口,取下头上的帽子,注视着送行的人们,像是安慰,像是鼓励。④人们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只是拼命地一齐挥手,像是机场上蓦地刮来一阵狂风,千百条手臂挥舞着,从下面,从远处,伸向主席。

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但是举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起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地,一点一点地,举起来,举起来。等到举过了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停止在空中,一动不动了。

——有删改

【注】本文写的是1945年重庆谈判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机场与前来送别的军民挥手告别的场景。

1.【整体把握】根据文章内容给下列场面描写排序:________________。其中重点描写的场面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登机挥手       ②握手道别       ③主席到场       ④机场气氛
2.【点面结合】读第3、4自然段,这两段是怎样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握手道别”这一场面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句子品析】品读画“____”的句子,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四句话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①④两句主要通过描写人们的动作,生动表达了人们对毛主席的无限敬仰、热爱之情
C.②③两句主要通过描写人们的心情,表现了人们对毛主席的无限依恋之情
D.第①③④句都属于场面描写
4.【情感体会】用“﹏﹏”画出毛主席在飞机舱口向大家挥手这一细节描写,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1-04更新 | 365次组卷 | 2卷引用: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4 . 阅读。

丑石(节选)

①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②于是,伯父家盖房,想以它垒山墙,但苦于它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用錾破开吧,又懒得花那么大气力,因为河滩并不甚远,随便去摘一块回来,哪一块也比它强。房盖起来,压铺台阶,伯父也没有看上它。有一年,来了一个石匠,为我家洗一台石磨,奶奶又说,用这块丑石吧,省得从远处搬动。石匠看了看,招着头,嫌它石质大细,也不采用。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

③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④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⑤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

⑥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⑦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玩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⑧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1.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黑黝黝: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可奈何: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这句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__________地描写了丑石的特点。
3.文中写了丑石“无用”,请用“﹏﹏﹏”画出一处相关语句。
4.短文第④自然段在文中起到的作用是(        
A.承接上文B.总结全文C.承上启下
5.文中有两处画线的句子,请结合自己的理解,选择一处进行点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通过丑石的经历,想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0-22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阅读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有关桂花的资料,完成练习。

桂花,也称木樨,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质坚皮薄,叶子呈椭圆形,花小,白色或暗黄色,有特殊的香气。在中国古代咏花诗词中数量非常可观,深受中国人喜爱,被视为传统名花。

1.从资料中我知道桂花(  )
A.是中国人喜爱的传统名花。
B.在我国北方也有分布。
2.我能写出连续两句有关桂花的诗词: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6 .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啊,圆明园(节选)

①哪里去了,那雄伟庄严的“正大光明”殿?哪里去了,那精巧奇绝的“方壶胜境”?哪里去了,那田园牧歌式的“北远山村”?哪里去了,那清静幽雅的“月地云居”?不见了,那仿照苏杭丽姿建造的“平湖秋月”“西峰秀色”“曲院风荷”;不见了,那带着浓重的西方风味的“西洋楼”……那金碧辉煌的宫殿,那奇巧别致的亭阁,那曲折幽雅的花径走廊,那诗意盎然的荷塘莲池,那蔽天的古木,那飘拂的垂柳,如今,都成了让人只能凭文字和图画才能想象出来的历史遗迹!

②是的,我永远不会忘记:你圆明园有着自豪的全盛时期,有着举世无双的美丽和端庄。尽管当年清朝统治者是把你当作行乐的苑园和离宫来营建的,但你的绝美,你的宏伟,你的幽雅,你的奇特,你的与众不同,却凝聚着中国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创造的天才,作为建筑、园林艺术的珍品,你是我国人民的骄傲。

③你应该以中华民族智慧的丰碑这种名义永远矗立于世。

④你应该以世界建筑史上最瑰丽的杰作这种身份永远存留人间。

⑤稍有良知的人都知道应该保护你。

⑥然而,你却被毁坏了,被残忍地毁坏了!侵略者的魔爪燃起的罪恶黑火,毁掉了你的美丽、你的丰姿,留给后人的,只有这目不忍睹的废墟,只有这惨白的断垣,只有这残缺的石柱……

⑦啊!圆明园。

⑧那场无情的大火已经熄灭一百多年了,然而它却仍像在冒着凶焰一样,在灼痛着我的心!我仿佛看到侵略者那疯狂抢掠、恣意破坏、开心狞笑的丑态,看到那墙裂柱倒的惨状!

⑨眼前的这些废墟遗物,是侵略者罪恶的见证,它记录着他们毁灭人类文明的罪行!

⑩这废墟,也无时不在告诉人们:清朝统治者是如何昏庸、腐败和无能!当侵略者的铁蹄踏上大沽、天津,步步逼近北京的时候,咸丰帝逃到了热河;在侵略者一路烧杀抢劫,闯进圆明园,大肆掠夺珍宝和文物又放火烧毁这宏伟的建筑之后,清政府一面卑躬屈膝和强盗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一面又和外国反动势力勾结,更加疯狂地向太平天国挥起了血淋淋的屠刀……

1.第①段四个“哪里去了”这几句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
2.第②段中饱含感情赞叹圆明园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
3.第⑧段“那场无情的大火已经熄灭一百多年了,然而它却你像在冒着凶焰一样,在灼痛着我的心”中的“那场无情的大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既然“大火已经熄灭”,为何又说“仍在灼痛着我的心”?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⑩段表达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节选文字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7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京剧脸谱(节选)

①京剧舞台上,几千出戏,数不清的花脸角色,而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一套画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脸谱。脸谱看来五颜六色,五花八门,其实自有一套章法,也就是说各有各的谱。如果从线条和布局来看,大致可分为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碎脸、歪脸、白粉脸、太监脸以及小花脸等等。每一种脸谱虽画法各异,但都是从人的五官部位、性格特征出发,以夸张、美化、变形、象征等手法来寓褒贬、分善恶,从而使人一目了然。

②以三块瓦脸的基本画法而论,即由眉子、眼窝、嘴窝这“三块”组成,其他画法大多从这三块瓦脸演变而来。如十字门脸,即从脑门至鼻梁有一条黑道,俗称“通天纹”,与两只眼、眉连接起来像一个黑“十”字。又如花三块瓦脸,即在夸张的眉眼中加一些颜色和装饰图案。如关羽“面如重枣”,自然画红脸;包拯“铁面无私”则黑脸非他莫属;曹操“面带奸诈”便是一副奸白脸。

京剧脸谱根据某种性格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来以色定调。红色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脸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紫色表示老实忠厚;黄色表示凶狠勇猛;蓝色表示桀骜不驯、刚强爽快;白色表示奸诈多疑;绿色表示骁勇鲁莽;粉红色表示年迈血衰;金银色表示庄严,多用于神仙圣人。

(选自《走进传统文化》)

1.下列不属于脸谱用来寓褒贬、分善恶所采用的手法的是哪一项?(          
A.想象B.美化C.变形D.夸张
2.选段③中画线句子的作用是哪一项?(          
A.总结B.总起C.承上启下D.前后照应
3.下列脸谱的颜色及其性格和人物不对应的是哪一项?(          
A.白色   奸诈多疑   曹操
B.红色   忠诚耿直   关羽
C.黑色   刚正不阿   包拯
D.绿色   骁勇鲁莽   二郎神
4.从线条和布局来看,京剧脸谱大致可分为哪几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0-15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主题阅读专项训练
22-23六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8 . 快乐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节选)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保尔漫步在荒凉的小镇上,心中忧郁地想着……不过,当他一想到明天就要去那个大城市,去和那些亲密的朋友们再度一起生活,便高兴起来了。那个大城市以其雄伟的力量,沸腾的生活,川流不息的人群、汽车和电车,吸引引着他,召唤着他……当然,最有吸引力的是那些巨大着他、召唤着他的石头厂房,被煤烟熏黑的车间、机器,还有滑轮的柔和的沙沙声。此时此刻,他的心已经飞到了工厂……

可是,当他漫步在这个僻静的小镇时,他却感到无名的惆怅,他甚至有点厌恶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了……因此,他白天在户外散步时,心中总是闷闷不乐。

当保尔从台阶上走过去的时候,两个坐在那儿的长舌妇立刻就开始指指点点议论起来了。

“喂,亲家母,你瞧,这是从哪儿出来了这么个可怕的东西?”

“看那样,是个痨病秧子!”

“可你瞧他那件阔气的皮上衣,哼,肯定是偷来的……”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令人生气的事儿。

也难怪,他生活在这里的根早已被拔掉了,现在大城市才是他真正的天地。同志之间的友谊和劳动的信念已经把保尔和大城市牢牢地结合在一起了。

不知不觉地,保尔便来到了松林前。在他右边是阴森的旧监狱,监狱周围是一圈尖头木栅栏,监狱的后面是医院的白色房子。瓦莉亚和她的同志们就在这里被执行了绞刑,现在只剩下一个空旷的广场。保尔在原来竖着绞架的地方站了一会儿后,就走下了陡坡,来到了埋葬烈士们的公墓。不知是哪个好心人,用枞树枝编成的花圈围起了那一列坟墓,苍绿而真诚……笔直的松树耸立在陡坡上,新绿的嫩草长满了峡谷的斜坡……这里是小镇的近郊地带,清静而又阴冷。松林轻声细语不愿惊醒这里的旧梦,但又十分委屈。

复苏的大地,散发出一种强烈的春天的气息……就在这里,烈士长眠于地下……他们,是为了光明而牺牲的;他们,用生命换来了人民的幸福……

保尔缓缓地摘下了帽子。他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悲愤和深切的缅怀……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抓紧每一分钟,去过最充实的日子,因为意外的疾病或者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能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怀着这种想法,保尔离开了烈士公墓。

1.为什么说“现在大城市才是他真正的天地”? (        
A.他白天在小镇的户外散步时,心中总是闷闷不乐。
B.那些巨大的石头厂房,被煤烟熏黑的车间、机器,还有滑轮的柔和的沙沙声。
C.同志之间的友谊和劳动的信念已经把保尔和大城市牢牢地结合在一起了。
D.大城市以其雄伟的力量,沸腾的生活,川流不息的人群、汽车和电车,吸引着他、召唤着他。
2.“松林轻声细语不愿惊醒这里的旧梦,但又十分委屈。”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A.小镇的近郊地带,清静阴冷,令人窒息,满含压抑之感。
B.这里有许多令人生气的事儿,保尔内心充满了委屈。
C.烈士为了光明而牺牲,保尔心中充满了悲愤和缅怀。
D.写出松林受环境氛围的感染,像人一般内心委屈悲伤。
3.“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 (        
A.表示声音的中断B.表示递进C.表示解释说明D.表示转折
4.本文主要讲述了什么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段话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整部著作中影响深远的名言。读完这段话,你觉得生活在新的时代的我们,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9-18更新 | 339次组卷 | 2卷引用: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题阅读专项训练
22-23六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9 . 课外阅读

童年(节选)

高尔基

外祖父那干瘦但却匀称的身躯依偎着我,他讲起了自己童年时代的艰苦岁月。他用词很粗鲁、难懂,但讲得很流畅,有条有理。

他那双绿莹莹的眼睛充满着热情,闪闪发光,金色的绒毛欢乐地竖起来;他那尖尖的噪音变得又粗又重,对着我的脸吹嘘起来:

“你到这里来坐的是轮船,是蒸汽送你来的,可是我年轻的时候,得靠自己的力气拉纤,在伏尔加河上拉船。船在水里走,我赤着脚在岸上拉纤,踩着又尖又利的碎石子,就这样从日出到黑夜,不停地拉呀,拉呀。太阳晒得后脑壳直冒油,脑袋里像烧化的生铁似的,可还得不停地拉,腰弯得头点地,弯得浑身骨头‘格格’响,汗流满面,浸得睁不开眼,看不见路,心里只想哭,眼泪不住地流。阿廖沙,你要知道,什么话也不能说,只能埋头拉纤,不停地走。有时候滑脱了纤索跌倒了,跌个嘴啃泥,这倒该高兴,力气都用尽了,跌一跤也能喘口气,歇那么一小会儿……就这样,我沿着伏尔加这条母亲河的河岸走了三趟:从辛比尔斯克到雷宾斯克,从萨拉托夫到这里,阿斯特拉罕,马卡里耶夫,咱们的集市。这三趟足足有几千俄里!到了第四个年头,我就当上了船上的工长,因为我向老板显示出我的聪明才干!”

听着外祖父的讲述,我仿佛觉得他像一朵云彩似的迅速变大,由一个干瘦的小老头变成了童话中的大力士,他一个人用纤绳拉着一艘巨大的灰色船沿着伏尔加河逆流而上……

有时他从床上跳下来,神气活现地挥动双手,一面给我演示纤夫们拉着纤绳走路的样子,表演纤夫们如何从船舱里排水,一面唱着纤夫的歌谣。后来他又像年轻人那样纵身跳回到床上,一举一动都变得优美异常,声音更加深沉、粗重了,继续讲下去:

“你听着,阿廖沙,当我们停下来,休息歇脚的时候,那情景就不同啦。夏天的傍晚,在日古利山,我们通常是在那座绿山脚下找一个地方,生起篝火,在篝火上煮稀饭。一个穷苦的纤夫唱起了心爱的歌谣,所有的人也都跟着他唱起来,歌声震耳,让你听了浑身直打战。这时,伏尔加河的流水仿佛流得更快了,河水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奔腾起来,直冲云霄!这时,一切的痛苦都像尘土似的随风而去。有时候,大伙儿只顾唱歌了,锅里的稀饭溢出来,那个专管煮饭的纤夫头上就得挨勺把子。玩耍的时候可以尽情地玩,但不能忘了该做的事!”

(有删改)

1.查字典,填空。
(1)“溢”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再查_________画。
(2)“溢”在字典中有两种解释:①充满而流出来;②过分。下列词语中的“溢”分别是哪种意思呢?选一选吧。(填序号)
锅里的稀饭溢出来(        )       江河四溢(        )       溢美之词(        )
2.请你判断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将正确的选项填写到括号中。
A.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B.表示引文的省略       C.表示语意未尽
(1)有时候滑脱了纤索跌倒了跌个嘴啃泥,这倒该高兴,力气都用尽了,跌一跤也能喘口气,歇那么一小会…… (        )
(2)听着外祖父的讲述,我仿佛觉得他像一朵云彩似的迅速变大,由一个干瘦的小老头变成了童话中的大力士,他一个人用纤绳拉着一艘巨大的灰色船沿着伏尔加河逆流而上……(        )
(3)他说:“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        )
(4)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
3.“有时他从床上跳下来,神气活现地挥动双手,一面给我演示纤夫们拉着纤绳走路的样子,表演纤夫们如何从船舱里排水,一面唱着纤夫的歌谣。”这句话属于________________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外祖父_______________的一面。
4.外祖父讲述的内容中描绘了两个场景,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在描绘这两个场景时,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9-18更新 | 41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10 . 课外阅读题。

黄继光(节选)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于是,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拿了两颗手雷,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敌人发现他们了。几发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他们冒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摧毁火力点的重任落在了黄继光一个人的肩上。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20米,10……近了,更近了。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战士们赶紧冲上去,不料才冲到半路,敌人的机枪又扫射起来,战士们被压在山坡上。

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指导员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冲啊,为黄继光报仇!”喊声惊天动地。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占领了597.9高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1.选文中画“﹏﹏﹏”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__句,从中我们体会到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2自然段中的数字和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选文中画“      ”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       )(多选)
A.这是黄继光第二次站起来,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枪口,保证了战士们前进的步伐。
B.情况非常危急,黄继光用牺牲自己来保证战斗的胜利。
C.黄继光再次尝试着寻找机会完成任务。
4.你还知道哪些像黄继光一样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英雄?写出他的名字和主要事件。(一例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9-16更新 | 243次组卷 | 3卷引用: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练习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