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语段阅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6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1 . 阅读。

可爱的地球(节选)

[美国]鲁斯·坎贝尔

我登上月球最强烈的感受,是对地球爱之弥深。地球(     )有缺点,(     )比月球上的满目凄凉、到处窟窿要强得多。据我们所知,金星永远被炽热的气体窒息住了,火星周围笼罩着一层冰冷的二氧化碳,都是同样不讨人喜欢的星球。

至于地球,对我们却非常合适。地球有值得夸耀的、冷热宜人的气温变化,而且有美妙的大气层。氧的含量恰到好处,使我们不至于过度兴奋,或自行焚化。但是掺和后的空气又有足够的强度,使我们到处感觉到它的存在。这无疑是太阳系中最美好的大气层。

地球的一大优点,是它有人人称道的斜轴。这个轴形成了一年四季的交替变化,使我们的生活免于单调,带来了可喜的交替变化,毛衣之后穿泳装,绿叶之后赏红叶。

我们也很幸运,地球旋转的速度刚好合适。我热烈赞成一天有24小时,因为这跟我们睡眠的习惯配合得恰到好处。你想一想,地球如果转得跟土星一样快,每10小时自转一次,情形又怎么样?你就要不断上床、起床了。

有些人批评过地球的重力。说它太强,从一米高的地方跌下来,就能摔断腿。不过也有一个优点足以相抵:房子不会轻易被风吹走。应当承认,重力是很有价值的稳定力。

有时候我们也听到有人埋怨地球上的气候。但是无论天气多坏,也比根本没有的好。人在月球上邂逅,势必没有什么寒暄的话可说。你也许可以说:“这个季节,陨石似乎多了一点。”以后就只好僵住,相对无言了。

千秋万世,运转不停,这是地球的另一个优点。只要妥善维护,地球总可以做我们永世的乐土,虽然这个乐土不能全无风波,优点却不能抹杀。

1.在文中第一自然段空白的地方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爱之弥深: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秋万世: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作者的观点是________。围绕观点作者是从以下几方面来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一自然段写金星、火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设你来到太空中,回首地球家园,你一定感慨万千,你有什么话要对那个蓝色星球以及生活在那里的同类说呢?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1-10更新 | 179次组卷 | 2卷引用: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主题阅读专项训练
2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习题。

雪(节选)

祝勇文

雪满山野,总令我想起国画里的留白。王摩诘画山而不见云,齐白石画虾而不见水,那留出的空白,便是云,是水。与西画比起来,国画手法最简洁,而意韵却最丰厚。每当雪至,五色杂陈的世界只剩下黑白两色,山川大地便成了落笔简约的国画,环境纯粹了许多,心灵也就跟着纯粹了许多。

所以,雪来的时候,我的心中总是充盈着几许淡淡的欢愉。倘在山中,那感觉就更好。黎明于客舍醒来,心中纳闷天缘何亮得这般早,披衣行至院中,发现大雪早已经没膝。呼啸了一夜的北风不知何时戛然而止,空气清爽如琼浆,天气温静如睡熟的少女,崖上翠柏、溪上板桥、无一不穿上白袍,只有檐上麻雀,傻兮兮地挺立着,黑得可爱。

于是,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便禁不住于口中滑脱而出,那种深透的意境遂将自己浑身浸透。这时的内心纯净得就像白纸,随时等待着思想的浓墨,滴染出幽美的图影。

大雪封山,路是走不得了,喝罢老板娘亲熬的热汤,便于窗下慵读一卷《聊斋》。这或许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罢。读得倦了,便再去访雪。周遭静无声息,而脚底踏出的咯吱声,好似雪地轻柔的言语,令我感到亲切和愉悦。——(选自《名家散文》)

1.雪满山野,总令“我”想起(        
A.国画里的留白B.国画里的白色C.国画里的美景D.国画里的山水
2.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下列最准确的一项是(       
A.喜雪——品雪——踏雪——咏雪B.品雪——咏雪——喜雪——踏雪
C.品雪——喜雪——咏雪——踏雪D.咏雪——喜雪——品雪——踏雪
3.第1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中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       
A.说明西画不如国画B.突出强调西画的特点
C.说明国画不如西画D.突出强调国画的特点
4.“这或许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罢”中的“行路”是指(     
A.雪中走路B.雪天读书C.雪天喝热汤D.走着去访雪
5.请从修辞的角度品味第3自然段中“这时的内心纯净得就像白纸,随时等待着思想的浓墨,滴染出幽美的图影”一句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1-08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阅读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能力提升

                  名人名言

一个没有祖国的人,像一个没有家的孩子,永远是孤独的。——尤今

我们都是中国人,都有中国魂,所有的中国人都是一家人。——申宝峰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巴金

1.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无——(        )                           爱——(         )
2.第三句名言中的“她”指____________,“他们”指 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人没有祖国就像没有家。
B.我们都是中国人,都有一颗中国心。
C.只要有祖国,人就可以生存。
4.说一说你是怎样热爱祖国的。
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绘本片段,完成练习。

紫花地丁的种子乘坐“出租车”传播。紫花地丁的种子上有美味的含油附着物,蚂蚁拖着种子边走边吃,吃完含油附着物以后,就把种子随便扔在某个地方,那里就会长出一棵新的植物。



1.文中的“出租车”指的是(       )(填序号)
A.B.
2.紫花地丁是靠(       )传播种子的。(填序号)
A.太阳B.风C.动物D.水
2021-11-04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二年级上册课文(一)单元主题课外阅读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5 . 课外阅读。

鼹鼠的月亮河(节选)

在图书中心的前面是中心广场。广场一直是最拥挤的地方。书城的居民大部分都喜欢读书,除了少数不爱读书的,比如猫。凡是爱读书的就一定会到这里看书。

可是,今天大家都没有在看书,而是围成了一个圈,伸着长脖子在看。米加想了想,也从拥挤的人群中挤了进去。

呵,围在中间的是一个和他一样穿彩色条纹衣服的人,大家正对着他扔鲜花。

他看上去不算很老,瘦瘦的,高高的。衣服显得很宽大。他的头顶已经没有头发了,亮亮的,周围有一些稀疏的蜷发紧紧地贴在耳边和后脑,他的头发还没有他的胡子长。在胡子的上面有一个肉肉的圆鼻子。

他手里举着一根银色的棒,这是魔术棒。他挥动魔术棒的时候,空中就划出了一道道银色的光圈。

“各位请看,这是一个马铃薯。一个真正的马铃薯。昨天刚刚从土里挖出来的马铃薯。一个还带着泥的马铃薯。”他说一句就换一个方向,这样可以让大家都看清楚。

大家的眼睛马上就都盯着马铃薯了。

“现在,我,咕哩咕,要把它变成一只手表,一只滴答滴答响的手表。”原来他的名字叫咕哩咕。

他刚刚说完,人群中就发出“噢……噢……”的声音。大家都很激动。

“真的?你不会是要把马铃薯变成土豆吧?”人群中有人大叫着。

“哈哈哈哈……”大家笑得很厉害。

“吧哩卟噜,唏哩哗啦……”咕哩咕啰里啰嗦地念了一大堆,手里的魔术棒转了一圈又一圈。

所有的人都不再发出声音,好像停止了呼吸。

突然,他停了下来。

啊,大家面前的马铃薯真的不见了!他变出来的是一块石头。

1.找出描写魔术师外貌的句子,并写出对外貌的评价。
我觉得他的外貌比较____________,感觉他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
2.咕哩咕真是个神奇的魔术师。听了他的话后,大家激动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家相信咕哩咕能将马铃薯变成表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咕哩咕再次变魔术的话,有没有可能将马铃薯变成手表呢?说出你的预测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0-19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题阅读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6 . 诺亚方舟(节选)

上帝后悔自己当初造了人,懊悔使他最终做出了严酷的决定:用洪水消灭人类和大地上的飞禽走兽。但他又舍不得将自己创造的生命全部毁掉,他决定保全个别生灵的性命,日后由他们重建一个和平、安宁的新世界。

诺亚一家受到了上帝的恩典。诺亚是一个正直、本分的人,他(     )能够与人为善、严格教子,(     )经常告诫身边的人不要作恶。上帝认为,诺亚是重建新世界时,人类是最合适的传宗接代者。上帝吩咐诺亚一家建造一条长三百英尺,宽五十英尺,高三十英尺的船,并收集一定数量的飞禽走兽。

诺亚和他忠实的工匠们用歌斐木造方舟(那条船的名字),白天黑夜地干。

然后,诺亚及其全家(三个儿子和三个儿媳)漫山遍野地搜寻动物,将它们安置到船上。

诺亚夫妇以及他们的三个儿子、儿媳一起上了船。

这天半夜,天开始下雨,连续下了四十个昼夜,大地都被淹没了。

诺亚及其家人,还有船上的动物是这场可怕的洪水过后所有幸存的生命。

后来,上帝大发慈悲。狂风吹散了乌云,阳光重新照耀着翻滚的波浪,如同创世之初一样。

一个星期过去了,方舟停在亚拉腊山上。

第二天,诺亚登上陆地,立即建起祭坛,向上帝献上祭品。

这时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巨大的彩虹,这是上帝给他忠实的仆人赐福的信号。

这样诺亚及他的家人再次成为农民与牧人,他们的生活平静而恬适。

(选自《悦读悦好 外国神话故事》)

1.在括号中填写恰当的形容词。
(       )的彩虹          (       )的生活
(       )的波浪          (       )的仆人
2.在文章括号中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并用关联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有关“诺亚方舟”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诺亚方舟”是一条长三百英尺,宽五十英尺,高三十英尺的船。
B.诺亚及其家人,还有诺亚他们搜集的动物在“诺亚方舟”上逃过了可怕的洪水,成为幸存者。
C.“诺亚方舟”是上帝赐给诺亚一家人的。
D.“诺亚方舟”是诺亚工匠们用歌斐木造的。
4.诺亚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诺亚一家受到上帝什么样的恩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0-06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题阅读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回答问题。

小兵张嘎(节选)

几天来,小嘎子那股高兴劲,简直没法形容。他又是跳,又是笑,又是打滚儿,又是竖在炕上"拿大顶";假若办得到,他早为自己唱一台戏了!

不几天,战士们都成了他的好朋友。他有的叫“哥”,有的叫“叔”,好象同宗连族,其实全是同志。大家原本喜欢他的聪明鬼仗,再加上他年纪小,天性快活,就愈发待他赤诚亲热,真个亲弟弟似的。正应了那句老话:“四海之内皆兄弟。”小家伙一进入这个大家庭,立即就扎了根了。

特别使小嘎子称心满意的,是他真的当了小侦察员!每到一个宿营地,部队刚一隐蔽好,他就先去村边上放哨巡风了。小小一个新战士,居然成了保障部队安全的眼睛。这使他在同志们面前,够多么显赫呀!这可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光荣!

1.从画线的句子中,我们能感受到小嘎子________的心情。
2.联系上下文,这里的“显赫”大体能用(     )代替。
A.威风B.权势滔天C.成果丰富
2021-09-18更新 | 200次组卷 | 4卷引用:二年级上册课文(五)单元主题课外阅读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8 . 阅读。

鸡毛信(节选)

海娃14岁,是龙门村的儿童团团长。

一天傍晚,海娃的爸爸交给他一封信,要他马上到三王庄去,送给指挥部的张连长。

海娃接过信一看,信角上插着三根鸡毛,知道这是一封顶重要顶紧急的鸡毛信。海娃揣好信,赶着羊群转过山崖,忽然看见西山顶上的“消息树”倒了。糟糕!山那边准是发现鬼子了。海娃想,这条小路不能走了,那就走大路吧。可是回头一看,大山口外面来了一队抢粮的鬼子。

鬼子越来越近。海娃着急了。把鸡毛信往哪里藏呢?他看着胖乎乎的羊尾巴,心头一动,就抢到前面抱着那只带头的老绵羊,把它尾巴根的长毛拧成两根细毛绳,把鸡毛信折起来,绑在尾巴底下。藏好以后,海娃把羊鞭甩得响响的,朝着鬼子赶过去。

1.这封信为什么叫鸡毛信呢?
__________________
2.鬼子来了,海娃把鸡毛信藏在了哪里?________从这里我们能看出海娃是一个______(A.机智  B.爱祖国)的少年。
3.海娃与鬼子相遇了,他是怎么成功脱险的?想一想,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9 . 阅读课内语段《忆读书》节选,完成练习。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②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③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       )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要强多了。

④《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⑤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

⑥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       )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己!

⑦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⑧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把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填入对应的括号内。
2.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一知半解:_____
无病而呻:______
3.选文作者按照什么顺序写了自己的读书经历,作者读了很多书,其中读现代文艺作品,作者的感受是什么?
_________
4.“宴桃园豪杰三结义”出自_____,作者______,这个情节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______,此人物的性格特点______
5.如果说: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那么,还可以把书比喻成_______
6.文中第一段划线句所说的读书方法你赞同吗?说说理由。
_________
7.相信你也读过好多书,推荐你喜欢读的书给大家,写出喜欢的理由。
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理解。

                                                                                                                    

1943年大年初一的下午,枣园又热闹起来了。主席和其他首长在小礼堂门前忙着接待客人。经过大生产运动,延安人民丰衣足食,心情特别愉快。

…………

小礼堂里并排放着两行桌子,上面铺着延安生产的粗线花条床单布,颜色十分鲜艳。花生、糖果、香烟、红枣、苹果摆了一桌一桌的。毛主席和几个老年人一起坐在中间那张桌子旁,主席笑着望望这边,望望那边,问大家年过得都好吧?大家说,主席好!枣园区的区长把大家一一给主席做了介绍……主席对大家说:“我们是老邻居,今天请大家到一起吃顿饭,希望大家不要客气,多吃多喝……”主席正说着,饭菜已经端来了。主席不断到各桌去劝酒,要大家多吃些。农民们也不断举杯向主席敬酒。整个小礼堂里,洋溢着一片欢笑。

1.试着给文章起一个标题,写在正文前的横线上。
2.画横线句子,描写了毛主席的(语言 外貌),从这句话,我们能感觉到毛主席对延安人民的(  )。
A.热情 B.冷淡
3.假如你是现场的一位农民伯伯,你有什么话想对毛主席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