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语段阅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6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1 . 课后提升。

登泰山观日出(节选)

泰山是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今年春节期间,我有幸登上泰山观看日出。

凌晨两点半,我开始登山。开始时路不算陡,我走得很快。一路上很寂静,除了夜风偶尔带来的松涛声之外,什么声音也没有。山势越来越陡,抬头望去,夜色中的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给人以“天有多高,山有多高”的感觉。

到了中天门,刚四点半,天还是黑黑的,我怕dān(担 耽) 误看日出,不敢停留,仍继续往前走。

到达对松亭时,天已微明。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虽有浓浓的云雾笼罩着,但山势依稀可biàn(辩 辨) ,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piāo(飘 漂) 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时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的四周竟是一片云海。

从对松亭往上,路更险峻了,我一步三喘地往上爬。猛抬头一看,南天门正在头顶上,山路宽一丈,像一匹瀑布从峭壁上直落而下。我扶住路边的铁栏杆,沿着窄窄的石板砌成的台阶,艰难地向上攀登着。

爬了几十级台阶,我实在累得不行,就坐下来休息。这时,几位老人拄着拐杖缓步走到我身旁。其中一位白胡须老大爷笑着对我说:“小伙子,累了吧?”我被大爷的精神所鼓舞,说了声“不累”就站起来,跟在他们后面继续向上攀登。

1.在文中横线上选出正确的字。
2.选文是按照 ______两条主线来叙述登泰山的过程的。
3.第四自然段画线的句子用了 ______的修辞手法;句子用 _________来比喻,写出了云雾 ______的特点。
4.仿造第四自然段画线的句子写一段话。(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
5.从作者登泰山的过程中,你能感受到东岳泰山有什么样的特点?除了东岳泰山,你还知道其他几岳吗?
________________
2 . 课内阅读。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1.“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这一句话表现了母亲(     
A.高兴B.通情达理C.爱买书
2.语段中画线的句子中连用了四个“立刻”,说明__________;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3 . 课外阅读。

故乡的冻梨(节选)

余平

故乡人做冻梨一般选用大白梨,做法也非常简单,只需把买来的大白梨洗净擦干,放在室外存储。在天寒地冻的故乡,只要冻上三四天,大白梨就变成外皮黑色的冻梨了。

吃冻梨时要有耐性,如同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样,若心急也一样品不出冻梨味。直接把冻梨拿着吃,咬在嘴里的梨像块冰,含也不是,咽也不是,嚼也不是,吐也不是。故乡人吃前都会把冻梨放到盛水的盆中化冻,他们把化冻叫成“缓”。待表面厚厚的冰层逐渐软化,再去除冰碴儿,冻梨此时已经软了。缓透了的冻梨果肉软滑,果汁甘甜,特别是饭后吃上几口,颇为惬意。

多年前离开了故乡去南方生活,每到冬天我就愈发怀念故乡冻梨的美味。我曾多次试着把大白梨放在冰箱的冷冻室,可这样做出来的冻梨不是在故乡风霜雨雪中完成蜕变的,吃在嘴里,虽说也绵软甘甜,但味道就是没有故乡的冻梨地道。原来,人的记忆可能会模糊、黯淡,但是人的味蕾永远不会欺骗和背叛,因为味蕾深处是故乡。

1.请你用简短的词语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冰箱里做冻梨,可是味道没有故乡的地道,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的“冻梨”牵绊着“我”的味蕾,牵绊着“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在你的生活中、记忆里,一定也有这样的事物,试着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上海·小升初模拟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现代文阅读   

我爱家乡的秋夜(节选)

①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②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颗颗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洒在细密的竹叶上,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洒在浓黑的小草上。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③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每夜幕降临,他们就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像男高音似的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这些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人们听着这美妙的曲声,带着微笑甜甜地进入梦乡。

④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柳条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要开始了。

1.用直线画出第②段的中心句。由此句可知,本段主要采用了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的手法,重点描写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景物。
2.用直线画出第③段的中心句。由此句可知,本段主要采用了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的手法,写了________声和________声。除了这些声音,还可能会有什么声音呢?发挥你的想象写一写。________
3.“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不可能出现在这幅水墨画中的是(    )
A.月光下的竹林
B.草原上奔驰的野马
C.一望无际的田野
D.迷人的柿子园
4.对短文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文中的静态描写主要借助视觉和想象,勾勒出家乡夜晚风景的美丽
B.文中的动态描写主要借助听觉,体现了家乡的夜晚充满生气
C.本文开头总体说家乡的秋夜是素雅、幽静的,第③段与开头表达的意思前后矛盾
D.本文主要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勾勒出了两幅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秋夜的热爱
2021-07-08更新 | 265次组卷 | 4卷引用: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主题阅读专项训练
5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莫高窟(节选)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
2.莫高窟彩塑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作者略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彩塑,详写了________
3.“________”一词概括了莫高窟壁画的特点,写出表现这一特点的句子: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段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了莫高窟,赞扬了________
6.为什么说“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6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面(节选)

“哦!您,您就是——”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不会错,一定是!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跳,我向四周望了望,可没有蹦出来。

他微笑着,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憎       )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变给了我们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顽       )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       )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他带着奖       )似的微笑,指着《铁流》对我说道:“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圆,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来便走出书店的门。

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特,我咬繁了牙,哼都不哼一声。我总是昂着头。我对自己说“

“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1.给短文中的加点字注音。
2.用“     ”画出短文中描写鲁迅外貌的句子。(一句即可)
3.短文中画曲线的句子说明鲁迅(          
A.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
B.对旧社会充满憎恨
4.“我”在种种艰苦和险恶面前坚强不屈的力量源泉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1-28更新 | 158次组卷 | 2卷引用: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主题阅读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7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舍先生(节选)

汪曾祺

北京解放前有一些盲艺人,他们沿街卖艺,有的还兼带算命,生活很苦。他们的“玩意儿”和睁眼的艺人不全一样。老舍先生和一些盲艺人熟识,提议把这些盲艺人组织起来,使他们的生活有出路,别让他们的“玩意儿”绝了。为了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他把盲艺人请到市文联演唱了一次。老舍先生亲自主持,做了介绍,还特烦两位老艺人翟少平、王秀卿唱了一段《当皮箱》。这是一个喜剧性的牌子曲,里面有一个人物是当铺的掌柜,说山西话;有一个牌子叫“鹦哥调”,句尾和声用喉舌作出有点像母猪拱食的声音,很特别,很逗。这个段子和这个牌子,是睁眼艺人没有的。老舍先生那天显得很兴奋。

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提倡——(         )     熟悉——(         )
2.用恰当的小标题概括该段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叙述了老舍的一件什么事?你认为老舍先生和本课中的鲁迅先生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1-26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主题阅读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8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鲁迅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莱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夹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岭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文中加点的两个“这里”具体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这句话运用__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蟋蟀们的声音____________,说明它们给泥墙根一带带来了无限的_____________,表现了“我”的____________心情。
3.画“﹏﹏”的句子运用了运用了多种感官来描写事物,请你从多角度出发分析一下这个句子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句子中的“似乎”和“确凿”矛盾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百草园的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9 . 阅读

材料一: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接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节选自《桂花雨》)

材料二:临近中秋节,故乡的采菱女便开始采“头朝菱”了。穿着各色衣裙的采菱女有的划一叶扁舟,有的荡一只水盆,穿行在绿色的“水巷”里。她们一只手掀起水淋淋的菱盘,另一只手的两个手指轻轻一掐,一只小小的菱角就采撷下来了。刚出水的菱角,鲜嫩、清甜,剥一只丢进嘴里□脆生生□甜津津的胜似苹果□柑橘。站在岸边的孩子们早已等不及了,走向凉冽冽的水里。采菱女见状,忙把“船”靠过去,抓一把菱角塞进孩子们的衣袋,孩子们这才欢天喜地地返回岸上。

每当这个季节,故乡的每一扇窗户里,都会飘着扑鼻的菱香,芬芳浓郁,和着夜雾,弥漫整个村庄。家家灶上煮着菱,大人小孩剥着菱。第二天一早,故乡的街头,推推担担,那一堆堆溢着清香的菱角,就一个劲儿诱惑你了。

而今剥着菱角,我又徜样在故乡的“水墨画”中了:我看到了池塘轻易散不开的浓雾……

(节选自《水墨菱塘》)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第一自然段都勾勒了一幅图画,请分别给它们起个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材料一中画“____”的部分,分析其中蕴含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材料二,给画“____”的部分加上标点。这里用了什么手法描写菱角的味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二的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
10 . 阅读理解。

达摩克利斯之剑

从前有个国王名叫狄奥尼修斯,他统治着西西里最富庶的城市叙拉古。他住在一座美丽的宫殿里,里面有无数美丽绝伦、价值连城的宝贝,一大群侍从恭候两旁,随时听从吩咐。

国王有个朋友名叫达摩克利斯,他常对国王说:“你多幸运啊,你拥有人们想要的一切,你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国王听腻了这样的话,有一天突然对达摩克利斯说:“你真的认为我比别人幸福吗?那么我愿意跟你互换身份。”

于是达摩克利斯穿上了王袍,戴上了金制的王冠,坐在宴会厅的桌边,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鲜花、美酒、稀有的香水、动人的乐曲,应有尽有,他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当他举起酒杯,突然发现天花板上悬着一把锋利的宝剑,尖端差点儿触到自己的头。达摩克利斯身体僵住了,笑容也消失了,脸色煞白,双手颤抖,不想吃也不想喝,只想逃出王宫,越远越好。

国王说:“怎么了,朋友?你怕那把随时可能掉下来的剑吗?它一直悬在我的头上,说不定什么时候什么人就会斩断那根细线。或许哪个大臣垂涎我的权力想杀死我,或许有人散布谣言让百姓反对我,或许邻国的国王会派兵夺取我的王位,或许我的决策失误使我不得不退位。如果你想做统治者,你就必须冒各种风险,风险永远是与权力同在的。”

达摩克利斯说:“是的,我知道了。除了财富和荣誉之外,您还有很多忧虑。请您回到您的宝座上去吧,我回我的家。”从此,达摩克利斯非常珍惜自己的生活。

1.理解短文内容并填空。
本文主要讲了达摩克利斯非常羡慕国王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国王跟他互换身份,达摩克利斯当了国王,却被___________________吓坏了;达摩克利斯终于明白_________________
2.狄奥尼修斯提出和达摩克利斯互换身份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达摩克利斯为什么不再羡慕国王,开始珍惜自己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风险永远是与权力同在的”这句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一个人拥有多大的权力,他就要负多大的责任
B.国王想告诉达摩克利斯,自己一点儿也不幸福,他不想当国王了
C.我们不要只看到别人拥有很多东西,还要想到别人为此付出了多少
D.和平与安宁背后往往存在着危险与不安
5.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主席说过这么一句话:“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
习主席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0-17更新 | 192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题阅读专项训练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