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语段阅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6 道试题
1 . 故事阅读。

沉默的小号(节选)

音乐学院演出厅背后的树林是浓浓的黑暗。他无声无息地坐在黑暗中的长椅上。

乐队正在演奏。演出大厅在夜的天光下,更显出一番神圣与高贵。它像一座高高的城堡。它本身就是凝固了的音乐。

有一阵,他的灵魂从黑暗中起飞,回到了这座巨大而深邃的大厅里。

柔和的灯光照着舞台。紫红色的天鹅绒帷幕。黑色的演奏服里露出雪白的衬衫领子。观众的额头在半明半暗的光线中发亮。音乐把他们带入天国,带入净土,也把他们带入幽静和欢闹。音乐是一种精灵。它在诱惑和启迪着人们的灵魂。在片刻之中,尘世消失了,一切丑恶和邪念皆遁去。剩下的只是一片干干净净的天真。

他演奏的是小号。

小号在暗色的背景下闪着古朴的亮光。小号的声音悠扬明亮,小号的声音单纯宁静。

他是乐团唯一的小号手。他的演奏是真正的,地道的。

他聆听着从那座“城堡”溢出的乐音:如潮,如云,如风,如雨,如秋之天空那般高远……

他追忆着从前。近来,他总是沉缅于这种追忆。

小号声从“城堡”中流入了夜空。

他不由得一阵神经质的颤抖。这个位置,本属于他。他感到愤怒,并有一种深刻的妒意。随即,便被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弄得心情一片悲凉。还有一丝纠缠不去的懊悔。

孩子寻过来了。

他看到了孩子。

孩子像盲人用脚尖试探路面一样慢慢地走过来。

“我并没有让你来找我。”

孩子尴尬地、畏畏缩缩地站在树下。

他站起来。他穿着一件过于宽松的风衣。

孩子的目光在夜色中黑亮黑亮地闪烁。

他走过来,拉起孩子的手,背对着演出厅,从黑暗走向黑暗……

——节选自曹文轩的《沉默的小号》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深邃:____________________
沉缅: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1)细读课文,理解“它”和“他”。“像一座高高的城堡。”中的“它”指_____;“在诱惑和启迪着人们的灵魂。”中的“它”指____;“无声无息地坐在黑暗中的长椅上。”中的“他”指的是______
(2)听着音乐,小号手的的内心发生怎样的变化?请你找出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理清人物的内心变化。
______——______——失落——悲凉——_______
3.“音乐把他们带入天国,带入净土,也把他们带入幽静和欢闹。”找出这句话中的一对反义词,想一想作者为什么用这样一对反义词来描写音乐?请结合生活体验谈一谈。
反义词:(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文章中划“ ”的语句,再借助下面的资料进行想象,把自己想象到的情景写下来,体会艺术之美。

资料:小号音色明朗响亮,非常锐利。不仅可以演奏振奋人心的旋律,而且能够演奏抒情的优美乐段。小号的中音区与高音区是最有表现力的音区,中音区力度变化幅度最大,低音区发音软弱,可以强奏,但需要特殊技巧,高音区效果最好,但音量不很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1-3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河北省昌黎县靖安学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 . 课外选读。

拇指姑娘(节选)

秋天到了,拇指姑娘的全部嫁衣也准备好了。

“四个星期以后,你的婚礼就要举行了。”田鼠对她说。但是拇指姑娘哭了起来,说她不愿意和这讨厌的鼹鼠结婚。

“胡说!”田鼠说,“你不要固执!不然的话,我就要用我的白牙齿来咬你!他是一个很可爱的人,你得和他结婚!就是皇后也没有他那样好的黑天鹅绒袍子!他的厨房和储藏室里都藏满了东西。你得到这样一个丈夫,应该感谢上帝!”

婚礼要举行了。鼹鼠已经来了,他亲自来迎接拇指姑娘。她得跟他生活在一起,住在深深的地底下,永远不能再看见温暖的阳光了,因为他不喜欢太阳。可怜的小姑娘感到非常难过,她不得不向太阳告别。

“再会吧,您,光明的太阳!”她说着,向空中伸出双手,并且向田鼠的屋子外面走了几步——因为现在大麦已经收割了,只剩下枯萎的茬子。“再会吧,再会吧!”她又重复地说,同时用双臂抱住一朵还在开着的小红花。“假如你看到了那只小燕子的话,请你代我向他问候。”

“嘀哩!嘀哩!”在这时候,一个声音忽然在她的头上叫起来。她抬头一看,这正是那只小燕子刚刚飞过。他一看到拇指姑娘,就显得非常高兴。拇指姑娘告诉他说,她多么不愿意要那个丑恶的鼹鼠做她的丈夫啊;她还说,她得住在深深的地底下,太阳将永远照不进来。一想到这点,她就忍不住哭起来了。

1.这段文字选自____(作者)的《____》一书。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倔强——(       )     储备——(       )   干枯——(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拇指姑娘要嫁人了,她的丈夫是_____,可是,她不愿意嫁给他,因为和他在一起就永远不能再看见______。但田鼠却说能得到这样一个丈夫应该感谢上帝,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     ”的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是(     
A.她不能向太阳告别。B.她必须向太阳告别。
C.她不知道该不该向太阳告别。
5.拇指姑娘向小燕子诉说痛苦之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请你预测一下后面的故事吧!
我的预测是: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预测策略)预测的。
6.童话故事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花园。整本书阅读中,我还读过童话故事《______》,我最喜欢故事中的_________,因为_________
2023-01-3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河北省昌黎县靖安学区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3 . 漫谈地震(片断)

那么,地震是怎样发生的呢?要说明这个,应先谈一下地球的结构。地壳可以大致比作一个鸭蛋的外壳,再往里是地幔,就好像鸭蛋的蛋清;最里面是地核,好像鸭蛋的蛋黄。地震都是发生在地壳里面,地壳中的岩石受到构造力的作用被挤压而变曲,倘如这个力很大,大于岩石的强度,岩石就会断裂或破裂,这就发生地震。这个震动以波动的形式向外传播,倘如传到地面,大的震动人能感觉到,小的得用灵敏仪器才能感觉到。

1.填空,了解地震的发生。
地震都是发生在____里面,岩石被挤压变曲就会_____,就发生地震。震动以______的形式传播,大的震动人能感觉到。
2.阅读片段,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
2023-01-3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重庆市渝中区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4 . 对比阅读课文《青山不老》与《脚下有泥土 心中有责任》,完成练习。

脚下有泥土 心中有责任

汽车蜿蜒盘旋,渐入青山深处。今年全国两会前,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谢德体马不停蹄,在重庆市江津区翻山越岭,调研土壤质量变化。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谢德体一直心心念念的就是保护青山、保护土壤。我国西南地区山多地少,耕地坡度大、产量低,机械化程度低,制约农业发展。同时,一些坡地未被良好利用,存在水土流失问题。“其实梯田比坡地更能保护水土,适度发展农业和保护土壤可以兼顾。”谢德体建议把坡耕地整修成水平梯田,进行宜机化改造,既能开发更多耕地,又能更好保护土壤。

留住土壤,还要净化土壤。谢德体认为,防治土壤污染要尊重客观规律,强调分类施治。对污染较重的土壤,不再种植粮食、蔬菜,改种花卉苗木等观赏性作物。

如今,谢德体足迹遍布重庆乃至西南地区。“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大的责任。在重庆,只要能叫得上名字的山,我基本都跑过了。”谢德体说。今年全国两会,谢德体带来了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建议。

(选自中国经济网   作者:刘新吾、常钦 网传时间: 2021-03-10)

1.根据文本内容,填空。
《青山不老》中的老人与《脚下有泥土 心中有责任》中的谢德体他们都对青山有着不解之缘。老人用一生_________了绿洲,堪称了不起的奇迹;而谢德体为_________青山,_________土壤而马不停蹄地奔波。虽然他们身份不同,老人是 _______________,而谢德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他们改造环境,造福人类的目标是一致的。他们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与青山同在。
2.《青山不老》中的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了奇迹的?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
3.《脚下有泥土 心中有责任》中谢德体为防治土壤污染、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心里是怎么想?又是怎样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老人与谢德体的事迹,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1-30更新 | 158次组卷 | 2卷引用: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主题阅读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5 . 阅读课外片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一天,我独自来到公园游玩。当我沿着石径小路往前走,迎面看见的是秋姑娘送给人们的最好礼物-菊花。这些美丽的菊花形状多样:有的大如绣球,有的花虽小却多如繁星,有的像圆球合抱,有的像一朵蒲公英,有的像狮子滚绣球,有的像悬挂的瀑布飞流直下,还有的像节日的焰火、像美丽的珊瑚,在微风中婀娜多姿……菊花的颜色五彩缤纷:红的似火,粉的像霞,黄的胜金,白的如雪……菊花旁边是一棵棵的一串红,火红火红的花朵整齐地排列在茎上,像一串串小鞭炮,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鲜艳可爱。右边是一排排的青松,叶子显得十分苍翠。在阳光下,更加郁郁葱葱,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这时,我闻到了一阵桂花的香味。“真香呀!”我情不自禁地赞叹起来。我急忙向飘出香味的地方走去。只见一棵桂树上那一朵朵香气扑鼻的小黄花遍布树枝,就像缀(zhuì)满一簇簇金黄色的小珍珠。

1.秋姑娘送给人们的最好的礼物是什么?(        
A.菊花B.一串红C.桂花D.青松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菊花的?(          )(多选)
A.形状B.香味
C.大小D.颜色
3.选段中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描写的?(        
A.时间变化B.事情发展
C.游览顺序D.总述与分述
4.“青松叶子显得十分苍翠,在阳光下,更加郁郁葱葱,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中的“旺盛”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抓住菊花来重点观察,表达出对菊花的喜爱和赞美。你能写出有关菊花的诗句吗?
题目:____
作者:_____朝代: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1-30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6 .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城市的标识(节选)

张抗抗

城市与城市之间,已经变得越来越像多胞胎了。

假如你在一个傍晚被掳掠到某地,你被关在一所封闭的房间里,仅仅依靠视线所及的建筑物和街道,你根本无法辨别自己的所在之处。你会发现这一座城市和另一座城市,它们彼此之间竟然是如此相像。

你迷失在被无数次复制过的城市里,你已找不到回家的路。

第二天天亮时分,你终于在楼角那儿,从太阳升起来的方向,发现了一棵树。

你知道那是一棵香樟树,北方没有香樟树,它立于江南,是杭州的标识。

后来你看见了一排树,整整一条街的两侧,宽大茂密的树叶,如一条长廊遮挡了阳光,马路被灰黑色的图案覆盖了,那是树叶的光影。你明白你是在南京,但也许是上海。全程遍布蔚为壮观的法国梧桐,就像一排排绿色的盘扣,将城市偌大的袍子扣紧了。

你看见了,街中央有一座绿色的小岛,垂挂着浅褐色的流苏样密密的枝条,构成一片完整的森林:那是榕树——你在福州或是广州。你看见婀娜苗条的椰树——你是在海口。你看见街边重重叠叠挺拔苍劲的油松——那是在长春。你看见一种树冠修整成一个圆球的矮树,那样的玲珑精致,那是你从未见过的圆冠榆——那是新疆喀什市特有的标识。

我们曾经千姿百态、各具风韵的城市,已被钢筋水泥、大同小异的高楼覆盖。最后只剩下了树,在忠心耿耿地守护着这一方水土。在日益趋同的城市形状中,它是唯一不可被替代的印记,不可被置换的标识。

也许有一天,树将成为城市的灵魂。

以心去爱我们城市的树吧,那是大自然留给我们最后的馈赠,也是城市仅存的个性了。

1.树不仅是城市的_______ ,更将是城市的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旨是唤起人们对树的爱护以及表达作者对自然的崇尚。
B.不要因现代文明而破坏我们的生存环境。
C.要爱护树木,这样我们生活的环境才会更美好。
D.城市与城市之间唯一的区别是树。
3.用“——”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4.作者列举我国城市所具有的树木的品种的目的是(       
A.突出树木所具有的旺盛的生命力,在任何城市都能生长
B.说明树木的生存范围广
C.显示出我国不同城市的不同风貌,流露出骄傲自豪之情
D.突出树是每座城市不可置换的标识
5.作者说城市与城市之间越来越像多胞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短文内容,请归纳出树对城市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1-30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主题阅读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与欣赏。

下雪的声音(节选)

金波

你听过下雪的声音吗?

下雪的声音是微弱的,微弱得几近无声。但是,如果你屏气凝神,还是会听到的。

那是怎样的一种声音啊!

像春风拂面而过的声音吗?不,春天来了,倏忽又去了;下雪的声音却是贴着你的耳畔,和你亲近着。

像小鸟展翅飞逝的声音吗?不,鸟儿永远是急匆匆的;雪花旋转着舞姿翩翩而至,袅袅婷婷,你必然会听到那伴舞的音乐了。

当你面对满天的玉片银屑纷纷扬扬飘落的时候,当你面对披着明净雪色的山野的时候,你似乎就会听到下雪的声音。

下雪的声音,好像有至亲好友窸窸窣窣地走来,伏在你的耳边窃窃私语,告诉你一个欣喜的消息。

下雪的声音,好像慈母的呵护,她用柔暖的胸怀拥着你。

啊,下雪的声音,与其以耳倾听,不如以心感受。

1.文中加点的满天的玉片银屑”指的是(    
A.雪花B.树叶C.玉片D.银屑
2.如果要给文中“好像有至亲好友窸窸窣窣地走来”中的“窸窸窣窣”换一个词,下列哪个词语最合适(    
A.偷偷摸摸B.蹦蹦跳跳C.匆匆忙忙D.轻轻悄悄
3.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鹅毛般的大雪从空中飘落下来。
B.下雪的声音,好像有至亲好友窸窸翠窣地走来。
C.当你面对披着明净雪色的山野的时候,你似乎就会听到下雪的声音。
4.下雪的声音不像“春风拂面而过的声音”因为_______________;也不像小鸟展翅飞逝的声音”,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雪的声音微弱得几近无声,我们怎样才能听到呢?(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喜欢下雪的声音吗?请说说理由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1-30更新 | 226次组卷 | 2卷引用: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主题阅读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人是微生物群居体(节选)》,完成习题。

人是微生物群居体(节选)

①你相信吗?你体内的大多数细胞并不是你自己的,甚至也根本不是人类的细胞,它们是细菌。我们的脚趾(zhǐ)上有肉眼看不见的线状真菌在生根发芽,我们腹部有重达1千克的细菌,我们的身体是由人类细胞、真菌、细菌和病毒组成的混合体,可以被看作是超个体或微生物群居体的一个最好例子。

②最近,伦(lún)敦(dūn)大学的科学家提出了上述观点,并阐(chǎn)述了人体内这些微生物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他们说,在我们的身体内,存在500多种不同种类的细菌,这些细菌组成了100万亿个细胞,外来的细胞大大超过了我们体内自身的细胞,我们自身的细胞只有几万亿个,所以可以得出结论,我们体内的基因大部分来自细菌。

③幸运的是,虽然这些细菌在分享我们的食物,但它们不会对我们造成伤害。实际上,细菌通常对我们的身体是有益的,它们通过与我们的免疫()系统紧密合作,帮助我们抵()御()疾病的侵扰。这项研究的负责人说:“我们已经知道某些时候很多疾病是由包括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引发的,生物群居体这个概念能帮助我们理解疾病的过程。”他相信这个方法运用于心脏病、某些癌(ái)症,甚至于一些神经疾病的研究。

1.人体大部分基因来自什么?(     
A.细胞B.真菌C.细菌D.病毒
2.以下观点哪些不是伦敦大学的科学家提出的观点?(     
A.人的身体是由人类细胞、真菌、细菌和病毒组成的混合体。
B.外来细胞超过了我们体内的细胞,自身细胞只有几万亿个。
C.人体内的细胞、真菌、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是相互作用的。
D.细菌在分享我们的食物,但这些细菌不会对我们造成伤害。
3.第③段中“分享”一词能否换成“吞噬”“抢夺”等词语?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状状提出了几个问题,请你给问题分类。
①这篇说明文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②为什么说我们体内的基因大部分来自细菌?
③人体内这些微生物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④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启发?
(1)针对文章内容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
(2)针对文章写法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
(3)针对启示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
A.②③        B.①        C.④
5.文中提到的“细胞”是什么?如果你无法解释,你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1-30更新 | 314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孟姜女哭长城》,完成习题。

孟姜女哭长城(节选)

丈夫被抓走之后,孟姜女放心不下,就一连几夜为丈夫赶做寒衣,要亲自去长城寻找丈夫。她爹妈看她那执拗的样子,拦也拦不住,就答应了。

孟姜女整理好行装,辞别了二老,踏上了寻夫之路。饿了,啃口凉饽停;渴了,喝口凉水;累了,坐在路边歇歇脚。有一天,她问一位打柴的白发老伯伯:“这儿离长城还有多远?”老伯伯说:“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是幽州,长城还在幽州的北面。”孟姜女心想:“就是长城远在天边,我也要走到天边找我的丈夫!”

孟姜女刮着风也走,下着雨也走。一天,她走得精疲力竭,浑身发冷。她刚想歇歌脚,咕咚一下子就昏倒了。她苏醒过来,才发觉自己躺在老乡家的热炕头上。大娘给她下了热汤面,煮了姜水,她千恩万谢,感激不尽。她出了点汗,觉得身子轻了一点,就挣扎着起来继续赶路。大娘眼含着泪花拉着她说:“我知道你找丈夫心切,可你身上热得像火炭一样,我能忍心让你走吗?你再看看你那脚,都成了血疙瘩了,哪还是脚呀!”孟姜女在大娘家又住了两天,病没好利索就又动身了。大娘一边掉泪,一边嘴里说着:“这是多好的媳妇呀!老天爷呀,你行行好,让他们夫妻团聚吧!”经过千辛万苦,孟姜女终于到了修长城的地方。

1.《孟姜女哭长城》是四大民间故事之一,下列选项中不是民间故事的是哪一项?(     
A.《牛郎织女》B.《梁山伯与祝英台》C.《白蛇传》D.《西游记》
2.最能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哪一项?(     
A.孟姜女把长城哭倒了。B.孟姜女去长城寻夫。C.孟姜女离家出走。
3.对孟姜女的评价最准确的是哪一项?(     
A.为了寻夫不顾一切,丝毫不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心上。
B.非常勇敢,什么困难都不怕。
C.特别执着,为了目标勇往直前。
2023-01-30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题阅读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10 . 阅读课外片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天空中,一群群大雁排成“人”字队伍,飞向远方,那是赞美人们的图画,也是告别的声音:“再见了!再见了!”

田野里,不同的音韵组成了一首交响曲。火红的高粱像一根根燃烧的火把,“沙沙沙沙”,好像在说:“我成熟了!我成熟了!”金黄的小麦笑弯了腰,“哗哗”“哗哗”,随着秋风有节奏地舞蹈着,金色的海洋在涌动,麦浪飘香,带给了我们成熟的消息。蟋蟀在它的舞台上用心地演奏着,“瞿瞿”“瞿瞿”,一声高,一声低,一声嘹亮,一声暗哑,像是一首告别的歌曲!

1.根据文段填空。
高粱的声音,“沙沙沙沙”,好像在说:“我成熟了!我成熟了!”
(1)小麦的声音,________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_____
(2)蟋蟀的声音,________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_____
2.选段第二自然段主要是围绕着哪句话写的?请你用横线划出来。
3.你还会听到哪些声音?请根据要求写一写。
雨声:________            雷声:________
汽车喇叭声:_______     狗叫声:________
2023-01-30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专项训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