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
全国 高一 单元测试 2020-02-08 25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反应原理、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1. 已知:2Fe2++Cl2===2Fe3++2Cl;HClO+HCl===Cl2+H2O;2Fe3++Cu===2Fe2++Cu2+;Fe+Cu2+===Fe2++Cu,下列各组物质氧化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
A.Fe3+>HClO>Cl2>Fe2+>Cu2+
B.HClO>Cl2>Fe3+>Cu2+>Fe2+
C.Cl2>HClO>Fe3+>Cu2+>Fe2+
D.HClO>Fe3+>Cl2>Cu2+>Fe2+
单选题 | 容易(0.94)
名校
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溶液均一、稳定、透明,不是分散系
B.“冰水混合物”是一种分散系
C.分散系有的是纯净物,有的是混合物
D.分散系都是混合物,按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的组合可能有9种方式
单选题 | 适中(0.65)
3. 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在分类上不同,这个反应是
A.S+O2=SO2B.Na2CO3+CO2+H2O=2NaHCO3
C.NH4HCO3=NH3↑+CO2↑+H2OD.CO2+C=2CO
4. 粘土胶体溶液中,粘土粒子带负电,为了使粘土粒子凝聚,下列物质中用量最少但最有效的电解质是(        
A.磷酸钠B.硫酸铝C.氯化钡D.硫酸钾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5. X、Y、Z、W各代表一种物质,若X+Y=Z+W,则X和Y的反应不可能是
A.盐和盐的反应B.酸与碱的反应
C.碱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D.酸性氧化物和碱的反应
2020-11-10更新 | 1432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6. 盐是一类常见的物质,下列物质通过一步反应可直接形成盐的是
①金属单质 ②碱性氧化物  ③非金属单质  ④酸性氧化物  ⑤酸   ⑥碱 
A.①②③B.①④⑥C.②⑤⑥D.全部
2020-10-22更新 | 701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5-2016学年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分校高一上抽考化学试卷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7. 对于反应3Cl2+6NaOH(热)=5NaCl+NaClO3+3H2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l2是氧化剂,NaOH是还原剂
B.被氧化的氯原子和被还原的氯原子的质量之比为5∶1
C.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氧化剂的得电子数与还原剂的失电子数之比为5∶1
2021-10-23更新 | 1181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洛社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在空气中,有下列反应发生:①N2+O2═2NO;②2NO+O2═2NO2;③3NO2+H2O═2HNO3+NO;④2SO2+O2═2SO3;⑤SO3+H2O═H2SO4;⑥SO2+H2O═H2SO3;⑦3O2═2O3.其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⑦C.①②④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
10.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O2+OH===+H2O
B.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a2+2OH+CO2===CaCO3↓+H2O
C.碳酸氢钙溶液和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混合:+OH===+H2O
D.碳酸钙和盐酸反应:+2H===CO2↑+H2O
12. 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产物n(NO2):n(NO)=1:1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物中n[Cu(NO3)2]:n[CuSO4]=1:1
B.参加反应的n(Cu2S):n(HNO3)=1:5
C.反应中Cu2S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1mol Cu2S参加反应时有8mol电子转移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已知反应:①SeO2+4KI+4HNO3 =Se+2I2+4KNO3+2H2O;
②Se+2H2SO4(浓)=2SO2↑+SeO2+2H2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Se是氧化产物,I2是还原产物
B.反应②中浓H2SO4是氧化剂,SeO2是还原产物
C.反应①中每有1.0mol I2生成,转移电子数目为4NA
D.SeO2、H2SO4(浓)、I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SO4(浓)>SeO2>I2
单选题 | 容易(0.94)
名校
14. 下列各组物质中,第一种是酸,第二种是混合物,第三种是碱的是(  )
A.硫酸、Na2CO3•10H2O、Ca(OH)2
B.水、空气、纯碱
C.氧化铁、胆矾、生石灰
D.硝酸、食盐水、烧碱
15.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鉴别氢氧化铝胶体(无色)和食盐水,可以不用任何试剂
B.鉴别白糖水和食盐溶液,可以不用任何试剂
C.鉴别粉笔末与水、豆油与水组成的浊液,可以不用任何试剂
D.鉴别氯化钠溶液与硫酸铜两种溶液,可以不用任何试剂

二、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为了保护环境,应减少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排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可生成亚硫酸,那么二氧化硫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__________
(2)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
①亚硫酸钠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亚硫酸氢钠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硫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被氧气氧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
①三氧化硫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__________
②氧气属于电解质或非电解质吗?__________
(4)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生成硫酸氢钠:
①硫酸氢钠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硫酸氢钠是酸类物质吗?__________
2019-01-31更新 | 1553次组卷 | 9卷引用:贵州省从江县民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7. 以下6种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①Cu、②NaHSO4、③SO3、④H2SO4、⑤CaCO3、⑥Cu(OH)2;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填序号)。

三、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计算题 | 适中(0.65)
18. 在智利硝石矿层中含有碘酸钠,可用亚硫酸氢钠与其反应来制备单质碘,其化学方程式是2NaIO3+5NaHSO3===3NaHSO4+2Na2SO4+I2+H2O
(1)反应中______元素被氧化,_______是氧化剂。
(2)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
(3)反应产物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四、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某小组同学为探究H2O2、H2SO3、Br2氧化性强弱,设计如下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装置的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记录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操作吹入热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C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
(4)实验操作,混合液逐渐变成红棕色,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反思:
①有同学认为实验操作吹入的热空气,会干扰(5)中结论的得出,你认为是否干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操作,开始时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20.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Cl2、Br2、Fe3+的氧化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

(1)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整套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不足,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__
(2)用改正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_______

(3)因忙于观察和记录,没有及时停止反应,D、E中均发生了新的变化。D装置中:红色慢慢褪去。E装置中:CCl4层先由无色变为橙色,后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变成红色。
为探究上述实验现象的本质,小组同学查得资料如下:
i.Fe3+3SCN-Fe(SCN)3是一个可逆反应。
ii.(SCN)2性质与卤素单质类似、氧化性:Cl2>(SCN)2
iii.Cl2和Br2反应生辰BrCl,BrCl呈红色(略带黄色),沸点约5℃,它与水能发生水解反应,且该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iv.AgClO、AgBrO均可溶于水。
①用平衡移动原理(结合上述资料)解释Cl2过量时D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现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上述解释: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滴加___________溶液,若溶液颜色________,则上述解释是合理的。
②探究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
用分液漏斗分离出E的下层溶液,蒸馏、收集红色物质,取少量,加入AgNO3溶液,结果观察到仅有白色沉淀产生。请结合上述资料用两步方程式(离子或化学方程式不限定)解释仅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五、 添加题型下试题

21. 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
(1)若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物质中,能形成胶体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冷水                 B.沸水          C.NaOH浓溶液           D.NaCl浓溶液
(2)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
①甲同学的操作:取一小烧杯,加入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 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请评价该操作是否正确______
②乙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请评价是否正确______
③丙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为了使反应进行充分,煮沸10分钟,请评价是否正确________
(3)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操作利用胶体的性质是________
(4)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胶体粒子直径小于1nm                 B.胶体粒子带正电荷
C.胶体粒子作布朗运动                    D.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
(5)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________
A.Fe(OH)3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
B.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Fe(OH)3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
D.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6)若取少量制得的胶体加入试管中,加入硫酸铵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胶体的________
2019-12-07更新 | 894次组卷

六、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2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分别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用氢气还原氧化铜。____
(2)加热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____

七、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计算题 | 较易(0.85)
23. 已知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1)参加反应的HNO3和作为氧化剂的HNO3的个数比为________
(2)若有64 g Cu被氧化,则被还原的HNO3的质量是________
计算题 | 较易(0.85)
24. 用KMnO4氧化盐酸溶液,反应方程式如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若产生的Cl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56 L,计算:
(1)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__
(2)反应中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____
(3)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反应原理、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试卷题型(共 24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5
填空题
3
计算题
3
解答题
2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认识化学科学
2
化学实验基础
3
化学反应原理
4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20.94分散系
30.65分类方法的应用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40.85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
50.65分类方法的应用
60.65物质的转化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常见无机物的制备
70.65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与氧化剂、还原剂有关的计算
80.65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
90.85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
100.65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110.65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120.65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与氧化剂、还原剂有关的计算  基于氧化还原反应守恒规律的计算
130.65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140.94无机物质的分类
150.85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无机物的检验
二、填空题
160.65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电离方程式
170.94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
220.85氧化还原反应定义、本质及特征  单线桥、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三、计算题
180.65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单线桥、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230.85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计算
240.85单线桥、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四、解答题
190.65氯气与还原性化合物的反应  溴、碘的性质  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探究题
200.65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化学实验探究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物质性质的探究实验探究题
五、
210.65胶体的制备  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