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吉林 高二 阶段练习 2020-07-13 34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认识化学科学、化学与STSE、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反应原理、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双酚基丙烷(BPA,分子式为C15H16O2)可能降低男性及女性的生育能力。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BPA的摩尔质量是228 g·mol-1B.1 mol BPA中含有6.02×1023个分子
C.BPA属于有机化合物D.1 mol BPA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
2020-07-12更新 | 337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单选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2. 下列物质不可用作食品添加剂的是
A.谷氨酸单钠B.柠檬酸C.山梨酸钾D.三聚氰胺
2016-07-12更新 | 2021次组卷 | 10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海南卷精编版)
3.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A.NH4Br的电子式:B.S2-的结构示意图:
C.乙酸的分子式:C2H4O2D.原子核内有l8个中子的氯原子:3517Cl
4.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A.NH4HCO3溶于少量的浓KOH溶液中:++2OH-=+ NH3↑+2H2O
B.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使沉淀完全:2Al3++3+3Ba2++6OH -=2 Al(OH)3↓+3BaSO4
C.向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2Fe2++4Br-+3Cl2=2 Fe3++2Br2+6 Cl-
D.醋酸除去水垢:2H++CaCO3=Ca2++ CO2↑+ H2O
单选题 | 容易(0.94)
名校
解题方法
5. 已知下列电子排布图所表示的是元素的原子,其中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的是
A.B.
C.D.
2021-05-28更新 | 1599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4届四川省富顺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单选题 | 容易(0.94)
名校
6. 下列离子中外层d轨道达半充满状态的是
A.Cr3+B.Fe3+C.Co3+D.Cu+
2019-01-30更新 | 1949次组卷 | 28卷引用: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复习单元测试
7. NA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A
B.常温下11.2 L甲烷气体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0.5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氨水含有NH3分子数为0.1NA
D.标准状况下,22.4 L氧气、氮气和CO的混合气体中含有2NA个原子
2020-07-1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8. NA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3.2 g 18O2所含的原子数为0.2NA
B.标准状况下,18 g H2O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NA
C.室温下,8g CH4中含有5NA原子
D.常温常压下,1 mol CO2与SO2的混合气体中含原子数为2NA
2020-07-12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9. NA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常温常压下,18 g H2O与18 g D2O所含电子数均为10NA
B.相同质量的CO与N2,所含分子数、原子数均相同
C.17 g —OH与17 g OH-所含电子数均为10NA
D.30 g SiO2中含有硅氧键个数为1NA
2020-07-1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11. NA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30 g甲醛中含有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NA
B.56 g乙烯中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12NA
C.78 g苯中含有3NA碳碳双键
D.14 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氢原子数目为2NA
2020-07-1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12. NA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L 3.0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的数目为0.3NA
B.1.0 L 0.1 mol·L-1的NaHSO4溶液中,阳离子的数目之和为0.2NA
C.25 ℃时,pH=13的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1NA
D.1 L 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所含氧原子数目为0.3NA
2020-07-12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13. NA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0mL 12mol·L1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B.56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NA个SO2分子
C.2mol SO2和1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混合物中SO3的分子数小于2NA
D.标准状况下,22.4L NO2气体中所含分子数目为NA
2020-07-12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14. NA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6 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NA
B.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为NA
C.向FeI2溶液中通入适量Cl2,当有1 mol Fe2+被氧化时,共转移的电子的数目为NA
D.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
2020-07-12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15. 肼(N2H4)是火箭常用的高能燃料,常温下,为液体。一定条件,肼与双氧水可发生反应N2H4+2H2O2=N2↑+4H2O。用NA表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N2中所含电子的总数为5NA
B.标准状况下,22.4LN2H4中所含原子的总数为6NA
C.标准状况下,3.2gN2H4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0.6NA
D.若生成3.6gH2O,则上述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
2020-03-01更新 | 494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6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16. NA表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1 mol Fe在0.1 mol氯气中充分燃烧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B.0.1 mol乙烷和丙烯的混合物所含氢原子数目为0.6NA
C.64 g的SO2与足量的O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A个SO3分子
D.标准状况下,2.24 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1NA
2019-07-03更新 | 296次组卷 | 5卷引用:2019年7月1日 《每日一题》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背景的选择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7.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制备Fe(OH)3胶体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的FeCl3溶液中
B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
C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入稀硝酸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D比较水和乙醇中氢的活泼性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
A.AB.BC.CD.D
2016-12-09更新 | 5451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5-2016学年陕西省西安铁一中学高二下期末化学试卷
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8. 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A.称量B.溶解C.转移D.定容
2019-01-30更新 | 6807次组卷 | 163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江苏卷)
19. 取100mL 0.3和300mL 0.25的硫酸注入5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则该混合物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21B.0.26C.0.42D.0.56
2022-10-11更新 | 510次组卷 | 72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松江二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在t℃时,将ag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mL溶液,假设该溶液的密度为g/mL,质量分数为W,其中含有NH4+的物质的量是b 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中c(OH-)=mol/L+c(H+)
B.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C.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D.向上述溶液中加入VmL水,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0.5W
2019-09-03更新 | 533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2届高三上学期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专题综合测试(苏教版)
21. 某位同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
A.所用NaOH已经潮解
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
D.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2.4g NaOH时误用了“左码右物”方法
2021-09-18更新 | 649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1-2012学年甘肃省兰州市兰炼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22. 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ρ=1.84g·cm-3)配制250mL1.84mol·L-1的稀硫酸,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将蒸馏水缓慢注入盛有一定量浓硫酸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至冷却
B.必需的定量仪器有50mL量筒、250mL容量瓶和托盘天平
C.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25.0mL
D.先在容量瓶中加入适量水,将量好的浓硫酸注入容量瓶,再加水定容
2020-08-23更新 | 678次组卷 | 8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二、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3. 合成氨工业生产中所用的α­Fe催化剂的主要成为FeO、Fe2O3
(1)某FeO、Fe2O3混合物中,铁、氧的物质的量之比4∶5,其中Fe2与Fe3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
(2)当催化剂中Fe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其催化剂活性最高,此时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保留2位小数)。
(3)写出由C(炭粉)与Fe2O3在高温下反应制备α­铁触媒的化学方程式(另一种产物可溶于水)_____
(4)为制得这种活性最高的催化剂,理论上应向480 g Fe2O3粉末加入炭粉的质量为_____,生成实验条件下CO2的体积为_____(假设此实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4 L·mol-1)。

三、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易(0.85)
名校
24. 在实验室利用胆矾晶体和烧碱溶液制备氧化铜固体,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①混合;②过滤;③加热分解;④溶解;⑤洗涤。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2)步骤②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
(3)在实验中多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有三个,是_________________
2020-07-1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名校
25. I.下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X溶液中混有少量Y,提纯X的操作_______
(2)若Y溶液中混有少量的X,提纯Y的操作______
II.已知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所示,该“84消毒液”通常稀释100倍(体积之比)后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84消毒液
有效成分 NaClO
规格 1 000 mL
质量分数 25%
密度 1.19 g·cm-3
(1)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______mol·L-1
(2)某同学取100 mL该“84消毒液”,稀释后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c(Na+)=_____mol·L-1
(3)该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 mL含NaClO质量分数为25%的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填字母)。

A.如图所示的仪器中,有三种是不需要的,还需要一种玻璃仪器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烘干后才能用于溶液配制
C.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可能导致结果偏低
D.需要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为143.0 g
(4)“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人员用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配制2 L 2.3 mol·L-1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
①所配制的稀硫酸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1
②需用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mL。
2020-07-12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四、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6. 碳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回答下列问题:
(1)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可用_______形象化描述。在基态14C原子中,核外存在_______对自旋相反的电子。
(2)碳在形成化合物时,其键型以共价键为主,原因是_______
(3)CS2分子中,共价键的类型有___,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写出两个与CS2具有相同空间构型和键合形式的分子或离子___
(4)CO能与金属Fe形成Fe(CO)5,该化合物的熔点为253K,沸点为376K,其固体属于__晶体,1mol Fe(CO)5有σ键__NA
(5)碳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石墨烯与金刚石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

①在石墨烯晶体中,每个C原子连接___个六元环,每个六元环占有___个C原子。
②在金刚石晶体中,C原子所连接的最小环也为六元环,每个C原子连接__个六元环,六元环中最多有___个C原子在同一平面。
2020-07-12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五、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7. 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d与c同族;e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1)b、c、d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填元素符号),e的价层电子轨道示意图为__
(2)a和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分子呈三角锥形,该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___(填化学式,写两种)。
(3)这些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分子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的酸是__;酸根呈三角锥结构的酸是___。(填化学式)
(4)e和c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如图,则e离子的电荷为__

(5)这5种元素形成的一种1:1型离子化合物中,阴离子呈四面体结构;阳离子呈轴向狭长的八面体结构(如图所示)。该化合物中阴离子为__,阳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__;该化合物加热时首先失去的组分是__,判断理由是___

(6)用晶体的X—射线衍射法对e的测定得到以下结果:e的晶胞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如下图),已知该晶体的密度为9.00g·cm-3,晶胞中该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e的原子半径为________cm(阿伏加 德罗常数为NA,要求列式,下同)。晶胞中原子的体积占晶胞体积的百分率为__________
2020-07-1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认识化学科学、化学与STSE、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反应原理、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试卷题型(共 27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2
计算题
1
解答题
3
填空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认识化学科学
2
化学与STSE
3
物质结构与性质
4
化学实验基础
5
化学反应原理
6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94无机物与有机物  摩尔质量  气体摩尔体积
20.94人体健康基本维护  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  食品添加剂
30.65有关粒子结构的化学用语  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
40.65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50.94能量最低原理  泡利原理  洪特规则  轨道表示式
60.94洪特规则
70.94结合气体物质与NA相关推算
80.85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求算  结合气体物质与NA相关推算  结合物质结构基础知识与NA相关推算  以N=m·NA/M为中心的有关基本粒子的推算
90.85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结合物质结构基础知识与NA相关推算
100.65物质的分离、提纯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化学方法  物质分离、提纯综合应用
110.94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结合物质结构基础知识与NA相关推算
120.65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与溶质成分有关的计算  盐类水解规律理解及应用
130.85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结合气体物质与NA相关推算  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物质的量的运用
140.65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与NA相关推算
150.85结合气体物质与NA相关推算  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与NA相关推算  结合物质结构基础知识与NA相关推算  与氧化剂、还原剂有关的计算
160.85根据n=m/M进行相关计算  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与NA相关推算  以N=m·NA/M为中心的有关基本粒子的推算  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物质的量的运用
170.65物质的分离、提纯  常见物质的制备  化学实验基础操作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180.65仪器使用与实验安全
190.65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溶液混合的有关计算
200.65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依据物质的量浓度公式的基础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与溶质成分有关的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溶液稀释的有关计算
210.8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的误差分析
220.8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操作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的仪器
二、计算题
230.65铁的氧化物  物质含量的测定
三、解答题
240.85过滤  常见无机物的制备实验探究题
250.65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溶液配制有关计算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的误差分析  蒸发与结晶实验探究题
270.4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考查  电离能变化规律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应用  利用杂化轨道理论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结构与性质
四、填空题
260.65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考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