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小学语文综合库 > 阅读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体裁 > 历史故事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 题号:22306079

课内阅读。

同学们想把下面的文段拍成微电影,请你读一读,完成拍摄任务。

蔺相如看秦王存心侮辱赵王,便向前走了几步,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希望您能击缶助兴。秦王很生气,拒绝了。蔺相如再次上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秦王左右的卫士想杀了蔺相如,但蔺相如怒目圆睁,厉声呵斥,卫士竟不敢上前。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

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国的大臣不甘心,继续发难,但蔺相如毫不示弱,直到会面结束,秦王也没占到便宜。秦王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

1.如果给这部微电影起个名字,可以是 __________
2.画线句子是微电影要刻画的重要镜头,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半部分是对蔺相如的语言描写,演员要读出威胁、决绝的语气。
B.“怒目圆睁”是对蔺相如的神态描写,演员表演时眼神要表现出怒气与威慑力。
C.卫士是情节中的次要人物,“卫士竟不敢上前”这一部分可有可无。
D.这个镜头主要表现了蔺相如面对强大的秦王,不惧强权、不畏生死的高大形象。
3.微电影增加了赵王在会面结束后给大臣封赏的情节,请你补全赵王的话。

赵王:此次会面,蔺爱卿和廉将军都功不可没。蔺爱卿 ______,廉将军 _____,你们二人分工合作,我赵国才得以保全。

【知识点】 历史故事解读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理解。

晏婴劝谏

①晏婴和齐景公及群臣到纪国的纪地游览,手下人无意中捡到了一个精美的金壶,献给景公。那金壶的内壁还刻着“食鱼无反,勿乘驽马”八个大字。齐景公看了看,故作聪明地解释道:“吃鱼不吃另一面,是因为讨厌鱼的腥味;骑马不骑劣马,是嫌它不能跑远路。”众人无不随声附和,赞叹齐景公理解得很深刻。晏婴在一旁说道:“臣觉得这八个字里面包含的是治国的道理。‘食鱼无反'是告诫国君不要过分压榨百姓;‘勿乘驽马’是告诫国君不要重用那些无德无才的人。”齐景公有些不服,于是反问:“纪国既然有这么好的格言,为什么还亡国了呢?”晏婴答道:“臣听说,君子们的主张应该高悬于门上,牢记不忘。纪国却把它们放在壶里,既不能经常看见,也不能对照着去做,能不亡国吗?”齐景公若有所悟,对随从的大臣说:“大家要记住金壶里的格言。”

②齐景公在牛山上游览的时候望着都城,泪流满面地说:“美丽的国都啊,草木多么茂盛!为什么随着时光的流逝,万物都要死亡呢?假若从古到今没有死亡,那么我将到哪里去呢?”他的两个大臣也跟着流泪:“我们依靠君主的恩赐,饭菜可以吃饱,车马可以乘骑,看见死亡临近,禁不住都很悲伤,何况我们的君主呢?”

③齐景公看晏婴在一旁冷笑,便问道:“我和大臣触景伤情,有什么值得你发笑呢?”

④晏婴说:“假如贤明的君王不生老病死,那么您此时只会在农田里,哪里还会有时间触景伤情呢?正是因为一个人离开了君位,才有机会让另一个人被立为君,也才有机会轮到您当上国君,可笑您身在福中不知福。您却为自己即将死亡而悲伤哭泣,这是很不仁不义的啊!我对不仁不义的君王及讨好巴结的大臣怎能不讥笑呢?”

齐景公听了十分惭愧,举起酒杯来自己罚自己的酒。

1.请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并写在括号内。
稀疏—(        )乞求—(        )昏庸—(        )
2.文章主要讲了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晏婴认为“食鱼无反”是告诫国君______________,而“勿乘驽马”则是告诫国君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晏婴认为纪国将格言放在壶里,不能看见也不能照着去做,所以会亡国。
B.由于惧怕齐景公,大臣们对于齐景公的言论不得不恭维附和。
C.面对晏婴的两次劝诫,齐景公都能够听进去并有所领悟。
5.文章结说“齐景公听了十分惭愧”你觉得齐景公惭愧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3-07更新 | 3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课内阅读。

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要进行一场比赛。

他们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要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 田忌觉得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赛马场。这时,田忌抬头一看,人群中有个人,原来,是自己的好朋友孙膑。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我有办法准能让你赢了他。你就按照我的办法办吧。”一声锣响,比赛开始了。 孙膑让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场输了。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孙膑让田忌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 齐威王有点心慌意乱了。第三场,田忌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了。

1.填空。
第一次赛马
田忌齐威王
(     )(     )
(     )(     )
(     )(     )

(              )输了
2.填空。
第二次赛马
田忌齐威王
(     )(     )
(     )(     )
(     )(     )

(            )赢了
2016-11-25更新 | 3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课外阅读。

虎门销烟

1839年6月的一天,广州城沸腾起来了。城门边张贴着一张大布告,人 们纷纷前来观看。有人大声读着:“钦差大臣林则徐,遵照皇上御旨,于6月 3日在虎门滩将收缴的洋人鸦片当众销毁,沿海居民和在广州的外国人,可 前往观瞻……”老年人边听边点头,笑呵呵地捋着胡须;青年人兴奋地挥着拳 头,赞不绝口;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 大烟了,快到虎门滩去看哪!”

6月3日那天,成群结队的百姓,穿着节日盛装,敲锣打鼓,起劲地耍着 狮子舞着龙;孩子们用竹竿挑着一串串鞭炮,辟里啪啦,震耳欲聋。浩浩荡荡 的人流,从四面八方向虎门滩涌去。

虎门滩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虎门滩高处,挖了两个十五丈见方的销烟池。池子前面有一个涵洞,直 通大海;后面有一条水沟,可以往里灌水。池子周围搭了几个高台,林则徐等 文武官员,在高台上监督销烟。

销烟民夫先把池子灌上水,然后把一袋袋海盐倒入池内,又把每包烟土 切成四块,扔进水里,等烟土泡透后,再把一担担生石灰倒进池子里。不一会 儿,池子像开了锅似的,黑色的鸦片在池子里翻来滚去,一团团白色烟雾从池 子里往上蒸腾,弥漫了整个虎门滩。围观的群众欢呼雀跃,在雷鸣般的欢呼 声中,通向大海的涵洞被打开了,销毁的鸦片被咆哮的海水卷走了。

许多外国商人看到这惊心动魄的场面,都非常震惊。他们恭恭敬敬地走 到林则徐的台前,摘下帽子,躬身弯腰,以示敬畏。林则徐对他们说:“现在你 们都看到了,天朝禁烟极严。希望你们回去以后,转告贵国商人,从此要专做 正当生意,不要违犯天朝禁令,走私鸦片,自投罗网。”商人们垂手敬听,连声 称是。经过二十三天,近两万箱鸦片被全部销毁了。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 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1)原形容水势广阔浩大。后多形容声势雄壮,规模宏大。(                    )
(2)连水都流不出去。形容极度拥挤或包围得严严实实。        (             )
(3)使人神魂震惊。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至极。     (                  )
(4)自己垂下双手,恭恭敬敬地听讲。            (               )
2.第五自然段中具体写了销烟的过程和方法,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老百姓为什么会如此开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虎门销烟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1-25更新 | 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