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走进生命世界 >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1 题号:18060023
实验探究:黄精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价值较高,常生长于林下、灌丛或山坡阴处,在我国多个省份都有人工种植。
科研人员为了探究遮阴对黄精光合作用的影响,设置了5个不同程度的遮阴处理,分别为R1(不遮阴,全光照)、R2(遮阴20%,1层遮阳网)、R3(遮阴40%,2层遮阳网)、R4(遮阴60%,3层遮阳网)、R5(遮阴80%,4层遮阳网),然后在黄精开花期对各组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和统计分析(如图,单位略),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如图1,黄精的根状茎为常用中药“黄精”,通常2-4朵花合在一起形成花序,在分类上属于______植物(填“被子”或“裸子”)。黄精的种子呈球形或者扁圆状,包括了种皮、胚和胚乳,叶脉为平行脉,由此判断它属于______植物(填“双子叶”或“单子叶”)。
(2)由材料可知,科研人员重点探究的是______(填一种非生物因素的名称)对黄精光合作用的影响。
(3)科研人员在开展探究实验时,用来栽种的黄精根茎芽形状、大小基本一致,这体现了_______的实验原则。每个实验的组别都设了3个重复,这是为了__________
(4)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光合作用的速度_________。在设定的不同组别中,遮阴程度为_____% 的组别最有利于黄精有机物的积累。结合图3,我们可以推断原因可能是气孔开放程度高,光合作用所需的________充足。综合以上数据图我们还可以推导,光合作用速度快时,蒸腾作用的速度可能__________
(5)由本实验探究可知,为了提高产量,我们种植黄精时可以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科研人员为研究慢性肾病患者的盐代谢功能,进行了如下实验。据图回答问题:

(1)血液流经肾脏产生尿液要经过那两个过程?____
(2)科研人员选取了正常组(20人)和患病组(20人),在实验开始前的48小时内,为正常组和患病组均提供含盐量相同的食物,并检测正常组和患病组每天通过尿液排出无机盐的量(如图一)。
①为正常组和患病组均提供含盐量相同的食物,目的是____
②分析图一,实验结果是____
(3)由图二可知,当人体每天排出无机盐量大于 2mg时,患病组肾动脉血压____(用“高于”、“等于”或“小于”填空)正常组。长此以往,这种现象会加重肾脏血液输送的负担,引起高血压等并发症。
(4)根据以上情况,科研人员尝试设计饮食调整方案。将患病组再平均分为2组,甲组给予正常饮食,乙组给予低盐饮食。一段时间后,测量甲、乙两组的肾动脉血压(如图三)。结合图三,为慢性肾病患者提出一条饮食建议:____
2024-05-09更新 | 8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在漫长的劳作实践中,结合植物的生长发育,加工、提炼而成的农耕社会的时间指南,体现了古人的生存智慧和生命哲学。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立春时节,正是植树的大好时节。植物的生活需要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由根尖的__________区吸收的。
(2)“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菜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的结构是图中的_______(填序号)。
(3)芒种,是个耕种忙碌的节气,期间正是北方收麦之时。小麦的灌浆期和成熟期__________作用非常旺盛,能产生大量的有机物用于籽粒的生长和发育。
(4)“立冬拔萝卜,小雪砍白菜”,小雪节气白菜基本停止生长。同学们为了探究提高栽培白菜的产量的方法,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在三个温室中分别种植相同数量、生长状况相似的大白菜幼苗,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情况如下表所示:

温室

二氧化碳浓度

5.0%

5.0%

0.2%

温度

20℃

15℃

15℃


①如果选择①②两组进行对照实验,能研究_________________对栽培大白菜产量的影响。
②种植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第②组大白菜比第③组长得茂盛,可以说明:在农业生态园中,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想提高温室里植物的产量,晚上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
(5)同学们将萝卜收获后,由于存放时间较长,结果萝卜变成空心,吃起来口感不好,即营养物质减少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2023-05-19更新 | 6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人体的肝脏位于右上腹,呈红褐色,质地柔软,在消化、解毒、免疫调节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关注肝脏的健康。

(1)肝脏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可以分泌________(消化液的名称),对脂肪起乳化作用。
(2)近年来,我国由酒精所致肝损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成为继病毒性肝炎后导致肝损伤的第二大病因。为研究酒精对肝脏的损伤情况,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取100只健康状况一致的同种小鼠,随机分为两组,编号A和B。
Ⅱ. A组小鼠每天灌胃2次54度白酒,第1-3周按8mL/kg灌胃,第4-7周按10mL/kg 灌胃,第8-16周按12 mL/kg灌胃,同时以10%的白酒为唯一“饮用水”。B组小鼠每天灌胃2次等量蒸馏水,饮用水为自来水。
Ⅲ.在第4、8、12、16周随机取样观察小鼠肝脏以及肝细胞的形态、结构,检测小鼠血清中反映肝功能的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① 实验中B组起_______作用。
②对肝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需要借助_______。通过观察发现,实验早期肝细胞以酒精性脂肪肝(肝脏细胞中出现脂滴)为主,而实验末期肝细胞出现肿胀,有不同程度的坏死。该结果说明随着饮酒时间的延长和饮酒浓度的增高,酒精对肝脏的损伤程度________
③酒精对小鼠血清中ALT和AST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由图可知,酒精处理后,小鼠血清中_______的含量增多更加明显。ALT和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肝细胞的________结构受到损伤后,通透性增加,会导致二者释放进入血液 ,因此可作为反映肝细胞受损程度的指标。
2020-07-12更新 | 1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