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走进生命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在某绿地公园中有一片独立封闭的人工景观湖,虫鸣鸟叫一派生机勃勃。景观湖中种植有金鱼藻、荷花、水葱等几种水生植物、湖中有鲫鱼、黑壳虾、夜鹭等动物,湖四周种植了香樟、棕榈、女贞等各种绿植。请回答:(横线上填写文字,方括号内填写编号)
(1)写出一例该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成分________
(2)在“水生植物→鲫鱼→夜鹭”这条食物链中,水生植物固定和储存的光能最多,夜鹭获得的较少,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有_______的特点。
(3)写出一例该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现象__________
在绿地公园中小申同学发现,同一株女贞向阳处和背阴处的叶片颜色有深浅区别。他想通过观察叶片的内部结构,来探究向阳处和背阴处叶片颜色差异的原因。
(4)若要观察女贞叶片的内部结构,可采用徒手切片法,挑选其中最_____(选填“薄”或“厚”)的切片材料制作成临时装片,理由是__________,从而便于观察。
(5)下图是女贞叶片内部结构示意图。小申在观察时发现,向阳处叶片的[   ]____中叶绿体数量更多,他推测这种结构上的差异更有利于向阳处的叶片进行__________
   
该景观湖属于封闭水域,水质的污染情况可能对生态系统有重大的影响,园林部门定期对景观湖进行治理。下表是小申探究景观湖治理前后水质变化实验的分组材料。
表探究实验的分组材料
组别
材料
A组B组C组
水样治理前水样30mL治理后水样30mL清水30mL
水蚤30只30只30只
(6)为了实验更加科学可靠,选用大小相似、活力相近的水蚤,遵循的实验设计原则是________。C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实验还需要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重复3次,其目的是__________
(7)水蚤身体分为头部和躯干部,具有外骨骼,附肢分节,属于__________动物。
(8)研究表明,通过向水体中投加适量的微生物,可以降解水体中过多的有机污染物。这些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生物成分中的__________
(9)有的市民会向景观湖中放生巴西龟等外来动物,你赞同这种做法吗?为什么?__________
2023-07-14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
2 . 某同学制作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生态瓶,模拟微型水生生态系统。请回答:

(1)该生态瓶的非生物成分有___(写一种);生产者是___, 消费者是___
(2)下表为该同学观察生态瓶变化时的记录情况,其实验观察方法属于___(选 填“直接观察”“间接观察”)。

项目(天数)

小鱼生活情况(存活数/条)

植物生活情况(存活数/颗)

水质(目测清澈程度)

第1天

10

3

第3天

8

3

+

第5天

5

3

++


(3)根据表中数据,第___天起生态瓶中有小鱼死亡,原因可能是___(写 出 1 项即可)。若想提高该生态瓶的稳定性,可以采用的改进措施有___
2023-01-0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练习生命科学试题
3 . 阅读下列资料,请回答:
材料1:据国际能源机构统计,目前全球50%以上的石油消费在交通领域。汽车作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排放温室气体和废气越来越严重。而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的废气排放系数几乎为零(见表1),发展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我国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举措。
表1   燃油汽车与电动汽车的废气排放系数(g/车·km)
排放物质燃油汽车排放系数电动汽车排放系数
甲醛0.870
CO246.500
NOx2.400
PM2.50.2240

材料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有关,某校学生在一广场周边进行空气采样,结果如下(见表2):
表2: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的关系

组别

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
(车流量最少)
上班时段(车流量大)中午
(车流量小)
下班时段
(车流量最大)
第1组19894397
第2组22833898
第3组20864199

(1)由于煤和石油的过度使用,造成温室效应,破坏了生态环境,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
(2)根据表1数据,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不使用传统燃油,________的排放量明显减少了,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3)根据表2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___________
(4)PM2.5经呼吸道到达肺,通过________外面缠绕的毛细血管进入循环系统,对人体危害极大。
(5)当PM2.5的浓度过高时,我们可以采取何种措施加强自身防护?(请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为我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6-03更新 | 27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2017年中考生物试题
4 . 锦鲤是一种观赏鱼类,泳姿优美,体色艳丽,深受人们喜爱。请回答:

(1)锦鲤的体形呈___,有利于___,这与其水中生活环境相适应。
(2)锦鲤的体表有___覆盖;锦鲤身体两侧具有感知水流方向、速度和测定方位作用的___
(3)锦鲤的偶鳍有___对,其功能是___
(4)为研究虾青素和辣椒红素是否有助于改善锦鲤体色。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A组

B组

C组

饲料处理方式

等量普通饲料+虾青素

等量普通饲料+辣椒红素

体表色泽相对值

红度

41.67

49.95

55.01

黄度

31.49

36.29

35.28

肌肉颜色相对值

红度

11.27

16.41

15.67

黄度

3.26

4.82

6.87


①3组实验选取的锦鲤体质健壮,数量、体色、大小等都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
②表格中A组“”处的饲料处理方式应为___,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
③综合表中实验结果可得出的实验结论为___
2023-01-0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练习生命科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资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5 . 请阅读以下资料:
资料一:小龙虾,原名克氏原螯虾,原产于美国。20世纪初,小龙虾随着货轮来到我国南京地区,并且在那里开始繁衍。近些年来水污染加重,好多原产的水产生物逐渐消失减少,但是小龙虾以它耐缺氧,耐重金属的特性在重度污染的水体中存活。因此人们对它的误解越来越深,认为小龙虾是一种极其肮脏的生物。其实,小龙虾能忍受污染的水质,但它们并不喜欢那样的环境。有学者专门做了实验,发现小龙虾更倾向于选择新鲜的食物,更喜欢清洁的水源,所以生活在污水中纯属被逼无奈。而且,小龙虾对环境的忍耐也有限度。如果水质差,小龙虾不仅繁殖困难,而且长得差,脱壳慢。在养殖条件下,如果水很脏,它们的活力就会显著下降,经不起长途运输,所以养殖户也会很注意水质维持。
资料二:实验观察是指在科学实验中,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研究对象,从而获取科学事实的一种研究方法。根据观察的手段和方法不同,实验观察可划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两种基本类型。
(1)根据以上资料和你所学的知识分析,经几十年扩散,小龙虾作为外来物种能成为全国性的、最常见的淡水经济虾类的主要原因,除了它耐缺氧、耐重金属,在污染的水中能够存活以外,重要原因还有_______________
(2)阅读了以上资料后,小闵同学进行了“不同水质对小龙虾的影响”的探究实验。请你帮他把下列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①取三个5升的水槽分别用1、2、3编号,各盛3升学校附近的清澈河水。再在1号水槽中注入30毫升10%氨水,在2号水槽中注入15毫升10%氨水,3号不做处理作为_______
②选择______________等相同的小龙虾分别放入三个水槽。
③小闵同学想要设计一个表格记录小龙虾的活动情况,请你帮助他把表格的第一行和第一列填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结果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⑤根据以上资料,请你推测,小闵同学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2024-01-3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宝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命科学试卷
6 . 为探究某些生态因子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见下表)。请回答:(横线上填写文字,方括号内填写编号)
             项目
实验编号
水质水草(枝)螺蛳(只)光照
1池塘水86+
2池塘水06+
3池塘水86
4池塘水82+

注:“十”代表阳光面,为可见散射光照射,“—”代表无光处。
(1)实验1~4模拟的生态系统中,非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两个)。
(2)每一个生态瓶均可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其中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实验[____]和实验[____],可以探究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比较实验1和实验3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水草在有____________的条件下,才能释放氧气。
(4)除了本实验探究的因子之外,还有哪些因子对螺蛳的生存会有影响?请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8-0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生命科学试题
7 . “公筷公勺”倡议一直是饮食文化的热点话题之一,使用公筷能否有降低病菌的传播风险,专家们为此专门开展了实验探究。
步骤1:实验小组在餐馆,一共点了6道菜。餐前均经严格的第一次无菌采样。
步骤2:每道菜分成两份,一份使用公筷,一份不使用公筷。参与人员交替着吃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的两组菜,最后每个菜都至少留下了25克后再进行第二次无菌采样。
步骤3:采集的样本通过冷链运到实验室,经过48小时的培育。再分别测试餐前、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用餐之后的菌落数。测试结果如下表。
菜名结果(cfu/g)
餐前餐后
公筷非公筷
凉拌黄瓜140001600045000
盐水虾160150220
干锅茶树菇1100460079000
炒芦笋3030530
咸菜八爪鱼60205000
香辣牛蛙60150560
注:efu/g是指每克待检样品培养出的菌落形成单位。
(1)专家是基于什么问题进行这项研究的?______
(2)每道菜分成两份的目的是为了进行______实验。
(3)餐前的凉拌黄瓜的菌落总数远高于其他菜的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A.未经过高温杀菌       B.黄瓜易滋生细菌
(4)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每一道菜“使用公筷”组均比“不使用公筷”组的菌落数明显______(多 /少),证明使用公筷______(能/不能)有效降低病菌的传播风险。据此,你对“使用公筷”的态度是______
8 .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探究。请回答:
实验材料:水生小动物,水草;能密封的玻璃瓶数个;凡士林,池水,不透光的盒子。
实验装置:将A、B瓶置于有光条件下,C瓶用不透光的盒子罩住(如下图所示)。

(1)在探究“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否有影响”时,应选择______瓶与B瓶进行实验,这符合实验设计的______原则,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
(2)生态瓶里不能装满水,要留出一定的空间,理由是______
(3)在A、B、C三个生态瓶中,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时间最长的应该是______瓶。
2023-04-2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11 生态系统-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帮(上海专用)
9 . 关于“水蚤对光照强度的反应”实验,请回答:
(1)设计对照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
A.所有的变量都相同B.所有的变量都不相同
C.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不相同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
(2)实验中,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需重复3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暗室中,用15瓦白炽灯在60厘米长的玻璃管一端照射10分钟后,原来均匀分布的水蚤发生了变化,得到以下数据:

0~3

3~6

6~9

9~60

1

62

17

1

0

2

52

21

7

1

3

73

7

0

0


请描述该实验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蚤对光照的反应行为,对水蚤生存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1-0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小李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将甲、乙、丙三套装置分别连接好,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15分钟,然后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室温为25°C的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中,放置几天,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模仿“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在实验前,要将装置中的肉汤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2)实验的结果是:_________装置中肉汤变质,_________装置中肉汤未变质。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丙两组实验中控制的单一变量是_________
(4)从“鹅颈瓶”得到启发,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_________消毒法。
2023-03-2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