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实验法是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之一,做实验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其正确的探究步骤是(       
①制定计划;②表达和交流;③得出结论;④提出问题;⑤作出假设;⑥实施计划
A.①②③④⑤⑥B.④⑤①⑥③②C.②⑤①⑥③④D.⑤①⑥③②④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       
A.有光、无光B.有光、无水C.干燥、湿润D.有空气、无空气
2021-11-07更新 | 1354次组卷 | 211卷引用:山东省滕州市鲍沟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生物国庆节作业题(一)
3 . 光合作用是植物重要的生理过程之一,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生存直接或间接依赖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同学们以金鱼藻为材料探究了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请据图分析:

操作步骤
①选取生长状况良好的金鱼藻,暗处理24小时后剪取顶部约4cm,放入装有碳酸氢钠溶液(1:1000的比例)的烧杯中。
②将烧杯置于灯架底层中部,将冷光灯管高度调至第3级,打开开关,待产生气泡并稳定1分钟后开始记录,记录1分钟内的气泡数量,关闭开关。
③再依次将冷光灯管高度调至第2级和第1级,打开开关,按步骤②的方法观察和记录气泡数量,得到下表:
光照强度
光照距离
①号金鱼藻
(个/分)
②号金鱼藻
(个/分)
③号金鱼藻
(个/分)
平均值
(个/分)
强(14cm)38624047
中(28cm)16273526
弱(42cm)452110

④完成上述步骤后将灯管保持在第1级放置四小时后,取出金鱼藻,将其放在图二装置中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观察现象。
(1)烧杯里出现的小气泡中的气体是_____,收集气体后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气泡数量越多说明光合作用强度越_____
(2)实验中灯管放置三个距离以改变光照强度,目的是_____
(3)根据表格的数据绘制出了如曲线图,得出结论:光合作用强度随_____而增加。
(4)图二甲、乙两烧杯中,_____烧杯中的液体是酒精,直到叶片变成_____色,取出叶片并清洗。
(5)步骤④中,如果滴加碘液后叶片变成_____色,说明金鱼藻光合作用产生了_____
4 . 取四株大小相同且叶数相同的植物嫩枝,在有光照的正常条件下,依下图所示的方法进行处理:


实验开始时,先将各个装置的重量调整至80g,其后每隔4h记录各个装置的重量变化。实验结果用上图表示:
(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植物的__________作用进行的部位,对照组是________组。
(2)曲线Ⅱ和曲线Ⅲ分别代表_______组和________组装置实验结果。
(3)比较分析上述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推断叶片下表面气孔的相对数量比上表面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