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荷“出淤泥而不染”。水滴落在荷叶上总是聚集在中央凹陷处,顺着荷叶表面滚落时会带走表面的灰尘和杂质,这一现象称为荷叶“自洁效应”。同学们收集资料并开展实验,探究荷叶“自洁效应”的原因。
(1)查阅资料发现:荷叶表面有一层蜡质,不溶于水但能够溶于物质甲。
实验一:将一片荷叶分为A、B两个区域,处理方法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A区域B区域
处理方法物质甲浸泡,5分钟后取出并擦干。
分别滴加清水,观察水滴在叶面上的状态。
实验结果
水凝聚成半球状水滴

水凝聚成球状水滴

①实验一的研究目的是探究荷叶______对“自洁效应”的影响。
②B区域起对照作用,处理方法为:______
③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到实验结论:______
(2)进一步研究荷叶表皮结构与“自洁效应”的关系。
实验二:触摸荷叶表面,略感粗糙。进一步制作荷叶横切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荷叶上表皮凸起,其上还有更微小的凸起,这些结构可以支撑水滴。

请你参考实验一,设计实验证明荷叶表皮结构与“自洁效应”的关系,写出主要步骤:______(可以使用文字、表格或流程图表示,2分),预期实验结果:______
(3)基于仿生学,荷叶“自洁效应”在生产、生活多领域广泛应用。
①根据图,分析防油不粘锅是如何模拟荷叶“自洁效应”的:______

②除不粘锅外,举出荷叶“自洁效应”应用的一个生活实例:______
2022-01-23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mm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
(1)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小鼠数量(只)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增长值(g/只)

20

数量多排列整齐

7.34

20

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数量少排列散乱

1.84

20

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基本消失

-0.12


①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______对小鼠消化系统的影响。
②实验中甲组起对照作用,其饲喂方式应为______
③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的______功能,导致他们体重增长值均下降。但乙、丙两组体重变化不同,表现为______
④为消除微塑料A对小鼠机体造成的损伤,进行了小鼠的恢复饲养实验。若小肠绒毛出现______的状态,则说明小鼠基本恢复正常。
(2)吸气时,微塑料还会经过______(填某结构名称)进入肺,较大的微粒停留在此,影响了肺部的______功能,较小的颗粒还可以通过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壁进入______,进而到达人体其他器官如肝脏,导致肝细胞中的______结构损伤,从而影响肝细胞的能量释放。
(3)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______
a.使用塑料制品的替代品                                 b.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
c.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d.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
2023-05-02更新 | 33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雾霾天气不仅会使大气能见度降低,还会引发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等疾病,威胁人类健康。雾霾中有多种成分,其中入肺颗粒物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它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排放的残留物。
(1)生活中,我们提倡用鼻呼吸,因为人的鼻腔前部生有鼻毛,可阻挡灰尘;鼻腔内表面黏膜中分布有______,可对空气加温;黏膜分泌黏液,使空气变得______
(2)雾霾随空气吸入人体时,肋间外肌和膈肌______(填“收缩”或“舒张”),肺扩张,使肺内气压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于是气体就进入肺部。
(3)为探究雾霾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某校科研小组开展“呼吸系统中不同部位颗粒物沉积情况”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

颗粒物直径(微米)

在人体的主要沉积部位

10

气管、咽、鼻、喉

5

支气管

2.5

细支气管、肺泡

据表可知,直径在______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更大。它们能够通过“鼻→______→细支气管→肺”的路径进入肺,直接影响肺的______功能。这说明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4)为了探究空气中入肺颗粒物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该科研小组进一步在城市主干道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表:

组别

入肺颗粒物(微克/立方米)

清晨(车流量最小)

上班时段(车流量大)

中午(车流量小)

下班时段(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

①在该研究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填“调查法”或“实验法”)。
②为减少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______
③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5)根据以上研究,请你为我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
4 . 镉是人体非必需的元素,自从1955年日本富山县发生闻名于世的骨病以来,镉污染及其防治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废电池处理不当也会污染水体和土壤。
(1)根据以上资料,请你提出一个想研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
(2)近年来我国多地再现镉含量超标大米的报道,为了解镉对生物体的影响,实验小进行了实验。实验过程和设计如下:
I. 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
II. 取若干只体重为100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等方面均良好且基本相同的小鼠。
III. 把小鼠随机平均分成5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E。
IV. 把配制的一定量溶液分别灌入小鼠的胃内,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培养。其操作和结果如下表:
组别灌胃液镉浓度灌胃液体用量实验小鼠数量48h死亡率
A0 mg/mL1 mL a 0
B0.015mg/mL_b_mL10只10%
C0.025 mg/mL1 mL10只20%
D0.035 mg/mL1 mL10只30%
E0.045 mg/mL1 mL10只40%

①根据以上内容,研究人员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置A组的目的是_______,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
③根据实验设计的原则,表中a为__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__。实验中的小鼠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需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④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浪费粮食是可耻的”,为了避免浪费,有人用“镉大米”喂鸡。请你结合生物学知识,你认为这种做法可行吗?请你说出依据。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依据________________
2021-12-20更新 | 29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上学期初中七年级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早在5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养蚕。下图是家蚕个体发育的几个阶段,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家蚕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______和成虫四个阶段。根据上图,家蚕发育过程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家蚕______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明显差别,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______变态发育。
(2)某同学将蚕一直养在黑暗的储物间里,蚕茧质量偏低。为了探究“光照是否会影响蚕茧质量”,该同学进行了如下研究:他将蚕分为3组,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组别

数量(只)

温度(℃)

光照长短(小时/天)

蚕茧质量(克/粒)

1

50

23~25

每天24小时自然条件

1.69

2

50

A

每天24小时全部光照

1.74

3

50

23~25

每天24小时( B

1.68


①表中字母所指的环境条件A为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
②测量蚕茧质量时,需多次测量,记录数据,取____________
③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光照条件为____________时,蚕茧质量最高。若要提高蚕丝产量,可人为适当延长家蚕发育的____________阶段。
2023-01-04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门头沟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实验探究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1.中国是茶的起源之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是中国流传很广的一个古代传说。茶的发现和利用始于原始氏族社会晚期,迄今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茶叶成分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 、肌醇等,有益健康。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一类主要活性成分,是包括儿茶素、花青素、黄酮与黄酮醇类等多酚化合物的总称。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症患者显著增多,并呈现年轻化的发展趋势。目前,治疗药物有别嘌醇等,但存在引起造血功能异常等副作用。科研人员为研究茶多酚对高尿酸血症降低尿酸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将 30只小鼠随机分成 3组,每天九点药物(已知对肝脏和肾脏无影响)灌胃增加尿酸水平后,十点开始进行如下操作:
组别灌胃处理
1模型组20ml生理盐水
2别嘌醇组20ml别嘌醇溶液 10mg/kg
3茶多酚组__a    2    ml多酚溶液 150mg/kg

连续实验7 天后获得如下两组结果:
结果1:茶多酚对小鼠血清尿酸含量的影响:

结果2:茶多酚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肝脏、肾脏的影响:
组别小鼠肝脏损伤指数小鼠肾脏损伤指数
1模型组5.431.69
2别嘌醇组105.761.91
3茶多酚组4.821.51

(备注:指数越大损伤越严重。)
(1)制作茶的原料主要是茶树的叶和芽,花青素、茶多酚主要存在于细胞的______(填结构)中。
(2)实验中设置模型组的作用是_______,实验组是______(填序号),请将实验操作的表格空白处补充完整:a_________
(3)通过结果1可知,茶多酚对小鼠血清尿酸有_________作用;从结果2可以看出用别嘌醇治疗对小鼠的________(填器官)损伤较严重。
2021-11-12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实验探究题 | 容易(0.94) |
7 . 龙爪稷又称鸡爪谷,是一种热带耐旱谷类作物,广泛分布于东半球热带亚热带地区,包括我国的海南、西藏和广西等地。为了研究龙爪稷的耐旱机理,科学家们做了如下实验:
①水杨酸在植物的生长发育、抗逆境胁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将等量(各100粒)的龙爪稷种子分别用不同浓度水杨酸(浓度分别为0.1mmol/L, 0.3mmol/L和0.5mmol/L)浸泡24小时,对照组用无菌水同样处理处理,然后将种子置于培养皿中于25℃培养箱中培养。
②对龙爪稷种子的发芽率进行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③统计经过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后,龙爪稷幼苗的鲜质量和叶绿素含量检测结果如下表: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水杨酸浓度(mmol/L)鲜质量(g/株)叶绿素总含量(mg/g)
00.0264.61
0.10.0387.38
0.30.0529.27
0.50.0335.70

(1)实验时选取龙爪稷种子的大小、色泽、饱满程度应______(填“相同”或“不同”)。该实验中,设置水杨酸浓度为0mmol/L的一组是为了______
(2)由图可知,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对龙爪稷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同,随着水杨酸浓度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呈______(填以下选项字母)的趋势。
A.先升高后降低B.先降低后升高C.升高D.降低
(3)在水杨酸浓度为______mmol/L 时,龙爪稷幼苗的鲜质量和叶绿素含量均最高,说明该浓度处理后,龙爪稷生长最好。
(4)水杨酸能影响植物体内物质A的含量。物质A含量越高,表明细胞膜受到的伤害越严重。因此,适当浓度的水杨酸处理龙爪稷后,叶片中物质A的含量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则能证实水杨酸具有增强龙爪稷抗干旱的能力。
2022-04-19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必刷卷02-2022年中考生物考前信息必刷卷(北京专用)
8 . 同学们设计模拟实验,探究食物中的蛋白质在人体不同消化器官(烧杯标签所示)内的消化过程,实验步骤和反应结束后物质的检测结果如下。
试管编号
蛋白质含量++++++++--+++++
(注:“+”数量越多,代表含量越高,“--”表示不含有)

(1)①号试管内加入蛋白液的量为______毫升;②号试管内加入的消化液是______;③号试管模拟的器官是______。各组的水浴温度均控制在37℃,是为了模拟人体的______内温度,以保证反应温度适宜。
(2)分析实验结果时,各组试管与______号试管相比,可知蛋白质被各消化液消化的程度。
(3)由实验结果可知:人体内能够消化蛋白质的器官有______
(4)不同器官内的蛋白质经过消化以后,产物能否被人体直接吸收?同学们依据“小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而大分子则不能”的原理,设计模拟实验进一步探究。分别将上述各试管内的有关液体,放入下图所示的装置中逐一进行实验:

请你选择:甲中应放入______(选填“A”或“B”);一段时间后,应检测______(选填“C”或“D”)处是否含有反应后的产物。
A.反应前的蛋白液   B.反应后的液体   C.甲   D.乙
9 . 生物小组的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并开展实验,研究两种培养方法对草履虫数量增长的影响。请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观察到的单细胞生物中,草履虫是(       
A.B.C.D.
(2)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纤毛摆动运动B.能够自己制造有机物C.通过表膜进行呼吸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3)实验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种培养方法应保持相同温度B.草履虫可以通过细胞分裂繁殖
C.密度过大会影响草履虫的生存D.一周时稻草培养液能获得更多草履虫
2023-01-04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的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增加城市中的绿地可以有效的缓解热岛效应,降低环境温度。请据图回答问题:

(1)如图1所示,植物吸收水分的器官是______,水分吸收进入植物体后,由输导组织中的______运输,该结构是由许多筒状的死细胞上下相连而成的,这些细胞只有______,没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且上下相邻细胞之间的横壁消失(或部分消失),形成一条连续中空的管道,植物体内各器官之间的该结构是相通的,使水和溶解在水中的______能够从根运输到茎,再运输到叶、花、果实等器官。
(2)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主要动力是______作用,通过这一作用,水分以______形式,通过叶片中的气孔散失到环境中,气孔的张开和闭合由保卫细胞控制,保卫细胞______(失水/吸水)时,气孔张开,反之,则闭合。
(3)研究人员对三种不同绿化类型的地表温度变化进行研究,该研究中实验变量是______,该实验的结果如图2所示,分析数据可知:三种绿化类型中降温效果最佳的是______类型。
(4)对于改善城市热岛效应,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___
2023-01-21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