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1 . 邵阳地区人们过春节时,有用糯米制作甜酒招待客人的习俗,但浸湿的糯米没有用完容易发霉变质。为了延长糯米的保存时间,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ABC
实验处理将晒干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20℃环境里将浸湿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20℃环境里将浸湿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15℃环境里
实验结果(一周后观察)不发霉发霉
(1)制作甜酒过程中,有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的步骤,这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中的_______步骤,酒曲粉末中的酵母菌和制作酸奶的菌种在细胞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
(2)预测C组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
(3)通过表中______两组的对照,可知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需要一定的水分。
(4)由以上实验可知,为了防止食品的腐败,应该将食品保存在_______条件下,以延长其保存时间。
2023-06-20更新 | 485次组卷 | 4卷引用: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单元测试·基础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
2 . 2023年全国爱耳日的主题是“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资料显示,全世界约有11亿青年因长时间佩戴耳机而存在噪音性听力损伤(听损)隐患。

   

(1)佩戴耳机听音乐时,声波经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图1中【⑤】_________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兴奋,经听觉神经传导,最终在_________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2)为了解耳机噪声造成的听损情况,科研团队对某大学31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从图2可以看出佩戴_________式耳机占比最多。图3是被调查学生在环境嘈杂时是否提高耳机音量与听损情况的统计,据此研究人员提出“在嘈杂环境中不建议提高耳机音量”的倡议,他们的依据是_________

   

(3)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起始听耳机年龄的人暴露在噪音下引起的听损风险情况,结果如图4。据图可知,起始听耳机年龄约为__________岁时,听损风险开始降为可接受风险。
(4)综合上述结果,请写出一条生活中保护听力的措施:__________
2023-05-24更新 | 445次组卷 | 3卷引用: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基础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
11-12七年级上·辽宁锦州·期中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       
A.有光、无光B.有光、无水C.干燥、湿润D.有空气、无空气
2021-11-07更新 | 1357次组卷 | 211卷引用:2018年秋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检测卷
4 . 酗酒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导致酒精性肝损伤等疾病,某学习小组查阅文献 后发现小柴胡颗粒有解酒功能,猜想小柴胡颗粒可能对酒精性肝损伤有缓解作用。为验证猜想,该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选择30只体重相当的雄性小鼠,经过处理,将30只小鼠标记 为A 组、B 组、C 组,A 组为健康小鼠, B 组和 C 组为酒精性肝损伤小鼠,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数量

处理方式

肝脏指数(mg/g)*

A组

10只

蒸馏水灌胃

52.00

B组

10只

蒸馏水灌胃

40.57

C组

10只

小柴胡颗粒溶液灌胃

48.36

注:肝脏指数=肝脏质量/小鼠体重
(1)设置 A 组的目的是______;B 组和 C 组作为一组探究实验,变量是______
(2)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实验结论______,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需要多次重复实验求______
(3)肝脏作为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有助于______(填营养物质名称)的消化。
(4)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对你的生活方式有何启发?______。(答一条即可)
2023-05-09更新 | 349次组卷 | 5卷引用: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单元测试·基础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每当大家放学回家准备吃东西时,爸爸妈妈都会叫大家先去洗手,而且提醒用香皂或洗手液洗,因为不洗手,手上会有很多病菌,用香皂或洗手液洗手清除病菌的效果会更好。为了验证这种说法,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培养皿组号

配制培养基

手部处理

取样

培养、观察

实验结果

A

配制牛肉汁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冷却待用

不洗手

用无菌棉棒分别在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在三组培养基表面

将三组培养皿放入适宜温度的培养箱培养,每天定时观察、记录,直到菌落不再增加

许多菌落

B

只用清水简单冲洗

少数菌落

C

用清水和香皂洗手

无明显菌落


(1)该兴趣小组要探究的问题除了用清水洗手是否能有效清除病菌外,还有:______
(2)A组在此实验中起______作用。
(3)兴趣小组在实验时,ABC三组都准备了4个培养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4)用无菌棉棒对手心取样时,要求A、B、C三组取样面积相同,其目的是保证______
(5)根据实验结果,请给同学们提出合理的建议:______
2022-10-10更新 | 38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三章至第五章 细菌、真菌、病毒(A卷·知识通关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八年级生物分层训练AB卷(北京专用)
6 . 荷花为睡莲目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盛开于酷暑高温的少花季节,是水景造景的主要素材之一。

(1)荷花的花在植物体结构层次上属于______,花瓣中的色素存在于细胞的______中。
(2)图乙中的b为光学显微镜下荷花的______,是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观察此结构时,图像不清晰,可以调节图丙中的______(选填“1”或“2”)。
(3)湖泊、河流等水体的污染是全球性水环境问题。科研人员对荷花净化水质的能力进行了研究:在被生活污水污染(如磷等)的水体中种植等量的荷花,在荷花的不同生长阶段分别测量三个地点水体中总磷的含量,实验结果如图:

随着荷花的生长,三个地点水体中总磷的含量都______,实验结果说明:______
2023-05-01更新 | 297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二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单元测试·提升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对照实验:选取一定数量的黄粉虫平均分为两组,A组喂麦麸,B组喂泡沫塑料。多次实验后,发现两组黄粉虫体重都增加,B组黄粉虫吃塑料现象明显且虫粪中未消化的塑料成分极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变量是黄粉虫
B.多次实验是为了防止偶然性
C.实验结论是黄粉虫能消化塑料并吸收
D.该实验启发我们可以利用黄粉虫处理塑料垃圾
2022-08-12更新 | 630次组卷 | 21卷引用:01 生物和生物圈(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七上)
8 . 现有小鲤鱼数条、金鱼缸、凉开水(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已经除去)、池塘水等。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鱼在水中呼吸时,利用的是否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提出问题:鱼在水中呼吸时,利用的是否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1)作出假设:_______
(2)设计探究方案:
①取两个______的鱼缸,编号为甲、乙,分别向其中加入等量的____________
②分别取大小相同、健康状态相同的5条小鲤鱼放入甲、乙两金鱼缸中,观察一段时间并记录鲤鱼的不同表现。
(3)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甲中的小鲤鱼 ______,而乙中的小鲤鱼______
(4)根据预测现象,得出实验结论:______
2022-03-11更新 | 330次组卷 | 18卷引用:人教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生物:阶段测评(一)
9 .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稻瘟病菌会引起水稻产生稻瘟病,导致产量下降。
(1)水稻的根、茎、叶属于营养______(填结构层次),被稻瘟病菌侵染后,将无法正常行使功能。请任选一个部位,说明其被侵染后对水稻生活的影响:______
(2)稻瘟病菌属于霉菌,用______繁殖,可直接从水稻体内获取营养,与水稻间存在______关系。
(3)生物防治是防控稻瘟病的有效措施。科研人员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①能防治稻瘟病的枯草芽孢杆菌最有可能分布在______
a.患病叶片b.患病水稻的正常叶片c.未患病水稻的叶片
②科研人员从上述部位得到3种枯草芽孢杆菌,对其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在1~4号培养皿的中央接种稻瘟病菌,在2~4号培养皿两侧分别接种等量不同种类的枯草芽孢杆菌,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结果如下图所示。1号培养皿在本实验中起到______作用,______号培养皿中的枯草芽孢杆菌对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

③筛选出对稻瘟病菌抑制作用最强的枯草芽孢杆菌后,科研人员将其用无菌水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溶液,进一步开展研究,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
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
步骤1选取健康程度、生长状态相似的水稻植株若干,均分为4组,将等量的稻瘟病菌溶液喷洒在水稻叶片表面,侵染24h
步骤2喷洒喷洒15mL浓度为6×107CFU/mL的枯草芽孢杆菌溶液喷洒15mL浓度为6×108CFU/mL的枯草芽孢杆菌溶液喷洒15mL浓度为6×109CFU/mL的枯草芽孢杆菌溶液
步骤3适宜条件下培养
病株率92.0%67.3%58.3%73.0%
a.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______
b.第1组在步骤2应喷洒______
c.由实验结果可知,在研究范围内,防治稻瘟病的最理想的枯草芽孢杆菌浓度为______CFU/mL。
④在将该种枯草芽孢杆菌作为生物防治的药剂应用于农业生产前,你认为还应进行哪些方面的研究______(举一例即可)。
2023-01-07更新 | 275次组卷 | 3卷引用: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单元测试·提升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
10 . 为了研究A、B两种抗生素对甲、乙两种细菌的抑制效果,研究人员将两种细菌混合,分别取等量混合液涂抹在不同的培养基上,培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普通培养基组可作为对照组B.菌落数量变化可反映抗生素抑菌效果
C.实验结果表明抗生素A可以抑制乙菌D.联合使用抗生素对甲菌抑制效果最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