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5 道试题
1 . 某校生物社团为了探究“香烟烟雾溶解液对金鱼呼吸频率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分别收集1、3、5、7、9支香烟完全燃烧产生的烟雾,并溶解于水中,制成相应的烟雾溶解液各100mL;
②选择大小相同的透明水槽6个,各注入放置了一昼夜的清水1500mL,标记为1~6号;
③向1号水槽中加入▲mL的清水,2~6号水槽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香烟烟雾溶解液各50mL;
④向6个水槽内分别放入形态大小和生理状况大致相同的金鱼各3条,5分钟后观察并记录金鱼的呼吸频率;

⑤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⑥汇总分析数据,计算平均值,绘制成折线图如下:
   
⑦实验结束后将金鱼放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步骤③中,▲处应填入的数据为______mL,本实验中______号水槽是对照组。
(2)向6个水槽内分别放入3条金鱼而不是1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尼古丁是香烟中有害物质之一,主要分布在烟草细胞的____(选填“液泡”或“细胞核”)中。
(4)通过本次实验,得出的最合理的结论是_____
A.香烟烟雾溶解液不影响金鱼呼吸
B.香烟烟雾溶解液影响金鱼呼吸,而且使金鱼呼吸频率加快
C.香烟烟雾溶解液影响金鱼呼吸,而且使金鱼呼吸频率减慢
D.香烟烟雾溶解液影响金鱼呼吸,不同浓度影响的效果不同
2 . 阅读下面关于细菌材料,问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图是细菌模式图,据图回答:
      
(1)细菌的遗传物质存在于_______________所指的结构中。(填标号)
(2)细菌靠______________进行生殖的。
(3)细菌与动植物细胞主要的区别在于细菌没有____________
(4)当外界环境不良时,细菌会形成芽孢,它是细菌的_____________
材料二:如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做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
       
(5)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A.瓶子的大小B.细菌的有无C.肉汤的多少
(6)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A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________进入瓶内。
(7)“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___________,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方法______
2023-08-13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兰溪镇兰溪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某学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对菹(zu)草(一种多年生沉水植物,是草食性鱼类的天然饵料)的光合作用进行探究。
其实验步骤如下:
①采集新鲜的菹草。
②在离60W的白炽灯水平距离为10cm、20cm、30cm处,分别安放3个容器(如图所示), 均加入等量的清水和10枚形状、大小基本一致的新鲜菹草叶圆片,利用光强传感器测出三个不同距离容器中菹草可接收到的光照强度。
③观察并记录6分钟后叶片上浮的数目(见下表)。

灯源与容器的距离/cm

10

20

30

光照强度/lx

435

375

280

新鲜菹草叶圆片上浮数量/枚

10

5

1


(1)实验中除三个容器与白炽灯的水平距离不同外,其他条件(如加入等量的清水,10枚形状、大小基本一致的新鲜菹草叶圆片等)都相同,这体现了设计实验时遵循的原则是___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灯源与容器的距离越近,光照强度越____
(3)实验中新鲜菹草叶圆片上浮的原因是产生了氧气,上浮数量越多,说明______
(4)该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5)该实验的结果启发人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提高农作物产量。
2021-03-15更新 | 23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某校生物项目探究小组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了图1两个实验装置并绘制了某种植物在夏天某一晴朗天气时24小时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曲线图(图2)。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请判断图1装置A是用来验证植物______作用的装置。将气体通入液体a中来验证,如果出现______现象则证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为了探究“进行光合作用的是金鱼藻”,装置B设置对照组如图乙,该对照组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改正:可以去掉图乙中的______
(3)绘制的曲线图中(图2),哪条曲线代表光合作用?______(填曲线一或曲线二)。这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______(填字母)。曲线一中午12点左右出现波谷(点Q)现象的原因是______,导致二氧化碳摄入不足。
2023-06-16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2020九年级·北京·专题练习
实验探究题 | 困难(0.15) |
5 . 新冠疫情引起人们对公共卫生和饮食健康的关注。围桌聚餐时,使用公筷夹取食物, 既能保留聚餐的氛围,又可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1)为了探究使用公筷是否能降低细菌对菜品的污染,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由 11 名实验者共同食用 6 道菜。每道菜被均分成两份,一份使用公筷,一份不使用公筷。就餐时,每名实验者对同一道菜的两份交替取食。检测结果如下表。

菜品名称

菌落总数(cfu/g)

餐前

餐后

A就餐组

使用公筷就餐组

凉拌黄瓜

14000

45000

16000

盐水虾

160

220

150

干锅茶树菇

1100

79000

4600

炒芦笋

30

530

30

咸菜八爪鱼

60

5000

20

香辣牛蛙

60

560

150


①餐前检测发现,烹饪过的菜品中菌落数少于“凉拌黄瓜”,这是因为蒸煮炒等环节, 起到了______作用,使菌落数减少。
②A处是_______就餐组。
③为了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将菜品均分为两份,本实验中研究者还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
④A就餐组的每道菜品中菌落数均高于公筷组,原因是不同菜品中的细菌通过筷子交叉污染,以及_____中的细菌通过筷子传到菜品中。
(2)由此推测,使用公筷可避免个人使用的餐具接触公共食物,降低胃幽门螺杆菌、甲肝病毒等病原体随食物传播的风险。 这种就餐方式在预防传染病措施中属于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请提出一条聚餐时的健康倡议_____
2021-01-03更新 | 425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7 健康的生活-备战2021年中考生物精选考点专项突破题集(北京市)
6 . 科学研究表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方式会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某中学社团小组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请回答下列问题:
(一)社团小组用某品牌香烟的半支烟丝,分别加入50mL、40mL、30mL、20mL蒸馏水浸泡一天,取其浸出液进行了“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研究。实验结果见表:

组别

制取浸出液加入的蒸馏水体积

50mL

40mL

30mL

20mL

10秒内水蚤心跳次数

36

37

39

41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若清水中的水蚤10秒内心跳次数是35,则实验表明,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________作用,且浓度越高作用越强。
(2)根据上述实验及生活常识,有关吸烟的认识,正确的是(多选)
A.吸烟可直接影响呼吸道的功能B.吸烟可诱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
C.被动吸烟同样危害人体健康D.吸烟是青少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二)下图表示人体内血糖浓度调节的部分过程,请分析回答:

(3)由图调节机制可知,正常人的血糖浓度能保持相对稳定是________协调作用的结果。
(4)如果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就可能形成糖尿病。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步骤

甲鼠

乙鼠

a

将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

b

定时喂适量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适量胰岛素。

定时喂与甲相同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

c

重复b步骤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


①在该探究方案中,实验组的小鼠是______
②a步骤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______。完善b步骤中“______”的内容
③为避免偶然性,保证实验结果更准确,请你找出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并优化。______。④假如按照优化后的方案进行实验,请你预测实验结果:若______,则说明胰岛素口服无效;若______,则说明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
2022-04-02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某科研团队利用生长状况良好的菠菜作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实验,请分析回答:
科研人员取三支试管,各加入等量检测二氧化碳浓度的指示剂(无二氧化碳时,指示剂呈紫色,随着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指示剂会逐渐变为红色、黄色)。取大小和生长状况相同的三片新鲜菠菜叶分别放入A、B、C试管中,并做如下处理(如图所示)。静置5小时后,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试管ABC
指示剂颜色变化紫色黄色红色

(1)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通过对各试管指示剂颜色变化的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A试管中指示剂呈现紫色,说明该装置中无二氧化碳,原因是_____。B试管中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其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的实质是_____
(3)科研人员在24小时期间,跟踪测量一株菠菜二氧化碳的吸收净量和放出净量,绘制了相关曲线图(如图):一天中,植物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的时间点是_____;该曲线图能说明植物正在迅速生长,依据是_____;分析曲线图上字母代表的点,菠菜一天中在_____段只进行呼吸作用。
2019-06-13更新 | 3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8 . 某研究小组欲探究马铃薯植株的生理作用,以下是他们的尝试:
(一)在研究马铃薯植株光合作用的实验中,该研究小组在密封的容器A中充入足量的含同位素14C的“14CO2”,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该植物的不同器官相继出现了同位素14C(如图1,黑色部分表示检测到同位素14C的部位)。据此回答:
   
(1)14CO2主要是通过图2中______(结构)进入到叶片中。该植物叶肉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______。写出14CO2在叶肉细胞中被合成有机物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
(2)叶片中的 14C主要是通过茎中的_______(结构)送到该植物的根部。一段时间后,研究小组在容器A外的空气中发现了14CO2,原因是该植物中含有的14C同位素的有机物通过______,并散失到周围的空气中。   
(二)图3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图4曲线a表示马铃薯植株在温度为20 ℃、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曲线b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1)图3中,在a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一天内大棚中氧气浓度最大的时候是___点(用曲线中字母表示)。
(2)分析图4在B点时条件可能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列举一种情况):____
(三)有营养学家研究发现马铃薯蛋白质含量高,拥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比较齐全。维生素的含量也比较全面,特别是含有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维生素C,其所含维生素C是苹果的8倍左右(提示:维生素C可以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依据材料,该研究小组欲探究马铃薯中的维生素C含量是否高于苹果,进行了如下的实验:请帮他们完善探究方案:
①取2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号为甲和乙,然后分别注入2毫升高锰酸钾溶液。
②用滴管向甲试管滴入苹果提取液,向乙试管滴入_______,边滴边震荡,直到溶液颜色完全褪去。
③记录实验现象发现:加入等量的两种提取液后,乙试管紫色褪去时间更短,依据实验现象写出结论:______
2020-07-12更新 | 3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内蒙古包头市昆区八年级结业模拟考试(三)生物试题
9 . 如图,A塑料袋内装入含有酵母菌的面团,B塑料袋内装有不含有酵母菌的面团,袋口均塞入橡皮管并密封。请回答:

(1)此对照实验设置的变量是_________
(2)实验装置必须密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天后,A、B两塑料袋中只有______(填“A”或“B”)袋明显膨胀。
(4)若将塑料袋内酵母菌换成乳酸菌进行实验,是否还能看到上述实验现象?_________。为什么?____
2021-01-2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菘蓝是我国广泛栽培的植物,其叶(大青叶)可提取染料,根可入药。

(1)据图观察可知菘蓝在分类上属于___(填“裸子”或“被子”)植物。
(2)菘蓝叶肉细胞的___(结构名称)中含有色素成分,可提取蓝色染料。菘蓝根(图1)也称作板蓝根,含有多种有药效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是沿着输导组织的___(填“导管”或“筛管”)运输而来的。
(3)菘蓝依靠种子繁殖,图2中菘蓝花粉落到[   ]___上完成传粉,再经过___过程后,[   ]___会发育成为果实,果实内的种子由[   ]___发育形成。
(4)菘蓝种子不耐储藏,储藏不当易造成种子及幼苗退化,从而影响根的产量和品质。为探究不同处理方式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每组选取均匀饱满、大小一致的菘蓝种子100粒并消毒;各组分别用等量的不同处理液浸泡24小时,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测定7天内的发芽率及第15天的幼苗鲜重。结果如下表:
分组处理液发芽率(%)幼苗鲜重(g)
1蒸馏水220.32
2硝酸钾1g/L170.30
3硝酸钾2g/L180.27
4硝酸钾3g/L150.25
5赤霉素0.1g/L310.52
6赤霉素0.2g/L360.59
7赤霉素0.3g/L290.47
①本实验的变量是___。每组选取100粒种子的目的是___
②实验中最有利于菘蓝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处理方式为___
2024-03-29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