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4 道试题
1 . 小丽同学在探究“酵母菌产生酒精所需条件”的实验时,她在甲、乙装置中各加入5克新鲜的食用酵母菌、10克葡萄糖和200毫升水,均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下列对她的实验设计及结果预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装置形成对照实验B.实验探究的条件为是否搅拌
C.只有甲装置可产生二氧化碳D.最可能产生酒精的是乙装置
2022-09-30更新 | 1867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同学们有更多的课外时间开展生物实践活动。某兴趣小组利用玉米种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设计如左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ABC
种子数(粒)200200200
温度(℃)25250
加入的液体土壤浸出液蒸馏水土壤浸出液
萌发数(粒)1861870

   

(1)实验中加入的液体不能浸没种子,否则种子会因为缺少______,不利于萌发。
(2)若要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______进行对照实验。
(3)表中A组的种子萌发率为__________
(4)根据A、B组实验结果可知,蒸馏水_____(填“会”或“不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5)为了进一步探究蒸馏水对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该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取若干生长状况相似的幼苗,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放在盛有等量的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的试管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幼苗生长状况如右上图所示。由此可知,图中_______组试管中加入的是土壤浸出液,因为该液体中含有幼苗生长所需要的___________
2022-06-21更新 | 1426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古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于是我市某校学生进行了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实验中用食醋和清水配制了pH为3和5的两种“模拟酸雨”。设计过程如下:
   
Ⅰ.取三个培养皿,分别标号甲、乙、丙,在每个培养皿的底部各放三层湿润的纱布,并均匀的摆放30粒大小一致且新鲜的绿豆种子,同时置于温度适宜且相同的环境中。
Ⅱ.每天在甲中喷洒一定量的清水,在乙中喷洒等量pH为3的“模拟酸雨”,在丙中喷洒等量pH为5的“模拟酸雨”。
Ⅲ.记录和观察绿豆种子的萌发情况。
实验结果:一周后,甲培养皿中绿豆种子萌发数量最多,乙培养皿中绿豆种子萌发数量较少,丙培养皿中绿豆种子萌发数量最少。
根据实验请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以上实验步骤,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2)实验中设置甲培养皿的作用是______
(3)三个培养皿放入相同数量且大小一致的新鲜绿豆种子,同时置于温度适宜且相同的环境中的原因是______
(4)每个培养皿不用1粒绿豆种子而用30粒绿豆种子做实验的原因是______
(5)酸雨主要是由于煤、石油的燃烧产生的酸性物质导致的。作为中学生,请你为控制酸雨提出合理的建议。______
2022-06-21更新 | 1110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六中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微生物是一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地球上微生物的诞生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远早于人类的诞生。人类对微生物“利用”甚早,却“相识”甚晚。
(1)2200年前的《吕氏春秋》记载“味之美者,越骆之菌”,此“菌”就是古老食材香菇(下图)。香菇地下部分的菌丝能够吸收水和有机物,供给地上部分的[       ______,菌褶内能产生大量的______来繁殖后代。

(2)我们的祖先从上古时代就利用微生物制作了多种美味的发酵食品,很多发酵工艺保留至今。小雅同学在家里尝试制作泡菜时,向泡菜坛加入白萝卜、陈泡菜水和食盐水。泡菜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如果人体摄入过量会发生中毒。小雅每天测出不同盐浓度下白萝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依据数据绘制曲线(下图)。分析:

①向泡菜坛中加入陈泡菜水相当于细菌培养的______步骤。
②从食品安全角度来看,白萝卜在腌制多少天后开始食用比较合适,并说出你的理由______
(3)其实早期人们在享受发酵食品的时候,并不知道是微生物的作用,直至十七世纪后叶,列文虎克利用自制显微镜发现了细菌,才开启了微生物的“相识”之旅。1864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通过“鹅颈瓶”实验,证明了细菌的来源,其实验过程如下图。实验前把肉汤煮沸的作用是______,分析从A到C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后来,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细菌是单细胞的个体,靠分裂进行生殖。

(4)1892年,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将患病的烟草叶片的汁液通过细菌过滤器后,再滴到健康烟草的叶片上,结果引起花叶病。这个实验证明______。直到二十世纪初,科学家才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其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______组成。此后,人们对微生物的“相识”才日臻完善。
2023-06-25更新 | 774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菘蓝是我国广泛栽培的植物,其叶可提取染料,根可入药。

(1)据图观察可知菘蓝在分类上属于______(填“裸子”或“被子”)植物。
(2)菘蓝叶肉细胞的______(结构名称)中含有色素成分,可提取蓝色染料。菘蓝根(图1)也称作板蓝根,含有多种有药效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是沿着输导组织的______(结构名称)运输而来的。
(3)菘蓝依靠种子繁殖,图2中菘蓝花粉落到[       ] ______上完成传粉,再经过______过程后,[       ] ______会发育成为果实,果实内有由______发育形成的种子。
(4)菘蓝种子不耐储藏,易造成种子及幼苗退化,影响根的产量和品质。为探究不同处理方式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每组选取均匀饱满、大小一致的菘蓝种子100粒并消毒;各组分别用等量的不同处理液浸泡24小时,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测定7天内的发芽率及第15天的幼苗鲜重。结果如下表:

分组

处理液

发芽率(%)

幼苗鲜重(g)

1

蒸馏水

22

0.32

2

硝酸钾1g/L

17

0.30

3

硝酸钾2g/L

18

0.27

4

硝酸钾3g/L

15

0.25

5

赤霉素0.1g/L

31

0.52

6

赤霉素0.2g/L

36

0.59

7

赤霉素0.3g/L

29

0.47

①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每组选取100粒种子的目的是_______,减小误差。
②上述实验中最有利于菘蓝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处理方式为_______
6 . 为探究酒精对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某校生物实验小组利用斑马鱼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5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依次加入等量的清水、浓度为5%、10%、15%和20%的酒精溶液。
步骤二:每个烧杯放入三条体积大小及发育程度相近的斑马鱼,记录下三十分钟内斑马鱼出现侧翻和死亡的时间。
步骤三:重复以上实验三次。统计三次实验的平均值,结果如下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
处理方式清水5%酒精10%酒精15%酒精20%酒精
出现侧翻时间/秒未出现65442920
死亡时间/秒未出现535402305196
(1)该实验中共有______组实验组。三组和四组对照,变量是______
(2)对各组实验中的数据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
(3)五组与二组相比,斑马鱼出现侧翻的平均时间减少了______秒。通过对以上数据分析可知:酒精对斑马鱼的生命活动有影响,酒精浓度越高,斑马鱼出现侧翻和死亡的时间越______
(4)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酗酒对健康的危害:______
2021-06-19更新 | 1045次组卷 | 9卷引用:山西省孝义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2-13七年级上·广东中山·期中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是(       
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③表达交流;④制定计划;⑤实施计划;⑥得出结论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④⑤⑥③C.①②④③⑤⑥D.①②④⑤③⑥
2021-03-28更新 | 1291次组卷 | 163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8 . 科学探究:探究不同菌种对米酒制作的影响
小华发现妈妈做馒头、面包时用的菌种是酵母菌,而制作米酒时用的却是根霉。为什么做米酒不用酵母菌呢?陈老师了解到小华的疑惑后,组织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均进行了如下探究(甲、乙两组所用器具均相同且清洁):

组别

菌种

酵母菌(2克)

根霉(2克)

原料

糯米(500克)

糯米(500克)

过程

糯米浸泡24小时→蒸熟→淋凉开水,晾至室温→加入相应菌种并搅拌均匀→装进相应容器并加盖→置于30℃环境中→2天后,由至少3人同时观察、品尝

结果

酒味很淡,甜味不明显

酒味浓郁,甜味明显

请分析回答:
(1)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2)为控制单一变量,同学们的做法有______
(3)为什么观察、品尝,需至少由3人进行?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小华终于明白,如果只用单一菌种制作米酒,最好选择______
(5)本探究所利用的生物技术主要是______(选填:转基因技术;发酵技术)。
(6)小华想观察一下酵母菌,于是在实验后,从甲组容器内取少许液体,制成临时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开始他怎么也看不到酵母菌,在陈老师的指导下才看到。看到一此如图所示的结构:

其中的a是酵母菌进行______生殖形成的芽体;而b______在显微镜下看起来像一个透亮的“小滴”。你推测开始小华操作显微镜的不当之处可能是______等。
2022-06-27更新 | 733次组卷 | 7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一次生物学社团活动中,同学们发现绿豆种子发芽率很低。为探究“绿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组和③组对照,探究的环境条件是空气
B.②组与④组对照,探究的环境条件是温度
C.预期实验结果是只有①组的种子萌发
D.该实验所用种子数量过少
10 . 小明选择生长状况相似、健壮的甲乙两组豌豆幼苗,分别放在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培养。两周后,甲乙两组幼苗的质量变化如表所示,下列对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组别培养液豌豆苗质量(克)
实验前实验后
土壤浸出液98429
蒸馏水94186
A.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蒸馏水的有无
B.实验装置应该置于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
C.甲组豌豆苗增加质量比乙组多
D.植物生活需要适量的无机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