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2023九年级·江苏·专题练习
1 . 阅读资料,请回答问题。
资料一: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患者鼻咽分泌物、唾液、疱疹液、分辨、被污染的工具、餐具等进行传播,易感人群多为5岁以下儿童。对于预防手足口病,专家提出了以下建议:①若孩子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就诊;②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③学校应加强对教室、宿舍及餐具等物品和场所的日常消毒;④接种相关疫苗。
资料二:人体感染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CoV)的早期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少数患者病情危急重时会死亡。

(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与引起新型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属于__________,它能繁殖产生新个体的重要结构是[ ]__________;和细菌相比,其在结构方面最显著的特点是__________
(2)资料一中专家提出的预防建议③,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属于_____。接种疫苗预防措施属于_________,接种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手足口病,通过疫苗接种可使人体产生相应的_________,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_免疫。
(3)虽然新型肺炎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但普通流感疫苗并不能用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请完善以下实验来证明这一观点。
材料用具:同一窝出生的健康状况相似的小白鼠若干只、普通流感疫苗、新型冠状病毒(2019-CoV)、生理盐水、注射器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小白鼠平均分为两组,编号为甲组和乙组。
第二部:给甲、乙两组小白鼠分别注射_________,其它饲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给甲、乙两组小白鼠注射等量的_________
第四步:每日连续观测两组小白鼠的表现及生理指标(如体温)。
实验结果:_________
实验结论:普通流感疫苗不能用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2023-05-0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难点07 健康地生活-2023年中考生物【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
2 . 科学探究是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在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前,一般先要进行(  )
A.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
B.发现问题、制订计划、作出假设
C.作出假设、开展讨论、实施计划
D.收集资料、作出假设、开展讨论
2023九年级·江苏·专题练习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3 . 某同学探究了“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测得数据如下,据图完成下面小题。此实验的变量是(       

组别

裸地组

草坪组

灌木丛组

空气温度的平均值

55.9%

63.7%

77.6%


A.植被B.空气C.湿度D.土壤
2023-03-1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难点01 生物与生物圈-2023年中考生物【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
4 . 如图甲~丁分别为大豆种子结构及其萌发过程的相关研究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 ]_______(填序号)所示部分既是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又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2)乙图中的①是由甲图中的[ ]_______(填序号)发育而成。
(3)如图丙所示,大豆种子在萌发初期,有机物的重量有所减少;当幼叶逐渐形成时,其体内有机物增加,主要原因是又进行_______作用合成有机物。
(4)图丁为探究大豆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装置(标号1~6为大豆种子)。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该择_______两个编号的种子对照;该实验严重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会因为偶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验结论错误。
2023-03-08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重难点03 生物圈中的植物-2023年中考生物【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糖尿病是一种“富贵病”“现代病”,也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疾病。古印度的医生们就注意到,有一些患者尿液会吸引大量的蚂蚁,经过简单的实验,他们发现这些患者的尿液中含糖量很高。小明由此思考:蚂蚁是否喜欢吃甜食?于是设计了如下“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的食物”的实验:
实验步骤:①取两块大小相同的干棉花团,分别放入称有糖水、清水的小杯子中浸湿,然后用镊子分别取出棉花团,放置在之和的同一侧(如图所示)②将10只蚂蚁放在纸盒的另一侧。③30分钟后,观察并记录蚂蚁的取食情况。

请根据实验设计回答问题:
(1)捕捉同一蚁洞中的蚂蚁的目的是__________
(2)这个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这个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3)如果有比较多的蚂蚁在含糖水的棉花团处聚集,这说明__________
(4)如果小明在进行第②部操作时,只捉了1只蚂蚁进行试验,你认为为期得到的实验结论________(填“可信”或“不可信”),其原因是_________
(5)小明探究的这种行为是蚂蚁的________行为,从来源分析这种行为是蚂蚁的_______行为。
A.防御       B.觅食       C.社会       D.繁殖        E.先天性       F.学习
(6)根据日常生活经验,你还能提出与蚂蚁获取食物有关的问题是__________(提出一个即可)。
2023-04-11更新 | 91次组卷 | 4卷引用:重难点06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2023年中考生物【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
6 . 某同学尝试测定不同因素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他选取了三组大小相近、带相同数量叶片的枝条,具体实验方法如下表所示。
置于等量清水中
保留全部叶片去除全部叶片保留全部叶片
液面上滴加一层相同量的植物油
30℃30℃10℃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组与乙组进行实验时的变量为叶片的有无
B.可将丙组内的清水换成无土栽培完全营养液
C.利用乙组和丙组实验可分析温度对蒸腾作用的影响
D.液面上是否滴加植物油对实验结果不会产生影响
2022-06-22更新 | 577次组卷 | 9卷引用:专题04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三年(2020-2022)中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江苏专用)
7 . 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在一个长方形的盘子上,布置了如图所示的三个环境区域,蚯蚓可在三个区域之间自由活动。现在盘子中间区域放入10条蚯蚓,并用黑纸板覆盖在全部三个区域上、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蚯蚓喜欢明亮环境还是黑暗环境
B.选用多条蚯蚓做实验是为了防止偶然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C.2分钟后观察发现三个区域都有蚯蚓,说明研究变量对蚯蚓分布没有影响
D.推测干燥土壤区域内最终没有蚯蚓存在,因为蚯蚓是以湿润的体表呼吸的
2022-06-22更新 | 472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15 实验探究-三年(2020-2022)中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江苏专用)
8 . 某校生物社团为了探究“香烟烟雾溶解液对金鱼呼吸频率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分别收集1、3、5、7、9支香烟完全燃烧产生的烟雾,并溶解于水中,制成相应的烟雾溶解液各100mL;
②选择大小相同的透明水槽6个,各注入放置了一昼夜的清水1500mL,标记为1~6号;
③向1号水槽中加入       mL的清水,2~6号水槽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香烟烟雾溶解液各100mL;
④向6个水槽内分别放入形态大小和生理状况大致相同的金鱼各3条,5分钟后观察并记录金鱼的呼吸频率;
⑤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⑥汇总分析数据,计算平均值,绘制成折线图如下:


⑦实验结束后将金鱼放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步骤③中,A处应填入的数据为______mL,本实验中______号水槽是对照组。
(2)实验中香烟烟雾溶解液浓度较低时,金鱼的呼吸频率逐渐加快,随着香烟烟雾溶解液浓度的进一步增加,金鱼的呼吸频率逐渐______
(3)尼古丁是香烟中的有害物质之一,主要分布在烟草细胞的______(选填“液泡”或“细胞核”)中。它大部分由呼吸系统进入人体,通过______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危害健康。
2022-06-21更新 | 993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13 健康地生活-三年(2020-2022)中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江苏专用)
9 . 某学习小组同学进行“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实验,实验记录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序号

种子所处的环境(其他外界条件相同且适宜)

种子数量

实验现象

培养皿底部垫湿纱布并保持湿润,25℃

2粒

发芽

培养皿底部垫干纱布并保持干燥,25℃

2粒

不发芽

培养皿底部垫湿纱布并保持湿润,0℃

2粒

不发芽

培养皿底部垫干纱布并保持干燥,0℃

2粒

不发芽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对大豆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填具体的外界条件)
(2)该实验存在一处明显不足,请指出:______
(3)若按照“控制单一变量,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设置对照实验的要求,则表中①的对照实验分别是______。(用序号表示)
(4)若大豆种子的外观完好,但在适宜的条件下没有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_____
2022-06-17更新 | 1069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5 实验探究-三年(2020-2022)中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江苏专用)
10 . 家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昆虫,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家蚕在生长过程中吐出的丝可以加工成丝绸,因此成为了人们喜爱养殖的一种经济类昆虫。某生物兴趣小组获得了一定数量的家蚕卵,展开了对家蚕的观察和实验。小组成员探究了某种环境条件对家蚕卵孵化的影响,并进行了如下的数据记录:
组别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蚕卵数(个)100100100
培养温度(℃)162030
孵化出幼虫所需天数(天)1098
孵化率(%)909868

(1)根据表格判断,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
(2)从实验结果来看,最适宜蚕卵孵化的温度是___________℃。
(3)家蚕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采食桑叶的阶段为___________
(4)家蚕的发育过程和蝗虫的发育过程相比,区别是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得分)
2022-06-13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重难点05 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2023年中考生物【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