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新冠疫情引起人们对公共卫生和饮食健康的关注。围桌聚餐时,使用公筷夹取食物,既能保留聚餐的氛围,又可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使用公筷,筷筷有爱!”使用公筷真的有助于减少细菌的传播吗?研究人员就此开展了相关实验:
步骤一:研究人员在某餐厅点了六道菜,餐前对每道菜进行无菌采样。
步骤二:每道菜平均分成两份,测试人员进餐时一份使用公筷,另一份不使用公筷。餐后每份菜至少留下25克作为样本再次进行无菌采样。
步骤三:采集的样本都通过冷链运输(运输全程保持低温)到有关实验室,经过48小时的培养,统计每克样品中细菌的数量,结果如表:
菜名餐前(个/克)餐后(个/克)
公筷组非公筷组
凉拌黄瓜(凉菜)140001600045000
水果沙拉(凉菜)200028004300
清炒芦笋(热菜)3030530
烩三鲜(热菜)140903200
酱油蒸河虾(热菜)15140035000
甜豆炒火腿(热菜)202100110000

(1)把每道菜平均分成两份,目的是______
(2)餐前检测发现,烹饪过的菜品中菌落数少于“凉拌黄瓜”,这是因为蒸煮炒等环节,起到了______作用,使菌落数减少。
(3)餐后每道菜中,细菌数量较多的都是______组。
(4)提倡使用公筷,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此措施属于______
(5)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请提出一条聚餐时的健康倡议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
2022-05-2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中考适应性检测(二模)生物试题
2 . 某生物小组利用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呈白色)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不透光的黑纸片从上下两面遮盖在图中C处;用装有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透明塑料袋将部分枝叶密封.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M、N,去掉遮光的黑纸片.
③将叶片M、N放入装有某溶液的烧杯里,隔水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④把经过脱色的叶片放入清水中漂洗.
⑤将漂洗后的叶片放在培养皿里,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请分析回答:
(1)实验前将植株放到黑暗环境中的目的是     
(2)实验中用于脱色的某溶液是     
(3)滴加碘液后,发现只有B处变成蓝色,A、C、D处均未变蓝色.则
比较A、B两处,可以说明     
比较B、C两处,可以说明     
比较B、D两处,可以说明     
3 . 同学们大都具有以下的生活经验:暴露在空气中的食品比真空包装的食品容易腐败;用盐腌制的鱼比鲜鱼存放的时间长。为了探究食品保存的方法,小张同学提出两个问题:“新鲜的牛肉比用盐腌制的牛肉更容易腐败吗?”“低温比常温更容易使肉类保鲜吗?”他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并实施了这一方案。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烧杯编号
处理方法
温度控制
1号
加入20g新鲜的牛肉
30℃
2号
加入20g用盐腌制的牛肉
30℃
3号
加入20g新鲜的牛肉
0℃

(1)本方案中1号和2号烧杯是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2)随着时间推移,你认为最先腐败并发出臭味的是     号烧杯中的牛肉。
(3)通过比较1号和3号烧杯中牛肉的变化,可知在     温度下更容易使肉类保鲜,因为在这种温度下           的生长、繁殖缓慢。
(4)通过比较1号和2号烧杯中牛肉的变化,得出的结论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