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西瓜是双子叶植物纲葫芦科西瓜属植物,深受大众喜爱。赤峰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沙地西瓜种植基地之一,有多年的种植历史,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沙质土壤条件、丰富的种植经验,相继培育出绿色西瓜、有机西瓜、无籽西瓜、黄瓤西瓜等,产品十分畅销,甜透大江南北。
结合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上述资料中提到的最大分类等级是______
(2)一个西瓜果实内含多枚种子是因为子房里含多个______,种子的表面有种皮,可以保护里面的___,剥开西瓜种子,发现它和花生种子一样,有______片子叶。
(3)图1表示西瓜植株光照强度与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关系,段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_
(4)给西瓜植株浇水过多会烂根,请解释原因______
普通西瓜体细胞内有22条染色体。用秋水仙素(一种化学药剂)处理其幼苗,可以使普通西瓜植株体细胞染色体成为44条(作为母本),与22条染色体植株(作为父本)杂交,获得种子播种后,种子萌发、生长,植株开花结果后就会收获无籽西瓜。
图2代表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图3为普通西瓜的杂交过程,据图回答:
   
(5)无籽西瓜的培育方式属于______(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图2母本卵细胞有______条染色体,杂交后得到的种子有______条染色体。
(6)西瓜果肉的红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西瓜果肉的颜色是由______控制的。
(7)据图3分析,果肉颜色______为隐性性状。若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黄色果肉的基因组成是______,图3子代红色果肉西瓜基因型为的概率为______
蓟马是一种西瓜害虫,其个体微小,身体和附肢分节,外骨骼质地较硬。为了减少蓟马对西瓜植株的危害,瓜农常在瓜园内放置涂有胶黏剂的蓝纸板诱捕蓟马。蓝色是最能吸引蓟马的颜色吗?某生物小组对此进行探究:
      
选择的蓝色、红色、橙红色、绿色、褐色、银灰色、白色硬塑板各8张,均涂上胶黏剂;在有蓟马病虫害的瓜地里将不同颜色的黏虫板随机放置并固定,测试时间为清晨4点至上午9点,记录每种颜色黏虫板上黏附的蓟马的总数量。按上述步骤连续测试四天,获得如下数据:
蓝色红色橙红色绿色褐色银灰色白色
第一天黏虫板上黏附蓟马的总数量/只1769262719422
第二天黏虫板上黏附蓟马的总数量/只18313322723217
第三天黏虫板上黏附蓟马的总数量/只19117212511119
第四天黏虫板上黏附蓟马的总数量/只1861524219321
请依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8)蓟马属于无脊椎动物中动物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
(9)实验中,选择涂有胶黏剂的硬塑板大小、数量、材质都相同的原因是______
(10)将四天七种颜色黏虫板收集到的数据各取平均值后再进行比较,其目的是______。经数据统计分析,______色黏虫板上黏附蓟马数量最多,说明______
2023-07-02更新 | 526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4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2期)
2023九年级·江苏·专题练习
2 . 阅读资料,请回答问题。
资料一: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患者鼻咽分泌物、唾液、疱疹液、分辨、被污染的工具、餐具等进行传播,易感人群多为5岁以下儿童。对于预防手足口病,专家提出了以下建议:①若孩子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就诊;②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③学校应加强对教室、宿舍及餐具等物品和场所的日常消毒;④接种相关疫苗。
资料二:人体感染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CoV)的早期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少数患者病情危急重时会死亡。

(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与引起新型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属于__________,它能繁殖产生新个体的重要结构是[ ]__________;和细菌相比,其在结构方面最显著的特点是__________
(2)资料一中专家提出的预防建议③,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属于_____。接种疫苗预防措施属于_________,接种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手足口病,通过疫苗接种可使人体产生相应的_________,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_免疫。
(3)虽然新型肺炎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但普通流感疫苗并不能用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请完善以下实验来证明这一观点。
材料用具:同一窝出生的健康状况相似的小白鼠若干只、普通流感疫苗、新型冠状病毒(2019-CoV)、生理盐水、注射器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小白鼠平均分为两组,编号为甲组和乙组。
第二部:给甲、乙两组小白鼠分别注射_________,其它饲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给甲、乙两组小白鼠注射等量的_________
第四步:每日连续观测两组小白鼠的表现及生理指标(如体温)。
实验结果:_________
实验结论:普通流感疫苗不能用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2023-05-0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难点07 健康地生活-2023年中考生物【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
3 . 白蚁是一种常见的害虫.有人为了研究温度对白蚁存活的影响,将白蚁分成五组,在不同温度下饲养(其他条件相同),记录了各组白蚁全部死亡所需的天数,结果如表所示,分析回答: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培养温度

9℃

4℃

1℃

-1℃

-3℃

白蚁数(只)

20

20

20

20

20

全部死亡所需时间

30天内未死亡

28天

14天

9天

7天


(1)本探究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饲养白蚁的食物种类、食物量等其他条件必须相同,这体现了实验设计必须遵循__________________原则。
(3)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____________,越有利于白蚁的生存。
(4)根据实验结果可以作出的合理推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赤道地区的白蚁比两极地区的多     ②60℃条件下白蚁会大量死亡③在我国北方地区,夏天的白蚁比冬天的多
2023-03-31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信息题——回归中考之热点题型突破
4 . 生物技术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提出的问题。
资料一:为拯救频危动物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科学家正在尝试利用下面的技术方法繁殖大熊猫,如图是该技术的过程示意图:

资料二:小明寒假到奶奶家过春节,奶奶知道小明最喜欢吃板栗,特地保存了一些板栗给小明吃。由于保存了一段时间,部分板栗腐烂。小明感觉非常可惜,于是通过实验探索了一下保存板栗的方法,实验方案与过程如表所示。
组号A组B组C组D组
处理方法10粒板栗,用保鲜袋装好,密封袋口10粒板栗,用塑料袋装好,密封袋口10粒板栗,用保鲜袋装好,密封袋口10粒板栗,用塑料袋装好,密封袋口
保存方法冰箱冷藏室冰箱冷藏室悬挂室内高处悬挂室内高处
1个月后检查腐烂1粒腐烂4粒腐烂5粒腐烂7粒

结合以上资料,请回答:
(1)资料一中为挽救濒危物种所采取的这种生物技术是__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___生殖。
(2)若A为雄性大熊猫,B为雌性大熊猫,则大熊猫D的性别为___________,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3)资料二的实验设计中,能用来说明保鲜袋比塑料袋保存板栗效果好的对照实验有___________组。
(4)小明在实验中每组都用10粒板栗,而不是1粒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通过本实验结果,你认为保存板栗适宜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023-03-15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信息题——回归中考之热点题型突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果糖是一种天然存在于水果和蜂蜜中的糖类。随着技术的进步,果糖可以通过玉米淀粉水解进行工业化生产,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在饮料、奶茶、糕点等食品中。
关于食物中的糖类,可能我们更熟悉的是葡萄糖。细胞进行基本生命活动离不开葡萄糖。当人体从食物中获得大量葡萄糖时,血糖浓度上升。血糖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引起下丘脑内腹侧的兴奋,产生饱腹感,停止进食活动。这种饱腹感相当于给我们带来一个提示信号。但是研究发现食物中的果糖不会引起这样的反应,果糖比其他糖类更易降低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会增加糖尿病患病风险。
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发现喂食高果糖饮食时,小鼠的小肠绒毛结构发生了改变,体内脂肪含量增加。
可见,果糖与肥胖、糖尿病等疾病存在一定的关系。为什么果糖作为天然存在于食物中的糖类,过量摄入却带来不利影响呢?研究人员推测从进化角度来看,在果实成熟的秋季,动物食用大量果糖有利于获得更多的营养,以安全的度过冬天。也就是说,果糖本不是一年四季都可以随意获得,而是在特定的季节才可以享用。但是,现代食物中果糖广泛存在,我们可以随时享用,无形中增加了果糖摄入过量的几率。
世界卫生组织在《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指南》中指出,应限制游离糖(如果糖、葡萄糖等)的摄入。来自添加糖的热量不能超过每天总热量的10%,最好控制在5%以下。特别是糖尿病患者每天水果的摄入量,应该控制在200克以内。
希望这些科学研究的结论,能够让大家改变生活方式,适量摄入糖类,健康生活。
(1)______是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2)结合文中信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A.果糖大量存在于水果、蜂蜜等天然食物中
B.果糖可以作用于神经系统,引发饱腹感
C.棕熊在秋季大量食用浆果,有助于囤积脂肪
D.糖尿病人更应该限制每日水果、饮料的摄入
(3)给小鼠饲喂高果糖玉米糖浆4周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了小肠绒毛形态,结果如图。

①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             
②由图可知,饲喂高果糖玉米糖浆组小鼠小肠绒毛发生的结构变化有______________等,从而增大吸收面积,小鼠体重_______
(4)“果糖本身并没有危害,只是要适度摄入。”针对这一观点,请提出一条在日常生活中可行的措施_______
2022-12-31更新 | 34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模拟汇编_初中生物_知识点:生物圈中的人(非选择题)
6 .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莲“出淤泥而不染”的秘密
你是否认为越光滑的表面越容易清洗呢?下面的文章可能会颠覆你的认知。
20世纪7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在研究植物叶面时发现,大多植物的叶子表面有灰尘,要先清洗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而莲叶的叶面却总是干干净净。
通过电子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莲叶表面有一些微小的蜡质凸起。蜡质本身具有疏水功能,并且覆盖着无数个约几微米的凸起(如图所示),每个凸起的表面又布满了直径仅为几百纳米的更细的绒毛儿。

在莲叶蜡质凸起间的凹陷部分充满了空气,尺寸上远大于这种结构的灰尘、雨水等,只能接触叶面上若干个凸起的点,而且隔着一层极薄的空气,无法大范围直接接触叶面,水会在自身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球状,风吹动水珠在叶面上滚动时,水珠可以沾起叶面上的灰尘从上面高速滑落。
这是自然界中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这种自洁能力,对防止病原体的入侵,也有着特别的意义,使莲花这样的植物即使生长在肮脏的池塘中,也不容易生病。因为即使病原体到了叶表面,一经下雨就会被雨水冲走。
莲花的这种自洁功能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兴趣。20世纪末,基于莲花效应的涂料陆续问世,在越来越多的建筑中得到应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生活中还会出现不会脏的地板、不会脏的墙壁和没有灰尘的无线用品等。
(1)莲大多生活在池塘中,池塘中的塘泥富含有机质,是非常好的肥料。塘泥为莲的生长提供了_________。
A.有机物B.无机盐C.氧气D.水
(2)气孔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和控制水分散失的门户。下表是几种不同植物的气孔分布位置的报告。

植物

生长环境

上表皮气孔数

下表皮气孔数

豌豆

田地

101

216

玉米

田地

94

158

莲花

池糖

625

3


莲叶的气孔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利于莲叶浮于水面进行气体交换。生活环境不同,气孔分布位置不同,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___________
(3)莲“出污泥而不染”的结构基础是莲叶表层疏水的___________和它覆盖的微米级的凸起,以及纳米级的绒毛。雨滴或灰尘的面积___________这些超微结构,它们落在莲叶上时,只能接触叶面上若干个凸起的点
(4)人们研究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工作的原理,并根据这些原理发明出新的设备、工具和科技,创造出适用于生产,学习和生活的先进技术被称为仿生学。请你根据莲花的自洁功能举出一个仿生学的例子并说明原理___________
2022-05-04更新 | 535次组卷 | 2卷引用:回归教材重难点01 生物和生物圈-【查漏补缺】2022年中考生物三轮冲刺过关
2022九年级·湖南长沙·专题练习
资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8世纪到20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欧洲,成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人们发现不断有人患上一种怪病,患者皮肤变为暗红色,有大量皮屑脱落,甚至失眠健忘,精神失常,因此被称为“糙皮病”。与此同时,人们还发现当地原本数量繁多的欧洲仓鼠急剧减少,每只仓鼠的产仔量由原来的每年20多只降低至5只;平均寿命由原来的4年降低至2年。
经过多年的研究之后,研究者们认为这些现象的出现与动物体内缺乏一种物质——维生素B3(烟酸)有关。为了证实缺乏维生素B3和仓鼠行为异常之间的联系,研究人员将仓鼠分为两组,一组喂食混合食物,另一组仅喂食玉米,之后每天为仅喂食玉米的仓鼠补充0.3mg的维生素B3,一段时间后,仅喂食玉米的仓鼠不再出现之前的异常状态。
玉米中没有维生素B3吗?事实上,玉米中也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B3只是由于这些维生素B3与玉米中的其他物质结合,无法被人体直接吸收。其实,人体能利用蛋白质消化产物中的一种氨基酸——色氨酸来合成维生素B3。所以,当我们有足够的蛋白质摄入时,就可以获得合成维生素B3的原料了。另外,维生素从动物性食物(如动物肝脏等)和植物性食物(如蘑菇、花生、南瓜、茶叶等)中都能摄取到。这样“糙皮病”的出现情况就会减少了。
(1)食物中的维生素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经过消化被人体吸收。维生素种类很多,人体一旦缺乏,就有可能患病。比如缺乏________,就会出现皮肤干燥,夜晚看不清东西等症状。
(2)从文中可知,为研究维生素B3缺乏和仓鼠异常行为之间的联系,研究人员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
(3)根据文章内容,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们可以通过直接食用玉米,获得其中的维生素B3
B.研究证实维生素B3缺乏和仓鼠异常行为之间关系密切
C.仓鼠对维生素B3的需求量不大,但作用不小
D.若仅以玉米为主食,且没有充足的蛋白质来源,易患“糙皮病”
(4)据此提出一条健康饮食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5-0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必刷卷02-2022年中考生物考前信息必刷卷(湖南长沙专用)
8 . 夏天买回的豆腐,存放时间稍长就会变质。有同学提出,在水里加入适量的盐,再将豆腐浸泡在其中,就能延长保鲜时间。小明为了验证这一方法,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实验材料环境温度时间实验结果
豆腐100g+500mL冷开水,加入适量的盐28℃一天豆腐品质不变
豆腐100g+500mL冷开水28℃一天豆腐变酸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问题:
(1)小明提出的探究问题是_____
(2)设置乙实验的作用是_____
(3)你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_____
(4)豆腐变酸的原因可能是_____
9 . 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2015年新闻报道,位于北京市延庆的野鸭湖在10年前因严重缺水曾鸟迹罕至。为了改善野鸭湖的生态环境,延庆建立了北京市首个湿地自然保护区,10年间累计恢复湿地2万亩,新增62种鸟类在此定居。现在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鸟类来野鸭湖迁徙、过冬或繁殖,稍有动静,便会有成群结队的鸟群从芦苇荡中飞起。野鸭湖真可谓是鸟类的“天堂”。
材料二:动物行为学家在土拨鼠的窝中,把土拨鼠发出的声音录了下来,然后对声音中的音调以及频率加以研究,发现它们在不同敌人入侵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请来4位志愿者,充当“要入侵的敌人”,穿上不同颜色的衣服,发现土拨鼠对此反应也不同;同时,土拨鼠也能分辨不同身高的敌人。
材料三:随着人类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对动物行为研究工作的深入,人们发现很多野生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一些重要行为的丢失,如野马只会在水槽中饮水。为了恢复野马在野生条件下的饮水能力,把原先导水入槽的橡胶管拉向水坑,一步步诱导野马去水坑饮水,从而恢复野马的野外生存能力。
(1)材料一中列举了鸟类的不同行为,比如迁徙行为和繁殖行为。从动物的行为获得途径看,它们应属于_____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_____决定的。
(2)材料一中,“稍有动静,便会有成群结队的鸟群从芦苇荡中飞起”,鸟类在形态结构和生理方面高度适应飞行,比如:身体流线型,前肢特化成翼,身体最发达的肌肉是_____,为飞行提供动力,除了肺之外还有_____辅助呼吸。
(3)材料二中,土拨鼠在不同敌人入侵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一实例表明了动物个体之间能够进行_____
(4)材料二中,研究人员请来4位志愿者,充当“要入侵的敌人”,穿上不同颜色的衣服,观察土拨鼠的反应。可见,动物行为学研究的方法除了观察法,还有_____,两种方法往往同应用。
(5)材料三中,人类对野马进行野外饮水训练,野马所形成的水坑饮水行为属于_____行为,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_____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走迷宫,可以在正确路口做标志,以便下次走得更快些。那么小白鼠会怎样呢?
①设计如图所示迷宫,在正确的路口放置彩色纸。
②将小白鼠编号。
③将小白鼠逐一放在起点A,记录其到达终点B的时间。
④把数据逐一记入表格(单位:秒)。

观察次数


号别
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
1号鼠6943122517
2号鼠8749584641
3号鼠5339153214

该实验要有说服力,还应该设置_____,迷宫的设置改为_____
2019-08-05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中考复习 主题5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10 . (平谷区)请阅读下面科普文章

巨菜谷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哥拉东北部的麦坦纳加山谷,由于里面的植物生长都异常高大而迅速,所以被人们称为“巨菜谷”。
“巨菜谷”的植物为什么会长得如此迅速,科学家提出过多种假说、做过许多相关试验。有人认为“巨菜谷”的硕大蔬菜是一些特殊品种,但他们将外地的蔬菜籽拿到这个地方种植,只要经过几代繁衍,也会长得出奇的高大;如果把“巨菜谷”的植物移往他处,不出两年就退化成和普通植物一样。有的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巨菜谷”地处高纬度地带,夏季日照时间长,那里的植物能够吸收到特别充足的阳光,从而刺激了它们的生长激素,导致其疯狂生长。可是,还有很多地方和“巨菜谷”处于相同的纬度,却并未发现有如此高大的同类植物。有的则认为“巨莱谷”现象是骤冷骤热的日夜温差,破坏了植物生长系统才使得它们疯狂生长,但与“巨菜谷”有类似气候条件的其他地方却没有这一奇异现象。还有的认为可能是“巨莱谷”富饶的土质或者土壤中有什么特别刺激生长的物质在起作用,科学家对这里的土壤进行了实地化验,结果却提供不出可以说明此处土质特殊的资料和数据。
还有些科学家认为,起作用的并不是一种原因而是上述各种条件的综合,有的地方虽与“巨菜谷”处于同一纬度,却由于不具备如此巧合的多方面条件,所以生长不出那么高大的植物。这种观点虽然比前几种完善得多,但无法解释萨哈林荞麦在欧洲第一年可以照样长得巨大。
植物品种、基因、土壤元素、光照时间、骤冷骤热的地理条件等假说都无法解释现阶段“巨菜谷”植物疯长之因,更无法解释史前年代植物如何在全球范围内疯长。造成这种植物疯长的成因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首先要将注意力投向地球上植物体内无时不在且必须靠它才能生存繁衍的水。水是生命的摇篮,是一切生命有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和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条件,植物,尤其是蔬菜、瓜果的含水量极高,有的甚至高达95%。水由氢氧两种元素构成,而氢有三种同位素—一气、氘、航,由气与氧化合而成的水叫轻水,由氕、氟与氧化合成的水叫重水。重水对生命体的生长和繁衍是有害的,重水含率越高,对生命的毒害作用就越大,而生命体对重水又是毫无防御能力的。俄罗斯科学家用普通水和轻水分别种植两株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番茄,结果用轻水浇灌的植株比用普通水浇灌的高约1倍。遗憾的是自然水中总混杂有对生命体有毒的重水。还有的研究表明,电场、磁场环境变迁,使得地球本身不仅是个巨大的磁场,同时它还是个巨大的电场世界,从电离层到地面,存在有3.6万伏的高电压,而地面附近的电场强度平均达130伏/米;由于植物普遍高于地面,故植物首先充当了空气与大地之间放电的主要目标。科学研究证明:正是这种大气电场和大气电流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宇宙空间时时刻刻在向地球抛射氘粒子流,每隔7000万年左右剧增一次,平时是微增;地球水系中的重水含率从古至今,越来越高;放射性元素的含量越来越低;电场、磁场强度越来越低,这些原因导致植物生长速度越来越慢,体型越来越小。但现代地球上极少数地方,如“巨菜谷”,那些地方的地下深处土壤岩石中储存了史前年代的低氘轻水,并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地面,或者地下深处的土壤岩石具有过滤重水的功能,普通水经过滤后达到地面时成了轻水;那里地下埋藏了大量的放射性元素矿藏;“巨菜谷”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空间、气象条件等因素造成那里形成强电场、磁场;另外加上土地肥沃、温度适宜、阳光充足、空气湿润等优越的环境造成“巨莱谷”出现植物的返古现象,成为显现古代生机勃勃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图片中“巨菜谷”长出的马铃薯,我们俗称土豆,是我们烹饪常用的一种食材,此食用部位属于植物的哪个器官?(     )
A.根             B.茎            C.叶                 D.果实
(2)有一种猜测是“巨菜谷的硕大蔬菜是特殊的品种”,科学家是用哪两组实验来否定这个假设的。
________。②________
如果①______;②______(预测实验现象),说明假设不成立。
(3)从细胞的水平分析,“巨菜谷”的外界条件可以刺激细胞的____________,因而使得巨菜谷的蔬菜比其他地方的蔬菜大很多。
(4)阅读全文,请列举出2条符合科学逻辑的“巨菜谷”的蔬菜长得高大的原因①______;②______
2019-07-31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中考复习 主题1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