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2022年2月以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受奥密克戎BA.2变异株的快速传播,呈现多地多点多源散发,局部聚集态势,抗疫进入攻坚阶段。请分析回答:
材料一目前,对重点人群进行新冠病毒检测的方法主要有核酸检测、抗原检测、抗体检测三大类,其中抗原检测与核酸检测针对不同的病毒结构成分,目前批准的新冠抗原检测,一般是以检测蛋白为主。而核酸检测,看的是病毒有没有把核酸基因片段留下来。抗体检测则是针对人体本身,图2为三种检测方法适用时间及检出率示意图:

材料二“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迄今为止,我国已投入1200亿资金,全力推进新冠疫苗免费接种工作。为探究某种疫苗的有效性,研究小组取若干只健康的实验小鼠平均分成A、B组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及处理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A组

注射新冠肺炎疫苗

20天后注射等量新冠肺炎病毒

正常生活

B组

不注射新冠肺炎疫苗

20天后注射等量新冠肺炎病毒

大部分死亡


(1)新型冠状病毒(图1)是引起新冠肺炎的__________,它能危害人体组织、器官。
(2)核酸检测是疾病急性期的“金标准”检测手段。若某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则需要立即隔离治疗,这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__________。上海本次疫情大量应用新冠抗原自测盒,自测盒一般应用在症状发作后,因为此时病毒大量繁殖,可以通过检测发现病毒__________成分,从而判断待检标本是否含有病毒。
(3)每组选择多只小白鼠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
(4)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
(5)注射了新冠肺炎疫苗的A组小鼠再注射新冠肺炎病毒后能正常生活,说明该组小鼠体内产生了相应的抗体,获得了__________免疫。(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6)某同学对疫苗研究工作非常感兴趣,他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不能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来直接培养新冠病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6-09更新 | 62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后期教学诊断(二模)生物试题
2 .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莲“出淤泥而不染”的秘密
你是否认为越光滑的表面越容易清洗呢?下面的文章可能会颠覆你的认知。
20世纪7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在研究植物叶面时发现,大多植物的叶子表面有灰尘,要先清洗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而莲叶的叶面却总是干干净净。
通过电子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莲叶表面有一些微小的蜡质凸起。蜡质本身具有疏水功能,并且覆盖着无数个约几微米的凸起(如图所示),每个凸起的表面又布满了直径仅为几百纳米的更细的绒毛儿。

在莲叶蜡质凸起间的凹陷部分充满了空气,尺寸上远大于这种结构的灰尘、雨水等,只能接触叶面上若干个凸起的点,而且隔着一层极薄的空气,无法大范围直接接触叶面,水会在自身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球状,风吹动水珠在叶面上滚动时,水珠可以沾起叶面上的灰尘从上面高速滑落。
这是自然界中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这种自洁能力,对防止病原体的入侵,也有着特别的意义,使莲花这样的植物即使生长在肮脏的池塘中,也不容易生病。因为即使病原体到了叶表面,一经下雨就会被雨水冲走。
莲花的这种自洁功能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兴趣。20世纪末,基于莲花效应的涂料陆续问世,在越来越多的建筑中得到应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生活中还会出现不会脏的地板、不会脏的墙壁和没有灰尘的无线用品等。
(1)莲大多生活在池塘中,池塘中的塘泥富含有机质,是非常好的肥料。塘泥为莲的生长提供了_________。
A.有机物B.无机盐C.氧气D.水
(2)气孔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和控制水分散失的门户。下表是几种不同植物的气孔分布位置的报告。

植物

生长环境

上表皮气孔数

下表皮气孔数

豌豆

田地

101

216

玉米

田地

94

158

莲花

池糖

625

3


莲叶的气孔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利于莲叶浮于水面进行气体交换。生活环境不同,气孔分布位置不同,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___________
(3)莲“出污泥而不染”的结构基础是莲叶表层疏水的___________和它覆盖的微米级的凸起,以及纳米级的绒毛。雨滴或灰尘的面积___________这些超微结构,它们落在莲叶上时,只能接触叶面上若干个凸起的点
(4)人们研究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工作的原理,并根据这些原理发明出新的设备、工具和科技,创造出适用于生产,学习和生活的先进技术被称为仿生学。请你根据莲花的自洁功能举出一个仿生学的例子并说明原理___________
2022-05-04更新 | 53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平谷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模生物试题
3 .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果糖是一种天然存在于水果和蜂蜜中的糖类。随着技术的进步,果糖可以通过玉米淀粉水解进行工业化生产,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在饮料、奶茶、糕点等食品中。
关于食物中的糖类,可能我们更熟悉的是葡萄糖。细胞进行基本生命活动离不开葡萄糖。当人体从食物中获得大量葡萄糖时,血糖浓度上升。血糖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引起下丘脑内腹侧的兴奋,产生饱腹感,停止进食活动。这种饱腹感相当于给我们带来一个提示信号。但是研究发现食物中的果糖不会引起这样的反应,果糖比其他糖类更易降低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会增加糖尿病患病风险。
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发现喂食高果糖饮食时,小鼠的小肠绒毛结构发生了改变,体内脂肪含量增加。
可见,果糖与肥胖、糖尿病等疾病存在一定的关系。为什么果糖作为天然存在于食物中的糖类,过量摄入却带来不利影响呢?研究人员推测从进化角度来看,在果实成熟的秋季,动物食用大量果糖有利于获得更多的营养,以安全的度过冬天。也就是说,果糖本不是一年四季都可以随意获得,而是在特定的季节才可以享用。但是,现代食物中果糖广泛存在,我们可以随时享用,无形中增加了果糖摄入过量的几率。
世界卫生组织在《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指南》中指出,应限制游离糖(如果糖、葡萄糖等)的摄入。来自添加糖的热量不能超过每天总热量的10%,最好控制在5%以下。特别是糖尿病患者每天水果的摄入量,应该控制在200克以内。
希望这些科学研究的结论,能够让大家改变生活方式,适量摄入糖类,健康生活。
(1)______是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2)结合文中信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A.果糖大量存在于水果、蜂蜜等天然食物中
B.果糖可以作用于神经系统,引发饱腹感
C.棕熊在秋季大量食用浆果,有助于囤积脂肪
D.糖尿病人更应该限制每日水果、饮料的摄入
(3)给小鼠饲喂高果糖玉米糖浆4周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了小肠绒毛形态,结果如图。

①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             
②由图可知,饲喂高果糖玉米糖浆组小鼠小肠绒毛发生的结构变化有______________等,从而增大吸收面积,小鼠体重_______
(4)“果糖本身并没有危害,只是要适度摄入。”针对这一观点,请提出一条在日常生活中可行的措施_______
2022-12-31更新 | 342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卓绝的努力,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深入疫情一线的医务人员和科研工作者们用自己的完美“逆行”做出了重要贡献。
(1)3月l6日,陈薇院士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肺炎疫苗获批启动展开临床试验,这是国内第一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新冠疫苗。以下是科学家为检验新研制的新冠肺炎疫苗效能,进行了相关的动物实验,请补充完整实验步骤,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步骤:
①分组:将品种和生长发育状况都_____________(填相同/不同)的健康小白鼠40只,平均分为A、B两组。
②处理:A组:不注射新冠肺炎疫苗,20天后注射新冠肺炎病毒。
B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结果预测:若B组比A组发病率_____(填高/低),则说明该新冠肺炎疫苗具有免疫效能。
(2)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口罩成为全球需求量最大的医疗物资,其有效地控制了新冠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传播。研究人员利用自动滤料测试仪对不同类型口罩进行检测,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研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防护能力最强的是______ 口罩。
(3)使用过的口罩上附着大量灰尘,细菌、病毒等污物。对于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高温蒸煮后重复使用B.扔进专用垃圾桶C.扔进普通垃圾桶
(4)新冠病毒____(填有/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小晶同学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不能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来直接培养新冠病毒。原因是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在太空开展空间科学实验,成为了国家科研的重要内容。神奇的“万能细胞”——干细胞登上太空,在科学研究中给大家带来很多惊喜。
2022年初,我国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开展了失重条件(微重力)下细胞生长发育的相关研究,首次利用人体肾上皮细胞,通过基因重编程方或将其转化成具有多种功能的干细胞。然后在适当温度和气体等条件下进行培养,观察到这些干细胞可分化成短柱形心肌细胞,同时发现这些心肌细胞具有自动节律收缩的特性。在此基础上,航天员将荧光蛋白基因导入心肌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到其因自动节律性发出“一闪一闪”荧光跳动的美丽画面。
科研工作者利用航天员在轨实验数据,可以了解人体在失重条件下心血管的变化特征,
也能更好地研究心脏病的发生、人类的长寿与衰老等。地球是人类在宇宙中的摇篮,但是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那么,就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开始,不断发现和揭示太空中隐藏的神奇奥秘吧!
(1)培养短柱形心肌细胞时,需提供适宜的________等条件。
(2)短柱形心肌细胞是一种_______(填“分化”或“未分化”)的细胞,其节律性舒张和收缩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细胞的_________填细胞结构)。
(3)短柱形心肌细胞能发光是因为导入了_______。失重条件下,心肌细胞仍然存活,判断依据是______
(4)为了研究人体在失重条件下心血管的变化特征,需要将空间站中相关的实验数据与______条件下的实验数据进行对照。
6 .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被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禾下乘凉梦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对杂交水稻高产的一个理想追求。下表是水稻栽培实验的统计数据,若用D、d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请根据表中水稻亲本的杂交试验数据分析回答:
杂交组合亲代子一代植株表现
长穗短穗
短穗×短穗226株667株
长穗×长穗858株0株
短穗×长穗423株429株

(1)水稻的长穗和短穗是一对______,通过______组杂交组合,可判断出水稻长穗与短穗的显隐关系,其中______是显性性状。
(2)试写出丙组亲代水稻最可能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3)有相关研究显示高温会使水稻减产,研究小组以两个不同品种的水稻A和水稻B来研究高温下对水稻开花受精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通过以上实验结果说明:随着高温处理时间的延长,水稻______品种的受精率明显下降,高温的延长对水稻______品种影响则相对较小。因此,为了提高产量,在试验中对于不同品种的水稻高温模式的设置至关重要。
7 .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天地革而四时成。地球的运动导致了昼夜和季节的变化。应对这种变化,一些植物也像人类那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人们很早就发现含羞草、花生等植物白天叶片张开,而到了晚上叶片合拢并下垂。在1729年,有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他把含羞草一直放在黑盒子里,发现其叶片仍然保持白天张开晚上闭合,可见含羞草叶片的开合是一种内在的节律现象,人们把生物这种内在的节律称为“生物钟”。
植物叶片开合的运动是要消耗能量的,而植物当然不会白白消耗能量,那么叶片昼开夜合一定有它的意义。对此,研究者做出了许多猜测,比如这有利于抵御害虫的侵袭,或者能够更好地保持水分和抵御夜晚的寒冷等。这些猜测都需要有证据支持。为证实以上猜测,研究者进行的其中一项实验如下:把虫子和植物做了两种处理,一个是同步化处理,就是让植物和虫子的昼夜节律相同,即虫子白天的时候,植物也是白天;另外一个是非同步化处理,就是昼夜节律不同,即让虫子白天的时候,植物是晚上。处理后共同饲养一段时间,观察植物和虫子的变化,最终获得下图所示的结果。

经过不断研究,人们找到了控制节律的遗传物质―“生物钟基因”,由此揭示了节律现象的机理,进而还发现,生物钟基因能够参与调控很多生命活动,如细胞伸长、叶片运动、叶绿体在细胞中的分布、气孔的开闭、开花的季节等。正是这种“按时而动”的特点让植物的生命活动更有效率。
(1)生物节律这种普遍的生命现象既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______,也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_
(2)根据文中对生物钟的解释分析,以下现象是由生物钟引起的有______(多选)。
A.雄鸡报晓B.北雁南飞C.春华秋实D.斗转星移
(3)1729年的实验中,研究者想要了解植物叶片开合是否由外界______的变化引起。
(4)通过文中对植物叶片开合的分析,完成这一运动需要细胞质中______(结构)的参与。
(5)通过虫子取食植物的实验,能够支持______这一猜测,其证据是:______
(6)生物钟基因这类物质位于细胞的______中,结合文中信息分析,受到生物钟调控的植物体生命活动包括______(多选)。
A.生长发育   B.繁殖后代     C.获得营养     D.物质运输
2022-12-30更新 | 29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草履虫是常见的单细胞生物,常被用作生物学以及环境科学的研究材料。科研工作者进行了光照条件对草履虫数量影响的实验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等量的草履虫分别放入6支盛有200毫升培养液的烧杯中,3支放在光照下培养,3支放在黑暗处培养,其他条件应___________且适宜。
(2)在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用来观察的液滴应取自培养液的表层,因为___________。实验连续进行9天,每天记录各烧杯中草履虫的数量,并计算___________,最终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上图。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光照还是黑暗条件下,草履虫数量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在培养初期,其数量快速增多,是由于草履虫以___________的方式进行生殖的结果;但数量达到一定的值后,又会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对图1、图2进行对比分析,___________条件下更容易获得较多数量的草履虫。
(4)草履虫常以水体中的细菌为食,食物通过图3中的[   ]___________进入细胞,形成[   ]__________,随细胞质的流动逐渐被消化。
(5)草履虫生活在浅水中,依靠[   ]___________运动,进行呼吸的结构是[   ]___________
2022-03-06更新 | 2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018·湖北黄冈·中考真题
资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9 . 陈同学在参观养鸡场活动中,发现鸡舍内总是亮着灯。他对此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通过查阅资料发现鸡的产蛋率与温度、光照时间、光照强度、饲料的种类、私饲料的用量等有关,设计了如下实验:
组别实验材料舍内安装的灯泡(光照强度)饲养条件光照时间产蛋率
A大小长势相同的产蛋鸡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10个3w,光线均匀18小时/天85%
B10个4w,光线均匀18小时/天91%
C10个4w,光线均匀12小时/天81%

(1)为保证实验结论的科学性,每组对照实验中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相同。上表的饲养的条件中__________等都要相同。(写一个即可)
(2)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结论:鸡的产蛋率与__________等有关。
(3)陈同学进一步探究鸡卵(鸡蛋)的结构,他用放大镜观察到卵壳表面有很多小的凹陷,再将鸡卵浸没在50℃左右的温水中,发现卵壳上有很多小气泡出现,该实验证明__________
(4)陈同学实验后联想到:与鸟一样,也通过产卵繁殖后代,卵表面有卵壳的另一个动物类群是__________
10 . 新疆长绒棉品质优良,各项质量指标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吐鲁番所产尤佳,其纤维柔长,光泽洁白,弹性良好。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通常说的“棉花”并不是花,而是棉桃成熟开裂后绽出的棉纤维(如下图)。棉花成长过程中,棉铃虫是常见害虫。传统农业生产中常采取释放赤眼蜂破坏虫卵、耕地灭蛹、减少羽化等方法降低虫害。后来,在棉铃虫消化道内发现一种苏云金芽孢杆菌,它分泌的一种毒蛋白能使棉铃虫死亡,但对人畜无害。在上世纪90年代科学家将人工合成的该毒蛋白基因导入棉花主栽品种,成功培育出抗虫棉。
材料二: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做了“探究温度对棉花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实验分为6组,每组都选用颗粒饱满且完整的棉花种子各2粒。
②采用恒温培养,设置6个温度环境:10℃、12℃、14℃、16℃、18℃和20℃。
③在培养皿底部垫湿润的纱布,分别置入不同的恒温箱内;种子浸泡1后,均匀放在培养皿里,盖一层湿润滤纸保持湿度;每隔24h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统计如图3所示。

(1)棉桃其实是棉花的果实,它是由花中的_____________发育而成的。
(2)分析材料可知,棉铃虫发育过程是_____________变态发育;科学家培育出的抗虫棉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技术。
(3)请指出材料二中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
(4)由图3可知,温度大于_____________℃时,棉花种子的萌发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较高水平。在适宜环境中,仍有部分种子没有萌发,请写出一条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
2022-04-27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河南省虞城县八年级中考二模生物试题(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