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71 道试题
23-24八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
实验探究题 | 较难(0.4) |
1 . 实验探究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实验中学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1取两个规格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
2在两缸中分别加入2000mL河水,并分别饲养10只同种、同等大小的蝌蚪;
3A缸隔天加入甲状腺激素制剂5mg,持续5次,B缸不加,其他条件相同;
4两缸同时隔天换水一次,每天喂少许熟蛋黄粉和碎菜叶.结果记录如下,请分析回答:
项目
组别
后腿长出的平均时间(天)前腿长出的平均时间(天)尾脱落的平均时间(天)尾脱落时的平均体长(cm)
A缸47260.7
B缸59371.3
(1)进行试验探究之前我们首先要提出问题,针对上述试验我们可以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
(2)实验中A缸和B缸的规格、加水量、蝌蚪的数量、大小等条件都必须保持一致的目的是_______;其中B缸起_______作用。
(3)根据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4)若要进一步验证“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可再选取10只相同的小蝌蚪,将其甲状腺破坏,其它培养条件应与_______(“A”/“B”)缸完全相同。
7日内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十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单元速记·巧练(苏科版)
2 . 为探究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某生物探究小组的同学取同一植物的四条大小相同且叶片数相同的嫩枝,在有光照的正常条件下,组成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先将各装置的质量调整至80g,其后每隔2h记录各装置的质量变化。试验结果用下面的曲线图表示:

(1)将A组和C组作为对照实验,实验组是_____,变量是_____,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
(2)在水面上滴加几滴植物油和一开始将质量都调至80g的目的是_____
(3)通过对实验设计方案的分析,我们可以根据_____来比较植物的蒸腾量。
(4)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_____构成的。“气孔是体内散失水分的门户”,为证明这一点,应该选用__________组进行对照实验。蒸腾作用为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其中无机盐需要量最多的是含_____、磷和钾的无机盐。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第一中学光华校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蝗虫是农业害虫,大山雀是其天敌之一。蝗灾爆发的最关键原因是蝗虫从散居型到群居型的转变。科学家开展相关实验,结果如图1、图2所示,回答问题:

(1)据图1可知,被捕食率更高的是______型蝗虫。
(2)科学家检测发现,两种类型的蝗虫释放a、b、c、d四种物质的量如图2所示。其中差异最显著的是物质[____]。经测定,该物质为苯乙腈。
(3)综合两图的研究结果,群居型蝗虫被捕食率很低的原因可能是:群居型蝗虫______具有防御大山雀捕食的作用。
(4)为探究上述推测,研究者设计如下两组实验。按照下表选取两种类型蝗虫与饥饿处理的大山雀放入同一实验装置中,相同时间后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第一组实验

第二组实验

蝗虫

散居型蝗虫

群居型蝗虫

去除苯乙腈的群居型蝗虫

蝗虫数量

50只

50只

50只

50只

饥饿处理的大山雀

10只


10只


①第一组实验中“?”处选取的是______(填字母)蝗虫。
A.涂抹苯乙腈的散居型             B.去除苯乙腈的散居型
C.涂抹苯乙腈的群居型             D.去除苯乙腈的群居型
②能验证上述推测的实验结果是:______
7日内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八年级初中学业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4 . 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燃烧时会产生许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香烟烟雾PM2.5、一氧化碳等。香烟温雾PM2.5是室内空气主要污染源之一。某研究小组开展了“香烟烟雾对绿萝的生长是否有影响”及“绿萝对香烟烟雾PM2.5是否具有净化作用”的探究活动。

①用玻璃制成长、宽、高均为60cm的实验舱,其上方的玻璃盖可移动,以便放入绿萝。放入绿萝后,在接口处涂抹凡士林密封、实验舱一侧开有圆孔,以便通入香烟烟雾,通入烟雾后,用胶布密封圆孔,实验选用生长旺盛、长势基本一致的绿萝,通入的香烟烟雾量是由2支同型号香烟完全燃烧产生的。
②实验具体操作及72小时后绿萝呈现的状态如下表。
组别绿萝香烟烟雾密闭情况绿萝呈现状态(截至72小时)
A组通入密闭
B组放置通入密闭多数叶片发黄,叶面多见水渍状斑点
C组放置通入间隔通风少数叶尖发黄,叶面偶见水渍状斑点
D组放置密闭个别叶尖微黄,叶面未见水渍状斑点
③实验中,每2小时测定实验舱中PM2.5浓度并记录数据。实验重复3次,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后绘制成如图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果应当取3次重复实验数据的平均值,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D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
(3)A、B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______。比较A、B两组曲线,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B、C两组实验相比较,在密闭的环境里,绿萝受害症状较明显。由此可以看出_______能改善实验舱内空气质量,减轻香烟烟雾对绿萝的伤害。
(5)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在卧室内摆放很多的绿色植物。请你分析这种做法是否可行?______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5 . 菊花切花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但瓶插观赏期较短。研究发现茎皮层的光合作用与切花品质和观赏期有密切关系。
(1)图1为茎段示意图,菊花切花的茎呈现绿色,是因为皮层细胞的_____中含有叶绿素,不同光照强度下皮层光合作用强度不同。

(2)为探究茎皮层光合作用对菊花切花品质和观赏期的影响,科研人员利用图2所示装置开展实验。每天测算花朵直径的增长率,直到花朵萎蔫、观赏期结束,结果如图3。

①图2中A试管不做处理,B试管用多层保鲜膜包裹,C试管用黑纸包裹,进行一段时间光照后,绘制图3所示曲线图,其中A试管对应图3中_____曲线。
②要使实验结果按预期完成,除光照外,要保证光照培养箱中_____充足。
③分析图3可知,皮层的光合作用可促使花朵直径增大,同时可延长切花的观赏期。与无光照组相比,高光照组可将观赏期延长_____天。
(3)切花常因切口处细菌感染、伤口愈合等因素,引起导管堵塞,进而导致供水不足,影响切花品质和缩短观赏期。但研究发现,茎皮层的光合作用可通过促进皮层吸水缓解这一现象。科研人员通过图4所示的实验加以验证。

①验中茎段两端的切口需用防水胶封堵,目的是避免_____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②测定培养皿中水的起始质量和浸泡8小时后剩余水的质量,支持“茎皮层光合作用可以促进皮层吸水”这一结论的实验结果应为_____
(4)基于上述研究,可采用_____的方法延长切花观赏期。
7日内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生物二模试题
6 . 我们常说“光是万物之源”,植物的生活离不开光照,为探究光对动物的生殖发育是否有影响,选择东北林蛙的蝌蚪做了以下实验,回答问题:
步骤一:在三个养殖箱中分别饲养20只东北林蛙蝌蚪。
步骤二:分别用低(2000lx)、中(4000lx)、高(6000lx)三种不同的光照强度的黄光照射蝌蚪12小时/天。
步骤三:每天喂养蝌蚪2次,每周称重一次,记录数据,直至长出前肢为止。结果如下:

(1)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步骤一中三个养殖箱中的蝌蚪应大小相似,原因是_____
(2)称量时也应选择10只以上蝌蚪,计算平均值,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
(3)分析实验结果,可知_____光强下蝌蚪发育情况最好,本实验结论为:_____
延伸:光照通过影响林蛙蝌蚪的生物节律,进而影响其松果体内分泌激素的节律性产生与释放,也能影响林蛙的神经内分泌调节,从而对其进食和运动产生影响,调节林蛙蝌蚪的生长发育。
(4)要想探究温度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如何设计对照实验:_____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探究外界环境因素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实验,实验方案及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格分析回答问题
培养皿编号种子数量(粒)种子所处的环境条件(有光,其他条件均适宜)种子萌发数量(粒)
130少量水,25℃28
230无水,25℃0
330少量水,4℃0
430水淹没种子,25℃0
(1)用1号与2号作对照实验,你提出的探究问题是___
(2)实验探究中,选用30粒大豆种子而不是3粒的原因是___
(3)1号培养皿中还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___
(4)某同学想用3号和4号作对照,探究空气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该同学的实验设计科学吗?___,理由是___
(5)如果想进一步探究光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请你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完善实验设计:再取一个培养皿,编号为5号,放入30粒大豆种子,___。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是___
7日内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八年级初中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8 . 泡菜是人们喜爱的食品,但传统泡菜的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致癌性强,危害人体健康。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制作泡菜的过程中进行了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过程如下:
①选择等量的新鲜蔬菜(白菜、芹菜、胡萝卜)洗净晾干,切成条状放入干净的泡菜坛中。
②加入适量的食盐和冷却后的调味汁料(花椒、姜片和辣椒等),淹没蔬菜即可。
③盖上坛盖,向坛口的凹槽内注入清水。将泡菜坛放在阴凉处。
④每天取样榨汁,测量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每种泡菜至少测量3次,然后取平均值。
如图为兴趣小组依据测量结果绘制的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
(2)我国《食品中亚硝酸盐限量卫生标准》规定,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在酱腌菜中不能超过20mg/kg。分析曲线可知,制作的泡菜至少_____天后食用更健康。
(3)选择等量的新鲜蔬菜的目的是_____
(4)实验中每种泡菜至少测量3次,然后取平均值,目的是_____
(5)制作泡菜用到的菌种是_____(填一种微生物)。
(6)制作泡菜时,泡菜坛既要加盖,还要用水来封口,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____
7日内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八年级二模生物试题
9 . 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探究外界环境因素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实验,实验方案及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格分析回答问题:

培 养 皿

编号

种子数量(粒)

种子所处的环

境条件(有光,其他条件均适宜)

种子萌发数量(粒)

1

30

无水,25℃

0

2

30

少量水,25℃

28

3

30

少量水,4℃

0

4

30

水淹没种子,25℃

0

(1)1号和4号瓶能形成对照实验吗? 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设置2号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探究中,选用30粒大豆种子而不是3粒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等三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实验探究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锦鲤是我国重要的观赏鱼,因其体型优美、色彩艳丽、寓意吉祥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小麓在与朋友交流锦鲤养殖的经验时得知,维生素C可能有利于锦鲤的生长。他与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将48条生长状况良好、大小相近的同品种小锦鲤分成了6组,每组投喂不同维生素C含量的等量饲料,监测其它各项饲养指标,使其适于锦鲤生存。60天后结果如下。


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mg/kg)

0

20

40

80

160

320

初重(克)

10.88

10.22

10.25

10.23

10.21

10.20

增重率(%)

229

316

325

336

356

354

成活数(条)

6

7

7

8

8

8

注:增重率=(实验末重-初重)/初重×100%
(1)实验中监测的饲养环境指标应包括光照、__________、含氧量、日投喂量等。
(2)表格中的初重是每组锦鲤在实验初始时的平均体重,要得到增重率这一数据还需要每组锦鲤________
(3)从实验结果看,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可以________(选填“促进”或“抑制”)锦鲤的生长,最适含量为________mg/kg左右。
(4)该实验能否得出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能提高锦鲤的存活率的结论?请说出你的观点和理由: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湘江新区联考一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