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0 道试题
实验探究题 | 较易(0.85) |
1 . 蚯蚓穴居在土壤中,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某生物兴趣小组计划利用蚯蚓来分解果皮、菜叶等生活垃圾,净化环境。在确定处理方案时,该小组决定首先探究适合蚯蚓生活的土壤湿度(以土壤含水量表示)。实验方案如下:
材料用具:蚯蚓若干条,土壤,无盖的纸盒等。
方法步骤:
①采集同种花园土壤,随机均分为5份,并使其土壤含水量依次递增,分别为30%、40%、50%、60%、70%。
②将不同湿度的土壤分别平铺放入5个纸盒中,并对其编号。
③将蚯蚓随机均分5组,分别放入5个纸盒土壤中的同一深度。置于阴暗环境中,其余的条件相同且适宜。
④观察记录蚯蚓在不同湿度土壤中停留的时间。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实验中各组土壤的种类、多少等都应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
(2)理论上,在该实验中,蚯蚓停留的时间______(填“越长”或“越短”),说明该土壤湿度越适合蚯蚓生活。
(3)实验中,每个组用多条蚯蚓而不用1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锦州市八年级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实验探究题 | 较易(0.85) |
2 .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是治疗人体肠道菌群失调的药物。该药物含有健康人肠道具有的长型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了探究该药物对人体是否有不良反应,某生物小组用适量蒸馏水溶解该药片并用小鼠做如下实验:

实验过程

实验组

对照组

健康小鼠

10只

10只

饲喂次数及剂量

每天喂药1次,0.3毫升

每天喂蒸馏水1次,x毫升

观察时间

14天

14天

实验现象

无不良反应

无不良反应

(1)该实验的变量为_____,表格中的“x”应为_____毫升。
(2)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_____
(3)从细胞结构上看,长型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属于_____生物,该种生物的细胞结构,与人体肠道壁细胞的主要区别是_____
(4)为保证“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中的菌群能在肠道中正常繁殖,在服用该药时,不能同时服用_____。
A.抗生素B.钙片C.维生素D.抗病毒药物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3 . 在学习了鱼鳃的作用后,某同学想进一步探究;进入鱼口和流出鱼鳃盖后缘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有什么变化呢?为探究这一问题,他设计了如下表实验:
步骤烧杯一烧杯二
1加入适量清水,放入一条健康的鲫鱼加入等量清水,但不放鲫鱼
2在鱼口的前方滴两滴BTB溶液,观察流出鳃盖后缘的水的颜色变化并记录在水中滴入等量BTB溶液,观察水的颜色变化并记录
3重复以上实验3次,分析得出结论
4实验现象:烧杯一中流出鳃盖后缘的水呈黄色,而烧杯二中的水呈蓝色
(提示: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简称BTB,遇二氧化碳后,BTB由蓝色变成黄色,生物学实验中常用BTB检测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使用BTB短时间内对鱼没有影响)
(1)鲫鱼在水中生活,用_______呼吸,游泳主要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使身体产生前进的动力,同时离不开身体上各种_______的协调作用。
(2)烧杯二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
(3)实验前,小军同学仔细观察鱼的活动,发现口的一张一合和鳃盖后缘的一张一合总是_______(填“同步”或“交替”)进行,这是鱼在水中进行呼吸。
(4)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水流经鱼体后,鳃盖后缘流出的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含量_______
(5)步骤3中重复以上实验3次的作用是______
2024-05-2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尿素是促进植物长叶最有效的氮肥。同学们开展劳动实践,准备在校园水培种植油麦菜。为了研究如何有效施用尿素,促进植物吸收利用,同学们用油麦菜幼苗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光照、空气等其他条件均适宜),实验现象如表1所示:

表1实验现象记录本
时间实验现象

A组B组C组
第3天叶片变黄保持绿色叶片变浅绿
第8天叶片发白保持绿色、长出嫩叶叶片变绿
第13天植株死亡保持绿色、嫩叶稍长保持绿色、长出嫩叶
注:油麦菜生长期为45天左右。
(1)A、B组形成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_____
(2)A、B、C组所用的油麦菜幼苗初始生长状况要良好且________。为排除偶然性引起的误差,需要进行________实验,即A、B、C组各用5套装置同时进行实验,并各取其________
(3)尿素被土壤中的______(选填“细菌”或“病毒”)分解后才能被植物吸收。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尿素在20°C时被分解的速度比10℃时____(选填“快”或“慢”)。
(4)B、C组油麦菜继续进行实验,18天后不再生长甚至出现叶片发白生理病症。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024-05-1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实验探究题 | 较易(0.85) |
5 . “课后延时服务”实施以来,同学们有更多的课外时间开展生物实践活动,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鲫鱼探究酒精对生命活动的影响,实验设计如下:
步骤一:取4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依次加入等量的浓度为5%、10%、15%和20%的酒精溶液。
步骤二:每个烧杯放入三条体积大小及发育程度相近的鲫鱼,记录下三十分钟内鲫鱼出现侧翻和死亡的时间。
步骤三:重复以上实验三次。统计三次实验的平均值,结果如下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一组二组三组四组
处理方式5%酒精溶液10%酒精溶液15%酒精溶液20%酒精溶液
出现侧翻时间/秒65442920
死亡时间/秒535402305196
(1)该实验设计中有不足之处,请指出来:_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_
(2)对各组实验中的数据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
(3)四组与一组相比,鲫鱼出现侧翻的平均时间减少了_______秒。通过对以上数据分析可知:酒精对鲫鱼的生命活动有影响,酒精浓度越高,鲫鱼出现侧翻和死亡的时间越_______
(4)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酗酒对健康的危害:_______
2024-05-13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6 . 蚂蚁和蚁蛛(蜘蛛中的一种)外形上很相似(如图一所示),但它们又有不同之处。蛛蚁会挥舞着自己的两条前腿来模拟蚂蚁的触角,不仅如此,它连运动模式都能够模仿蚂蚁,包括走路的姿态、停下来的样子和转弯的角度等。该行为对其生存率有何影响呢?研究小组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如下表实验:

组别

视频采集

蚁蛛正常姿态影像

蚂蚁的姿态影像

实验过程

让蚁蛛的捕食者多次观看各组影像,测试其攻击反应

数据记录

记录捕食者的攻击次数,结果如图二

(1)②组视频采集的是___________。为减小实验误差,要多做几组实验,将捕食者的攻击次数取________后再计算攻击概率。
(2)比较图二中②与①、③组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3)蚁蛛模拟蚂蚁的行为是由______________决定的。
(4)与蚁蛛不同的还有一点,蚂蚁群体内有一定组织,不同蚁种之间有明确的分工,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行为。
2024-05-0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7 . 泡菜因其醇香酥脆,深受人们喜爱,安安和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制作泡菜”的项目学习之旅。
任务一:揭秘泡菜的制作原理
(1)制作泡菜时,利用的微生物是______,它能通过发酵作用将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乳酸;该菌种之所以是原核生物,是因为它与白菜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任务二:探究泡菜的制作过程
①选择等量的新鲜蔬菜(白菜、芹菜、胡萝卜)洗净沥干水分,切成条状放入干净的泡菜坛中。②向坛中加入适量的水、食盐和冷却后的调味料(花椒、姜片和辣椒等),没过蔬菜即可。若加入以前的泡菜坛里的“母水”能大大缩短泡菜制作的时间(1天左右即可食用),并增加风味。③盖上坛盖,向坛口的凹槽内注入清水放置于阴凉处。
任务三:分析实验数据
传统泡菜的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安安为测定亚硝酸盐含量,进行如下步骤:①每天取等量样本,测量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每种泡菜测量3次,然后取平均值。②绘制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请分析曲线图并回答问题:

(2)安安取等量样本,多次测量亚硝酸盐含量且测量数据取平均值,目的是______
(3)我国卫生部《食品中亚硝酸盐限量卫生标准》规定亚硝酸盐在泡菜中的残留量不得超过20mg/kg。由图可以看出,3种蔬菜中______最适合作为泡菜原料,用芹菜制作的泡菜从第______天后食用更健康。(单选)
A.3       B.7       C.9.       D.11
(4)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生活中人们利用微生物制作食品的其他实例(一条即可)______
2024-04-21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8 . 下图是蝗虫的外部形态图。据图回答:

(1)它的身体分为[   ]____、[   ]____、[   ]____三部分。
(2)蝗虫身体两侧有很多小孔——____,它是气体出入身体的门户,与体内____相连,是真正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器官。
(3)蝗虫的呼吸器官究竟在哪个部位?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现象补充完整下面的假设及实验设计。

该探究实验可以提出的问题:蝗虫呼吸的结构在胸腹部吗?
作出假设:蝗虫的呼吸器官可能在____
实验过程:
①取两只生长状况良好、大小相近的蝗虫甲与乙和两只盛满水的试管;
____
③一段时间之后,观察实验现象。
(4)实验结果:胸部和腹部浸入水中的蝗虫____,而头部浸入水中的蝗虫则____
(5)得出结论:蝗虫的呼吸入口在____
2024-04-1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爱华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9 . 为了解酒精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某兴趣小组做了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实验过程中发现水蚤个体较小,心率快,显微镜下不易计数等问题,于是查找相关资料后,更换了一种身体透明的鱼——玻璃鱼为实验材料,重新进行了探究活动,实验过程如下:
①用95%酒精和蒸馏水分别配制浓度为5%、10%、15%、20%、25%的酒精溶液。
②取6只100mL烧杯编号1-6,1号烧杯加入100mL清水,2-5号烧杯分别加入100ml,5%、10%、15%、20%、25%的酒精溶液。
③选取健康状况、大小相近的玻璃鱼6条,分别放入6个烧杯。
④6个小组同时行动,将6条玻璃鱼分别放在培养皿中,用湿润的纱布盖住躯干,用显微镜观察,并记录10秒心跳次数。计数完成后放回原烧杯,重复实验并计算平均值。实验数据如下表:

心跳次数(次/10秒)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清水

5%酒精

10%酒精

15%酒精

20%酒精

25%酒精

第一次

31

24

21

18

13

7

第二次

32

26

22

17

11

7

第三次

33

25

23

15

12

6

平均值

32.0

25.0

22.0

16.7

12.0

6.7

请分析回答:
(1)设置1号组的目的是____,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
(2)为了使实验更加准确,你还能提出什么建议?____
(3)为了更加直观地呈现实验结果,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折线图,请读取上表中相关数据,根据实验的平均值换算成1分钟玻璃鱼心跳次数,将折线图补充完整____。(在答题卡上绘图)
(4)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____
(5)用玻璃鱼做实验材料,还可以探究什么问题?(写出一条即可)____
2024-04-1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焦作市一模生物试题
10 . 食物保存不当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在食物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实验如下:
实验器材:新鲜的未添加防腐剂的面包一块,洁净的培养皿3个,滴管,清水,冰箱,烤箱,放大镜。
实验操作:将面包平均分成三等份,用烤箱烘干,分别放入培养皿中,再将装置按下表所示步骤进行处理,其他条件都相同,3天后观察,记录。
装置
实验步骤滴加适量的水,保持面包潮湿不滴加水滴加适量的水,保持面包潮湿
在同一环境的空气中暴露30分钟后,将培养皿加盖
26℃室温培养26℃室温培养0℃低温培养
实验结果发霉不发霉不发霉
(1)本探究实验共有______组对照实验。
(2)如果选甲、乙两个装置作对照,得出的结论是:霉菌生长需要______的环境。
(3)如果要探究“温度是影响霉菌生长的非生物因素”,则应选的装置是______装置。
(4)本实验设计中,乙与丙不能形成组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
(5)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避免出现偶然性,该实验还应进行______实验。
2024-04-0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