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各选项中不能作为对照的一组是
A.温度和水分B.30℃和0℃
C.有光和无光D.有土壤和无土壤
2023-09-14更新 | 172次组卷 | 47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能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一组对照实验是(       

A.光线的明亮与阴暗B.土壤的干燥与湿润
C.温度的高与低D.光线的强弱与土壤的湿润
3 . 某同学做了观察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请你帮他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

加入物质

控制条件

检验方法

1号

馒头碎屑+2 mL唾液

37 ℃水溶10分钟

加两滴碘液

2号

馒头碎屑+2 mL清水

37 ℃水溶10分钟

加两滴碘液

(1)该实验的对照组是_____试管。
(2)1号、2号试管经过充分振荡后,出现的现象分别是_____
(3)发生该现象的原因分别是:1号_____,2号_____
(4)本实验用37 ℃水溶,是因为_____
12-13七年级上·广东广州·期中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当用实验法进行科学研究时,你认为正确的顺序是:
①做出假设        ②实施计划        ③提出问题        ④得出结论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①②④D.①④②③
2021-12-12更新 | 41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6-2017学年安徽省安庆市二十校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12·福建漳州·中考模拟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5 . 探究的一般过程开始于(       
A.作出假设B.提出问题C.制定和实施计划D.表达和交流
2021-11-12更新 | 177次组卷 | 35卷引用:【校级联考】安徽省安庆市二十二校联考2018-2019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1-12七年级上·辽宁锦州·期中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       
A.有光、无光B.有光、无水C.干燥、湿润D.有空气、无空气
2021-11-07更新 | 1357次组卷 | 211卷引用:安徽宿松破凉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7 .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野外采集草履虫时,发现水表层的草履虫数量比深层的多。为什么会这样?请帮助他们完成分析与探究过程。
(1)分析并作出假设:水体表层氧含量高于深层,草履虫的表膜可以完成____,实现它与水环境的气体交换;结合观察到的现象,可作出假设:_____
(2)制定并实施计划:
①取甲、乙两只烧杯,加入等量的水。
②取草履虫放入两只烧杯中,两烧杯中草履虫的大小和数量要_____,放置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
③甲烧杯中放置一个细纱网,使草履虫无法靠近水面,乙烧杯____
(3)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两烧杯中草履虫的生存情况。结果发现甲烧杯中草履虫生活力降低甚至死亡,而乙烧杯中草履虫正常。据此可得出结论:_____
8 . 在研究“响尾蛇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中,科学家提出了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踪受伤的猎物的看法。这应属于实验探究中(  )的步骤。
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制定计划D.实施计划并得出结论
9 . 小明设计了1个实验来探究蚯蚓:目的是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取2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分别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2瓶中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观察一段时间后。请回答:
(1)哪瓶中的蚯蚓蠕动能力会明显减弱?______
(2)原因是_______
(3)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
(4)对照组是________
2021-01-0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有一次萌萌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去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萌萌觉得奇怪,她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们,他们决定把问题搞清楚,请你和他们一起去探究。
(1)你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
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请作出假设:光对叶绿素的产生有影响。
(2)设计实验方案:
A.取一定数量的新鲜的黄豆芽分成两份,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
B.把甲放在_____________下培养,把乙放在___________处培养。这一步是为了设置___________实验。
(3)该实验的预期效果是:甲中的黄豆芽不变绿,乙中的黄豆芽__________
(4)该实验证明了:叶绿素的形成需要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