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绘制了豌豆生长发育过程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豌豆种子中新植物的幼体胚是由________发育而来的。
(2)在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C图中[7]的作用是________
(3)幼苗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___
(4)植株长大后开花必需经过________过程才能结出果实。一个豆荚果实里有多颗种子,是因为_________
(5)一颗豌豆结出了许多豆荚,它是由E图中的15、16组成的,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上豆荚属于_________,在分类上豌豆属于__________植物。
(6)某兴趣小组课下用豌豆种子进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具体操作如下表:
1号瓶2号瓶3号瓶4号瓶
处理方式1粒种子1粒种子1粒种子1粒种子
不加水加水至种子高度的一半加水淹没种子加水至种子高度的一半
25℃25℃25℃5℃

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表中的______号瓶是对照组。实验设计中,2号瓶与3号瓶对照要探究的是__________。请指出这一实验设计的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__________
2021-02-10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1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B卷-2020-2021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同步单元AB卷(苏教版)
20-21七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
2 . 植物种子的萌发受许多因素影响,研究人员在人工气候培养室(温度、湿度等可调控)的适宜条件下进行某品种玉米籽粒的萌发研究。各组取50粒进行实验,7天后的萌发率数据如下表:

10

15

20

5

0

0

0

10

0

0

0

15

10

36

44

20

66

84

92

25

74

94

98


(1)从表中数据可知,土壤含水量为________%且温度为________℃时,玉米籽粒的萌发率最高。
(2)当土壤含水量过高时,玉米籽粒萌发率下降,说明除水分外影响玉米籽粒萌发的环境因素还有________
(3)下图为玉米花序、玉米籽粒及萌发示意图,据图回答:

玉米的花朵较小,没有香味和艳丽的色彩,它的花粉容易被风吹到较远的地方,因此,从传粉的方式来看,玉米花属于________花。玉米籽粒是由玉米花中的________发育来的,萌发时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       ]________。由图可知,种子萌发时,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________,发育成[⑦]的结构是玉米籽粒中的[       ]________
玉米开花时如遇到雨季,降雨会影响________,进一步影响双受精过程,最终导致玉米减产。
(4)下面是甲同学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材料(购于某超市)

氧气

温度(℃)

结果

1

大米30粒

适量

充足

25

未萌发

2

大米30粒

适量

充足

25

未萌发


甲同学探究的变量是________
他得出的结论是:种子是否萌发与光无关。你觉得他的结论合理吗?
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1-03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六单元 被子植物的一生(基础过关)-2020-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
3 . 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为之奋斗的梦想终将成真。某农村大面积种植冬枣来致富,冬枣又名冻枣、苹果枣等。是我国优良鲜食枣品种。果实中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在传统农业生产中,常采用枝条环剥的方法(如图2所示)提高果实品质。请回答问题:

(1)图1中①主要是由花中________发育来的,枣核中的②种子是由花中________发育来的。
(2)环剥冬枣枝条,暂时中断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营养向根部运输,以满足果树开花和结果所需的条件,提高果实品质。单果重是衡量果实发育的指标之一。科研人员选择大小一致、长势良好的冬枣品种进行环剥实验,一段时间后测定单果重,结果如图3所示。
①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在植物体内运输的结构是___________
②该实验研究的是不同____________处理,对冬枣单果重的影响。
③据图3可知,提高单果重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环剥宽度对冬枣果重有影响。
2021-02-12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1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A卷-2020-2021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同步单元AB卷(苏教版)
4 . 家鸽飞行速度快、耐力强,并且具有良好的导航能力,自古以来常被用于通信传书。研究表明家鸽的导航包括定向与定位。
(1)下列与家鸽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中错误的是(      )
A.身体呈流线型,减少飞行时的空气阻力
B.骨骼轻薄,长骨内部中空,可减轻体重
C.体内有气囊,在气囊和肺内分别进行气体交换,保证氧气供给充足
D.胸肌发达,前肢变为翼
(2)科研人员研究了嗅觉与定位的关系。他们进行多次实验:将多只家鸽分为两组,A组用含木犀草素的溶液麻醉家鸽嗅觉,B组用_______处理作为对照。在良好天气下,选择不同距离放飞后,记录归巢时间,求平均值后计算出归巢速度,结果如图1所示。实验结果表明放飞距离较近时,A、B两组差异不太明显,放飞距离较远时,两组出现了显著差异,说明________与家鸽导航定位有关,而且飞行距离越远,关系越大。

(3)近年来,亚洲多地出现雾霾天气。科研人员研究了雾霾对家鸽归巢的影响。由于雾霾会影响家鸽的视线,因此科研人员假设随着雾霾严重程度的增加,家鸽归巢的速度减慢。他们在不同雾霾程度下,在同一地点放飞大约1500只家鸽,多次实验得到如图2所示结果。
①实验中放飞多只家鸽并进行多次实验,目的都是为了_______________
②图2所示实验结果是否支持研究人员的假设,请你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
③雾霾对家鸽产生上述影响,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A.雾霾干扰家鸽通过太阳和地磁的定向
B.雾霾的化学成分增强家鸽嗅觉定位
C.家鸽主要依靠视觉进行定位
2021-01-30更新 | 400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2章 空中的动物(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单元测试定心卷(苏科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黄粉虫又叫“面包虫”,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库”。干燥的黄粉虫幼虫含蛋白质40%、蛹含57%、成虫含60%,此外还含有磷、钾、铁等多种元素,因而黄粉虫常被作为宇航员的太空肉源食品。科研人员发现,黄粉虫的幼虫可以降解聚苯乙烯这类最难降解的塑料,从而解决世界性环境污染难题。为研究黄粉虫在降解泡沫塑料中发挥的主要作用,研究者进行了实验。实验设计见下表,图甲和图乙为实验结果(注:麦麸(小麦种子外皮)是黄粉虫幼虫喜爱的食物)。请分析回答:
组别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黄粉虫幼虫500条a500条
唯一食物等量的b等量的麦麸无食物
饲喂时间30天

(1)小麦、黄粉虫、宇航员都是生物,构成它们身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都是______;黄粉虫以小麦为食,而黄粉虫又可为宇航员提供太空肉源。据此,请写出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

(2)请补充出表中字母代表的内容:a为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
(3)据图甲可知,饲喂30天后黄粉虫幼虫可吃掉泡沫塑料______g;据图乙可知,饲喂30天后无食物组的黄粉虫存活率最低;而另两组的黄粉虫存活率无明显差异,由此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年全世界有4000万吨的废弃塑料在环境中积累,中国每年约有200万吨废弃塑料丢在环境里。面对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使用黄粉虫来治理只是治标之法。若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1-31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6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A卷-2020-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同步单元AB卷(苏教版)
6 . 小明和妈妈一起购买食材时,发现一种不认识的固体食物X,也不知其主要营养成分。于是他索取少量食材X带到学校实验室,与同学一起研究其主要营养成分。
根据他们的初步推测,制定了如下实验方案、步骤
试管编号食物小块所加液体震荡摇匀37℃恒温
0.1克2毫升唾液10分钟
a克2毫升b液体10分钟

(1)根据实验目的,请为小明和同学补充实验方案:其中a为 _________   b为_________
(2)向①、②两支试管内各滴加两滴碘液,②试管内食物小块变成蓝色,①试管无变化。可以初步判断所研究的固体食物X中,主要营养成分是_________①试管中加入碘液后溶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_
(3)如果用如图一中A-E表示人体消化道各部位,则E是__________可反映食材X消化过程的曲线是_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该物质属于图二“平衡膳食宝塔”图中的_________层,食材Ⅹ经消化吸收进入人体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_

(4)此物质必须经消化系统消化成_________才能被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有_________(写出2点即可)
2020-03-20更新 | 333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单元测试定心(人教版)
7 . 为确定熊蜂和蜜蜂哪一种更适合给温室大棚中的农作物传粉,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熊蜂和蜜蜂访问花朵的行为(简称访花行为)进行了研究。
(1)熊蜂和蜜蜂访花是为了获得花蜜或花粉,花粉是在雄蕊的______中形成的,花蜜由蜜腺分泌。熊蜂和蜜蜂在采食花蜜的同时,身上会沾上花粉,当它飞到同种植物的另一朵花上时,身上的花粉落在雌蕊的______上,就完成了传粉。
(2)同学们根据温室中一天的温度变化规律,将一天中的温度划分为四个区间,T1≤14℃、14℃T2≤19℃、19℃T3≤24℃、T4>24℃,通过观察、记录、统计得到图1和图2所示的结果。

注:访花时间为访问一朵花所需时间,即从接触一朵花到离开该花所用的时间。访花间隔时间为访花昆虫在连续访花时,从离开上一朵花到降落在下一朵花所间隔的时间。
①同学们调查访花时间和访花间隔时间时,可以利用______来计时。记录得到多个访花时间或访花间隔时间的数据后,要取______,计算得到访花时间或访花间隔时间,绘制出上图的曲线。
②由图可知,温度对______的访花行为影响更明显,当温度在______区间时,熊蜂的访花时间最短。
③同学们依据蜜蜂的访花时间和访花间隔时间,进一步计算出蜜蜂的访花频率,如图3:
请你用相同的计算方法计算熊蜂的访花频率,将计算结果画在图3所示坐标图中。
④依据访花频率,同学们初步判断______(填“熊蜂”或“蜜蜂”)更适合作为温室大棚中农作物的传粉昆虫。
2018-03-27更新 | 18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7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基础过关)-2020-2021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定心卷(北师大版)
10-11八年级下·福建漳州·期中
8 . 一些同学沉溺于电脑网络游戏,长时间的电脑辐射对他们的身体有没有伤害呢?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健康的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只。甲组置于未开机的电脑前,乙组置于开机电脑前;其他饲养条件相同。六十天后获得实验数据如图。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电脑辐射对_______的身体有没有伤害?
(2)实验设置的变量是 (       )
A.电脑游戏种类                  B.电脑是否开机                 C.大鼠的身体状况
(3)每个实验组都用了8只而不是1只大鼠,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图可看出,电脑辐射影响了___组大鼠的体重增长和精子的正常发育。
(5)数据显示,长时间的电脑辐射对大鼠的健康有害,这对我们中学生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18更新 | 711次组卷 | 17卷引用:第13章 健康的生活(基础过关)-2020-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单元测试定心卷(北师大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